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融闻言大喜!没想到他仅是出于对太史慈的欣赏而对其母的照顾,竟然唤来了太史慈本人的相助。孔融忙扶起他道:“子义莫要多礼!你我当为自己人,无须客气。”
二人嘘寒问暖一番,随后孔融看了看少年,觉得自己怠慢了,于是问道:“不是这位小英雄是?”
少年微微一笑,施了个礼道:“英雄可当不起,我不过一个无名小辈,姓赵,名辰,早先随一师傅在山中修炼,今得以下山,见贼军围城,又见太史大哥在敌阵中威风凛凛,早先我也曾听过太史慈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真豪杰。有心结交,特来相助。”原来赵辰自下岗之后,一时不知往哪里去,于是四处游荡,锄强扶弱,结交四方,日子倒也过得逍遥。当来到北海附近时,他从别人口中得知北海被围的消息,赵辰心中一亮。北海被围,那太史慈不是要出场了吗?于是他就地在附近郡县住了下来,次日来到北海城外三里处,看着不远处那茫茫敌军,静等太史慈出场。
“原来这位兄弟姓赵。赵老弟,汝谬赞了。吾也不过一山野匹夫罢了。到时老弟的箭法极为高超,子义由衷佩服。”
糜竺哈哈一笑,提议道:“二位将军看似非常投缘,既然有缘相遇,何不借从时机义结金兰?”
赵辰一喜,忙点头道:“我是没什么意见,就不知太史大哥他意下如何了。”
太史慈爽快道:“赵老弟,汝救了子义性命,结拜之事正如吾愿。”于是,二人就地盟誓结拜。
盟誓过后,太史慈道:“今你我已经结拜,吾就直接称呼汝为义弟,而汝也可直唤吾义兄即可。”
“呔!城上二人!吾围北海城,只为借一万担粮,汝等何须多管闲事!尽速离去,不然将汝等碎尸万段!”这时,管亥见仅二人就折了他近千兵马,心中大骇,遂出言恐吓道。
太史慈大怒,对孔融道:“吾愿借五千精兵,杀出城去!”
孔融摇头道:“贼军势大,纵使将军有千斤之力,盖世之勇也恐难以抵敌。不可轻出。”
太史慈大急,看了看赵辰,眼神不断示意,赵辰只做看不见,其实管亥乌合之众,他心中早已有破敌之策,怎奈下山之时,师傅曾告诫他,莫要改变天下时局。若他此番助孔融退敌,那么刘备便不会来驰援,更不会有三让徐州之事了。
太史慈不知赵辰心里卖的什么葫芦,见他不语,以为他碍于身份,不敢多言,于是太史慈道:“府君此言差矣,吾母亲承蒙君照顾,今君有难若不能解,那岂不是辜负了府君的照顾之恩?”
孔融见他执着,心中想了想,道:“如今贼兵众多,唯有去平原请刘玄德前来相助。之时苦于贼军围城,无人赶出。”
太史慈即道:“既然吾能冲突进来,也能冲突出去,这事交给我便是。”孔融大喜,遂让太史慈饱食一顿,书信一封交与他,备齐铠甲武器以及快马,准备出城。
城外管亥正悠然自得的等待城中答复,这时,一体型肥硕,但浑身肌肉的少年执着一把铁铲从后策马过来,看了看北海城对着管亥道;“大哥,方才那二人中的其中一人叫太史慈,乃猛将也,待会必定出城去寻援,大哥要让士兵们加强警备。”
管亥闻言奇道:“青肥将军,汝怎知如此?”青肥笑笑,没有说话。笑话,他可是个实实在在的三国迷。
也许有人要闻,青肥不是和张岩一起穿越的吗?为什么他和张岩不在一起?原来他和张岩一起通过那灵魂之门时,他脚慢了一步,结果在三国的落点与张岩差了百余里,当时他并未发觉张岩就在附近,结果朝离张岩相反的方向走去,走进一山中,却不料误入贼窝,等他走进山谷时,四周涌出了数千埋伏在那的黄巾贼,那些黄巾贼欲要捉他,怎料青肥就近这下一根树枝,所有乱打,一时贼兵竟然进不得身。待到他精疲力尽之时,管亥让其部下停止攻击,策马上前问他愿不愿意加入。青肥此时别无选择,只有加入。但由于青肥武力过人,在这群黄巾贼中地位颇高,渐渐的,他喜欢上了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于是便安定了下来。最重要的是,在打家劫舍之时,他从一学武之人手中得到一本禅杖秘籍天禅杖法,据那人说,此秘籍是祖传之物,只是世代都无人练成。青肥得此秘籍后,翻看了几页,发现自己竟然能看得懂,于是便命人打造七十斤重的铁禅杖后照秘籍练了起来。此禅杖法共十五层,青肥对这本秘籍悟性极高,虽然中途他曾想练其他的,却数月都没丝毫进展。于是只有日夜苦练这本秘籍。短短两三年时间里,他已经练至第七层。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果然城门打开,一骑从里面飞驰着冲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太史慈。
只见太史慈依旧挥动着他那杆蓝玉枪,一通乱刺,突破了第一层重围,正欲再冲时,管亥由于得到青肥的提醒早已有所准备,带百余骑上前堵截。太史慈与他交战,管亥也非寻常人,挥舞着一把大刀与太史慈奋战二十多合,最终不支撤退。太史慈也不恋战,由于与管亥交战,耽误了许多时间,敌军已经渐渐围拢上前,他忙往敌人最少的方向冲去。寻常小兵哪是他对手,在经过几个来回的冲杀之后,太史慈终于杀出一条路来,正欲飞马离去,突然被背后一人大喝道:“太史小儿哪里走!早闻你大名,今天就让我青肥来会一会你!”
太史慈转身看去,只见一壮硕将领将一杆铁禅杖朝他挥来,看着禅杖上那锋利的月牙形镰刃,太史慈不敢抵挡,一猫身子,禅杖贴着自己的背略了过去,带起一阵凉风。
随后太史慈迅速起身,回身一枪搠去。青肥见此忙将禅杖横举,挡住那璀璨的枪头,用力一顶,只见太史慈身体感到一股大力传来,连人带马竟被顶退了数步。他不由一惊,又连续刺出数枪。青肥挥舞旋转着禅杖左右遮挡住,然后趁攻击奸细再次用铁镰铲向太史慈的腰部。太史慈单手一按马背,迅速约了起来,禅杖从其胯下而过,太史慈居高临下用力将蓝玉枪挥打下去,将那禅杖抵住。
青肥见状,低喝一声,用力将蓝玉枪打开,举杖再刺,二人就这般在马上厮打起来二人你来我往,蓝玉枪和禅杖在不断相互撞击了七八十合后,青肥终于渐露败绩,但此时管亥又率领大军围了上来,群起而攻之。在光海和青肥的二人联手之下,太史慈且战且退,几次妄图抽身逃脱,皆被二人挡回。最终他无奈的接受了现实,大叫开门。城楼上观战的孔融和赵辰早已料到如此,迅速来了城门放太史慈进来。方一进城,城外贼军喊声震天,庆祝着胜利。
太史慈脱下盔甲走到城楼上,赵辰笑道:“义兄真是好身手,管亥本就是黄巾贼党中最强的武将,武力自然不低。而那壮硕少年虽不知是谁,但从义兄与其交战的情况来看,也必定是位高手。但义兄先是饭别与他们大战,且差点要打败了他们,随后又在他们二人的联手下,以及敌军的包围下且战且退,全身而退,着实不让人佩服。”
太史慈叹气道:“义弟莫要多说了,再怎么样,吾终究还是没有冲脱出去,不知那个少年到底是什么来路,竟有如此本事,”
赵辰此时心中却思量着:看来又出现了一个现代人,而且看样子还很厉害。想了想,他说道:“无妨,明日我和义兄一起出城。到时我对付管亥,义兄专心对付那少年,我回找机为义兄开路,好让义兄杀脱出去。”
众人闻言,心道也只有如此,于是今夜众人便回去修整,等待明日再冲出去。
次日,赵辰和太史慈整装待发,孔融开了城门,二人再次杀奔出去。和前番一样,他们在杀到中间时,管亥前来唯独。
第134章()
太史慈把马头一晃,绕开了管亥,管亥欲追,赵辰快马追上拦住了他,管亥大怒:“哪里来的臭小子!竟敢挡我管亥!”说着管亥一刀劈去,赵辰举枪一接,刀落之时,赵辰眉头不由一皱。这管亥力气倒还挺大,一刀下来,仿佛有百斤之力。不过空有力气,是无法在战场上取胜的。
只见赵辰在稍稍一顿之后,长枪顺着刀势往下一沉,随后用力一抖枪身,枪杆弹起来将大刀弹开。由于弹性的关系,管亥握刀的手感到刀杆一颤,大刀差点脱出手去,赵辰趁机抬枪打来,管亥大怒,伸出左手握住枪杆,正欲折断之时,赵辰猛的一推长枪,赤色枪头直朝管亥胸膛刺去。管亥慌得连忙放开长枪,身子往左侧一闪,骑着马退后数步躲过了攻击。想着方才那近在咫尺的枪头,管亥心中直跳。
“哈哈!大名鼎鼎的管亥也不过如此!”赵辰笑道,管亥闻言大怒,再次挥舞着大刀奔来,刀刃与枪尖相互碰撞着,一丝丝火花随着二人兵刃的交错而不断闪耀着,两个身影在马背上相互进攻躲闪,一时之间竟难分高下。
而太史慈见此迅速策马离去,方要冲出敌阵时,青肥早已等候在那。见太史慈出来,挥杖冲了过去。昨日是他大意才败,今日他必定要讨回这个耻辱来!
太史慈见青肥来此,也不畏惧,毕竟青肥是他的手下败将,二人相迎,枪杖挥舞,打着打着,太史慈惊讶的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竟然被青肥给压制住了!越到后面,他越感到敌人每一次挥动禅杖袭来时,都仿佛承受着千斤之力一般,青肥的每一次攻击都让他有种被巨石压顶的感觉,胸口不由一阵发闷,差点受到内伤。
青肥起先按照正常的方法与太史慈相斗,却发现自己即使用尽全力,也无法打过他,不由得,他暗中运起气云诀。气云诀是天禅杖法第五页上的内容,上面说了,要学到天禅杖法的精髓,必须配以适当的内功心法。而气云诀便是天禅杖法专属的心法。若在战斗中默念此口诀,将会使得自己的每一次攻击都会比前一次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