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扬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已。他眼珠转了转,又把话题扯到了刺刀上:“你说枪头的利刃是以百炼钢淬火之术,未免夸大其词了吧?若是每个小兵手中都有一把百炼钢刀,这百炼钢也未免太不值钱了。”

    夏天南嘿嘿一笑,命人拿了一把琼海式步枪进来,取下三棱枪刺,然后对吴三桂说:“请吴将军以佩刀用力劈砍这把枪刺。”

    吴三桂疑惑不解地拔刀出鞘,照他的话往枪刺上用力砍了一刀,登时火花四溅,手臂也震得麻。然后定睛一刺上留下了一道砍劈的痕迹,但没有造成实质的损伤,自己刀刃处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夏天南说:“请将佩刀横放在桌上。”

    吴三桂听话的将佩刀横向摆放好,夏天南歉意地一笑:“冒犯了。”然后高高举起枪刺,往刀身中部用力一砸,“当”的一声,刀身被砸弯,弯曲处的角度接近9o°,就像一把“曲尺”。

    “吴将军请是战场上,这种枪刺如果与刀剑较量,刀剑砍不断这种粗壮的枪刺,枪刺却能轻而易举砸弯刀剑。吴将军所配的刀必定是好刀,却也经不起这一砸,又何况是普通兵士的刀剑?”

    吴三桂拿起“曲尺”,啧啧称奇,吴襄也上下打量着所谓的“枪刺”,垂涎不已。难怪琼州营凭借枪头上插的这种枪刺就敢结阵对付叛军的骑兵,原来是有底气的。

    “实话对二位说吧,这种鸟铳是我吃饭的家伙,换做别人来买,多少银子也不卖,我琼州虽穷,却也没沦落到靠卖枪吃饭的地步。如果不是关宁军诸位英雄人物,我才不会坐下来谈这桩买卖呢。”

    吴三桂与吴襄对视一眼,互相交换了眼神,父子都各自的意思:这鸟铳是好玩意,必须拿下,价钱可以作出让步。

    吴襄问道:“我们诚心想要,也请夏参将拿出诚意,这笔买卖若是做成,关宁军和夏参将就是兄弟了。”

    夏天南装模作样考虑一番,然后开口:“这样的鸟铳若是我自用,成本价二十两一把,卖给贵军就赚点辛苦费,二十五两银子。这样吧,两把鸟铳换一匹战马,如何?”

    吴襄心中计算了一下:二十五两买一把性能卓越的鸟铳,而且不会炸膛,有利刃可做长矛用,能远能近,相当于把步弓手和长矛兵合二为一,确实不算贵。而一匹蒙古马的价钱现在虽然炒到了六十两的天价,但是以关宁军在边关的影响力,四十两左右的价格吃进是毫无问题的,这么算起来,这笔买卖做的。

    他问道:“那么小炮呢?”

    “吴老将军说的是我们用的山地炮吧?”夏天南豪气地挥挥手:“本来卖别人一千两,你们开口了好说,成本价六百两。”

    吴三桂心中一喜,其实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实际上是这种轻便的小炮。他们父子之所以在鸟铳上纠缠半天,就是迷惑对方,以为自己更铳,而对火炮只是顺带买进,免得夏天南奇货可居,利用火炮来掌握谈判的主动。其实双方都不缺钱,缺得是对方手中有而自己没有的稀罕东西——琼州营想要战马却苦无渠道,关宁军想要能用于野战的火炮却无处可买——双方都想掌握这场交易谈判的主动,就手腕高明了。,。请

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贿() 
如果说鸟铳对于关宁军是锦上添花,那么这种火炮则是雪中送炭了。请大家!更新最快的关宁军是骑兵为主的军队,骑兵机动性和冲击力都很强,可是对付结阵的重步兵没什么好办法,也不能攻坚,碰到个小寨子都啃不下。如果有了这种火炮加持,那么关宁军的攻坚能力可以上一个台阶。

    听到夏天南“脱口而出”的价格,吴襄父子喜不自胜,十匹战马换一门小炮,非常划算!

    夏天南面两人掩饰不住的喜悦,心里暗暗一笑,在他一门山地炮换十匹战马,相当实惠!

    其实他多少也猜到了对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想法,关宁军以骑兵为主,不可能舍本逐末花大力气重新编练鸟铳步兵,相比之下,机动灵活的小炮才是关宁军更加需要的。他爽的报出六百两的价格,其实山地炮的价格还不到二百两,仍然占了很大便宜。最的是,卖给关宁军的,可以是猴版的炮,比如效仿和当年郑芝龙交易的伎俩,用易炸膛的白口铁作为铸炮材料,这样既得到了战马,又不会带来后患。

    双方各怀心思,一拍即合,交易的价格就这么定了下来,两把鸟铳换一匹战马,一门山地炮换十匹战马。最终吴襄父子定了二千把鸟铳五十门山地炮,折合战马一千五百匹,约定山东战事结束后兑现交易,交易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协商。

    谈妥交易之后,两边都非常开心。吴三桂高兴是因为关宁军增添一大利器,如虎添翼;夏天南高兴是因为点开了骑兵的技术树,琼州营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

    第二日,谢三宾派人私下告知夏天南,抚台晚上有空,可以去“汇报思想”,并且暗示,抚台“不拒黄白之物”,可以有所表示。

    听到这么**裸的提示,夏天南笑得见牙不见眼,不怕官不贪,就怕你不贪。只要有所求,就能投其所好。他这次来山东没有携带大笔银两,但是以防万一,兑换了一些金条备用,没想到派上用场了。自从有了台南和博辅两大税关,加上垄断苏州一带的生丝海贸,钱对夏天南来说就是一个数字,他现在不缺钱,但是缺人缺地盘。

    好不容易等到申时,估摸着朱大典用过了晚饭,夏天南便只身一人中军大帐求见。仿佛是等着他来,一经通报,朱大典立刻便让他进去。

    朱大典仍然是那副沉稳的神态,慢条斯理地问:“这几日各路总兵走马灯一样求见,都是攻打登州城一事而来,不知夏参将是否也是为此事而来?”

    若是没有谢三宾的提点,说不定夏天南会顺势提出要求,给安排一个攻城的位置。不过经过谢三宾的分析后,夏天南想明白了,自然不会巴巴地一点战功去城下受罪。

    他毕恭毕敬地回答:“如何安排各路人马攻城,抚台心中肯定有了定数,末将已经有了一些微末功劳,就不给抚台添麻烦了。末将今晚来,却是另有事情。”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摸出包着五根金条的小包裹轻轻放在桌上,往对面稍微推了一下,“这是广东的一些土产,聊表心意,还请抚台笑纳。”

    朱大典一眼就这个布里包裹的东西不是什么土特产,不动声色地伸手一摸,果然是硬邦邦的,还发出了细微的金属碰撞之声——居然是金条,这位广东参将好阔的手面!

    他轻飘飘把布包收起,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不辞辛苦从广东千里跋涉来山东平叛,有什么要求,本抚自当尽量满足,还带什么土产,以后不可如此。”

    见朱大典毫无心理障碍地收下了贿赂,夏天南心里有了底。

    “听闻抚台已经开始筹划平定叛乱之后的治理事宜,其中最棘手的就是战乱造成各地流窜的饥民。”

    朱大典闻言,叹了口气:“是啊,这些饥民居住之处被毁田亩抛荒,无衣可穿无粮果腹,在青州一带,已经有饥民开始打砸大户,倘若处理不当,酿成民变,形成星火燎原之势,那就比兵乱还麻烦。”

    夏天南试探着问:“抚台可有良策?”

    “本抚也曾想过,无非一硬一软而已。硬是指以兵力镇压饥民打砸抢烧,软则是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可是一味镇压治标不治本,开仓放粮施粥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而且经过叛军洗劫之后,各地州县粮仓大多空空如也,想施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末将有一计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大典眼睛一亮,“讲来听听。”

    “琼州地广人稀,尚有大片未曾开垦的荒地,如果抚台准许,琼州营可以自行组织移送饥民去琼州垦荒,自给自足。这样一来,山东战后的局势必然可以稳住,抚台处理各项政务也就从容许多。”

    朱大典一听,这倒是个釜底抽薪的解决办法。而且武将组织移民垦荒,也不是新鲜事。早在崇祯元年1628年,刚刚就抚的郑芝龙就在熊文灿的下,将闽南遭旱灾的饥民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前后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不仅消除了福建境内的民变隐患,还给熊文灿带来了好口碑,仕途一路顺畅无比。

    他想到这里,天南一眼,郑芝龙是熊文灿的“福将”,难道这夏天南就是自己的“福将”?忍不住问:“夏参将可知福建熊文灿与郑芝龙之事?”

    夏天南怎么会不知道,简直太知道了。对付郑芝龙,他几乎把郑芝龙的祖宗十八代都查清了,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一文一武在福建配合无间的故事。朱大典是摆明了想要招纳他,他闻弦歌而知雅意,主动说道:“只要抚台不嫌弃,末将愿做抚台的左膀右臂,帮助抚台稳定山东战后局势。”

    **:

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诺() 
有了金条的“诚意”,朱大典对夏天南的信任度直线增加,他毫不怀疑这话的真实性,惊喜之余,倒有一点顾虑:“你有这份心甚好,我手下也缺人。天籁.⒉3TT.只是你驻地在广东,调防起来甚是麻烦,既要兵部同意,还要防止广东巡抚从中阻挠……”

    夏天南心想,你想多了,我的大本营在琼州,可没打算整体搬迁过来。山东这地方不错,但是没有琼州那地方安全,只能作为分基地。

    他咳嗽一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抚台,从广东调防到山东太麻烦,而且我铳炮的工厂都在琼州,当地又有富铁矿,山东这边可没有什么像样的铁矿,很不方便。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调拨一名得力部下,带领一批老兵,就地招纳青壮,训练出一支精兵来,列入山东营兵编制,拱卫山东境内的安全,听从抚台的调遣。”就地招募编练新军,既满足了朱大典掌握一支精锐武装力量的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