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疆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罗觉察到两位哥哥的异样,吃了一惊:“两位哥哥,我说的不对吗?是不是我说错话了?”

    熙让勉强一笑:“阿罗,你说的对,你没说错话。”转头望向熙谨,说道:“你见过母后和皇兄了吗?”

    熙谨摇摇头:“这十年来,我一直在易州,没有机会回来。这次回来,本想先去看望母后和皇兄,却有事耽搁了,所以打算等培训结束了,再去房州探望母后。哥哥,正好你来了,不如咱们兄弟一起去探房母后。咱们失踪了这十年,母后以为咱们遭遇了不测,现在看到咱们兄弟一起回来,肯定会高兴的。”

    熙让冷哼一声:“你在中原这么久,只想着保护仇人,竟连母后都不去探望。”

    熙谨心中愧疚,说道:“我一直想去探望母后,但又担心为母后和皇兄带去灾祸,所以一直不敢去……”

    熙让怒道:“好了,你不必说了。我这次主动向辽帝请求出使宋国,是带着两个目的来的,一个目的是找机会刺杀赵匡胤,既然被你破坏,那我只能以后在战场上打败他了。”

    熙谨道:“若是宋辽之间真的发生了战争,你在战场要打败他,别人也会无话可说了。哥哥,你第二个目的是什么?”

    熙让道:“第二个目的,就是去探望母后和皇兄,把他们接到辽国居住,免得在宋国担惊受怕,被赵匡胤那帮恶贼欺侮。”

    熙谨沉吟了一下,说道:“不知母后和皇兄会不会跟你去辽国。”

    熙让道:“那要见到母后才知道。熙谨,母后和皇兄现在怎么样?”

    熙谨说道:“他们具体的情状我也不清楚,只知道皇兄被赵匡胤降为郑王,和母后现在房州居住。我也曾多方打听他们的消息,但宋国人人对这件事讳莫如深,不敢多谈,所以我对他们的现状并不了解,不过,我听说母后和皇兄并没有生命危险,还好好活在世上。”

    熙让冷笑道:“赵匡胤就算没有杀害母后和皇兄,也是把他们软禁起来,没有自由。若是我们不把母后和皇兄救出牢笼,还有谁会救他们?熙谨,咱们明日便去房州看望母后。”

    熙谨道:“哥哥,我也心急如焚,想早一天见到母后,可是,我所在的训练营,十分森严,很难告假。而且你现在身为辽使,若是私自在宋国活动,被赵匡胤知道了,只怕会怀疑你在宋国进行细作活动,不但你会有危险,还可能会引起宋辽两国之间的战争。”

    熙让沉吟一下,说道:“那你说,什么时侯合适?”

    熙谨道:“我们训练营的周期是一个月,现在已经过了二十天,再过十天,就可以结束,各自回去所在的军营,那时我就可以去看望母后了。哥哥,你们使者团准备在京城留几天?”

    熙让道:“定的是在京城十天,正好你们训练营结束,我们也要离开京城了,那时咱们一起去房州。”

    当下,兄弟二人定了相见的地点,又约定这十天之内不要再见面了,免得被宋军和辽军看到,怀疑二人通敌,若有什么变动,可以到训练营或驿馆紧急通知。

    约好之后,兄妹三人挥泪而别,熙谨仍回训练营去训练,熙让和阿罗回去驿馆。

第四百三十章:皇帝召见() 
这十日虽然是转瞬即过,但对于熙谨和熙让来说,却是度日如年,他们以前没寻到对方的时侯,还没觉得怎么样,现在寻到了孪生兄弟,又着急去房州探望母亲,所以每一天对他们都是煎熬。

    熙让和耶律沙等辽国使者团,这十日之内,一直被宋国君臣盛情款待。

    赵匡胤每隔两三日,便约耶律沙等人前去赴宴,商议用金钱购买燕云十六州的事宜。耶律沙早得到辽帝的授意,对于宋帝这个提议,即不强硬拒绝,也不爽快答应,只说会回去禀报辽帝,由辽帝定夺。赵匡胤也知购买燕云十六州,非一朝一夕可以谈成,所以着急不得,只能每天盛情款待辽国使者团,自己有事之时,便吩咐朝中大臣陪同使者团,在京城各处景点赏玩,或者到京城附近的名胜古迹游玩。

    熙让虽然刺杀赵匡胤之心未消,但由于熙谨的劝说,再加上耶律沙看出一些苗头,有意无意阻止熙让和赵匡胤的见面,所以这十日之内,熙让并没再和赵匡胤见面,只有在大臣陪同使者团的时侯,熙让才会出席。

    熙谨每天仍在训练营中训练。期间,潘美曾来看过熙谨一次,潘美虽然猜到辽国使者韩德让,很可能就是熙谨的哥哥熙让,但仍然没有挑明此事,只是叮嘱熙谨好好训练,并说潘婷连寻熙谨二十多天,没有找到熙谨,已经失望,现在不再外出寻找熙谨了。

    熙谨听到潘婷已经把他放下,他虽然心中酸楚,但亦为潘婷高兴,潘婷以后是要做皇后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宋国军官,与赵德昭那皇子的身份不可同日而语,他就不要再拖累潘婷了。

    十天终于过去了。熙谨所在的军官训练营要结束了,越到最后,五十几位同窗战友,越来越依依惜别。他们同窗一个月,虽然时日不长,但却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感情。

    最后这一天的上午,郭文斌把全体军官召集到院子中,迎接赵匡胤御驾前来。

    赵匡胤先是祝贺众军官终于结业,后又鼓励众军官回到各军营之后,全力协助上官,保家卫国,建业立功。众军官大受鼓舞,齐齐跪倒在皇帝面前,誓死效忠大宋,效忠皇帝。赵匡胤看着这些军容整齐的年轻军官,好像看到了大宋帝国的未来,心中甚是欣慰。

    赵匡胤激励士之后,就在众官员的陪同下,前往训练营的办公室休息。

    郭文斌吩咐众军官解散,自由活动。由于是最后一天,人心惶动,无心授课,所以众军官回到宿营,大多数都心情沉重,各自留下联络方式,以待以后还能相见。

    熙谨正在宿舍中和众战友聊天,这时,郭文斌的一个部下匆匆前来,说道:“章熙,皇上命令你过去见驾。”

    熙谨一怔,不明白赵匡胤见他做什么,只得跟着那士兵,快步向办公室走去。

    办公室中,只有赵匡胤和郭文斌二人,别的官员并没在这里,显然是赵匡胤早就吩咐别的官员暂避了。

    熙谨进了办公室,对赵匡胤跪下行礼,恭敬地说道:“卑职章熙,参见皇上。”

    赵匡胤坐在椅上,和颜悦色,微一抬手,笑道:“起来说话。”

    熙谨道:“谢皇上。”

    熙谨挺身站起,站在赵匡胤的面前五步之后,双手下垂,脑袋微垂,态度恭敬。

    赵匡胤微笑着望着熙谨,笑道:“章熙,训练营明天就要解散了,你有什么打算?”

    熙谨说道:“启禀皇上,卑职打算回转易州,向巡检大人复命。”

    赵匡胤道:“章熙,一众军官之中,朕最看好你,你可愿留在京城,留在朕的身边?”

    熙谨一怔,一时沉吟未答。

    郭文斌连忙说道:“章熙,陛下器重你,才要把你留下,你还不快快谢恩?”

    熙谨却并不立即谢恩,而是又沉吟了一会,才缓缓说道:“皇上,您是皇帝,您要是命令卑职留下,卑职不敢不遵命,但你要问卑职自己的想法,卑职不愿意留下。”

    郭文斌脸色一变,正要说话,赵匡胤对郭文斌一摆手,郭文斌只好不说,但却担心地望着赵匡胤,担心龙颜大怒。

    赵匡胤却脸色如常,看着熙谨,笑道:“章熙,能留在京城,留在朕的身边,是别的军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你为何竟然不愿意留下?”

    熙谨脸色镇静,恭敬而庄容地说道:“启禀皇上,京城之中,皇帝身侧,人才济济,少章熙一人不少,多章熙一人不多。但易州与辽国接界,随时会发生战争,卑职希望能以一躯之力,以平生所学,保卫国家,不受辽国的侵略,尽我一个军人的职责。”

    赵匡胤龙颜大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朕能有你这样的军人,朕心中甚慰,若是我大宋军人,人人都能像你一样,朕何愁大宋江山不保,何惧辽国的侵略。”

    熙谨说道:“我大宋的军中健儿,何止千千万万,卑职只不过其中之一,大宋的江山,靠得是陛下的英明,靠得是千千万万的将士,卑职只是苍海一粟。”

    赵匡胤笑道:“章熙,你不但才能出众,还虚怀若度,朕真是没看错你。朕实在很想把你留在身边,不过,既然你想回易州,朕也不拦你,放你回去就是了。”

    熙谨道:“谢谢陛下。”

    赵匡胤望着熙谨,脸色忽然闪过一丝异样,凝目盯着熙谨,半晌不语,忽然对郭文斌说道:“文斌,你先出去一下,我有些话和章熙说。”

    郭文斌隐隐猜到赵匡胤的用意,连忙说道:“陛下……”

    赵匡胤摆摆手,郭文斌不敢再说,只好退出办公室。

    赵匡胤从椅子上站起身子,缓步走近熙谨。

    熙谨不明白赵匡胤的用意,只好站立不动,保持着谨慎恭敬的态度。

    赵匡胤走近熙谨,又仔细地打量了熙谨几眼,忽然说道:“章熙,你和朕的一位兄长,长得很像。”

    熙谨不由心中大震。

第四百三十一章:不再追究() 
熙谨心中虽然震惊,脸色却镇静如常,说道:“不知卑职和陛下的哪位兄长相似?”

    赵匡胤并没有说出是何人,道:“以前朕和你见面时,并没有这样近距离看过你,现在走得近了,越看越像。”

    熙谨知道自己和父皇柴荣长得相像,潘美和曹彬都认出他来了,只不过没有挑明而已,现在竟然连赵匡胤都怀疑他了,今天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熙谨虽然心中惊凛,却也昂然不惧,淡淡说道:“陛下,卑职和您那位故友长得相似,是卑职的幸运,还是卑职的不幸呢?”

    赵匡胤没有回答熙谨的话,皱眉思索着什么。

    熙谨挺立不动,等着赵匡胤的动静,若是赵匡胤下令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