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比如说,加工金属的刀具……”
赵无忌说完话后,人群中便有个瘦弱的年轻人,踌躇了一番,终于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大人,小人家中祖祖辈辈都是铁匠,祖传一种锻造钢铁的秘方,以此种方法制作成的刀具,堪称削铁如泥,再硬的钢铁也切削得动,小人打算将这则秘方献给大人。”
赵无忌听后大喜,其实以中华民族人民的智慧来看,能人异士在历朝历代都是举不胜举,秘方秘籍层出不穷,只可惜很多人都抱着敝帚自珍的态度,死抱着偶然得到的秘密当做宝贝,不肯轻易传授给他人,甚至还传男不传女,以至于一代代人下来,历经波折坎坷后,竟然白白失传。
这些人中,肯定有不少人都是身怀绝技,只是不肯轻易示人而已,赵无忌看着那人,一脸的欣喜之色:“好,一会你把这个秘方交给他,”赵无忌伸手指了指顾炎武,“经过验证之后,只要秘方有效,制作出来的刀具果然如你所说的那么锋利,五百两银子你可以随时取走,拿了银子,你既可以留下来,也可以随时离开,选择权完全在你,本官绝不阻拦。”
五百两银子也是一大笔钱,赵无忌决心千金买马骨,给这些工匠们做个示范。
果然,工匠们羡慕不已的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在了这个瘦弱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大喜过望,激动的说话都有点不利索了,“谢,谢大人恩典,小人这就把秘方写出来!请大人放心验证!”
第四百四十一章轴承的制造()
赵无忌想要的钢珠,其实是要用在制作轴承上面,轴承虽小,看着也不起眼,却是工业体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它具有支撑旋转体,降低摩擦,并保持旋转体的旋转精度的作用。
考虑到机床的重要性,所以赵无忌特意在临淄多留了几天,当天晚上,闻讯前来的连元知县登门造访,想请赵无忌赴宴,被赵无忌婉拒了,反过来招待他吃了一顿饭,派人买了一只肥羊,加上孜然食盐等调料,做出一顿烧烤大餐,头一次吃到这种美食的连元赞不绝口。
赵无忌爱惜连元的才华,有心笼络他为心腹,也不摆什么上官的架子,一番相处之后,两人也渐渐熟稔起来。
那个年轻人献上的刀具钢配方经过顾炎武验证之后,确实有效,打造出来的刀具十分锋利,用来切削金属非常轻松,,于是第二日下午,当着一百多名工匠的面,这个年轻人欢天喜地地拿了个包袱,上前将五百两银子一块一块地放入自己的包袱中。
众多工匠在一旁看得眼红不已,啧啧叹息,有些原本打算留一手的工匠们慢慢也动了心思,暗忖便是有祖传秘方在手,自己打一辈子铁,当一辈子木匠,辛苦劳作一辈子,也未必能赚到五百两银子,这个大人如此大方,倒不如把秘方拿出来换成现钱。
年轻人得到了五百两银子,有了银钱后,便不打算留在这里,想要拿钱回家乡买处宅子,再买几块田,娶上一房媳妇,回去过悠闲日子。
赵无忌自然无有不可,便任由其离去,这人家乡在徐州,担心他一人带着重金上路会不安全,赵无忌又派了两个乡勇一路护送他,年轻人千恩万谢拿了钱出门而去,看着他兴奋的背影,工匠们都是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很快,又有一名工匠举起了手。
“大人,小人名唤艾诚,听到大人的想法后,小人想出了制造钢珠的办法。”一个看着颇为聪慧的年轻工匠举手说道。
“哦,”这么快就能想出办法,显然是个很有天分的工匠,赵无忌对他很感兴趣,“你且说来听听。”
“小人的法子是这样的,既然大人已经得到了足够坚硬的钢铁秘方,可以用这种钢铁,打造两根钢条,两根钢条中间各自挖出一处半圆孔,再将制造钢球的钢坯放在圆孔上,以铁锤不断捶打两根钢条,逐渐将钢坯挤入上下两个半圆孔之中,最终便可得到钢球的毛坯,将钢球毛坯打磨抛光干净后,回火加热,再在油中二度淬火以增加硬度,应该就可得到大人所需的钢珠。”这个叫艾诚的年轻人很有信心地说道。
赵无忌听了,想了一想,看向顾炎武,顾炎武点了点头,赵无忌于是便说道:“不错,你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可以作为制造钢珠的一条思路,只是制造速度仍是稍微慢了点,没法快速生产,这样罢,本官赏你二百两银子,奖赏你提出的这个办法。”
不敢给他太多,这个叫艾诚的年轻人不错,看着聪明又机灵,是个会动脑子的,赵无忌打算重用他,给他太多银子的话,担心他也跟前一个年轻人一样,小富即安,拿了钱就返回家乡。
其实在华夏古代,早已有了最简单的车床,不过一般都是木工使用的,车床的右侧是一个巨大的竖立木质圆盘,圆盘中心有一支粗大的圆轴,用力转动圆盘之后,在巨大的离心力之下,圆盘不断旋转,带动圆轴也不断旋转。
圆轴的另一端放置着需要加工的物品,物品跟着圆轴不断旋转,工匠只需拿着刀具,靠近需要加工的物品,巨大的圆盘带动圆轴上物品不断旋转,刀具前后移动时,就会自动在物品上加工几圈。
就跟现代人制作陶器一般,把陶土胚子放在圆盘上,用脚踩动机关,圆盘不断旋转,也会带动土胚不断旋转,这时伸手接触土胚,便可将它制作成任意想要的模样。
不过这只是最简单的车床,想要加工钢铁,动力就不能太弱,毕竟钢铁的硬度远远高于土坯,也高于木头,赵无忌记得华夏古代曾出现过一种车床,使用的是畜力驱动,这回的机床,赵无忌则打算直接使用力大无穷的蒸汽机来驱动。
现代机床里,大量使用曲轴,连杆,齿轮,飞轮等装置部件,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时辰中,赵无忌拿出早已画好的图纸,将这些装置一样一样地跟面前这些工匠们普及了一番。
工匠们都是吃这碗饭的,通过观看图纸,赵无忌再略加解释,他们很快便明白了赵无忌的意思,看懂了各个装置的用处。
想要切刀精确地移动,赵无忌又提出了丝杠的概念,丝杠顾名思义,便是一条杠杆上,刻着无数条螺纹,犹如螺丝一样的杠杆。
丝杠的作用是把直线运动和回转运动互相转换,丝杠旋转,可以带动丝杠上的刀具左右移动,具有高精度,可随意前进后退,和高效率的特点。
要保证加工出来的物体形状完全一样,高精度的丝杠必不可少。
面对这些专业人士,赵无忌把这些概念普及给他们,并指出了制作机床的思路后,便放心离去,赵无忌从不低估华夏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只要给他们指明方向,剩下的路,这些专业人士自己便会走过去。
只要他们将曲轴,连杆,齿轮,丝杠不断组合,早晚会制作出合乎赵无忌要求的机床来,这个日子,赵无忌相信不会太久。
轴承的制造方法赵无忌也告诉了他们,手工打造轴承不难,难的是轴承的大规模生产,而这又需要机床出现之后才能实现。
轴承由内外两个钢圈组成,钢圈内侧刻有轨道,供钢球移动,此外还有钢铁制成的托架,钢球被固定在托架上,托架被放置在内外两个钢圈中间。
工作的时候,里面的钢圈和钢球不断转动,而外面钢圈不动,轴承的出现能够大大降低摩擦力。
轴承用途很多,比如沉重的炮车,若是在车轮上装上轴承,不但推动车辆更加轻松,也可以负载更重的大炮,理论上来看,越重的大炮,威力也越大,可见轴承在军事上非常有战略意义。
第四百四十二章轴承制成()
随后的几日里赵无忌一直留在临淄县,天天待在工坊里,和工匠们吃住在一起,也一起攻关研究机床和轴承。
这一片土地是顾炎武选定,将工坊群建设在这里,面积原本就是不小,赵无忌出于建设雇工家属区和配套的生活服务区,商业区的需要,又往外扩张了几倍,面积更是庞大的惊人,待到日后周边围墙建好,这里跟一个小城镇,也相差不多了。
大部分工匠们都被派去研究机床,机床被称作制造机器的母机,有了机床,才能源源不断地制造出零部件,最终用这些零部件制造出机器机械,研究机床虽然困难重重,见效也很慢,但是一旦成功突破,收益也会大得惊人,惊人到了无法想象的程度。
有了机床,制造轴承所需的钢珠和衬套等等也就水到渠成的可以用机床批量生产出来,届时轴承便可以用机床来量产,而机器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正是进入工业时代的标志之一。
俗话说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万事开头难,初代的机床必然是十分简陋的,真正完善可用的机床估计也要在五六年以后才能制造出来,然而只要迈开第一步,坚持走下去,早晚都会见到成果的。
赵无忌也做好了心里准备,蒸汽机由原型机到二代机,而今正在研究第三代,二代蒸汽机已经在神木县的工坊中实际应用上了,已经可以用来做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作,比如锻压钢铁,捶打制作陌刀用的百炼钢,冲压钢铁甲胄等等。
蒸汽机的下一步改进方向是提高更多的精确度,以及提高蒸汽的利用效率,三代蒸汽机据宋应星说,进展很顺利,明年应该差不多能搞出来。
高精度的蒸汽机为动力,配上高精度的机床,有了这两种利器在手,赵无忌便可以正式宣布大明进入工业时代,这个时间,应该也要五六年。
只要开启了工业时代,便可以使用机器,大规模的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种种武器装备,轻松碾压后金野猪皮,进而征服亚洲乃至全球。
如今是崇祯八年,也就是1635年,后世公认,工业革命是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开始揭幕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赵无忌的话,一百多年以后,英国便会率先进入工业时代,从此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