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疆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大同在旁边说道:“都头,这帮人好像并不是来纵火闹事的,倒像是想溜进太原城,他们不是找死吗?”

    熙谨脸色凝重,说道:“无论来的是什么人,我们都不能让他们进入太原城,不然就是我们的失职,必须把他们截回来。”转头问中队头:“他们走了多久了?”

    宋兵中队头道:“大约有两柱香的时间。”

    熙谨跳上马,向侧前方的两个军营一指,对朱大同和侯小仙说道:“老朱,老侯,你们立即赶到那两个军营,要他们的长官调出营中最精锐的骑兵,追杀敌人。同时要他们的长官严加防范,搜索敌人,以防敌人提前安排下人手,在营中纵火,扰乱我军。”

    侯小仙和朱大同齐声道:“遵命!”

    二人分别快马加鞭,一左一右,奔向两处军营。

    熙谨转头对十个部下说道:“你们跟我前去追敌!”

    熙谨率着十个骑兵,快马加鞭,径向南直奔,追赶敌人,尘土飞扬之中,十数匹战马迅速而去,只留下那队巡逻的宋兵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

    熙让率领着五十余人的突击小队,在黑暗之中,向太原城赶路。

    宋军的大营和太原城保持着不到十里的距离做为军事缓冲区,宋军之所以保持着这个距离,就是以防城内的汉军忽然出击,有这十里的路程,宋军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战斗。

    但在这十里的军事缓冲区之间,宋军仍然安排了数十处小营队,这些小营队的任务,是防止汉军忽然出击之时,小营队能及时向后方的大营示警。可若是城中的汉军忽然出击,就算这些小营队再提前做好防备,也会被汉军打个措手不及,这些小营队只是做为炮灰被敌人歼灭,唯一的用处只是向后方示警,所以这些小营队的人数并不多,却时刻保持着警惕,提防着城内汉军忽然出击,但对于后方的防守却很薄弱,所以熙让率领着突击小队,避开了几处小营队的驻军,悄然向太原城下前进。

    熙让等人看到太原城楼上的灯火越来越近,已经不到三里的路程,已经隐隐可以看到城楼上来回走动的汉军了,都心中大喜,同时也更加谨慎行事,保持着不快不慢的行速,免得行得快了,引起小营队的巡逻队的怀疑。

    他们又小心翼翼地绕开了一处小营队,放眼望去,距离太原城,已经不足二里了,面前再也没有宋军的小营队,而且后方没有追兵赶来,此时已经可以放开马力和脚步,快速前进了。

    众人都松了口气,熙让骑马行在前面,正要下令全速前行。

    就在这时,忽然后方传来马蹄声响,众人大吃一惊,回头望去,只见一队宋兵正快马加鞭,追赶而来。

    此时,前方已经没有宋兵,熙让已经不惧,当下脸色冷厉,勒转马头,对那个辽兵首领说道:“呼儿鲁,你知道怎么做了!”

    辽兵首领脸色悲壮,沉声说道:“卑职明白,请将军前行!”振臂一呼,大声道:“契丹的健儿,随我留下断后!”

    当下,辽兵首领,率领二十个部下,在后面摆开阵势,等待着追赶而来的宋兵。

    熙让不理追兵,率领云岚杨延昭耶律斜轸等三十余人,快马加鞭,向太原城赶去。

第二百九十三章:列阵() 
那追赶而来的一队宋兵,正是熙谨率领的十多个骑士。

    熙谨率马先行,远远看到前方果然有一批人马正在赶路,料到必是敌人假扮的宋军,便快马加鞭向前追赶。还没等赶上,却发现那一批人,竟然一分为二,前面的人马继续前行,后面的人停在当地。熙谨知道这是敌人留下来断后的小队,看看敌人的人数并不多,便毫不停顿,径直追赶上来。

    那队辽兵摆开阵势,其中一人,点燃了一支烟花弹,烟花弹在夜空中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爆开,烟花极为灿烂夺目。

    熙谨看到敌人发出烟花弹,心头一沉,猜到敌人很可能已在宋营中提前埋伏下人手,双方以烟花弹为信号,埋伏之人纵火烧营,扰乱宋军的布署和追赶。

    果然,这边的烟花弹刚刚腾空不久,宋营之中,便升起两处火花,隐隐传来喧哗嘈杂之声。

    熙谨一边策马前行,一边扭头回望,见宋营中起火,知道自己所料不差,敌人果然留下了人手伺机纵火,自己虽然派出朱大同侯小仙二人去通知那两处军营的长官,但却还是没找出来隐藏的敌人,被敌人乘机纵火。这火势一起,宋营虽然有应对之策,不至于受到很大的损失,但一时之间,只怕难以调遣骑兵前来追赶,虽然很快就可以调遣骑兵而来,但这毕竟需要时间,也许只不过一柱香的时间,就可以调遣骑兵追赶而来,但这一柱香的时间,对敌人来说,对宋军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也许就是因为这一柱香的时间,宋军追赶不及,就被敌人逃进了城内。

    这些念头在熙谨心中极快的闪过,但却并没影响他催马的速度,既然后援不能及时赶到,自己只有十个部下,也绝不能畏缩不前,任敌人逃走,他要极力把敌人拖住,等侯援军的到来。

    熙谨骑的是黑马小雄,神峻之极,脚力远远超过别的战马,但小雄极有灵性,知道自己若是一骑当先,远远抛开别的战马,那么主人就是孤军深入,十分危险,所以小雄虽然领先而行,但却并没全力奔驰,只领先后面的战马十多步远的距离,快速奔行。

    熙谨率领部下,越来越近,距离那队辽兵已经不过三百步远。

    熙谨冲在最前面,放眼望去,只见那队敌人,约有二十人左右,一字排开,站在那里,胳膊举起,虽然看不太清楚,但他也能猜到,敌人必是准备弓箭射击他们。

    熙谨想到这里,连忙大喝一声:“盾牌!”

    熙谨一边说着,一边从马鞍旁边摘下盾牌,挡在面前,他刚把盾牌挡在面前,迎面便有一支箭簇射来,正好射在他的盾牌之上,若是他迟了半分,这一箭便要射在他的胸部,虽然劲道已弱,但也要受伤不轻。

    随即,箭簇纷纷射来,黑暗之中,看不到箭簇,只能听到“嗖嗖”的风声。

    后面宋兵纷纷拿出盾牌,挡在面前,有一个宋兵挡得慢了一些,被箭射中,哎呀一声,落下马来。

    熙谨连忙喝道:“下马,步行前行!”

    熙谨说着,翻身从马上跳下来,拍了拍马背,小雄便向旁边跑去,以避箭簇。

    众宋兵也纷纷跳下马。

    熙谨跳下马之后,手执盾牌,身子微微弯曲,以把整个身体尽可能躲藏在盾牌之后,一边快步向前冲,一边又喝道:“马德彪,你和跟我并肩前进,其他人一字长龙,跟在我们后面。”

    熙谨说完,那叫马德彪的宋兵两个箭步冲到前面,与熙谨保持并肩,二人的两面盾牌,挡在面前,后面的宋兵排成一字长形,跟随熙谨和马德彪之后,远远一望,便如一条长龙,如此一来,他们受箭簇射击的辐射面便小了很多,迎面射来的箭簇,都被前面的两面盾牌挡住了。

    那中箭落马的宋兵,受伤并不严重,只是被箭簇射中了左肩膀,这宋兵十分强悍,一咬牙,把箭簇从肉中拔了出来,自己撕下一条衣袖,简单包扎了一下,便右手执着钢刀,跟随在队形的最后面。

    熙谨和马德彪手执盾牌,并肩而行,保护着自己,同时保护着身后的战友,那些射来的箭簇,都被两面盾牌挡住,再也没有宋兵受伤。

    宋军很快逼近了辽军,已经不足一百多步的距离了。

    熙谨停下脚步,大喝道:“两人一组,射箭!”

    宋军迅速展开,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面的士兵执盾,后面的士兵射箭,配合默契之极,纷纷向辽兵射箭。

    辽兵首领也喝道:“列阵!”

    辽兵也迅速展开,却是三人一组,两人执盾,一人射箭,与宋兵相互射箭。

    双方都有盾牌掩护,所以虽然箭风呼啸,却并没对敌人造成杀伤力。

    那队辽兵已经抱着必死之心,只为拖慢宋兵追赶的速度,所以并不主动攻击,只是严守阵地,一步不退。

    熙谨手执盾牌,从盾牌后面偷眼望去,只见那大队的敌人已经越行越远,若是再不冲过去,很快便可以进入太原城了,他再回头望去,只见宋营中的火焰已经熄灭,隐隐有马蹄声音传来。

    熙谨心头一喜,知道宋营中已经把火势控制住,又调派来了骑兵支援,但又是一忧,援兵距离尚远,若是等着援军赶到,只怕敌人的大队已经进入太原城了,必须要在援军赶到之前,前去追赶敌人的大队,但面前这一关就过不去,自己只有十人,面前的这队敌人却有二十人,而且看情况,敌人的战斗力并不比自己的部下弱,甚至尤有过之。

    熙谨手下的这十人中队,每个士兵都是经过熙谨精心培训的战士,代表了宋兵的最高水平,对付普通敌人,可以以一敌三,若是组阵而战,甚至可以胜过五倍兵力的敌人,但这队辽兵,同样也是熙让挑选的最精干的辽国战士,同样代表了辽军的最高水平,数量相等的情况下,宋兵都没有取胜的机会,更何况现在数量是宋兵的一倍,宋兵更不可能冲破辽兵的防线。

    熙谨又气又急,一时之间却又无计可施。

    正在这时,旁边不远处忽然马蹄声响,火把通明,呐喊声中,冲过来一队宋兵。

第二百九十四章:契丹勇士() 
原来这队宋兵是在缓冲区驻扎的小型兵营,只有一个大队三十余人的兵力,这队宋兵的军营距离此地并不远,但这队宋兵的人数太少,虽然听到这边发生了战事,但却不清楚内情,又在黑夜之中,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待他们看到后方军营有大部队赶来,他们才胆气大壮,集合兵马,奔行而来。

    熙谨看到又有宋兵赶来,虽然人数不多,而且有骑兵步兵混杂,他却为之大喜,大声喊道:“宋军的兄弟快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