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疆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事力量,成为宋军的中流砥柱。熙谨就是此中的一员,而且是最年轻有为的一位。

第四百一十二章:辽使来京() 
熙让和阿罗跟随着使者团,终于赶到了宋国的京城汴梁,来到北城门外。

    赵匡胤得闻辽使赶到,很是高兴,派了赵普率领文武大臣到城外迎接。赵普为百官之首,赵匡胤安排赵普亲自率队迎接辽使,可以说明赵匡胤十分重视辽国来使。

    熙让十年未曾来过中原,这一路之上,眼看着故国的风土人情,一如他离开之时一般,只不过更为繁荣昌盛,心中感慨万千,这原本是他的国家,他的子民,现在他却只能以辽国使者的身份回来,他暗暗立誓,有朝一日,一定要率兵打回来,夺回他们柴家的大周天下。

    赵普率领文武百官,前来城外迎接辽使,与辽国大使耶律沙和熙让接洽。辽国来使虽然带有通译,但此次出使之人,大多是辽国的汉臣,便是契丹人也都精通汉语,双方交谈并无障碍。

    耶律沙和赵普等人互道景仰,又各自介绍自己的随行人员。

    赵普看到熙让之时,微微一怔,只感到这个年轻人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面,待听到耶律沙介绍说是辽国韩匡嗣之子韩德让之子,赵普才打消了心中疑惑,不再暗中思索熙让的身份。

    熙让看到这些文武大员,虽然有多半不识,但也有几个都是父亲的老臣子,现在却跟着赵匡胤为臣,他心中对这些人极为鄙视,每当介绍到这些熟识之人时,他脸色冰冷,只是淡淡回应一声。那些大臣虽然气恼这个辽国年轻人的无礼,但也不敢当场发作。

    这次赵普率领出来迎接辽使的文武官员,只不过是一部分的文武大臣,还有不少大臣没来,尤其是位高权重的武将。潘美便没在其中。曹彬自从征汉回来之后,不久就派驻外地,现在也没在京城。所以几位重要的武官并没在其中。一些重要的武官多数都和辽国交过战,虽然皇上要和辽国示好,他们这些武官却不以为然,所以只要不是皇上指明必须出席,他们便不来迎接。赵匡胤也担心这些武将做出出格的行为,得罪了辽使,所以也没强求武将出席,此次迎接辽使的,多数是朝中的文臣,只有少数武将。

    宋辽两国在汴梁城外,交接之后,宋臣便恭请辽使进入京城。

    熙让骑马跟随耶律沙身旁,由赵普等宋臣陪同着,进入京城。进了京城之后,熙让观看着汴梁城的繁荣,不由暗暗震惊,十年之前,他父亲统治下的汴梁城,虽然已经很是繁荣,但比起现在的汴梁城,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汴梁城经过赵匡胤十年的统治管理,繁荣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大周之时。

    不但熙让心中震惊,耶律沙等辽国使者团,人人心中震憾莫名,他们大多数并没来过汴梁,就是有些年龄大的来过,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自从汴城梁归于赵宋之后,他们还是初次见到。他们本以为辽国的上京足够宽大,辽国的南京足够繁华,但现在看到宋国的京城,才知道上京和南京比起汴梁地,简直就像是乡下小镇。他们自以为辽国才是天下第一强国,但看到汴梁城,不由自惭形秽,就算辽国的兵力比宋国强劲,但要说起繁荣昌盛,实在是远远不如宋国。所以这些辽使进入京城之后,人人东张西望,目瞪口呆。

    赵普等宋臣看到辽使的震憾表情,他们人人心中得意,暗暗嘲笑辽国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他们在军事上没占到辽国的便宜,现在至少在经济上,压下了辽国这帮草寇之民,教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是繁荣中原,什么是天朝之国。

    宋臣带领辽使通行的这些街道,都是宋臣早就策划好的路线,都是京城最繁荣的街道,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目的就是要震震辽使,挫挫辽使的锐气,教他们知道宋国的经济远远超过辽国。

    阿罗骑在马上,跟随熙让的身边,眼看着繁华的京城,眼睛都要看花了,暂时忘记了要寻找哥哥的念头,不由轻轻说道:“啊,这京城真好,要是能在这里生活就好了。”

    熙让转过头来,微微一笑,说道:“阿罗,等找到你哥哥,你留在这里就行了。”

    阿罗心头一震,望向熙让:“大哥,你也是我的哥哥,你不要阿罗了吗?”

    熙让笑道:“傻丫头,大哥怎么会不要你呢?大哥的意思是说,等找到你哥哥,你要是想跟着他留在京城,留在宋国,大哥就把你还给你哥哥。若是你想跟着我到辽国,大哥便带你回辽国。”

    阿罗这才嫣然一笑,说道:“大哥,最好的办法就是,咱们三人永不分开,都留在京城。”

    熙让笑了笑,没有回答,他心中何尝不想如此,但他知道,他不可能留在宋国,他只有回到辽国,才有发挥才能的机会。

    赵普等宋臣把辽国使者团安排到皇宫附近一座最豪华的驿馆,这驿馆是专门接待外国使者的。

    辽国使者团被按照等级,分住在驿馆的三座大院子里,马夫和杂役以及普通士兵,被安排在一处,随行的普通官员被安排在一处,耶律沙和熙让以及另两个高级官员,被安排在一处,并且是每人一个小小的院落。

    熙让和阿罗两人住在一个小小的院落中,每人一个房间。

    赵普待辽使在驿馆住之后,又亲自率领几位高官,宴请耶律沙等几个高级官员吃午饭,为辽使接风洗尘,欢迎辽使来到宋国。耶律沙甚懂中原礼仪,请求先晋见大宋的皇帝,以示辽国的礼节。赵普回说,大宋皇帝下午还要召见南唐使者,大辽使者远道而来,人马疲倦,好生休息一天,明天再见。耶律沙同意。

    熙让心急如焚,急于证实阿罗的哥哥是否是自己的弟弟,无心和赵普等宋臣寒喧,便借故推却了赵普的宴请,悄然带着阿罗离开了驿馆,前去寻找阿罗的哥哥章熙。

第四百一十三章:寻人不遇() 
熙让和阿罗走出驿馆门外,询问驿馆门口站岗的宋国士兵,兵部的培训营所在地。那宋国士兵并不清楚培训营所在地,但却知道兵部所在何处,便说明地址,由熙让和阿罗自己去打听培训营在何处。

    熙让和阿罗为了不引人注目,穿着平民的衣服,两人骑了两匹骏马,向兵部的官衙赶去。到了兵部的衙门,门口有十多个盔甲鲜明的士兵在站岗。

    熙让不方便出示辽使的身份,便假装是宋国人,和阿罗一起跳下马,走到一个士兵的面前,问道:“这位大哥,请问兵部的培训班在哪里?”

    那士兵打量了一眼熙让和阿罗,有些警惕:“你们问培训班干什么?你们是什么人?”

    熙让道:“我弟弟叫章熙,他是从易州赶来参加培训班的,现在家中出了事,我们要见他一见。”

    那士兵向不远处的一个院门指了指,说道:“培训班在那边的院子里,至于有没有章熙这个人,我就不知道了,你们到那边去问问吧。”

    熙让谢过那士兵,带着阿罗,来到那边的院子门口。

    这个院门正是熙谨参加培训班的院子,门口同样有十多个士兵站岗,戒备森严。

    阿罗着急找到哥哥,这次抢在熙让面前,快步赶到,脸色焦虑地询问门口的一个士兵:“大哥,请问章熙在里面吗?”

    这个士兵正是受熙谨所托,为他隐瞒的那几个士兵之一。士兵上下打量了阿罗一眼,看到阿罗是个女子,想到章熙叮嘱他过,若是有年轻女子前来寻找他,便说他不在这里。

    士兵说道:“小姑娘,这里没有叫章熙的人。”

    阿罗大失所望,但还是不甘心,又问道:“大哥,你能不能进去帮我问问,章熙是我哥哥,我千里迢迢从易州赶来寻找他,找得他好苦。”

    士兵看着阿罗失望的样子,心中有些不忍,正要说出实情,旁边的一个士兵说道:“小姑娘,我们这里有多少人,叫什么名字,我们都了如指掌,这里真没有章熙这个人,你再到别的地方打听一下吧。再说了,就算真有这个人,我们也不能放你进去,更不能叫他出来,现在在培训期间,凡是参加培训的人,任何人不得出入此地。”

    阿罗听闻哥哥不在此地,失望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熙让皱皱眉头,说道:“大哥,易州巡检府的人说我弟弟章熙,就是到兵部参加培训班,这里就是兵部的培训班,我弟弟不在这里训练,还能在什么地方训练?”

    那士兵说道:“这里真没有叫章熙的人,在东城的一个部队大院里,还有一些参加训练的军官,你们到那里去打听一下吧。”

    熙让虽然心中失望,但听说还有一处训练营,又重新升起了希望,说道:“具体在什么位置?”

    那士兵说道:“在东城的葫芦街第三号大院,你们到那里一问,就能找到。”

    熙让谢过两个士兵,和阿罗骑上马,快马加鞭离开这里,前去寻找。

    待熙让和阿罗走远,另一个士兵埋怨这个士兵,说道:“老周,我看那小姑娘挺可怜的,你又何必骗她呢?”

    这士兵一瞪眼,说道:“你没听章熙说吗,凡是有年轻女子来寻找他,便说此处没有这个人,我这也是为了章熙好。章熙这小子,看着挺老实的,想不到还很有桃花运,来找他的姑娘,一个比一个漂亮,还都说是他的妹妹,嘿嘿,也不知这小子到底有多少个好妹妹。”

    那士兵说道:“上次来找章熙的姑娘,有可能是章熙的相好,但这个小姑娘,很可能真是他妹妹,还有那个男的,长像和章熙那么像,肯定是他哥哥。他们真是章熙的兄长和妹妹,从易州千里迢迢赶来,咱们却把他们骗走了,老周,这事你做的有点过了。”

    这士兵也有些迟疑,说道:“那我把这事去告诉章熙,看他怎么说吧。你在这里等着。”

    这个士兵说完,转身向院内走去。

    章熙已经参加了半个多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