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羽听得心里彭拜不已,觉得胸口有一股火在烧,闷得难受,举起拳头喊了一句:“我愿意!”
夏天南的目光投了过来,追问道:“你愿意什么?”
向羽一下站了起来,双手紧紧攥成拳,大声喊:“我愿意手刃鞑子,给爹娘报仇!我愿意跟着将军,压过那些读书人一头,成为人上人!”
一个与向羽在台湾就针锋相对的陕西人站了起来,也大声喊道:“额愿意把那些欺负咱的县太爷、衙门的爪牙、地主老爷都打趴下,向额跪地求饶!”
在几个胆大的带领下,其余人也渐渐回过神来,参差不齐地跟着喊了起来。
夏天南伸出手掌做扇状放在耳边,说:“我听不清,你们愿不愿意打回北方,手刃满清鞑子,脚踢贪官劣绅?”
上千人的声音逐渐汇成一股整齐的声音:“我愿意!”
“大声点,我听不见,你们一个个都是娘们吗,连句话都说不清?”
向羽在人群中,激动地张开嘴巴,和身边的人一起声嘶力竭地喊道:“我愿意!”
整齐的喊声划破天际,回荡在马袅军校的上空,周围树林的鸟都被惊动,呼啦啦飞向了别处。
“好,够爷们,要得就是你们这股劲!”夏天南满意地说,“想要实现这一切,很简单:你们只要努力学习和训练,然后跟着我北上,我保证,一年之内,这些目标统统都要实现!”
学员们忍不住欢呼起来,操场一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经过夏天南的训话,这上千名预备役军官的训练热情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也是夏天南所期望的结果。对于这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官培训,夏天南非常重视,这直接关系到大规模扩军之后的琼海军是否能够在基层军官的帮助下,保持原来的战斗力水准,不至于变成大而空的空架子部队。
军校训话后第三天,随着最后几批预备役兵员的到来,最后出发负责压阵的魏连横和苏粗腿也回来了,陆军几大巨头都到齐了。夏天南接见了两人,好好勉励了一番,肯定了他们在山东和台湾出色的表现,并交代他们休息两日,然后再着手对所有的一线部队进行重新整合编制。
好事成双,魏连横和苏粗腿回来没几天,夏天南的盟友,负责传达圣旨的司礼监随堂太监方正化也千里迢迢从京城乘船赶到了临高。
南园。
“什么,调我入京抵挡李自成?”夏天南先是一愣,然后开怀大笑,“果然一切都在我的算计之中,分毫不差……”
方正化收好圣旨,奇道:“侯爷说什么?”
“这个……我的意思是说,我早就预料到皇上会这么做。”虽然对方是盟友,但是这样隐秘的事情,夏天南并不打算透露给他,只是含糊带了过去,然后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只是我有些不解,我曾经以下犯上,带兵围困皇城,皇上和朝中诸位大佬难道不是视我为肉中刺、眼中钉吗,怎么还能放下芥蒂,调我入京?”
方正化轻轻笑了笑,回答:“事有轻重缓急嘛。打个不恰当的例子,万岁爷和侯爷之间的恩怨,就像是父子之间的矛盾,是家事,得关起来门来解决。而闯贼打出了‘均田免粮’的旗号,妄图颠覆朝纲,这就是外人要夺占家产了,孰轻孰重,万岁爷还是分得清楚的。况且放眼天下,除了镇守辽东的关宁军,也就侯爷的这支队伍靠谱了,不调您,还能调谁?难不成指望京营那帮公子哥?”
“哈哈,公公真是风趣……”夏天南伸手指了指他,“要是我没猜错的话,皇上对是否能够说动我并无把握,公公此行肯定背负了‘劝服’我入京的任务。如果顺利‘说动’我带兵入京,公公是不是有什么好处?”
“啥都瞒不过你。”方正化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万岁爷金口玉言许下了话:只要侯爷入京,就把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给我。”
夏天南眼睛一亮,如此一来,他和温体仁、方正化同盟的含金量就大大提高了,对自己也是好事。
他拱手道:“那就提前贺喜公公了。”
“同喜同喜,侯爷加太子太保,也是可喜可贺。”
“哈哈哈……”两人各怀心思,相视一笑。
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监的见闻()
数万预备役部队的到来,让临高变成了一个大军营,走在街上,士兵的数量比百姓还多。不过由于琼海军优厚的待遇和严格的军纪,军队扰民的事情几乎没有发生,百姓和大头兵各自相安无事。
方正化走在大街上,啧啧称奇,规整、整洁的街道和建筑让他耳目一新,虽然看起来不如皇宫大殿有气势,但是方方正正的竹筋混凝土建筑也是别有一番风情,是京城大街所没有的味道。他几次来传旨,还没有好好在临高逛过,现在有望得到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心情轻松加愉快,在夏天南的挽留下,便顺势逗留几日,欣赏一下这个原本偏僻的海岛在夏天南的经营下变成了一番什么模样。为了更好地观赏风景,方正化没有乘轿,而是选择沿街步行。
当看到一群身穿同样服装的女子成群结队行走在街上时,方正化诧异地问随行的刘全:“刘总管,虽然咱家没念多少书,但是礼教大防还是懂一点的,女子没有家人陪伴独自上街就颇为不妥了,怎么这里还有这么多女子成群结队上街?她们是做什么的?”就算在现代,街上突然出现一大群统一着装的女性,也会吸引行人的关注,更别说在封建社会了。在方正化看来,虽然底层百姓的女眷没有大户人家那么多规矩,不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组团出门逛街也太离谱了。
刘全是夏天南指定陪方太监出游的,他管家出身,干惯了伺候人的事,懂得察言观色,又能放低身段,给方太监做“导游”再合适不过了。他也看到了这群女子,闻言笑道:“公公,这不是百姓家的女眷结伴出游,而是工厂里的女工去上工了。”
“女工?”方正化更是目瞪口呆,“女子不都该在家里纺纱织布、服侍公婆、相夫教子吗?”
“公公,这些女工确实是纺纱织布,只不过是从家里搬到了工厂里而已。”刘全介绍,“这些是纺织厂的女工,还有军用被服厂、兵工厂弹药车间,都是女工,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在临高,女工是很正常的事,百姓都习以为常了。”
方正化想追问,当地官府和读书人会不会对此有所非议,但是看到一排又一排的士兵穿街过巷后,很识趣地闭上了嘴巴。拳头肯定比嘴硬,以琼海军的实力,又有哪个酸儒敢议论?
这群娘子军与方正化一行擦肩而过,一个看上去很精明能干的年轻女子走在她们旁边,看到了刘全,笑着打招呼:“刘总管,今日怎么有空上街?”
刘全赔笑道:“见过林夫人。小的今日奉侯爷之命陪贵客出游,倒不是上街闲逛怎么女工们去工厂还要劳驾您亲自出马?”
这人正是林伟业的妻子符南英。常言道,“居移气、养移体”,在管事的位置上干了多年,又是临高第二夫人,受人尊崇,符南英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天真的小姑娘了,人情练达、办事精明不说,举手投足之间也是透露着一股女强人的气质。
符南英回答:“今日招了一批新工人,是番豹山那边清水峒的姐妹,与我们提南峒只隔着一座山头,低头不见抬头见,又是第一次进厂做工,我反正也是闲着,就陪她们一起去呗!”
刘全竖起大拇指赞道:“林夫人体恤下属,小的佩服。”
打过招呼后,两拨人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走,就此别过。留下方正化一脸懵圈,女子居然也能做管事,还能凌驾于男子之上?要知道,这个刘全可是夏天南旗下商行的大总管,打理着金山银海的买卖,在琼海军内部地位不低,方正化还想着和他多亲近亲近呢!可是这样的一个人物见了刚才的女子,还要低声下气说话,那姿态比起见了夏天南也差不到哪去。
世上之事偏偏如此凑巧,方正化还在想符南英是什么来头时,一顶软轿从他们身旁经过,当看到刘全时,轿中传来一声“咦”,帘子掀开,一张俏丽的脸蛋露了出来,张口打招呼:“刘总管?”
刘全看清来人之后,也是不敢怠慢,问道:“董姨娘,这匆匆忙忙地是上哪呢?”
董明珰认真地回答:“老爷让我打理所有开支账目,不敢懈怠。昨日查账,发现广州钱庄那边开支和流水的账目有些不对,数目还不算小,虽然都是老伙计,我相信他们不会有大问题,但还是亲自过去看看更安心。”
刘全也严肃起来:“钱庄的账目有问题?那是该仔细查查,若没事还好,若是有事,必须惩治,否则出了乱子没法向侯爷交代。”他刚刚负责提取钱庄的流水用来做军费,如果出了岔子,他也要惹一身骚,自然不愿出事。
董明珰点点头:“急着赶路,就不陪刘总管说话了,先行一步。”
等轿子走远之后,方正化呆呆地问:“刘总管,这银钱大事也是由女子来打理吗?看上去娇滴滴一个小姑娘,她到底经手多大数目的银钱呢?”
刘全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点点头:“没错,董姨娘打理账目是一把好手,这里没人比得过她。至于经手的数目嘛,全部加起来,几百万两吧”
“几百万两”方正化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作为司礼监的人,朝廷缺银子他是知道的,四处打仗花钱如流水,户部天天哭穷,万岁爷连龙袍都舍不得换新的,打打补丁继续穿,天天就是想着从哪里扒拉银子补上窟窿。这临高倒好,一个小姑娘手里就管着几百万两银子,几乎相当于大明朝廷一年的收入啊!
方正化似乎有些明白了,琼海军的崛起和强大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有这样雄厚的财力,有这样强悍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