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风呼啸,赵无忌等人站在神木城门处,与徐彪依依惜别,看着这群黑甲骑兵的身影在寒风中渐行渐远,慢慢变成一个小黑点,消失不见,赵无忌心中怅然若失,又想起了远在江南的叶婉儿,不知她现在南京,可是也同样的思念着自己?
可是他脑海中忽然又出现了一名白衣少女,长发飘飘,轻轻转过头来,对他巧笑兮然,正是徐怡那张美丽的面孔……
赵无忌想了一会,摇了摇脑袋,叹了口气,回城去了。
半个月后,唐维终于打造出了五把火枪,赵无忌得知消息,非常高兴,急忙带人前往张堡。
唐维看赵无忌前来,急忙将打造好的火枪拿出来给赵无忌看,只见这火枪枪身甚长,几乎长达两米,远远比后世的步枪要长的多,赵无忌第一次见到明朝的火枪,当时也是吃了一惊,便问唐维为何把枪造的如此之长。
唐维于是便开口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此枪枪管越长,则射程越远,战场之上,骑兵驱马速度极快,往往几个呼吸间便可杀至近前,射程远则有助于先发制敌,此外枪身后部装有刀刃,翻转过来便可做斩马刀使用,战场兵器,一寸长,一寸强,若是敌军近前,兵器短了,比较吃亏。”
赵无忌这才明白,目前的火枪,发射速度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比,很多时候,打上两三枪敌军就已经杀至近前了,这时正好以长枪身下面的刀刃,做斩马刀,与敌军进行肉搏。
第一百四十四章火枪定型()
赵无忌觉得枪的功能越简单越好,越简单的东西,越不容易出错,把火枪制作的太过复杂,既不利于士卒练习使用,又提高了打造的成本,也增添了制作难度。
赵无忌仔细观察着手头这把枪,外观大体酷似放大版的后世的步枪,不过没有扳机,而是以火绳发火,掂了掂,入手分量颇为沉重。
赵无忌回首看向唐维:“此枪射程几何?”唐维说道:“此枪发射时,用火药四钱,铅子三钱,射程约为一百步左右。”
赵无忌心中估算了一下,一百步大约一百五十米,射程算是比较远的,这时候的弓箭射程不过七八十米,单单以射程而论,火枪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赵无忌摸了摸枪管,感觉似乎并不是一体打造而成的,有拼接的痕迹,于是便问唐维,原来这枪管乃是用精炼钢铁,卷制而成,并非一体成型,卷制之后再以人工细细钻孔,钻孔乃是制作枪械最为费时的工序,一般都要二十天到一个月,钻孔之后,精细打磨后,才能最终完成,工坊的工人加班加点,这才半个月打造出来了枪管。
这火枪也与后世的枪支一样,枪管上有瞄准的照门,赵无忌亲自持枪,觑得真切,放了一枪,正中一百米外的靶子中心,顿时激起了周围一片叫好之声。
唐维赞叹道:“大人枪法如神,在下佩服,难道大人以前曾使用过火枪?”
赵无忌含笑不语,心想我穿越前可是神枪手,一百米的距离真算不了什么。
赵无忌又打了几枪,这才把火枪放在一边,对唐维说道:“唐先生,关于这火枪,本官有一些心得,愿与唐先生共同探讨一下。”
“首先,这枪柄本应是以臂膀倚靠之处,枪柄靠肩,可以减小发射时枪管的振动,提高射击的准确程度,所以本官的意见,这枪柄处的钢刀,可以去掉。”
唐维说道:“那若是敌军杀到近前,没有钢刀,火枪兵该如何自卫?”
赵无忌说道:“可以在枪管之前,加上一把可以拆卸的刺刀,敌人临近时,加上刺刀,可以把火枪当做长枪使用,刺杀敌军。”
唐维还想分辩两句,却被赵无忌以坚定的口吻给否定了,“唐先生无需多言,这一点你尽管听本官的便是。”
随后赵无忌又说道:“其他的方面,本官是门外汉,不敢对唐先生指手画脚,只是提出几个火枪进一步改进的思路,唐先生看看,可行不可行。”
眼看唐维似乎有些不服气的样子,顾炎武便在一旁说道:“唐先生,赵大人涉猎极广,见识极深,这琉璃,肥皂,香水都是在赵大人的指导之下,方才能制作出来的,唐先生尽管按赵大人给你指明的方向研究便是,只要按赵大人说的方向走,必然能成功。”
唐维虽然与顾炎武接触不到半个月,但是这个少年知识之渊博,学问之精深,让他钦佩不已,甘拜下风,他听得顾炎武也如此说,于是方才放下心中的抵触情绪,仔细倾听赵无忌述说。
赵无忌说道:“其一,唐先生要多多研究改进火药配方,火药威力越大,射程越远,给予敌人的伤害也越大,这火药是一个研究方向。”
“其二,就是我刚才说的刺刀,刀身做成三面棱形。”说罢,赵无忌要来纸笔,把后世的三棱军刺的模样画了下来,并标注好了尺寸。
“其三,目前火枪的弱点就是射击速度比较慢,要鼓励工匠,任何能加快哪怕是一点点的速度的革新,都会有五十两银子的奖赏,暂时我先说到这里,具体火枪的研究还是要依靠唐先生你来做。”
赵无忌看向顾炎武:“火枪非常重要,唐先生研制火枪时,你要全力支持他,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尽量配合唐先生。”顾炎武点头答应下来。
赵无忌把唐维第一次生产出来的枪,分别给慕容先,陈国宝,韩勇三人一人一支,让他们也尽快熟悉一下这种新式的作战兵器。
此后几日,赵无忌便带着慕容先等人,没事就在张堡练习火枪的射击,慕容先和陈国宝看到赵无忌这么重视火枪,于是练习的也非常认真,进步很快,只有韩勇,练习了一阵之后,就不练了,只说自己还是喜欢舞弄陌刀,赵无忌拿他没办法,也只得随他去了。
半个月后,唐维将改进过后的火枪拿了过来,去掉了木柄的钢刀,并加了一个三棱刺刀,刺刀可以很方便的拆卸下来,赵无忌拿了打了几枪,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于是便安排顾炎武开始生产这种新式火枪,产能暂时定为每月一百支,同时也吩咐唐维继续研究火枪的改进,赵无忌再三强调火枪的生产一定要保证质量,万万不可为了图快捷而降低质量。
大明的军将之所以不愿意使用火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官吏的腐败,管理不善,以至于生产出来的火器质量良莠不齐,质量不好的火枪,可能开上几枪就会炸膛,结果士卒没有伤在敌人手中,反而伤在了自家生产的火器上,时间一久,士卒们便不愿意使用火器了。
为了提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赵无忌又把后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传授给了顾炎武,所谓流水线,便是每个工人只负责一道工序,一些工人组织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产品,就比如有人专门锻铁,有人专门钻枪管,还有人专门配枪子,这样一来,既提高了每人的工作熟练度,也使效率得以提高。
每一把枪的每道工序,最后都会标上制作工匠的编号,一旦火枪出现质量问题,很容易能根据编号找到负责的工匠,这也促使工匠们更加认真努力地工作。
当时间进入十二月份时,钱定在终于从蒙古回来了,这次他收获颇丰,满载而归,千真万确的是满载而归啊,一排几十辆大车,除了前面七八辆车,其余后面的车上货物都是装的又高又满,用苫布盖着,用绳子绑着,一路招摇过市,令路人纷纷侧目,心想钱老板这次莫非是发财了,这么多货物怎么也得值几万两银子罢。
第一百四十五章畅销的毛衣()
赵无忌早已得到了消息,让钱定在把货物直接拉到张堡,钱定在此番带回来的货物看着唬人,装的又高又满,其实里面都是羊毛,蒙古人没想到无人问津的羊毛居然有人肯收购,于是就当破烂一样半卖半送都给了钱定在,钱定在牢记赵无忌的托付,除了车队前面几个大车装载的是从蒙古购买的皮毛以及牛羊肉类外,其他的大车上,满满登登装的都是羊毛。
钱定在很好奇赵无忌要羊毛做什么,他把自己采购的货物直接运进城里,几日后他便来到张堡,打算看看赵无忌如何利用这些羊毛。
赵无忌知道他的心意,也不避着他,剪下来的羊毛都是需要进行一定程序的处理之后,才能使用的,第一步便是清洗,去脂,钱定在看到大批的羊毛首先被送进一间屋子里,进屋之后,里面一股热烘烘羊膻味扑鼻而来,其气味之浓郁,差点没把钱定在熏了一个跟头。
钱定在捏着鼻子看过去,只见屋内有五六个大水池子,每个水池子里面都泡满了热水,水面上腾腾地冒着水蒸气,整个屋子雾气弥漫,水池子边上有不少妇女,只见她们不断用手轻柔地在热水中反复清洗着羊毛,热水可以融化油脂,又可以洗掉杂质,经过一番清洗的羊毛,会变得洁白多了。
清洗过的羊毛,便被送进下一间屋子,钱定在跟随过去一看,只见一些工人,将大量清洗过的羊毛均匀地铺在地上,等待自然晾干。
晾干的羊毛,便会有人用一块木板,木板有个把,板上订满了铁钉,犹如一个大号的铁梳子,用这个铁梳子,把羊毛再梳理一遍,这样梳理好的羊毛,会变得蓬松,松软。
最后羊毛会被送到一个大屋子,屋里全部是纺织机,羊毛在这里,被女工们纺织成毛线,看到这一步,钱定在才明白赵无忌要羊毛的目的是为了做毛线,纺好的毛线会被绕成一团团的毛线球,堆放起来。
不过这毛线粗粗大大,比起大明百姓平常使用的棉线可是粗的不是一点半点了,钱定在一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赵无忌要这毛线有什么用。
赵无忌要羊毛,当然是打算纺毛线,织毛衣,这些毛线目前还都是原色,最后还需要进行染色,把纯色的毛线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用这样的毛线,编织出来的毛衣才好看,赵无忌自己是不懂织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