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隋唐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助的和不可避免的财政问题。户籍册列有应履行租庸调税义务的人口及他 
  们通过均田制取得的土地之数量,但几十年来已有人抱怨户籍登记制严重地 
  被忽视。忽视的部分原因是没有系统地对各家各户进行再登记和对原来登记 
  的内容进行修正;部分原因是全国许多地方原来的课税和土地制度很不完 
  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逃亡户的问题日趋严重,一些人为了逃避纳税和劳役 
  而离乡背井,在其他地方定居而没有登记,所以未予课税。同时,大地产的 
  数量大量增加,其中许多为出身较低的官员所有,他们需要地产以稳定他们 
  的经济地位。例如,据张嘉贞的传记记载,他在朝廷卿相中以不追求大房地 
  产闻名。利用因缘时会的人不但有暴发户,而且有历史悠久的名门成员。例 
  如,出身于东北世家并在8世纪20年代曾任包括刑部尚书在内的各种高级官 
  职的卢从愿因积聚大量地产而臭名远扬,最后因这一名声而未能当上宰相。 
       721年,宇文融首先提出应全面检括所有未登记的逃亡户。他是北周皇 
  室的后裔,通过世袭特权而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由于源乾曜的庇护, 
  此时正担任御史。经过廷议,朝廷颁诏,限令未登记的定居者在百日内向官 
  府投案,然后或是重返故里,或是在所居地重新登记。未投案者将被集中并 
  运往边境。这一措施似乎未认真执行,并且遭到一定程度的抵制。723年宇 

① 传记载 《旧唐书》,卷105 第3217—3222 页;《新唐书》,卷134 第4557—4559 页。 

… Page 237…

  文融又拟订一个新方案,它规定向官府投案的未登记的定居者可以免税六年 
  而缴一种特殊的“轻赋”,这样,那些占地者就能以非常有利的条件取得正 
  式的地位。为了推行这一措施,宇文融被特命为劝农使,并配备一批有专才 
  的判官,他们作为额外的御史被派往全国各地监督此方案的实施。 
       这一方案取得很大的成功,甚至得到漏登户本身的欢迎。724年,宇文 
  融的班子又增加了判官,最后,不少于80万个未登记的户及相应数量的漏登 
  土地列入了簿册。这个措施的重要性是明显的;这些家庭约占726年登记的 
  7069565户总人口的12%。玄宗对此非常高兴;725年,宇文融升任户部侍 
  郎,并开始在朝廷起重要的作用。① 
       但方案引起许多人的反对;皇甫憬和杨相如上奏说,这样会引起人民的 
  困苦,并会鼓励地方官多报未登记的占有地者数字来取悦朝廷。但宇文融得 
  到源乾曜和中书省舍人陆坚的有力支持,反对者都失宠。甚至在方案付诸实 
  施后,异议继续不断,直至皇帝被迫就此事专门进行廷议,而在讨论时又有 
  人反对。 
       这一方案不过是全面贯彻一个已经施行了两个多世纪并详细载入玄宗早 
  期精心修订的律令中的制度罢了,但竟会引起这样一场骚动,实在令人费解。 
  反应部分是经济性质的:如果这一制度被忽视,那么应该推行它的官员就成 
  了主要受益者,因为这样能使他们大量收买土地和吸引原来被迫离乡背井的 
  家庭为他们劳动。当然,反应部分也是政治性质的:宇文融是贵族,不属于 
  自武后时代起就控制朝廷和占突出地位的科举出身的官僚集团。他还主张用 
  合理的制度来解决朝廷的重大财政问题,而不是采用张说力主的那种导之以 
  德和齐之以礼的政策。同时,张说与同僚宰臣源乾曜的关系开始趋于紧张, 
  如上所述,后者为宇文融的支持者。但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反对与其说是针 
  对重新登记,不如说是针对进行再登记时使用的非正规制度的方法,即专门 
  任命宇文融为劝农使,并为他配备一批助手,使这些人摆脱本应通过它们进 
  行这类改革的各级官僚机器而自行其是。在玄宗朝较早的时期,地方已使用 
  专使来改造运输体系和组织盐的生产,所以这种非正规的组织不是新鲜事 
  物;但宇文融的改革是一项全国推行的重大政策,它突出了这类特权对原有 
  的官僚机构所构成的威胁。 
       宇文融方案的成功使玄宗能够以正规的租庸调这一公认的正规方式来为 
  他的国家提供资金,并且能把汉代一度推行和专使刘彤在721年奏议后作出 
  的关于恢复盐铁专卖计划暂时搁置下来。同年,姜师度已经成立军垦以开采 
  河东道南部的盐池,同时,已调到四川任节度使的苏颋也奉命开采该地的盐 
  池以作财源。如果在全国范围内采用这些政策,它们对行政现状构成的威胁 
  就会比宇文融检括农户政策的威胁严重得多。① 

                                封禅与张说的垮台 

① 关于宇文融的方案,见浦立本:《安禄山之乱的背景》,第30—32、49—50 、178—182 页;铃木俊:《关 

于宇文融的括户》,载《和田博士还历纪念东洋史论丛》(东京,1951 年),第329—344 页;砺波护: 
 《唐的律令体制与宇文融的括户》,载《东方学报》(京都),41 (1970 年),第263—288 页。 
① 《旧唐书》,卷48 第2106—2107 页;《唐会要》,卷88 第1603 页;《册府元龟》,卷493 第14 页; 

 《通典》,卷10 第59 页。 

… Page 238…

       张说曾经鼓励玄宗恢复许多象征王朝中兴的礼仪。722年阴历二月,皇 
  帝被迫把朝廷迁往洛阳。在返回长安时,张说说服皇帝长途绕道前往潞州、 
  太原和汾阳 (潞州是玄宗过去任地方官之地;太原是高祖开创唐王朝之地; 
  而汾阳是他祭祀后土之地,这一仪式在汉武帝时制定,但久已中断)。绕道 
  后,皇帝任命他为中书令,从而成为右相,以此来肯定他的地位。② 
       同年阴历十一月,玄宗在长安南部举行盛大的祭典;又在张说的建议下, 
  对皇帝祖先的祭祀作了若干变动,在举行这些重大的礼仪活动时,都颁布大 
  赦令;南部的祭祀还举行大酺(公开的狂欢聚饮);酺在各道治地持续三天, 
  在京师则持续五天。① 
       724年阴历十一月,在张说的带头下,朝廷要求皇帝举行国家礼仪中最 
  威严隆重的仪式,即在中国的五岳之首的山东泰山举行封禅祭典。虽然源乾 
  曜反对此议 (这一分歧逐渐导致两个宰相的公开分裂),皇帝仍采纳,并宣 
  布于次年阴历十一月举行封禅;张说奉命设计应有的仪式。为了确保不致发 
  生突厥人利用皇帝离京而朝廷又在山东之际侵犯边境的可能,朝廷同意要求 
  突厥人和其他边境民族派代表参加。 
       724年后期,朝廷再次迁往洛阳。725年阴历十月,皇帝携大批官员、皇 
  亲、外族领袖和无数随从浩浩荡荡启程前往泰山,路上走了将近一个月才抵 
  达该地。 
       皇帝的巡行行列沿路长达若干里,每经一地,周围数里的农村都遭到了 
  破坏。祭祀后,他们来到附近孔子的故乡和孔庙又举行祭典,然后返回洛阳; 
  这次取道另一条更南的路线,因为无论哪一个富饶之地,也负担不起数周内 
  两次驻跸的费用。② 
       祭祀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是张说的胜利,他奉命为封禅盛典写了颂词刻 
  在山上;726年初,他开始编新的礼仪法典。但一些与礼仪有关的事件导致 
  了他的垮台。如前所述,他曾与源乾曜就祭典之事争吵过。他还反对宇文融 
  推行重新登记各道人口的措施。在祭祀期间,他把最好的差事交给他自己的 
  追随者,实实在在地提升参加盛典的文官,而只授给武将虚的荣勋,因而触 
  怒了朝廷中的许多人。曾在中书省张说手下任职并作为他的被保护人的张九 
  龄极力提请他谨慎从事。但张说我行我素,他的人事委派引起了普遍的不满。 
       726年初,张说反对皇帝选用靠荫庇进入仕途的东北贵族崔隐甫 (?— 
  736年)为御史大夫,理由是他认为崔缺乏文才。张说提出多年来与之关系 
  融洽的崔日知应任此职,而崔隐甫更宜任武职。但玄宗严拒张说的提议;崔 
  隐甫被任命为御史大夫,而张说之友崔日知则被任命为禁军的将领。① 
       张说此时面临的是一个其御史大夫和中丞宇文融均为他的公开敌人的御 
                                 ② 
  史台。另一个中丞为李林甫 (?—752年),他是皇族的远亲,在科举考试 
  中也没有中式,他的官宦生涯是通过在禁军中任职开始的。他通过宇文融的 
  荐举而获得了在御史台的官职。敌对集团对御史台的控制是一件非常严重的 

② 《唐会要》,卷10 上第213 页。 
① 《唐会要》,卷8 第105—108 页;《旧唐书》,卷8 第186 页;《新唐书》,卷5 第130 页。 
② 《唐会要》,卷8 第108—118 页;《旧唐书》,卷23 第891—904 页;卷8 第188—189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13 第6771 页;《旧唐书》,卷185 下第4821—4822 页;《新唐书》,卷130 第4497—4498 

页。 
② 传记载 《旧唐书》,卷106 第3235—3241 页;《新唐书》,卷223 上第6343—6349 页。 

… Page 239…

  事,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权弹劾任何大臣而不管弹劾对象的地位多么显赫。张 
  九龄力促张说采取措施自卫,但张说显然感到很安全,他答复道:“鼠辈何 
  能为!” 
       他继续反对宇文融及其同僚。725年末,玄宗同意宇文融关于改革选拔 
  程序的建议,以一个人数众多的负责任命的铨选官组织来代替吏部的三名高 
  级官员。据推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