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这里所说的炎帝分支共工氏,指的是炎帝魁隗氏后代姜共工。炎帝后代共工氏是有据可查的: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湖南长沙子弹库,曾出土一幅战国时期楚国的帛书,其内文有:“炎帝乃命祝融从四神降,奠三天,思鼔,奠四极共攻步,十日四时”等语。其中的“共攻”,经郭沫若先生考证即是共工。由此可见,山海经所载“祝融与共工皆为炎帝后”,并非是凭空杜撰。

    伏羲女娲政权晚期,共工氏部落已经迁徙到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曾多次入侵中原地区。炎帝魁隗氏政权初期,共工氏被炎帝政权征服,炎帝魁隗便派自己的一个族孙去领导共工氏,此后,共工氏便从属于炎帝了,为了有所区别,我们称之为姜共工或炎帝共工。

    炎帝共工氏的一支势力很大,主要活动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

    炎帝神农氏的石年一支也很强大,主要分布在陕西的东部和山西的南部,他的后人一部分居住在关中,一部分定居在汾水流域。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炎帝的后世家族十分庞大,除占居中原外,还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张,其家族势力几乎渗透到全国各地。

    帝宜三十二年(乙酉,前4596),黄河以北的史皇仓颉氏政权首任帝仓颉去世,传位给他的后人,史称仓颉二世,仍立都于阳武(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东南)。

    帝宜四十一年(甲午,前4587),仓颉二世死,在位虚记十年(前4596前4587),传位给仓颉三世。

    帝宜四十四年(丁酉,前4584),九黎族首领风虺在河北称帝,立都于灵山虺城(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南谢家堡乡),国号“冀”。势力强大的九黎族对炎帝神农氏政权构成了很大威胁,帝姜宜命他的儿子姜来驻守来源,以防九黎族人进犯。

    帝宜四十五年(戊戌,前4583),姜宜的重孙姜克出生在太行山以西的榆林(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北神农镇)。

    姜宜二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帝宜四十六年(己亥,前4582),终年六十七岁。遗体葬在鸣皋山(今河南洛阳市嵩县东北),尊号炎帝。

    姜宜在位年表

    前4627(甲寅)元年

    前4626(乙卯)二年

    前4625(丙辰)三年

    前4624(丁巳)四年

    前4623(戊午)五年

    前4622(己未)六年

    前4621(庚申)七年

    前4620(辛酉)八年

    前4619(壬戌)九年

    前4618(癸亥)十年

    前4617(甲子)十一年

    前4616(乙丑)十二年

    前4615(丙寅)十三年

    前4614(丁卯)十四年

    前4613(戊辰)十五年

    前4612(己巳)十六年

    前4611(庚午)十七年

    前4610(辛未)十八年

    前4609(壬申)十九年

    前4608(癸酉)二十年

    前4607(甲戌)二十一年

    前4606(乙亥)二十二年

    前4605(丙子)二十三年

    前4604(丁丑)二十四年

    前4603(戊寅)二十五年

    前4602(己卯)二十六年

    前4601(庚辰)二十七年

    前4600(辛巳)二十八年

    前4599(壬午)二十九年

    前4598(癸未)三十年

    前4597(甲申)三十一年

    前4596(乙酉)三十二年

    前4595(丙戌)三十三年

    前4594(丁亥)三十四年

    前4593(戊子)三十五年

    前4592(己丑)三十六年

    前4591(庚寅)三十七年

    前4590(辛卯)三十八年

    前4589(壬辰)三十九年

    前4588(癸巳)四十年

    前4587(甲午)四十一年

    前4586(乙未)四十二年

    前4585(丙申)四十三年

    前4584(丁酉)四十四年

    前4583(戊戌)四十五年

    前4582(己亥)四十六年

第102章 炎帝姜来() 
在位起讫:前4582前4563年。

    生卒年:前4631前4563年。

    出生地:涞源(今河北保定市西北)。

    立都:榆林(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北神农镇)。

    年号:帝来元年(庚子,前4581)。

    炎帝姜来,男。姓姜,名来,又名笄(ji同音代用字),中国氏族联盟时代炎帝神农氏政权的第六任帝。

    姜来的祖父是炎帝神农氏政权的四任帝姜明,父亲是炎帝神农氏政权的五任帝姜宜。

    姜来生于帝明二十四年(庚戌,前4631),出生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涞源(今河北保定市西北)。涞源是他的父亲姜宜称帝前的封地,古时称莱原,其地位于太白山(此山位于山西大同市境内)以东,是神农氏最早引种莱麦的地方。神农氏四任帝姜明执政时,把他的儿子姜宜封在了这里。姜宜在此娶伏羲氏女子为妻,生下了姜来。姜宜即位称帝后,又把该地封给了姜来。

    公元前4582年,炎帝神农氏政权的五任帝姜宜在宜阳宫中去世,遗命传位给长子姜来。

    姜来即位时已经五十岁,他把帝都宜阳的宫室赐给了几个弟弟,重新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西建都,命名为榆林。

    姜来执政时,知人善任,大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他任命炎帝魁隗氏后裔共工氏的后代句龙为主管农业的官员,官号为后土。

    古文献上记载:“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左传,鲁昭公二十九年)

    句龙在担任后土时,工作极为认真,给民众办了许多好事,人们都非常尊敬他,爱戴他。句龙死后,为了纪念他,帝姜来顺应民意,加封句龙为“社神”,还在汾阴睢(sui)为他修建了后土祠。水经注,河水记载:“河东郡北八十里,有汾阴城,北去汾水三里,城西北隅曰睢丘,上有后土祠。”

    汾阴在今山西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西南庙前村北古城。这里的后土祠从炎帝时期至西汉时期一直存在着。汉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前113),后土祠因时间久远损毁严重,汉武帝下令在原址重新修建了后土祠。重修的后土祠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后来由于黄河改道,汾阴睢崩毁,被黄河水冲走。

    关于后土,还有许多神话故事。传说阴间的幽都就是后土所建,并且由他治理。还说后土生的头像猛虎,而且有三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天堂,一只眼睛看人间,一只眼睛看地狱。他的身子却像牛,肥大粗壮。

    句龙(后土)的后代很多,大部分都居住在汾水流域,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是华夏民族的主体。

    姜来任用的另一位大臣,也是远古历史上的着名的人物。他叫姜伯夷,是炎帝魁隗氏的后裔。姜来任用他为主管祭山的官,号为祝官,被后世尊称为山神。传说唐尧时的姜四岳便是姜伯夷的后人,其后代也很发达。商朝末年的姜尚是姜伯夷的后裔,姜尚又名姜子牙,号称姜太公,因初封于吕地(今河南南阳市西),故又称吕尚。他曾协助周武王灭掉商朝,被周武王封为齐候,立都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小白就是姜尚之后。

    姜来执政时期,施行的政治制度依然没有变,还是实行统一的氏族公社管理制度,主张氏族内不分贵贱,人人平等。但实际上氏族内部已经是贫富悬殊,等级明显拉大,社会的性质正在悄悄地改变。

    帝来十四年(癸丑,前4568),史皇仓颉氏政权的仓颉三世病死,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前4587前4568),传位给他的后人,帝号仓颉四世。

    姜来晚年时,中国北方有两股势力强大起来。一是九黎蚩尤氏建立的冀国,占据了太行山以东数千里之地,对中原地区正虎视眈眈。二是崛起于西部甘陕地区的轩辕氏,他们正在沿桑干河流域快速地向东部发展,企图与九黎蚩尤氏争夺太行山以东的广阔地域。

    姜来五十岁称帝,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帝来十九年(戊午,前4563),终年六十九岁。死后遗体葬在长山西北(今山西晋城高平市东北炎帝陵),尊号炎帝。

    姜来在位年表

    前4581(庚子)元年

    前4580(辛丑)二年

    前4579(壬寅)三年

    前4578(癸卯)四年

    前4577(甲辰)五年

    前4576(乙巳)六年

    前4575(丙午)七年

    前4574(丁未)八年

    前4573(戊申)九年

    前4572(己酉)十年

    前4571(庚戌)十一年

    前4570(辛亥)十二年

    前4569(壬子)十三年

    前4568(癸丑)十四年

    前4567(甲寅)十五年

    前4566(乙卯)十六年

    前4565(丙辰)十七年

    前4564(丁巳)十八年

    前4563(戊午)十九年

第103章 炎帝姜克() 
在位起讫:前4563前4539年。

    生卒年:前4583前4539年。

    出生地:榆林(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北神农镇)。

    立都:古阳(今山西临汾市古县东北)。

    年号:帝克元年(己未,前4562)。

    炎帝姜克,男。姓姜,名克,又名里、厘、摚╰u代用字),中国氏族联盟时代炎帝神农氏政权的第七任帝。

    姜克的祖父是炎帝神农氏政权的第六任帝姜来,父亲是姜来的儿子姜节茎。姜节茎早死,没能继承帝位,六任帝姜来临终前将帝位传给了孙子姜克。

    姜克生于帝宜四十五年(戊戌,前4583),出生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西的榆林,榆林是他的祖父姜来所建的都城,他从小就是在都城长大的。姜克十六岁时,他的祖父帝姜来把他封在承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他在那里安家立业娶妻生子,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