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每印发一界交子,必须备有一定的准备金,以保证交子能得到自由兑换。'‘
第四,禁止私人印刷交子,不仅私自印制交子的人要获刑罚,知情而使用者、以及知情不报者都要牵连入狱。
第五,限定流通区域,开始时交子主要限定在四川地区,后来扩大的陕西和京畿等地。
在发行早期,朝廷对交子的发行是比较谨慎的,各项配套法规的出台、也说明朝廷对交子依赖信用的特性,和易于仿造及不能滥发的这些问题有充分认识;
若能坚持下来,信用货币很可就将取代铜铁这些金属货币了,这对大宋的经济无疑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可惜,一但朝廷急需巨额财政开支时,往往就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了,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滥用公信力,无限制地发行交子,最终造成了通货膨胀。
比如庆历年间,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六十万贯交子,以支付西军粮草,竟没有一文的准备金。
诸如这样的一次次滥发交子,最终导致了交子失去了公信力,几乎变成了废纸,百姓根本不愿再接受。
所以在纸币上打主意现在恐怕是行不通了,要想重新建立起纸币的公信力,朝廷就得先有大量的金银铜作为储备,然而这几样大宋都缺。
那什么地方不缺金银呢?美洲,太远了!去不了啊!
杨逸目光慢慢向窗外投去,石见银山啊,很好,知道地点了就不难找。
韩碧儿见杨逸的目光突然亮了起来,连忙问道:“杨郎可是有法子解决钱荒了?”
“你当我是神仙啊,这事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得慢慢来,对了,碧儿先歇着,我得去户部一趟,让蔡京拨款多建几艘运银船才行。”
“运银船?去哪儿运?”
“哈哈哈,到时你就会知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a》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大宋私生子》来源:
第327章 嫡系()
***
置将法实施后,大宋全面废除了铁骑军、龙卫军这些称号,而是按序列号分别叫第一将、第二将之类的。
“将”所指的并不是某个将领,比如平常所说折可适是泾原第一将,并不是指折可适在泾原路各个将领中排名第一位,而是指他率领的人马是属于第一将,这儿所说的将相当清朝时的“镇”,或是后世的“师”或“旅”这些军事单位。
只不过后世每个师的人数大致相等,而大宋的将人数差别却比较大,具体每一将的人数是根据驻防地的实际需要而定。有的一两千人,有的能达到四五千人。
这是沿用了王安石当初施行置将法的旧例,不过京畿地区每一将的人马大致差不多,都在二千五百人左右。
李一忠带的是京畿第一将人马,包毅带的是第四将人马。差别在于李一忠的第一将是骑兵,包毅的第四将是步兵。
目前军器监共生产出两千来支燧发枪,便分别装备在第一将和第四将,不单独装备一将这是朝廷有顾虑;
燧发枪这种利器若单独掌握在某一将手里,朝廷有些不放心,因此哪怕目前只生产出两千支,也分别装备两将,以达到互相牵制的作用。
位于玄武门外的军营里,第一将和第四将各两个营的人马整齐划一的站在校场上,天下着大雨,操场上一片迷茫,雨水冲涮着一个个凝立如石雕的士卒。
他们身上的衣衫已经湿透。但却没有一个敢稍动一下。因为杨逸提着鞭子和他们一样,就站在雨里。
“立正!”
杨逸大吼一声,两千人马立即啪的一声。双脚并拢,抬头挺脸,目视前方。
“起步走!”
吼声再起。两千只脚同时迈出,稍有不合拍的,一但被杨逸看到,不管你是兵还是将,一率给你一鞭子,虽然不至于皮开肉绽,但足够你淤青几天的,哪怕是李一忠和包毅他也不会客气。只会揍得更狠些。
军队是暴力机器,在这里没有和你文绉绉讲道理的,命令一下,执行不到位就收拾你;
杨逸以前在军队中那些训练比这艰苦十倍百倍,比如做起伏撑你没做够数起不来了,教官直接往肩膀、脖子上踩,没有跟你客气的。你想不挨踩。自己加训,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现在杨逸对这些人,同样是这般严格要求,天下大雨算个屁,前面就算是下狗屎。不让你动你也不能动。
杨逸就跟在他们身边,两千人的步伐铿锵有声,整齐划一地抬起,落下,地上的积水被踏得水花四溅。
杨逸以前不在军队地搞后世那套军训,是觉得没必要,但现在不同了,装备燧发枪之后,燧发枪由于射速有限,对付速度快的骑兵时,只能采用分段射击,就必须做到队形的严整,动作整齐划一;因此杨逸才弄出后世那套训练方式来。
两千人分为两个方阵,踏步向前,每一步踏下,感觉大地都为之震动一下,让人感觉两个方阵就像两台严密的机器,那浑然一体的凝聚力,极具为震撼人心。
前面就是景龙江了,跟随方阵旁边的杨逸丝毫没有下令停步的意思,望着前面滚滚的江流,方阵第一排的一个士卒不由自主地向杨逸望来。
“慕容志!看什么看?”杨逸立即冲过去给他一鞭子,“老子没改变军令之前,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你他娘的也要给我踏过去,明白了吗?”
“大人,明白了!”这个士卒被揍之后,将腰杆挺得更直,昂然前行,目不斜视。
有了他做榜样,别人再不敢有疑虑,直挺挺地踏步走进江水中,第一排、第二排,一排排地往江中走去,直到江水没到他们的嘴巴,在杨逸没有叫停之前,尽管被水流冲得队形散乱了,却没有一个人敢止步。
“立正!”
“向后转!”
“起步走!”
第一将还有一千多人马没能加入这样训练,他们正在营房的屋檐下观看,虽然在滂沱大雨中坚持训练很辛苦,但他们眼中却流露出无比羡慕的神色。
不仅是因为能参加训练的将首先装备威力无穷的燧发枪,更因为这是杨逸亲自出任教官,杨逸辉煌的战绩,使得坊间人人都在传说他是霍骠骑转世,在宋军之中,杨逸的声望无与伦比,能得他亲自执教,每个士卒都会感觉到荣耀。
杨逸现在的官职是翰林院大学士,因为还兼枢密院都承旨的官职,勉强还算得上是军方的人,但训练军队这种事本来也用不着他来的,只不过杨逸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这种热兵器的新型军队的训练没有人比他更熟悉;
同时杨逸也想与将士摸爬滚打,在京畿亲自带出一支军队来,虽然他不想造儿子的反,但有一支嫡系军团在身边总是不错的,因此他主动请命来了。
这些天一般是上午训练队列,下午训练装弹射击,为了带出一支精兵,每人每天不下于十发的实弹射击,他们对枪械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了,一分钟射击三发子弹已不成问题。
今天从上午开始训练,大雨就下个不停,到了下午仍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不得已,杨逸只得取消今天下午的射击训练。
他冒雨回到家门口,浑身**的,刚好清娘带着小艾,各撑着一把油纸伞从外面回来。
她连忙跑过来,将伞挡在杨逸头上,一脸痛惜地说道:“杨大哥,你怎么这样,为何不带把伞呢?”
“好了,小心别淋着你。走!”
杨逸怕自己身上的雨水沾湿了她,先跑上了台阶。
回头看看,清娘一手撑着油纸伞。一手提着裙裾,身后是迷蒙的雨幕,那清丽的面容。婉约的身姿,娉娉婷婷走在雨里,就像一首清新动人的诗。
说清娘是诗魂画魄很恰当,她常常会在雨中、雪后、月夜这些时候,带上丫环便出门寻诗,今天这雨绵绵不断,她想必又是出门寻找灵感去了。
她的裙摆已经有点湿,但杨逸不会因此说她什么。清娘本身就是一首无比优美的诗,她本就应该属于阳春白雪、月夜平湖的一部分。
清娘吩咐一声,小艾连忙先跑进后院,为杨逸烧水去了。
俩人沿着雨廊往里走,檐外秋风吹雨,池上残荷瑟瑟,院中高柳参差舞。
杨逸由于衣衫尽湿。身后留下一路水痕,清娘脸上痛惜之意未消,杨逸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想起她雨中出门寻诗,也想逗逗她。便轻吟道: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清娘一听,果然就痴了,脚步也停了下来,杨逸暗暗一笑,感觉偶尔来首词逗逗清娘也挺好玩的,这丫头喜欢这些,就当是不时送她份小礼物吧,只要她喜欢,杨逸一切无所谓。
杨逸不再打扰她,自己先回后院洗了个热水澡,来到书房时只见清娘正在沾墨行书,红色的薛涛笺上,那娟秀的字体写的正是他刚才诵的那首词。
清娘已经长成玉立婷婷的少女,运笔行书的模样恬淡清雅,空灵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轻轻的丝袍掩饰不住她腰身的曼妙,轩窗外吹进的风,让她身上柔美的曲线显露无遗。
或许因为不时接受爱抚,她胸前那对椒乳已撑衣耸起,显出跌宕起伏的美感。
杨逸从背后轻轻抱住她,她那绵软的腰肢纤纤一握,小腹平滑温润,身上传出淡淡的处子幽香,淡雅如兰。
清娘坚持把词写完,才靠在他怀里满意地说道:“杨大哥,这是你刚作的吗?”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清娘你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