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便有人领着这些人,前往张堡的方向行去,此时,难民中还剩下五百多人,都是老幼妇孺,眼见庆记招募已经完成,自己这些人成了被抛弃的对象,顿时便引起了一阵阵的混乱,有的小孩便哭了起来,喊着说道:“我们也要做工,我们也要吃饭!”

第一百零八章安顿(下)() 
杨宪不慌不忙,急忙高举双手,大声喊道:“各位不要着急,赵大人已经承诺过了,所有的人都有安排,一个都不能少!”此言一出,混乱的队伍再度平静了下来。

    杨宪又说道:“凡是身体健康的,十四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女子,都可以来此报名,我们会安排一些适合你们的工作给你们做,工钱每日三文,同样照例,每人可带三名家属,包吃包住。”说罢伸手一指旁边的桌子,顿时也有一群女子走了出来,前去登记报名。

    半个时辰之后,庆记再度安置了三百多人,此时剩下的难民只有二百人了。

    赵无忌再度走到他们面前,大声说道:“本官将在张堡附近,建立两个机构,一个名叫敬老院,专门安置无依无靠的老人,另一个唤做少年营,专门安置没有父母的孩童,至于筹办敬老院和少年营的资金,便来自于庆记,和你们身后这些善良缙绅!”说着,他伸手一指,指向身后以苏文卿为首的神木各位缙绅。

    原来,赵无忌将那日接风宴上,缙绅们所赠送的礼品,全部变卖,换成银子,剩余不够的部分,统统由庆记补足,打算在张堡附近,建立一所敬老院,一所少年营,安置老人和孩子。

    难民们听了大喜过望,他们要么就是岁数大了,没有什么劳动能力,又没有子女在旁,或是失去了父母的孤儿,本以为就会这样在野外活活饿死冻死,没想到如今竟然都有了去处,有了安置,顿时纷纷上前给赵无忌磕头,嘴里高喊青天大老爷仁义,赵无忌慌忙拦住他们。

    他们感谢完赵无忌,又纷纷来到那些缙绅面前跪倒,感谢各位员外援手之恩,使他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孩子们也纷纷奶声奶气地跪地磕头,苏文卿等人心中又是激动,又是自豪,都觉得知县大人,带着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他们也是纷纷扶起老人和孩子,然后又是一番闻言慰藉,有些缙绅甚至激动地留下眼泪,纷纷表示还要再度捐助金钱给敬老院和少年营。

    赵无忌眼看局势一片大好,他趁热打铁,再度开口,大声说道:“本官将会在敬老院和少年营门外,立下石碑,所有捐助的人,都会在石碑上刻下名字,以作表彰。”

    他话音刚落,苏文卿立即大声说道:“在下苏文卿,愿为敬老院和少年营再度捐款白银一百两!”眼看有苏文卿带头,众人于是也纷纷上前,慷慨解囊,不一会,便又募集了捐款八百多两。

    杨宪又急忙安排人手,搀扶这些老人和孩童一起,慢慢地向张堡方向走去,在张堡那边,顾炎武已经带领这二百多名家丁和工匠,正在热火朝天地建造房屋,首先照顾老幼妇孺,先建造敬老院和少年营。

    喻文州随即便指挥衙役们,将城外的所有窝棚一拆而空,又派人进行了一番打扫清理,杨宪也安排招募的妇女,手持工具,前去神木城内,清洁清扫街道,

    及到下午,原来乱七八糟,一片狼藉的神木城内外,已经是到处清清爽爽,干净整洁。

    眼看新任知县大人安置难民完满成功,围观的百姓和缙绅们这才纷纷散去。

    看着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街道,神木县城内的百姓们无不心中欢喜,纷纷议论新来的知县老爷能力手段高超,刚刚上任没几天,便把神木城内外整治的焕然一新。

    建设住房乃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有了房子,难民们才有了落脚之地,赵无忌眼看事情忙得差不多了,就带人前往张堡,去督促营造房屋之事。

    赵无忌赶到张堡之时,只见工匠们和家丁们正在争分夺秒地盖房子,招募来的难民心知这就是自己将来住的地方,所以也都十分卖力,他们大多都不懂建造房屋,于是便做一些搬运材料等打打下手的工作。

    杨宪早已组织人手,在附近就地取材,建了好几口灶,点起了火,煮起了粥,这时刚过中午,也到了开饭的时间,于是便招呼众人前来吃饭。

    难民们终于吃到了久违的热饭热菜,饭后有了精神,干活的积极性更高了,动作也变得敏捷起来,顾炎武和赵无忌商量过,这次还是仿造赵家庄,建造宿舍,一个房屋里,两排大通铺,能住十多人,众人加班加点,待到晚上,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已经建成了十多间房子。

    夏允彝安排老人,妇女,小孩晚上暂时挤在新建成的房子里休息,剩下的人点起篝火,挑灯夜战,赵无忌也想上前帮忙,但是被夏允彝拦住了,夏允彝说道:“大人,如今情况不比以前,你现在是一县之主,这些搬运木料,建造房屋的事情可不能亲自去做了,在一边看着就好。”

    赵无忌眼看帮不上忙,便四处转了一圈,看到一切都是井井有条,于是也就上马回城去了。

    次日一早,陈政和与喻文州也组织了一群民壮,匠人,前来张堡帮忙,有了他们的帮助,建设的进度更快了,没几天,难民们的宿舍和敬老院,少年营都已经建设好了。

    解决了居住的问题,随后便开始建设工坊,赵无忌打算在张堡内建设一个铁器工坊和一个玻璃工坊,但是首先,需要将遭受战火的张堡清理打扫一番,于是便组织人手,先把张堡内的尸骨先搬运出去。

    距离张堡出事已经一年多了,尸体早已变成了白骨,赵无忌吩咐众人,运送尸骨的时候要小心行事,尽量不要有所损伤,最后再寻个地方,把他们妥善埋葬了。

    众人忙了将近一天,终于把张堡内的所有尸骨全部搬运出来,摆放在张堡外面,一具具地排列在一起,最后数了一下,一共有六百四十七具。

    商敬石盯着这些尸骨,若有所思,猛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于是便上前一具一具开始查看起来,面色凝重。

    赵无忌知道商敬石必然是发现了什么,商敬石很快便把所有尸骨查看完毕,他返回身来,对赵无忌说道:“大人,这些尸骨有问题。”

第一百零九章张堡之谜() 
听商敬石说这些尸骨有问题,赵无忌便问道:“你发现了什么?”

    商敬石说道:“启禀大人,在下刚才仔细观察,发现所有的尸体全部是我大明人士,并无一具是蒙古人,显而易见,张堡并非是林丹汗攻破的。”

    赵无忌说道:“何以见得死者没有蒙古人?这些人如今都是一些骨头架子了。”

    商敬石说道:“大人,所有尸骨上,犹自有衣裳残留,这些衣裳都是我大明常见的衣服,并没有蒙古人的衣着在其中。”

    “最重要的是,蒙古人号称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马上度过的,因为长期骑马,双腿夹在马肚子上,所以他们的腿型与我们不一样,是罗圈型,尸体虽然腐烂,但是骨骼却是不会变化的,刚才在下把所有尸骨都查看了一遍,并未有罗圈型的腿骨在内。”

    赵无忌想了一会,这才慢慢说道:“嗯,张堡人口六百多人,据说堡主张猛也是个武功高强之辈,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对手,即使林丹汗亲率大军前来攻打,也要留下来几十条人命,如今既然没有蒙古人的尸首,那显然张堡并非林丹汗攻下,凶手应该是流贼。”

    陈国宝在一旁问道:“能不能是蒙古人把他们自己的尸首运回去了呢?”

    赵无忌摇摇头:“不太可能,一来他们没有回乡安葬的习惯,二来他们本来就是抱着劫掠的目的而来,乃是孤军,深入敌境,榆林卫的精锐随时可能抄到他们的后路,匆忙之下,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把尸体带回去。”

    夏允彝闻言心中一动,他用征询的目光看向赵无忌:“大人,莫非是官兵所为?”

    商敬石闻言,也跟着说道:“若是官兵所为,倒是可以解释的通,官兵直接大炮轰门,攻破张堡,是以张堡城墙无损。”

    赵无忌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不好说,但愿不是官兵干的,若是真的,事态可就严重了。”

    官兵杀良冒功虽然常见,但是如此直接了当地攻破百姓的坞寨,屠戮百姓,抢劫钱财,这在哪个朝代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万一是真,一旦皇上追究下来,只怕连三边总督洪承畴都会受到追责。

    赵无忌望着地上那一片尸骨,思忖想来也不会再有什么线索了,于是便吩咐人将那些尸骨,寻个合适的地方,妥善埋葬起来。

    移除了尸骨之后,张堡的建设便开始正式启动了,没过多久,铁器作坊和玻璃作坊已经建成,之所以建设铁器工坊,乃是西北颇不太平,流贼四起又有外地窥探在侧,这个铁器工坊,依仗刚刚发现的铁矿,赵无忌打算日后发展成为武器工坊。

    赵无忌知道神木县蕴藏着丰富的石英矿与石灰石矿,石英乃是上等的制作玻璃的材料,石灰石也是制作玻璃所需的材料之一,赵无忌感觉若是在此地建设一个玻璃工坊,想必品质要比南京城所产的玻璃品质还要优良。

    所以虽然目前还没有勘探到石英矿,但是赵无忌已经早早地先把玻璃工坊建造起来了,顾炎武在建设张堡之余,也派了一些工匠在进行探矿的工作。

    原来的建筑工人们,一转身便都变成了工匠,赵无忌从中挑出一百多个身强体壮的,充作家丁,与从南京带来的二百家丁一起,分成三个家丁队,分别以慕容先,陈国宝,韩勇为队长,日夜训练。

    难民中的女子,赵无忌安排他们做一些缝洗衣物,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活计,赵无忌在少年营附近建设了座学堂,所有家丁们和工匠们,以及少年营的孩子们,每天上午都要上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