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段时间并未做什么大事,所以我们才没有搜集到相关的情报。”
袁绍眉头紧皱似乎并不满意许攸的回答,不过也没有在多问,而是继续看了下去,投靠曹操之后立刻担任副太守,主管经济,成果斐然,袁绍指着这四个字问道:“成果斐然是什么意思?”
许攸知道袁绍当然不可能是理解不了这四个字的意思,而是在质问许攸为何没有详细的情报,许攸自然明白袁绍的意思,但是这方面的情报真的没有搜集到,只能这个那个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注意搜集情报时候要细致,下次不要出现这种情况,大战将至连敌军的履历都不清楚这怎么打?”这种话袁绍已经不是第一次跟许攸说了,但是下次许攸还是做不到位,袁绍真有心直接将许攸拖下去军法处置,但是每每顾忌许攸的家室还是强压住心中的不满。
大破黄巾,生擒吕布,十日定淮南,袁术倒吸了一扩凉气,陈飞?袁绍望着窗外,孟德,你的眼光果然比我好,宝藏放在面前我都没发现,不过我河北儿郎也不是吃素了,你准备好了吗?
第二百三十七章 征兵()
闲话不表,曹操到达许昌三日之后即对袁术问斩,将其全家首级挂于许昌城上示众,统治者向来对这种反叛之人不会心慈手软,‘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自然也不会例外,现在维护大汉的尊严有利于曹操各方各面,所以曹操自然不会让袁术这个伪帝有什么好下场。
十日之后,淮南地区已经收复的差不多了,陈飞留下孔祥自己带着五百尖刀营返回许昌,一方面是要向曹操回报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待在淮南被什么用了,现在的局面有孔祥一人就够了。
不过陈飞此举却让孔祥着实感动了一番,先生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我,如此轻易的就将徐州营交给了我,一定不能辜负先生的信任!
至此曹操独占四州半之地,兵多地广,现在要做的就是加紧征兵,扩充军事实力。随着一道道命令的发出,除去淮南之外的所有地方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征兵活动,这四州经过一冬天的休养生息非但没有让百姓失去斗志,反而让激发了心中要保护这片地区的信念,所以征兵活动自然事半功倍。
加上曹操军的月俸本来就比较高,当兵一年的收入足足是埋头种地的四倍之多,不过有一个地方却例外,五天的征兵之中竟然只征到了三四百人。
这个地方就是许昌,许昌经济已经发展到另一个新的高度了,来来往往的商人络绎不绝,让许昌的闲散劳动力一时间降到了最低点,随之而来的便是许昌治安情况达到有史以来最好的状态,毕竟百姓都忙着赚钱,都有赚钱的方法,谁还有空去冒着生命危险去谋取那一点点利润?
不过治安虽好,但是征兵活动之中却根本没征到什么兵,还是那个原因,百姓经商的收益就已经比当兵高了除了极少数人谁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当兵?
征兵最容易的地方就是充州和青州,这两个地方本来就比较贫穷,加上黄巾肆虐战争不断,几乎家中只要有两个成年男子都会选出来一个当兵,一时间曹操军队数量足足增长了四万余人,如果再将淮南俘虏同化的话那就是增加了六万人,曹操军队的数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二十万,而根据梧桐阁的情报,袁绍的兵力也不过是十二三万补兵,一万骑兵罢了。
只是这一万骑兵如果在正面战场之上甚至要比五万补兵的作用更大,骑兵的冲击力在平地之上对步兵将是碾压式的优势。
征兵结束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青州地区其实还有不少人还要参军,但是因为曹操已经负担不起那么多的军费了所以就在青州和充州提前结束了征兵。同时从许昌调动了不少的粮食去青州赈灾,毕竟青州经过黄巾旷日持久的搜刮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没有余粮,倘若曹操不赈灾的话恐怕会出大事情。
徐州的情况就比青州好上太多了,徐州本来就是富饶之地,加上曹操收复徐州之后也并未大肆剥削,所以徐州的情况要比青州好上不少,这一现象也导致了不少青州百姓举家向徐州搬迁。
在汉末的时候,这种搬迁其实是被法律禁止的,但是因为现在处于特殊时期,所以曹操并没有费心去管这种事情而是将重心放在了练兵上边。
别看现在曹操军队士兵足足增加了七分之三,但是战斗力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不少,将这些士兵打散编入原有军队之后,便是给了这些本来稳定的军团一些不稳定因素,新兵在战场之上极其容易害怕,甚至有些士兵在两军对垒期间就被吓得双腿发软,一但开始战斗立刻转身逃跑,这种逃跑对士气的打击是十分之大的,往往一个士兵的逃跑就能带动一大片,进而导致战争的失败。
但是一直以来对这种新兵胆怯的问题都没有十分好的解决办法,毕竟害怕乃是人之本性,一贯的做法是给士兵更大的恐惧以帮助他们战胜战前的恐惧,那就是逃兵一律处死,在队伍最后放往往跟着执法队,看到逃兵就会当场处死,这种放弃勉强能止住逃兵蔓延,但是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对士气的影响还是十分之大。
而陈飞针对这种问题也仔仔细细想了许多天,终于将前世的先进做法整理成册,向曹操汇报去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清除()
陈飞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加强士兵们的思想教育,将曹操领地的情况和其他地区的情况进行对比,反复强调家国情怀,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士兵的斗志。当然,这种办法不是一时半会能奏效的,保守估计也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初见成效,现在只是给这些新兵埋下一粒种子,让他们自己在今后的战争之中用眼睛发下,用心去思考,从而让整个军营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本来曹操的意思是这件事情也由陈飞负责了,但是陈飞再三推辞,只答应做好徐州营的思想工作,其他的军区绝不插手,一方面是陈飞确实没什么精力,另一方面也是陈飞为了避嫌,如果让自己负责这件事情的话,无疑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将会再次提升一大截,这种情况是陈飞不愿意看到的,曹操会忍受陈飞在经济方面的声望比自己高,但是绝对不会忍受陈飞在军营之中的声望也比自己高。
自古以来凡开疆扩土的君主没有一个不是牢牢把军权握在自己手上,一旦有人窥伺他们的军权,他们将会用雷霆手段彰显自己的霸主地位,熟读史书的陈飞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现在在掌控徐州营之后,陈飞并不打算再接手任何一支军队,哪怕是曹操要求的,而且徐州营士兵的数量陈飞也打算牢牢控制在一万人左右,太多的话也容易引人口舌。
春去夏来,一整个春天曹操都是在忙着积蓄力量,同时彻底清除自己领地之内的不安定因素,不管是山贼还是对曹操不满的世家,曹操统统用雷霆手段镇压,剿灭山贼最多就是将山贼全数斩杀,但是消灭世家就不一样了,一个中型世家就是几百号人,大型世家更是动辄数千人,这时候曹操就展现出自己的雷霆手段了,不管他们家族多少人只要对曹操不满,或者和曹操有过仇恨,曹操统统杀他们个鸡犬不留,财产充公。
这一举动并没有影响曹操的统治地位,那些本就支持曹操的家族更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每倒下一个仇敌他们的势力范围就是提升一部分,他们巴不得曹操把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家族统统剿灭,只留下自己一家给曹操当狗。
不过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在曹操境内敢反对曹操的家族还真是少数,不过在这一系列的整顿之中让一个人的名字彻底在曹操境内打响,那就是程昱,程昱主管着曹操境内的一系列内部问题,这次主要又是在打击内部的不安定因素,所以程昱的组织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大肆在曹操境内发展,不得不说这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却是维护了曹操内部的稳定。
袁绍方面也在马不停蹄的稳定内部不安定因素,和大规模的征兵,两方都在积极的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大战,能做到这一步的诸侯心中都清楚,这一场战争在所难免,现在要看的就是谁先动手,从哪里开始动手的问题了。
曹操也不止一次开会讨论过这个问题,目前两者之间大部分领地都由黄河一分为二,唯有在青州地区是一片开阔地,基本没有什么山地沼泽,袁绍的骑兵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所以曹操手下的谋士统一认为倘若袁绍开战的话一定会从青州动手,而自己一方倘若在青州和袁绍决一死战的话是极其不明智的。
先不说袁绍的骑兵能给曹操造成多大的困扰,即使曹操在青州拼死打赢了,也剩不下多少兵力,说不定连自己地盘都守不住了更别提将袁绍的地盘收入囊中了。
经过反复讨论,唯一一个能让两方总共三十万以上的军队硬碰硬的地区就是官渡,倘若在其他地区的话不是曹操一方施展不开就是袁绍一方施展不开,要么就是黄河水流实在湍急,根本不能渡过,所以曹操一方制定的谋略主要就是两个,第一个就是自己一方坚决不首先开战,要在道义上占据高点,第二就是将夏侯渊部队从青州调回,青州只留三千维稳部队,一但袁绍进攻青州就迅速撤离,将青州送给袁绍。
这两个大的方阵定下之后,其余就是围绕着这两个大方镇的小策略了,例如现在就开始修路,规划好各个州往官渡运粮的路线,又如打造充足的箭矢,兵刃,再如动员好百姓,以便打起来之后能随时补充兵力。
战争打的不是别的,就是钱,这还没开始打,曹操一方就已经将这几年攒下来的银两花的七七八八了,倘若再打起来的话那钱花的只会更快,不过这也是建立在曹操军队管理比较规范,保证不坑害士兵的基础上才花销这么大的,倘若强行抓壮丁的话根本用不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