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扬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铸为上交的银锭就有了火耗。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差额就归官员了。而且,“火耗”不断加重: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数倍于正赋。

    临高县正赋不高,火耗就是各村最大的负担,现在火耗定额每两三钱,再加三钱就是每两六钱,那就真要了老命了。

    虽然实际上吴县令、钱师爷是否真敢这么干还是存疑——因为容易激起民变——但是没有人敢去赌县衙不敢这么做,最好的选择还是乖乖地把人送到指定地点,反正现在已经是六月了,农忙快要结束,青壮们服徭役还能减轻家里的口粮消耗,而且去的地方又不远,就在本县境内。

    在县衙空前绝后的高效率运作下,一千多名青壮十天内陆续到位,在衙役的押送下赶赴博辅——无一例外都住进了木板屋。夏天南银子开路,工匠们日夜赶工,建木板屋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整个博辅成了一个庞大的工地,到处都是砍伐的木材。

    这时,博辅造船厂的“首席技术总监”查尔斯进行了建厂前期勘察工作。来到博辅,他被人山人海的景象震住了,夏天南的大手笔和高效率让他折服。

    在他的规划下,博辅造船厂的第一期工程启动,预计建造五个船坞。这个时期的船坞,与旧时空现代化的船坞不可同日而语,实际上就是在岸边挖个大坑,三面接陆一面临水,在其中造船,船造好后,引水入坑,船漂起驶出。

    当然,来自英国皇家造船厂的查尔斯建造的船坞没有如此简陋。他指导建设的船坞是典型的干船坞:其基本组成部分为坞口、坞室和坞首。坞口用于进出船舶,设有简易挡水坞门,用于船坞的排灌水;坞室用于放置船舶,在坞室的底板上设有支承船舶的龙骨墩和边墩;坞首是与坞口相对的一端,其平面形状是半圆形,与坞室相连,在这里和修理尾舵。

    当建造船舶时,首先将坞内水体排干,于龙骨墩上建造船体。建完的船舶出坞时,首先向坞内灌水,至坞门内外水位齐平时,打开坞门,牵船出坞。

    建造船坞工作量最大的就是挖坑,土方量很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坞室内的龙骨墩,必须用坚硬结实的木头制成,以便承托起巨大的船体,另外由于经常要浸泡在水中,还要有良好的防腐性。

    这些事夏天南全权委托给查尔斯了,酬劳丰厚——年薪一千两。之所以是年薪而且约定年底支付,是夏天南一个小算盘,只有做满一年才能拿到酬劳,免得他哪天思乡心切拍拍走人。

    查尔斯对这个酬劳很满意,如果说之前答应帮忙造船有点勉强,现在被委以重任,而且酬劳是在国内的几倍——皇家造船厂名头很唬人,可是他的工资只有每月二十英镑——他很快就角色,全身心投入了造船厂的建设。

    给英女王陛下工作,和给夏天南工作又有何本质区别呢?按这个价码,干上几年就可以回国买个庄园当老爷了。

    唯一的问题是查尔斯不会说中文,没法与船匠、民夫沟通,船坞地点的选择、挖坑的尺寸大小都必须由他掌控,期间还必须与中方船匠沟通交流,毕竟在东方造船与欧洲造船还是有区别的,要充分听取本地技术人员的建议。

    能同时说中文和英文的只有穿越过来的夏天南和林伟业,夏天南以指挥全局工作为由,把担任翻译这个光荣的任务推给了林伟业,林伟业对风帆战舰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倒没讲条件,笑呵呵地搬进了工地。

    博辅造船厂的建设就在崇祯三年的六月底启动了,整个临高县都被卷进了这个工程。解决一千多名民夫的吃饭问题,夏天南挥舞着银子,开始了全县范围的粮食收购。

    胡家的一百多亩地还没有收粮,就算到了收粮季节也无法满足需要,加上纺织厂的一千女工,现在夏天南要养活两千多人。要粮食他没有,他穷的只剩下银子了。

    临高县不是产粮大县,好在琼州四季无寒冬,全年气候均十分适宜水稻生存,水稻一年三熟,各地存粮还是不少,市价粮食每石二两银子,夏天南直接以三两收购,把临高县内的存粮买了大半,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米价上涨,要买粮吃的老百姓均感叹米价腾贵,生活艰辛。

    县衙内的吴县令都被惊动了,打发钱师爷来商询。作为父母官,米价这个敏感的民生问题是他必须的,如果是在内陆人口稠密的地区,米价上涨引发暴动也是常事,甚至成为很多农民起义的导火索。

    夏天南承诺船厂建设完成后,打发民夫回家,大规模粮食收购就会终止,米价上涨只是暂时的,安抚父母官大人,他以临高官办博辅造船厂的名义献上一百两银子。

    带着夏天南的承诺和一百两银子,钱师爷满意地回去了。当然,对这个结果,吴县令也是很满意的,至于银子则没有入官库,进了他老人家的腰包。

第四十章 船厂 二() 
六月中旬,谭山和林机器带着十几艘“临高拖风”返回了博辅。

    这里的港口码头建设与船坞是的,由于没有合适的材料,码头只能使用木制栈桥,不过也初步具备了停泊船只卸货的能力。虽然暂时无法停靠大吨位船型,供这种排水量几十吨的船型停靠还是毫无问题的。

    这次迁移行动把调楼村全部人口和家当都搬过来了,妇孺老人占了一半,下船的时候热闹非常,大人喊,小孩闹,其中又夹杂着女人的喊叫,到处可见锅碗瓢盆,间或还有几只鸡鸭乱飞——不知谁把还在下蛋的母鸡也带来了。

    夏天南的是造船的材料,他叫上查尔斯,在谭山和林一山的陪同下察看了这批物资。

    木材很多,都是随船拖过来的,包括樟木、杉木和松木,足有五百多根;各种硬木:海南檀木、广东荔枝木和铁力木也有百十来根,上千根的粗细竹材。还有生铁、桐油、黄麻、白麻、棕毛、蛎壳等各种材料。

    查尔斯对这批物资表示满意,樟木、杉木和松木可以用来造民用运输船;硬木可以造战舰,少是少了点,造小型盖伦船还是凑合。

    不过他补充说明,铁力木太硬,不好加工,不是太理想的战舰材料,英国等欧洲海上强国一般都用橡木,其特点是耐腐蚀、耐冲击并且遭到炮击后飞散的木屑少。

    对于码头建设,他也提出了建议,作为规划中的军港,必须要坚固耐用,现在匆忙建成的码头显然无法适应长期运作的要求,怎么看都像是过渡期的半成品,英国的军港都是花费好几年时间才建成,一般都是石头砌成。

    对于码头建设,夏天南也犯了难,花几年时间建造港口,他没这个时间,没等他港口建成,说不定哪天海盗就打来了。

    而要同时符合坚固耐用和建造的要求,只有用水泥这个大杀器,可是17世纪上哪找水泥呢?

    交代了谭山协同林一山等人安置调楼村众人,夏天南拉住陪同查尔斯随行的林伟业:“老林,又有一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了,我们建造码头和船坞,以及将来炼铁、兵工厂的建设,都需要水泥,我不懂水泥配制,只能靠你了。”

    林伟业跳了起来:“你当我是机器猫啊,需要什么就能掏出什么!生产现代水泥需要破碎机、皮带机、电机、风机、分解炉、冷却机、链式输送机等等整套设备,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想要水泥,行,你给我整套设备,然后想办法给我发电!”

    夏天南听到这么一堆设备,也觉得有点强人所难,他抓了抓头,说道:“我们不需要现代化高品质的混凝土,只是够现有条件下使用就行了,简单来说,就是能建造,而且比传统材料坚固耐用就行了。能不能想想办法,土法水泥也行啊。”

    土法烧制低标水泥?林伟业回顾了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好像19世纪是有用简单的方法烧制水泥的,似乎是英国人发明的,还取得了专利权,叫波特兰水泥。他点点头说:“回头我试试,得先建个烧石灰的立窑。”

    看起来有门,夏天南大喜,殷勤地说:“老规矩,你负责技术,其他事交给我了。等船厂的建设告一段落,你就开始弄水泥。”

    林伟业不满的抗议:“简直被你当牲口使唤,一下是翻译,一下是工头,我都有些日子没见到南英了。”

    这是他真心话,虽然是被动地接受了符南英的感情,但是作为初哥一旦尝到甜头,就食髓知味,恨不得每天都和对方呆在一起。

    不过符南英现在是纺织厂两大班头之一,纺织厂是眼下最大的收入来源,任务繁重,有时吃住都在厂里,加上他最近搬进工地当了翻译,更加难见到符南英了,这让他很难受,每天晚上都是孤枕难眠。

    说别的还好,一提到这个,夏天南脸都绿了。

    “你好歹还有个南英姑娘,我呢?穿越之后我碰过女人没有?家里有个洋妞,但这船厂全靠她舅舅主持,我必须把她伺候舒服了,天天看着不能碰,还得像祖宗一样供着,我比你更难受知不知道?”

    林伟业是老实人,一听这话也不好意思发牢骚了,他毕竟还有个暖床的,夏天南是天天看着玛丽娅不敢碰,其中只有男人能互相体会。再说这忙来忙去还是为穿越事业奋斗,再累也是有价值的。

    他带着歉意拍拍对方的肩膀,“我也就和你发发牢骚,我知道你更辛苦,建起了这么大一个纺织厂,还要建造这么大规模的造船厂,协调指挥这么多人,劳心费力的,比我单纯搞技术更累。”

    “理解万岁,都是咱们的事业么!”夏天南搂住林伟业肩膀,低声道,“不过话说到这了,我很好奇你怎么处理两个丫鬟和南英的关系啊?有没有四人大被同眠的想法啊?”

    林伟业长叹一声,“哎,别提了,兄弟,秋菊和冬梅都不错,可是南英死活不愿意她们进我们的房间,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