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今天下大乱在即,女真贼子急于稳定后方,必然有其深谋远虑。我孤军深入敌后,此存亡之秋耳,不可不慎之又慎。余里衍所部少贞洁义勇之士,缺患难与共之人。郭壁镇少年淳朴,稍加磨练即可大用。毕长青顿首。”
这封信是专门写给李宪的,所以毕长青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要把耶律余里衍带过来的部队彻底整顿,变成真正的飞狐军一员,准备把郭壁镇的那帮少年提拔起来。
按照毕长青在信中流露出来的意思,李宪担心刘范、李爽、白底哥已经活不了多久了。
把第二封信打开,李宪发现措辞完全不同:“公子、公主钧鉴:我部深入大漠,遇逆贼耶律大石与完颜吾扎忽剧战。本着同仇敌忾之原则,末将率部痛击女真贼子,救耶律大石于危难之中。”
“耶律大石心怀叵测,萧和尚、萧七郎、耶律宝索、夏侯泰、慕容洽行为苟且,密谋率军叛走。地远山遥,末将无可请命。为全军安危计,被迫临阵诛灭叛将。今手书奉闻,毕长青顿首。”
对比两封信,李宪终于明白什么叫心狠手辣,也对读书人的心思和手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萧和尚、萧七郎、耶律宝索、夏侯泰、慕容洽这些人,收到了耶律大石的密信之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向毕长青汇报。但他们并没有发动叛乱,而是把信烧了。
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这些人并没有必杀的死罪。假如李宪遇到此事,他肯定不会杀人,最多把这些人扫地出门。可是毕长青的鬼头大刀一闪,不仅把人全杀了,还加上了“叛将”的罪名。
李宪对耶律宝索、夏侯泰、慕容洽也有看法。他们曾经投靠李宪,眨眼之间就脱离了,的确属于“墙头草”。
李宪也很清楚,在北宋末年这个时空,杀人真的不需要什么理由。现在人已经杀了,说什么都没用。
毕长青擅自做主,实际上是代替自己清除异己。这种做法到底是福是祸,李宪心中很茫然。
等到李宪把两封信看完,李奚骨接着说道:“耶律大石突然占领河董城,并且接管了乌古敌烈统军司,随即采用铁腕手段控制胪朐河中上游南北两岸,并且挂出了大辽国北院大王的旗号,在当地引起大地震。”
“完颜吾扎忽一战败北,损失兵力超过三千,完颜婆卢火大惊之下挥师西进,前锋已经推进到克鲁伦(今外蒙乔巴山市)。为了切断耶律大石和西面的联系,完颜昌率领女真铁骑、契丹效死营、渤海军两万余人,从桓州的黑龙山北上夹击。”
“孩儿急于回援,并没有和完颜昌发生冲突,而是从他身后二十里一冲而过。在经过鱼儿泺的时候,和他的副将完颜阿虎发生了一次接触战,击溃奚族军两千人,俘虏渤海军七百人,打破了完颜阿虎增援昂耆泺的企图。”
0553、余里衍发飙()
通过李奚骨的讲述,李宪心中的疑惑终于揭开。
鱼儿泺的完颜阿虎果然设下了请君入瓮之计,如果不是李奚骨率领黑煞团突然返回,而且刚好出现在完颜阿虎身后,三千多敌人一旦压上来,李宪肯定要回头土脸,狼狈不堪。
恰在此时,小将卜辙策马冲了过来:“公子,这一路上把我们给急的,可算是见到你了。现在战斗已经结束,俘虏契丹效死营一千七百余人、奚族军五百余人,请问如何处置?”
李宪抬头一看,卜辙铜盔铜甲,手里拧着独门兵器断魂锛,显得神采飞扬。
看见卜辙不下马,李宪笑骂道:“在老子面前还敢端坐马上说话,你他娘的是独一份。杀痛快没有?”
卜辙嘿嘿一笑:“纵横大漠,海阔天空,比中原地区有意思多了。末将甲胄在身,可没办法给公子见礼。那些俘虏怎么办,是不是就地处置了?”
卜辙也就十六岁,李宪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处置个屁!你先从马背上滚下来,让老子好好看看少了一根毛没有。至于那些俘虏一律不得虐待,老子另有安排。”
有了宝贝傻儿子李奚骨保驾护航,还有卜辙和一帮裴家兄弟冲锋陷阵,李宪觉得自己的日子又开始滋润起来,没有必要每时每刻提心吊胆。
完颜阿里合、察尔罕全军覆没,完颜昌率领主力北上,完颜阿虎在鱼儿泺新败,白鞑靼部落反正,昂耆泺四周的敌人暂时没有再战之力,终于迎来了一个平静时期。
第二天中午,战场终于打扫完毕,最后的结果也出来了。
此战持续半夜,俘虏契丹效死营、奚族军两千三百多人,加上李奚骨带回来了七百八十多渤海军俘虏,一共有三千一百俘虏兵。
“裴小七,你带人下去,从俘虏兵里面挑选四个连的兵源,给老子往死里练。第一项训练内容,就是背诵飞狐军的军规军纪,凡是记不住的人一律不准吃饭。第二项内容,就是战阵训练,一定要进退有序。给你三天时间,快去!”
把裴小七打发走了,李宪才接待和颜撒、亚力苏:“我已经听说了,保安团打得很好。折损兵力六百多人让人痛心,但现在还剩下两千俘虏兵,你们从中挑选一千人出来作为补充,剩下的一千人组织起来,按照我的图纸开始施工。”
至于缴获的各类兵器,李宪也只要了四个连的单刀和弓箭,其他的全部移交给和颜撒的保安团,足够他们组建五千大军。
经过这一次战斗,保安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如果能够尽快完成李宪的施工图纸,已经能够保护一方平安。
因为李奚骨的黑煞团归来,北上支队需要重新编组,尽快理顺指挥系统,这是非常紧急的事情。在昂耆泺停留三天,李宪拔营北上佛头山兵营。
看了毕长青的信,耶律余里衍非常生气:“耶律大石二三其心,豺狼其性。被完颜宗望俘虏后,居然带领女真贼子偷袭我爹爹,导致秦王耶律定被俘。耶律大石逃回来后,我爹爹赦免了他,结果他又杀了萧乙薛自立为北院大王,勾结萧和尚等人图谋不轨。毕长青为什么不把他给我灭了,还留着干什么?”
其实李宪想多了,耶律余里衍亲身经历国破家亡,最痛恨的就是叛徒。毕长青说被杀的那些人都是叛将,那肯定就该杀,耶律余里衍才懒得追究。
李宪终于松了一口气:“耶律大石并没有向女真鞑子投降,而且还在战斗,现在杀他有些不合适。为了防止耶律大石继续搞小动作策反,毕长青已经把部队拉走,免得招惹是非。”
耶律余里衍叹息一声:“只可惜了萧晨露这个丫头。”
李宪赶紧表明态度:“我觉得不能牵连家人,对萧晨露不应该另眼相看。”
耶律余里衍摇摇头:“她不是真正的萧家血脉,而是偏岭人,后来赐姓萧。如果她怀恨在心,今后就麻烦了。”
这个年代信奉斩草除根,耶律余里衍的顾虑也很正常,但李宪坚决反对:“我派人去和她说说看,毕竟她才十三岁,一路走过来多有功劳,不能太草率。把人头砍掉很简单,再长出来就难了。”
能够找萧晨露谈心的人,只能是韦冬宁。至于韦冬宁如何去谈,李宪没有过问,也没有时间过问。
李宪需要考虑大局:“余里衍,黑煞团过来之后,我们的部队超过一万人,集中在一起目标太大,也不便于战术展开。接下来可能要分头行动,确保相互策应,所以我想把部队调整一下,由你全权指挥一路。”
耶律余里衍盘膝坐在李宪对面:“整个中军帐就我们两个人,实话告诉我,你的战术目标究竟是什么?到现在为止我什么都不知道,如何协同作战?”
这个问题迟早要摊牌的,李宪也有心理准备:“余里衍,明人不说暗话,我很早就知道耶律大石北上的目的,他想把漠北所有部落联合起来另立一家,这个局面我不想看见。或者说,我不想让耶律大石来做这件事情。”
耶律余里衍虽然眼中有笑意,但是脸色很冷:“不想让耶律大石做这件事,所以你就过来了。你来另立一家就很合适?”
李宪摇摇头:“我从来没想过另立一家,但绝对不会让耶律大石来做这件事情。”
耶律余里衍冷哼一声:“耶律大石虽然背叛我爹爹,但他毕竟是太。祖八世孙。漠北本来就是耶律家族的地盘,他另立一家也未尝不可。真要说起来你才是外人,让你做这件事情才不合适。”
李宪也冷笑道:“我的最终目标是对付女真鞑子,要漠北这个蛮荒之地干什么?涅剌部军队都用木柄铁骨朵,说明他们的铜铁急缺。我不让耶律大石收拢各部,就是算准他不会和女真鞑子死磕。”
“自相矛盾!”耶律余里衍的脸色越来越冷:“你刚才还说耶律大石在和女真鞑子抗争,并没有妥协。现在又说他不会和女真鞑子死磕,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宪呵呵一笑:“抗争是一回事,死磕是另外一回事。我已经料定耶律大石没有必死之心,一旦被他收拢部分人马,就会立即和女真鞑子拉开距离,再也不会战斗下去。如果他把人都拉走了,我用什么和女真鞑子作战?”
耶律余里衍不以为然:“按照你的说法,耶律大石北上就是为了拉走一批人,壮大力量之后就夹着尾巴逃走吗?”
“你可以不相信,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李宪微微一笑:“耶律大石逃出来的时候,身边只有两百骑。如果立即西逃,肯定被别人给吃了,所以他要收拢一批人马才能自保。”
耶律余里衍低头沉思许久,才抬头说道:“耶律大石曾经建议我爹爹保存实力,直接带领四万铁骑向西退走。从这个方面来说,你的分析有道理。但这属于战略撤退,怎么算逃跑?”
李宪看见耶律余里衍的情绪稳定下来,这才反问道:“关键时刻进行战略大撤退是有必要的,那么请问,撤退多远?”
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