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辰摇摇头,道:“不必了,若是连左良玉也招了过来,那朱由检就彻底没活头了,让他再帮着大明撑一会儿。对了,吴三桂那边再走动走动,争取把他彻底拿下来。”
“不如现在就将吴襄带到辽东?”
“不急在这一时,有些事情,得分时候去做。如今吴襄虽说被锦衣卫监视着,但并没有什么危险,甚至还有重新被朱由检拉出来领军出战的可能。咱们这时候去把他弄来辽东,怕他可能还有点不领情呢。”
“脚踩两条船的人,一般都会落得两边都得不到好。”
龙辰沉吟一会儿,向方仲问道:“轩儿最近怎么样了?”
龙轩今年已经七岁了,这孩子天生聪慧,并且心智早熟,在两个月前还特意向龙辰请求让自己跟着方相一起办公,对此,龙辰自是同意。
方仲矜持一笑,很是满意道:“小家伙是我见过最好的一块璞玉,并且心气儿和境界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成年人,这两个月,我就让他专门负责给我端茶递水,并不给他接触文案公文的机会,他居然丝毫不见愤懑之se,每件小差事都办得很周到。”
“他本就是你家女婿,老岳丈使唤女婿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么。”
龙轩和方仲的独女方静在很小的时候就订了娃娃亲,方仲也已经算是龙轩名义上的岳丈了。
“才七岁啊,才七岁啊。王爷,这小子不简单吶。”方仲已经抑制不住自己对龙轩的喜爱,很大部分是惜才,还有一部分是出于对自己的女婿的喜爱。
龙辰忽然收起了笑容,对方仲肃声道:“你说,让轩儿接我的位置,怎么样。”
话音刚落,方仲整个人如遭雷击,他知道,这是龙辰在向自己询问接班人的事宜,按照如今护龙军的发展势头,ri后极有可能问鼎天下,而龙辰的接班人,极有可能是ri后东宫之主。
“大帅,长公子龙傲亦是不错。”方仲这般回答。
龙辰叹息一声,道:“冷面书生居然也学会了滑头。”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胡猛的通报声,接着一名身着甲胄的兵士走了进来,向龙辰跪拜行礼:
“末将参见王爷!”
“起了吧,本王记得你是我护龙军派去额哲身边的参将,怎么了,蒙古出了何事?”
“王爷,多尔衮已经领四旗大军亲入内蒙,额哲已经挡不住了,如今正向我护龙军求援。”
“传本王令,命冉义领一万护龙铁骑入蒙,帮着额哲把局面稳下来,同时命祖大寿陈兵满洲边境,给多尔衮再添一点压力。”
“诺!”
………俺是罪恶的分割线……
感谢小小苦瓜崽大大和cpf2大大的书评留言。
其实,小龙不是故意秀文言文,就是想尝试一下新的写法而已,而且感觉不会那么累赘。至于苦瓜崽大大说本书故事和历史不合,故事割裂,小龙第一次写书,想写一本尽量贴合历史的穿越。只不过可能小龙功力不够,弄得有些那啥了,请大大见谅哈。
cpf2大大说主角太残忍自私有野心了,好吧,这是小龙的错,小龙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内心的yin暗一面带给主角了,没能传递正能量,额,嘿嘿。
义和团大师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章 何必如此烦心()
义和团大师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A ,最快更新葬清最新章节!
李自成在还未经营好自己的大后方,就等不及地率军五十万东征bei jing,二月初二,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渡过黄河,攻下汾州(今汾阳)、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蒲州(今永济),隔ri攻下怀庆(今河南焦作),杀卢江王载堙。
初五ri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殁,初八ri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轰破城,蔡懋德自缢死。在太原休整八天。
十六ri,克忻州(今山西忻州),官民迎降,代州(今属忻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双方大战十余ri,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境)。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后火药用尽,开门力战而死,全身矢集如猬毛,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she,全被烧死。
三月初一ri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伤亡惨重,李自成下令屠城。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又连下居庸关、昌平。三月初八ri,兵至阳和。十一ri,大顺军开进宣府。
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崇桢皇帝朱由检急调总兵吴三桂、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大明王朝,终于进入了倒计时。
……
今ri不费一矢而进入居庸关,使新兴的大顺朝文武群臣和三军将士兴高采烈,认为bei jing城在二三ri内必定不攻自破,然后传檄而定江南,千秋大业从此奠定。
刘宗敏只留下两千人,代替投降明军驻守居庸关和八达岭。七八万大军继续前进,像chao水般向bei jing涌去。李自成与丞相府、军师府、六zheng fu等zhong yang各衙门不必同大军一起赶路,暂到昌平城中休息。因有要事相商,刘宗敏也被皇上留下。
昌平州衙还比较宽敞,被作为大顺皇帝的临时行宫。军师府驻在昌平总兵的镇台衙门,丞相府驻在学宫,六zheng fu和文谕院分别挤在别处衙门和民宅,而御营亲军等部队都分驻兵营,又在空地上搭起了许多帐篷。晚膳以后,李自成同刘宗敏稍谈数语,便命传宣官分头传知丞相、正副军师、六zheng fu尚书、侍郎以及文谕院学士等zhong yang大臣,来行宫开御前会议。
自从渡河入晋以来,在行军途中已经开过多次御前会议。今晚的这次会议,将讨论攻破bei jing后的许多重大措施,包括大顺皇帝在bei jing城外将驻跸何处,破城后山何处入bei jing内城,由何处进入皇城与紫禁城,进入紫禁城以后将居住何宫,这些在路上非正式议论过几次的重大问题,也要在今晚的御前会议上讨论决定,以免临时慌张。也就在今晚的御前会议开始时,李自成问宋献策何时可以破城。一时,同僚们都将目光转到军师的脸上,等待他向皇上明白回答。
自从大顺军不战而进入长城天险居庸关,又越过昌平,宋献策即得到前锋将领禀报,知道明朝的李国桢率领三大营兵防守沙河。襄城伯李国桢本是纨袴子弟,毫无军事经验,只会夸夸其谈。三月十七ri率领数千新招募的“三大营”兵--大部分是市井之徒,开到沙河布防,望见大顺军来到,不战自溃,李国桢逃回bei jing,京军彻底溃烂得连架子都支撑不起来了。
宋献策在心中认真分析了攻守形势,断定大军只须围城二ri,城中瓦解,必可轻易破城。他平ri留心气象变化,特别是他在青年时骑马摔伤的左腿,每逢yin雨天气就感到疼痛。但是他毕竟是江湖术士出身,又依仗此术深得李自成和闯王部下的将士信任,三年来身任军师,飞黄腾达,所以他不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他的分析,而是略微伸出左手,手掌朝上,用拇指掐着食指、中指的关节,口中喃喃说道:“甲辰、乙巳,丙午,丁未,啊啊,依臣看来,倘若十八ri有微雨,十九ri黎明破城。倘若十八ri无雨,尚须等二三ri破城。”
李自成面露喜se,说道:“看来这天气不会马上转晴,按照十九ri破城部署诸事好啦。我朝定都长安,bei jing只是行在,事定后将改称幽州府,这事在长安时已经商定。孤在bei jing行在,进紫禁城后将居住何宫为宜?”
牛金星早已知道宋献策的意思,李岩当然也知道,但他们都笑而不言。李自成平素对金星十分尊重,依靠他和宋献策决定大计,此时见他不言,不知何故,偏要望着他问道:“牛先生先说,孤在紫禁城中应居住何宫!”
牛金星近来竭力养成雍容沉着的宰相气度,既不与同僚争功,也要一切重大决策都归自皇上乾断,所以他恭敬地向李自成欠身回答:“今晚奉召前来御前议事大臣之中,多有在崇祯朝出入宫廷,对禁城中主要宫殿所知较多者,请他们为陛下各陈所见,再请宋军师按五行之理,以抒良谋,然后请陛下斟酌可否,断自宸衷,必将万无一失。”
李自成点点头,对新降的文臣们说道:“丞相说的很是,你们可以各抒己见,不必顾忌。”
那班从襄阳和西安以及在山西境内投降的,被认为是识时务的,知道“天命攸归”的降臣,如今被说成是大顺开国的“从龙之臣”,遇此进言机会,恰是个可以锦上添花的好题目,谁肯落后?多数人都认为新朝皇上到bei jing后理所当然地应该入居乾清宫,无庸讨论。
礼zheng fu尚书巩焴站起来说道:“陛下应运龙兴,吊民伐罪,天与人归,成此鸿业,德比尧舜,功迈汤武。攻克bei jing,诚如军师所料,只是指顾间事。臣以为,陛下进城之后,当入居乾清宫,名正言顺,不必更择别处。”
李自成问道:“孤常听说乾清宫之名,究竞在紫禁城什么地方?这宫可是很大?”
巩焴回答:“紫禁城中,宫殿甚多,外臣很难详知。臣自释褐以后,十年间先为工部给事中,随后供职礼部与翰林院,数同其他朝臣蒙崇祯皇帝召对,其召对之处,或为平台,或为文华殿,或为乾清宫,故臣幸有机会去乾清宫两次。紫禁城中宫殿建置,分为前朝后宫,这是就中间主要布局而言。所谓前朝,是指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而言,统称为三大殿-。后宫乾清、坤宁二宫之间,有一殿,名曰交泰殿,取乾坤交泰之义。陛下进入紫禁城之后,当然应居住乾清宫中,处理国事。明朝自永乐十九年迁都bei jing,至今二百二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