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私闯朝堂已经是对皇室的不敬,臣以为应当先治郑途的罪随后才允许他入朝堂!”
王誉的话语不可谓是不狠辣,先治罪在谈别的,要知道今日若是郑途被定罪,那后面还有的说嘛?
果然郑途一听脸色骤变,今日他本来以为靠着整个郑家来将李九拉下马,可是到了现在却有些不太一样的韵味!
就在王誉的话语才落,一旁的陆良也是连忙说道“皇后娘娘,王大人说的不错,先皇的遗诏岂是我们可以更改的,再者说来郑大人擅自闯朝堂本就是蔑视了皇室臣以为当先惩罚”
本就面色难看的郑途在听到了陆良的话语之后,面若寒霜,或许在他看来,今日之事,是他完全都没有想到的吧!
就在郑途的情况十分危机之时,苏洵也是出声道“王大人和陆大人的话语臣以为乃是正解,臣附议!”
四位诰命大臣一位是当事人,其余两位则是站在了郑途的对立面,
而且这郑途平日仗着自己是老牌世家很少与朝堂上的大臣为伍,所以在场的百官可以说没有谁与他的关系密切。
“我等附议!”
百官一齐跪倒在地高声大呼!
郑途一下子吓摊在了地上,今日本来是寻找李沐然的麻烦,但是现在看来自己的麻烦才是最大的!
“太后娘娘,臣一心为大汉着想,臣。。。”
“住口!”陆贵妃的怒声响起,让郑途一惊,今日来的时候他都盘算过了,陆贵妃乃是一介女子就算是久居宫中又如何?
在他眼里不屑于顾可是令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眼下的陆贵妃居然成了自己的关键之人。
“今日百官之前,你先是私闯朝堂,已然犯了沙头之罪,而后居然又倚老卖老诋毁先皇,我怎么能够饶你,若是真的放了你,有朝一日见到先皇我哪里还有脸相对,来人,将郑途给哀家拉出去斩了,郑家的所有一切由李将军,王丞相前去查封所有的一切都充国库!”
刚才还扛着郑途进来的侍卫这时一听一个个进入寒蝉,他们心中暗暗感叹幸好不是先皇,否则今日便是带着郑途进宫一事便死无葬身之地啊!
“你们,你们居然敢如此,我郑途不服,我郑途不服,我郑家为大汉立过多少的悍马功劳你们知道吗?你们居然敢杀我,我。。。”
“堵住他的嘴,若是他再敢说一句话,那你们便和他一起人头落地”
那些侍卫一听哪里还敢让这郑途在说话,上去便是一下打晕了郑途,随后如同死狗一般将其拖出了大殿,众人看着郑途离去的身影只觉得脊背发出了冷汗这段时间以来可以说近两个月以来,大汉的朝廷不知道是怎么了,世家一个个减少,先是四大侍郎,现在又是郑家,要知道这些世家可都是不是普通的世家,虽然他们并没王家那般涉猎广泛,胆也是躲一跺脚,大汉朝抖三抖的世家,没想到酒这样的没了!
随着郑途的斩首,郑家的灭亡新皇帝的登基之后第一个早朝便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了。
只不过在早朝结束的时候俞白告知了李沐然四个诰命大臣前往尚书房!
今日的陆贵妃穿的是金色凤袍,头戴乃是金色皇冠,身上满是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可以说和之前的素雅出面的陆贵妃是完全的不同。
而且陆贵妃本来就是绝代佳人,这一身的着装便是李沐然都看楞了!
“四位大人,你们都是大汉朝的红股之臣,先皇仙逝之时,曾经交代过本宫,若是朝堂之上有何事不可绝对便寻你们四人,今日郑途一事不知道哀家做的有欠妥当吗?”
陆贵妃也是无奈,陆家在大汉本就不是什么顶级世家,即便是现在自己执掌朝政,她也知道,陆家纵然是想成为大汉第一,也需要多年的积累!
“太后娘娘,今日郑途乃是罪有应得,郑家人早就在这洛阳城里嚣张跋扈惯了,如今还想再朝堂上胡作非为,我等定然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王誉率先表态,陆贵妃见状之后欣慰的点了点头,当初伪造四大诰命大臣他也是有想法的,王家乃是大汉第一大世家,有了王家的支持,那么余下的百官大半都不会在敢起什么念头,当然郑家是个例外,而陆家乃是自家的人,她自然是要照应,至于苏洵,苏洵虽然不是什么世家之人,可是却比世家有着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名声,苏洵名满江南,乃是真正的大文豪,,是大汉学子的楷模,有他在大汉的根基会更加的稳固,至于李九不仅仅是私人意愿的成分,更多的是李九的如今的名声,如果说王誉代表的是世家,苏洵代表的是文人墨客,那么李九代表的就是整个大汉的劳苦百姓啊!
“王大人说的不错,那郑途的确是过于狂妄,臣也觉得娘娘做的不错!”陆良是陆家的人自然是站在了陆贵妃的这边,至于苏洵则是不显不淡的说了一句“娘娘此事善也”
便说明了一切!
最后陆贵妃的眼神定格在了李沐然的身上,后者报以鼓励的眼神,此事变这样的结束了,接着只听陆贵妃说道“今日兵部侍郎言道,辽国大军大军压境,四位大臣有何看法?”
郑途的事情只是开胃菜罢了,或许陆贵妃真正找四人来的事情乃是这个吧!
苏洵擅长内政,王誉擅长财吏,而陆良则平庸一些,显然众人对于这则消息没有什么更好的看法。
“如今先皇刚刚过世,正是朝堂不稳之际,若是此时辽人用兵,那么。。。”
众人一听眼神皆是暗淡了下来,他们不擅长行军打仗,自然是对于陆贵妃现在的处境难以帮手!
“不会的!”久不出声的九哥现在总算是睡醒了,看着苏洵等人皱眉的神情,他缓缓的说道“如今正是冬季,而且北方旱灾眼中,幽州城外寸草不生,我听闻辽国军队大多是以马站来定胜负,而如此多的骑兵所需要消耗的粮草也是不少!
因此辽国即便是想对大汉用兵,快则三个月开春之后,慢则五个月,粮草齐备之时!”
(本章完)
第998章 陆贵妃的反应()
第一千一十八章陆贵妃的反应
李九的声音在这时便是镇定剂,让众人的心中惶恐渐渐的安定了下来,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都并非明面上看起来的那么艰难!
“不错,李将军所言不差,而且我大汉与辽国已经和亲莫非辽国还准备反悔不成?”说话的人是陆良!
“和亲吗?”陆贵妃似乎也是想起了这件事秦来,当初辽国的耶律齐前来求亲之事在洛阳还闹得沸沸扬扬,正当陆贵妃因为和亲之事长出一口气之时,令众人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唉,你们想的都太肤浅了!”说话之人正是李九,之前陆仁贾曾经找他说过此事,当时他道还没有什么感觉,可是随着辽国军队的压境,一切就如同陆仁贾说的一般
“辽国之所以和亲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真心求和,若是真心求和又岂会这般仓促的会草原,说白了,和亲不过是个借口,一个可以给他们大军集结时间的借口罢了!”
随着李沐然这么一说苏洵猛然醒悟了什么,急忙说道“皇后娘娘,臣记得当初杨将军也曾说过这些话语,,或许此次和亲并不如上一次一般那样的单纯,否则耶律齐不求公主,却求长公主!”
陆贵妃一听原本才安定下来的神情刺客却是又慌乱了起来,她无论身份如何终究是个女子,“那可如何是好?”眼下的陆贵妃眼里已经没有别人,只有李九,或许在陆贵妃的潜意识里,李九便是她的主心骨了吧!
“臣之前已经听说,我大汉的军队如今数辆不足,边疆只有二十万,若是辽人大举进攻,杨将军又不在只怕幽州顷刻间就易主啊!”苏洵说着感叹而来一句,苏洵之前乃是六部督查使对于六部的事情自然是了如指掌,而兵部侍郎也不知一次说过,大汉如今无兵可用!
“什么!”不仅仅是陆贵妃就是王誉,陆良都是吃惊的长大了嘴巴,二十万?刚才兵部已经说过辽人现在就已经集结了二十万,等到三个月后,或许五十万大军都集结完成了!
本来大汉军队的战斗力就远远的比不上辽国如果兵力的差距在如此悬殊的话,恐怕此战无法在打,因为只要开战,或许顷刻间大汉的军队酒覆灭了,毕竟大汉的军魂不在了!
“这可如何是好!”陆贵妃此时也没有了之前的淡然,而是眉目流转,不停的在李九的身上来回的扫视,或许对于他来说李九就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不仅仅是陆贵妃苏洵,陆良王誉三人也都是如此,在场的人中只有李沐然懂军事,而且也打过以少胜多的战役!
“我觉得,若想和辽国打好这一仗,首先要做的便是招兵!江南这一代富裕,自然是兵马南招!可是江北却是不同!”
李沐然随着话题的深入他的脑海中浮现除了一个想法,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将大汉这种风气改变,要让大汉文武同步!
“李大人你说的我们自然是都知道,可是那里来的兵员呢?“王誉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段时间升为六部副督查使王誉对于六部的询问,并不简单,兵部的事情难做也是众人看在眼里的!
不过李沐然却是不以为然,南方重文,是因为洛阳便再南方,北方相对于来说便没有这么的文风昌盛,最简单的就是王猛和甲午两人,两人都是北方人,也都是勇猛之人,更不要说王笑笑这样的江湖高手了。
甚至于整个皇宫之中,就连皇宫中的侍卫也大半都是北方人!
“皇后娘娘,臣以为,兵不应再南方召集,而是在北方召集!”
众人一听一片哗然,北方旱灾,哪里还有什么兵员,有的都是些走不动路得百姓吧!
“李大人,此言差矣,自去年年中起,北方的百姓因为流离失所,早已经十室九空,我们又到哪里去寻找兵员呢?”苏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