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囊囊太后连连点头,说道:“你且放心回去罢,本宫这里,无需挂念。”

第二百八十四章夫妻夜话() 
太阳没入天边,夜已深沉,只有明月依旧将光华挥洒在归化城上,绽放这冷清的光芒,白日的喧嚣尽数远去,一片万籁俱静中,苏泰的豪华府邸里,赵无忌与苏泰两人对坐,相对无言,只有桌子上的牛油蜡烛不断吞吐着火舌,偶尔发出噼啪的灯花炸裂声。

    良久,苏泰方才说道:“你,你明天就要走了吗?”

    赵无忌嗯了一声,说道:“此间事情已了,皇上给我下了旨意,催我回去,如今钦差正在神木县,我,也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苏泰看着赵无忌,眼中尽是不舍之意:“你走了,那我怎么办?”

    赵无忌说道:“这府邸已经建好,我已将四十门大炮留在此地,再有外面的碉堡掩护城池,便是皇太极亲至,也攻不下此城,你放心,若是他真的敢来,我必率领大军,前来救你。”

    苏泰低下头去,泫然欲泣,说道:“你就不能留在这里吗?在这里做个逍遥王爷,这里一切都是你说了算,整个草原都是你的领地,所有的百姓都任你驱使,你我在这里快乐地生活下去,不好吗?”

    “你又何必回去,做那芝麻大小的官,操心那一大摊子事,你可以将你那些夫人都接到这里来,苏泰绝不会生气的。”

    赵无忌看着苏泰,心中一软,他咬着牙关,叹了口气,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天灾频频,烽火四起,内有流贼肆虐,外有后金觊觎,怜我大明百姓,水深火热,何罪至此,赵某身为炎黄子孙,岂能独自在此偷欢。

    苏泰,吃喝玩乐固然很好,但是人活一世,还是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做的,若是混混沌沌度过一生,那又和猪羊有什么分别。”

    苏泰抬起头,看着赵无忌的眼神,满满都是爱意,说道:“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既然你注定是要拯救天下,那苏泰便陪你,一起前往罢。”

    赵无忌听了,讶然起身说道:“额哲还在此地,需要你的照顾,况且这华丽的府邸我也早已为你建好,你在此地,身为大汗之母,贵不可言,何必跟着我,风里来,雨里去,数不尽的厮杀,无穷尽的酣战,过那刀尖舔血的日子。”

    苏泰缓缓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到赵无忌身前,张开双手,轻轻抱住赵无忌,将头靠在他厚实的胸膛上,喃喃说道:“没有你,我便是得了整个天下,又能如何?有你在的地方,哪怕是茅屋陋舍,那也是天堂,离了你,一切都变了颜色,索然无味;

    夫君,请带苏泰走罢,苏泰愿意陪你一起前行,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不怕,此生有你,苏泰……足矣。”

    赵无忌闻言,眼中不禁也有热泪流下,他紧紧抱住苏泰,说道:“如此也好,赵某此生,必不负你!虽然前路漫漫,你我一起,携手同行罢!”

    苏泰也同样紧紧抱住了赵无忌,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次日一早,赵无忌便使人唤来韩林,安排拔寨启程一事,韩林见了赵无忌,听了命令,脸上隐隐露出为难之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赵无忌看在眼里,便问道:“怎么了?你可有为难之处?”

    韩林叹了口气,说道:“大人,此番我军前来此地,已经三月有余,军中俱是精锐士卒,年轻气盛,少年心性,这个……”

    赵无忌哦了一声,恍然大悟,此番前来归化城的士卒,都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草原上的女子又皆都是开朗多情,短短三个多月里,竟然有不少士卒便与蒙古少女暗自定情,卿卿我我,更有甚者,早已珠胎暗结,怀有身孕。

    是以听闻赵无忌要率军返回,韩林想起此事,便一时有些为难,军营严禁女子进入,士卒们走了,可这些蒙古少女又该怎么安置?

    赵无忌想了一会,说道:“这倒是本官疏忽了,传我命令,凡是愿意去大明的蒙古女子,都可另行编成一队,一同返回,视为大明百姓,到时便安置在葭州罢。”

    赵无忌治理下的葭州,一派欣欣向荣,繁荣兴盛,在这些草原女子的眼中,便是了不得的花花世界,是以命令传下后,几乎所有的蒙古少女都愿意随军一起前往大明。

    赵无忌得知情况后,心里也有些感慨,此时的大明,虽然内忧外患,但是其地位还是犹如后世的大美利坚一样,是各国人民向往的地方。

    只可惜,其后被后金闭关锁国,而西方又恰逢大航海时代开启,工业革命时代来临,此消彼长之下,华夏才逐渐沉沦下去。

    到了近代,老大帝国更是任人宰割,无力回天,赵无忌想起僧格林沁率领最后的蒙古精锐骑兵,挥舞马刀,向着被火器装备起来的,全副武装的八国联军冲锋的情形,不禁一声叹息。

    闭关锁国,便如同掩耳盗铃一般,锁住了自己,却锁不住他人,当真愚昧至极。

    临行之时,赵无忌又唤来多隆和朝鲁,仔细叮嘱一番,这才放心的离去。

    苏泰搂着额哲,两眼通红,哭得跟个泪人似的,半个时辰后,方才停止哭泣,依依不舍地放开额哲,上了马车,跟随大军而去,她在车中犹自探身出来,不断向额哲和囊囊太后挥着手告别。

    囊囊太后拉着额哲的手,站在城头之上,目送赵无忌的车队渐渐远去,逐渐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

    赵无忌率军返回之后,急忙见了钦差,领了圣旨,崇祯皇帝在旨意中勉励了赵无忌一番,嘱咐他与察哈尔部交好,力保大明边疆不失,同时也暗暗指出,让他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治政安民之上,没事不要总往草原上跑。

    最后崇祯把赵无忌夸奖一番,吩咐他勤勉做事,将来还会大用他的。

    赵无忌急忙接旨谢恩。

    钦差走后,赵无忌沉思片刻,便吩咐手下,将府谷县知县陈子龙,神木县知县陈政和,吴堡县知县范仲平三人皆唤来此地。

    三人听闻知州大人有令,不敢怠慢,次日便齐齐来到,赵无忌见了三人,说道:“本官想来想去,如今已然三月,我葭州最重要之事,便是春耕!此次唤你三人来此,便为了此事。”

第二百八十五章广锅替潞锅() 
赵无忌继续说道:“如今西北干旱多年,饥民遍地,剿匪不过治标,种粮才是治本之策,春耕之事,几位务必作为第一要务,放在心头。”

    三人皆都答应下来,赵无忌又说道:“如今难民遍地皆是,你等三人,此时正可组织难民开垦水利,兴修沟渠,以为农田之灌溉,至于用工的米粮,用具和薪水,三位可与庆记商行掌柜杨宪商议,从庆记借款借粮。”

    “兴修水渠而得的水浇农地,以低价出售给难民一部分,官府自留一部分,剩余部分出售,用以偿还庆记的借款。”

    范仲平问道:“大人,如今闯王,张献忠,曹操等贼人四处肆虐,听闻前些日子,闯王高迎祥与张献忠的大军再度于我陕南聚集,下官以为,兵事上,大人也不可掉以轻心。”

    赵无忌嗯了一声,说道:“这个不需你们操心,本官自有主张,你等三人的任务,便是大力修建水利,鼓励百姓种植土豆,红薯等高产粮食,治政理民,只要能稳住今年的秋粮生产,便是你们的大功一件。”

    三人连忙答应下来,送走了三位知县后,赵无忌又召集所有的手下,召开了自他返回大明以后的第一场会议。

    此番出征草原,固然杀得多尔衮大败而逃,明军其实也是惨胜,骑兵只剩六百多骑,火枪兵与陌刀手也皆都只有六七百人,赵无忌如今手下可用之兵,不过两千之数。

    慕容先领了赵无忌命令,早已募兵三千人,补充损失的兵马,如今西北饥民遍地,兵源倒是十分易得,赵无忌给的薪水高,还包吃住,报名非常踊跃,慕容先很轻松便完成了募兵任务。

    只是募兵简单,练兵却难,陌刀兵与火枪兵较易训练,但是也得几个月才能训练成军,骑兵最是难练,没有至少一年马背上的时间,练不出精兵。

    赵无忌给唐维下了死命令,半年之内,一定要拿出燧发机构小型化的办法,造出燧发枪,此次在归化城下,迫不得已之下,火枪手雨中突击对方骑兵和步兵,虽然取胜,但是最终两千人的火枪手,存活下来的不过六百人,其余诸人都是当场战死,可谓损失惨重。

    赵无忌吩咐唐维,可以把其他方面的研发暂时停下,全力攻关燧发枪,要把研制燧发枪当做重中之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此外受制于火炮口径太小,以至于已方的炮手只能不断前进,尽量接近敌军发炮的问题也要解决,要求唐维再制造出一批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的火炮出来,同样要求便于运输行军,还是要那种可以在下面加上底座的火炮。

    募兵方面,要求慕容先再募集一千士卒,作为骑兵,使得赵无忌手下兵力达到六千人,陌刀兵,火枪兵,骑兵各两千。

    如今与皇太极签订了和约,又是已经春暖花开,冰雪融化,草原上的诸部落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将采集到的矿石运往大明边境,换取所需的铁锅,茶叶和木碗等商品,因钱定在久在大明与蒙古之间往来,赵无忌便委托他主持交易一事。

    夏允彝在一旁出言说道:“大人,别的倒也罢了,这铁锅大人似乎还应慎重考虑,属下听闻有些蒙人以购得的铁锅炼铁,制造武器,确有其事,绝非空穴来风。”

    赵无忌笑了笑,说道:“此事本官自有主张,夏先生不必担心。”说罢,赵无忌便吩咐人取了两口铁锅上来,放在地上。

    赵无忌说道:“诸位请看,左边的铁锅,便是我大明常见的铁锅,右边的铁锅,则是本官为草原上的牧民特意的铁锅。”

    众人闻言,急忙上前细看,只见左边铁锅浑身黝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