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怒之下退出军队,游历四方。他一直觉得袁督师是被冤杀,没想到今天遇上这个少年,一席话下来,没想到错的居然是袁督师和自己。一时间只觉得心灰意冷。
商敬石在马上一时做声不得,心中剧震,赵无忌静静地看着他,猛然想起后世看过的一篇文章,终于记起了商敬石是谁。
原来清朝文学家计六奇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唤商敬石善射,描写的就是明朝末年,清军入侵之时,偶然遇上以商敬石为首的十三名骑士,当时清军约有六百人之多,商敬石带领骑士们,毫无惧色,向清军发起攻击,他弯弓搭箭,百发百中,箭不虚发,骑士们也奋勇向前杀敌,一番厮杀下来,商敬石竟然以十三骑击破对方六百人,杀敌三百余人。
赵无忌后世看到这篇文章,当时总觉得不可思议,心想那里有如此勇猛之人,能以十三破六百,也是当野史看着玩的,没想到今日居然遇见真人,这才知道计六奇所言不虚,大明居然真有一个名唤商敬石的壮士。
第九十七章收服强将()
赵无忌爱惜商敬石的才华,心中暗道人才难得,武艺高强,若是能拉拢他为自己效力,定能成为自己的一大臂助,想到这里,赵无忌便温言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看阁下也是个英雄人物,不如追随于我,做出一番大事业,拯救这天下苍生,扶保汉家天下。”
商敬石看赵无忌气度不凡,身后的随从也都各个精干彪悍,尤其那个大个子,气势之雄浑,似不在自己之下,当下也不敢小觑,他想了想,说道:“商某此生只为英雄人物效力,不知公子是?”
赵无忌说道:“我乃大明延安府葭州道下神木县知县,赵无忌。”此言一出,商敬石不禁哑然失笑,微微摇头说道:“某当初追随袁督师,袁督师麾下总管十万关宁铁骑,是何等的威风凛凛,阁下不过一介知县而已,更何况还是那神木县的知县……”说罢不断摇头。
赵无忌脸上微微一红,心忖现在的官是小了点,招揽人才也是挺费劲的,不过听那商敬石似乎话中有话,于是便开口问道:“神木县知县又如何?听壮士所言,似乎另有深意。”
商敬石哈哈一笑,心想这年轻知县倒是有趣,陕西这地方别人都避之不及,谁都不愿意来此为官,这年轻知县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想了想,便说道:“那神木县与蒙古离的颇近,去年蒙古旱灾,牧草大量枯死,牛羊饿死过半,于是蒙古大汗林丹汗破墙而入,深入西北抢劫财物粮食,神木县城被围困两天两夜险些失守,幸好有榆林卫萧指挥使及时出动大军,方才逼退了林丹汗。”
他看了一眼赵无忌,接着说道:“所以原神木县知县罗景荣千方百计托关系去朝堂活动,终于在夏天被调往山东,然而他走了之后,一直没人愿意来这神木做官,所以直到现在,神木县知县一职还是空缺。”
他看着赵无忌说道:“没想到朝堂之上,还是有不怕死的,赵知县,你还是多担心担心你自己吧,西北连年大旱,流贼无数,既不安全,也出不了什么政绩,我要是你,现在就立刻托病还乡,宁可不做这个官,也不能去那里上任,那里实在太危险了。”
赵无忌听了,有些尴尬,没想到自己的知县身份,在对方眼里似乎一文不值,他呵呵干笑两声,说道:“想不到壮士对西北那边还很熟悉。”
商敬石说道:“我有个弟兄就在榆林卫那边当差,这些就是他告诉我的,赵知县,听我良言相劝,那里不是你应该去的地方。”
赵无忌说道:“如今后金鞑子在北方虎视眈眈,西北这边又是乱民四起,如果任由其恶化下去,只怕十年之后,蒙元故事重演,汉家子女将再度遭受外族屠戮,这万里江山,落于异族之手,我看阁下也是英雄人物,难道就坐视此事发生吗?”
商敬石说道:“商某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只不过阁下所言乃是十年之后,以我看来,阁下恐怕在神木县能维持半年都算好的。我看你也是个聪明人,刚才一番说话倒也颇有见识,这才劝你一句,赵知县,神木的形势十分糜烂危急,我劝你还是不要趟这趟浑水了。”
赵无忌叹了口气,说道:“人各有志,既然商壮士不愿追随本官,那就算了,这神木县,本官是一定要去的,哪怕前面是刀枪火海,哪怕是万丈深渊,我赵无忌,也要去走上一走,闯上一闯!”
商敬石听了悚然动容,说道:“公子莫要拿自家性命开玩笑,且不论遍地的流贼,只说若是蒙古人再来,恐怕就没上次那么好命了。”
赵无忌冷哼一声,说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只要于国家有利,我赵无忌这一条贱命,又算的了什么!虽千万人,吾往矣!”
赵无忌这几句话说的掷地有声,商敬石只觉得眼前猛然一阵恍惚,隐隐约约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宁远城上,那名四十岁的瘦弱书生,面对老奴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大军围城,面对各地友军纷纷后撤逃跑的消息传来,那时自己也是如此这般劝告,劝告袁督师速速撤回后方,那时书生的眼神也是如此一般意志坚定,面对着潮水般涌来的后金大军,他那瘦弱的身影,迎着烈烈寒风,傲立城头,犹如磐石般屹立不动,拼死不退!
商敬石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督师!”,蓦地往日情景化为碎片,四散而去,再不复返,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有一个同样带着坚毅眼神的二十岁的年轻人,同样的气势,傲然屹立,他这才茫然想起,他念念不忘的袁督师,已经去世多年了。
商敬石不禁泪流满面,心中说道:“督师,刚才是你的在天之灵在指点我吗?为什么这少年的眼神与你一般无异?罢了罢了,为了这天下苍生,我商敬石就再度在这尘世间走一遭吧。”
想到这里,商敬石长叹一声,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说道:“商敬石愿随大人,鞍前马后,驱除鞑虏,还我大明江山一个朗朗乾坤。”
嗯?赵无忌没想到一瞬间竟然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他也急忙下马,扶起商敬石说道:“壮士快快请起,袁督师的心愿,就由我们来帮他达成,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杀到鞑子的老巢去,替袁督师报仇。”
赵无忌又把慕容先,韩勇,陈国宝等人与商敬石做了介绍,随后,赵无忌故作漫不经心地说道:“如果我没有看错,敬石你一身武艺,当以射术最为高明。”
商敬石咦了一声,说道:“大人目光如炬,在下佩服,不知大人是如何看出来的?”
赵无忌笑而不语,商敬石又问起赵无忌的行程,赵无忌说道:“本官打算先去葭州,拜见上官,然后再去神木上任。”
慕容先对商敬石说道:“你跟了大人就对了,大人乃是江南第一才子,当今皇上破格选用的人才,春江花月夜就是大人所做。”
商敬石肃然起敬,说道:“原来大人就是江南第一才子,敬石鲁莽,刚才多有得罪了。”
赵无忌摆摆手说道:“无妨无妨,这些小事不要放在心上。”
第九十八章西北四大害()
葭州知州吴炳端坐上首,看着坐在另一侧的新任神木知县赵无忌,只见他一副恭而有礼的样子,眉宇间一股精神抖擞之势,心中不由轻叹一声。
陕西此地,天灾连连,乱民四起,偏偏又与蒙古接壤,去年受了灾的林丹汗就曾破境而入,大肆劫掠,局势早已糜烂不堪,有些地方的官员甚至主动挂冠而去,宁可不做这个官。
去年林丹汗入侵,包围神木县两天两夜,若不是榆林卫萧指挥使及时出兵,恐怕神木县城就要被林丹汗攻破了,自此神木知县罗景荣吓破了胆,不知又走了什么关系,终于在今年五月得偿所愿,前往山东做官。
吴炳上书朝廷,言明神木知县空缺,请朝廷派人前来赴任,可是直至今日,四个月之后,方才有新任知县赵无忌前来上任。
看着赵无忌那年轻又略带着一丝兴奋的面孔,吴炳脑海中浮现出此人的资料,号称江南第一才子,因献上高产作物,被魏国公保举,皇上破格任命为神木知县。
吴炳斟酌了一番,方才说道:“赵大人江南第一才子之名,本官也是久仰了,一首春江花月夜,令本官也是惊为天人啊。”
赵无忌连忙微微欠身说道:“老大人谬赞了,下官才疏学浅,此后还请老大人多多指点才是。”
吴炳看他温文有礼,心里也不由升起好感,便说道:“赵大人新近做官,前去神木,切记要谨慎从事,凡事需要三思而后行,神木县丞陈政和,主簿喻文州,都是忠心可靠之人,赵大人有事可以多询问他们二人。”
吴炳又说道:“把总马光远,为人勇猛,治安剿匪方面赵大人可以交给他去做。”赵无忌连声致谢。
吴炳看了一眼赵无忌,说道:“听闻赵大人带来高产良种,粮食此物,为西北最重要之物,粮食充足,则西北大定,农事方面,赵大人还需多费心思才是。”
赵无忌说道:“多谢老大人提点,赵无忌受益匪浅,感激不尽。”
吴炳端起茶碗,说道:“神木事情繁多,千头万绪,老夫就不多留你了,赵大人尽快上任去罢。”
听得上官送客,赵无忌便急忙起身告辞,出了葭州官衙后不久,慕容先才匆匆赶来,说道:“大人,属下刚才把礼物给那吴大人送去了,结果吴大人把我呵斥一番,说道他一向两袖清风,从不收礼,他让大人把心思放在政务上面,只要做出了成绩,他自然会向上官如实禀告的。”
商敬石在一旁也说道:“大人,我听我那兄弟说,吴大人在此为官十余载,确实是从不收礼,为官清廉,是个难得的好官,在葭州官声甚好。”
赵无忌说道:“这事是我做的不对,吴大人真是我辈楷模,以后你们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