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小青是个笨人,一无所长,不像灵儿和刘珍习得一身功夫,还能护卫殿下,而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殿下,不过殿下今日之为,肯定会惹怒了陛下,圣上岂会轻饶了于你,若是小青,躲还来不及,怎会赶着去临朝听政,这不是飞蛾扑火吗?”小青看太子李玉一意孤行,最后忍不住说出自己的真实所想。
“还真看不出来啊,小青可真是蕙质兰心,如此之事也能看的通透,还多亏了你对本殿下的一番好意,你对我的好,我李玉记下了,不要说什么一无所长,在我的眼里,就算你一无是处,但仍然是我最亲近的人,我岂会因为你不能帮我,而轻看于你啊,但还是谢谢你的一番提醒,放心吧,你殿下我不是受欺负的主儿,应对之策我早就想好了,即使进宫上朝了,那父皇也根本就不敢动我一根毫';毛';,我今日一定要上朝,你就在府中等我安然回来,还不快去准备上朝时本殿下穿的衣物。”
看到殿下的心意已决,这小青便出去到储藏间,去拿太子李玉上朝专门穿的太子朝服和那紫金冠,心里对李玉坚持要去上朝的鲁莽行为颇为忐忑不安。
基本上是一夜的折腾,寅时已过,几近卯时,这时吓得还';乱';作一团的陈宫和,急忙的跑了过来,俯身说道:“今日发生如此重大事件,难道殿下还有心思上朝,你不怕到了朝堂之上陛下还未议事,第一道指令就是先劈了殿下再说,请恕老奴无礼,虽然我说的不听,但却是一片好意,还望殿下还是找个理由先糊弄几日再说,等到陛下气消了,您再去朝堂听政议事你看如何啊?”
“陈公公啊,有些事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开的,今日此番本殿下必上朝,为的就是看父皇对我今晚的作为,有何打算,就算是要追究儿臣之罪责,我也要上得朝堂,当着三公九卿的面,为自己讨个公道,问清一下事情的原委,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惹恼与父皇,让他如此兴师动众的搜查太子府,你还是不要多讲了,自顾做好自己的差事便可。”
说完李玉登上了太子府自己专用的车驾,驾车的还是于沧海,但从他的脸上倒没有看到什么异样,对于李玉此番飞蛾扑火的作为,很是淡定,像是与自己毫无相关似得。
马车停滞在太子府前之时,李玉还专门撩起布帘观望了一阵,发现刘靆先前扔出的断手和尸体,此时早已没有了踪影,街面上干干净净,看不到一丝血迹,像是刚刚大肆清理了一番,看到此景的李玉,嘴角微微一翘,';露';出了惯有的冷笑。
心想,动手蛮快的吗!看来跟自己的所料不差,刚刚被扔出的亲卫尸体和断手,突然间就被专人清理的一干二净,这让李玉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知道这皇帝老头,准备的还不止一手,今晚肯定是为了自己准备了多方的势力,从刚扔出府院的残肢断臂,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清理完毕,可见也不是一人或是几人能做得到的,这下就可以看出,这皇帝老儿针对今晚的行动,不知运用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可谓是煞费苦心啊!难道真的有什么大的动';荡';,或者不是为了那武林三神器,而是有其他的预谋,唉,头疼啊,这他妈都什么情况,';乱';的是一团糟,而自己也似';乱';在其中,糊里糊涂的,想了半天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
思虑间,车马便又行至那皇宫莹献门,当即李玉对陈宫和嘱咐了一番。这时陈宫和从驾前下来,按照太子的嘱咐,与那宫门守卫的皇家侍卫说道:“太子临朝听政,可否还要检查车内?”
一个武骑常侍站了出来,上前叩头便拜。
“陛下已经特此交代,若是见到太子殿下驾到,一切不用豁免检查,直接放行便可!”说完便示意,两旁的守卫,赶紧上前打开了城门,让太子的车马长驱直入,顺利的通过了莹献门。
还在车内的李玉不由得暗自思虑,皇帝老子的亲自交代,看来是不是上次自己闹腾的动静太大了,以至于再次来到了这莹献门,连通报都不用了,更别说什么检查之类的,进宫之时,很顺利的通过。
跟自己上次临朝听政的程序一样,还是一大堆的人都早已在那议政殿等候陛下亲临,';乱';哄哄的,当见到太子李玉也到了殿堂门前,都一一前来,对李玉行了叩拜之礼。
同时李玉也见到了几个老熟人,有丞相季宗元,有太尉芑震天,还有蓝旗军掌帅诸国卫等人,但还有一人也在上朝之列,却让李玉很是奇怪,那人就是自己的皇兄李继民。
第156章 太子捐银一万两()
第156章太子捐银一万两
李玉连忙走到李继民的跟前,拱手说道:“三哥来了,今***也上朝,莫不是让你入朝,就是商议那捐银之事?”
一脸愁苦的三皇子对李玉说道:“四弟,父皇召我入朝除了这事还能有什么?可到现在这事都还没有一个头绪,三哥我正热切企盼你这个太子殿下能帮我一把呢”
“三哥,看来你还是多虑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听你四弟的,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不是,到时我尽力帮你便是,关键是把几个关键的人物都绑在这事上,让他们谁也脱不了干系,如此而为,即便此事再难,我想也会做成了。”李玉开始给三皇子出注意。
“四弟,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说起捐钱之事人人自危,想法躲还来不及,你如何把他们与这事绑在一起,况且三哥我不像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有族亲在朝中任三公九卿做内应,势单力薄,恐事不如愿,这不父皇召见肯定是为了询问此事进展如何,我还发愁如何向父皇交代,办法我不是没有,可手中没有生杀大权,根本就没人睬我,我虽为皇子,可哪个大臣的背后没有皇室宗亲的影子,这叫为兄如何去收钱?”从三皇子愁苦的面容上就可以看出,此事确实让他极为头疼。
当看到三皇子愁眉苦脸的样子,李玉正要好言相劝,突然的传来了吴守礼太监特有嗓音的传唤。
“皇上驾到,列为臣工上朝议政了。”
当听到吴守礼的传唤之声,随之私下窃窃私语的议论之声遏然而止,大臣们都不敢再言语,按照已有的顺序开始排列,缓缓的进入那议政殿,并按照品轶开始分两边依次站列。
大殿的龙座上,皇帝李贽早已坐在其上面,一脸的倦容,好似同李玉一样,整夜都没有睡觉一样,两眼在细微之下,还能看到几缕血丝,脸上的皱纹也感觉更加的沟壑,很是颓废。
这皇帝李贽,对于为首的李玉看都没有看上一眼,好像昨夜之事就未曾发生过,与往日里见到李玉一般无二。
经过了一番叩拜之后,没等吴守礼传唤大臣们上奏,这皇上李贽便先行开了口。声音有些嘶哑,但还是能让在场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威严的气势。
“各位爱卿,今日朝堂,朕与之众主要商议捐银一事,在商议此事之前,我先了说一件事情,那就是昨日商定好了的,要派云鹰将帅,偕同丙寅年御史大夫,共同歼灭那大同郡尉的叛贼,现已动手在路上了,但却因为银两的事情,军需粮草后继不力,恐怕影响平';乱';的进度,为了早日平定叛';乱';,还黎民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生存之地,今日我们特来议议关于平叛之大军缺少粮草之事。”
这时,丞相季宗元走了出来,叩拜而道:“陛下,平';乱';乃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而粮草充盈有是战之不败的关键因素,老臣以为,要集举国之力,大力的支持平叛,不然叛';乱';未平,百姓难以安居啊。”
李玉又鄙视了一下';奸';猾的老头儿,这丞相季宗元说了跟没说一个样儿,他说之言谁都知道,但如何才能做到集举国之力,怎样解决平叛大军的粮草问题才是事情的关键。
“季丞相所言即是,但目前国库空虚,已经入不敷出了,就连臣等的俸禄都已经几月因户部无发之银,而断顿了,作为一国之君的朕都心感不安,觉得毫无颜面,对不住列为臣工。”说完,皇帝李贽也是一脸的愧疚之';色';。
皇帝李贽此言一出,殿内众人也是赶紧全部跪下而拜,口中还说到:“我等未能为陛下分忧,实在是有负圣恩啊。”黑压压的跪倒了一大片,个个都说惶恐,但这他妈又有屁用,还不如少玩儿几次女人,少卖几个丫鬟,把省下的钱捐献出来,都是光说不练的主儿啊。
“好了,都起来吧,你们也不必太过自责了,这也不是一人二人之事,而是举国上下的穷极之力,下步还是要多想想如何度过现在这道难关,首先是要先把平叛之行所需银两都准备充盈,以备不时之需。”皇帝李贽说了半天还是说到了钱的上面。
“继儿,朕派你司职捐银一事可有进展?”转念,这李贽就看到了站在李玉身后的三皇子李继民,望着他询问道。
乍听到皇帝李贽毫无征兆的问到了自己捐银之事,虽然在上朝之前,心里已有所准备,但还是感到了忐忑不安,惶恐的回道:“父皇,儿臣自接到您的旨意时,就马不停蹄的开始运作,除了先期的挨个溧阳城百官走访之外,还联合户部的钱大人、礼部的周大人、吏部的石大人等,商议万全之策,积极筹措白银和粮草,就目前而言,阻力颇为巨大,好多官员听说是捐钱充盈国库,要不是哭喊没钱,就是表面答应会想办法凑借一点,还有大部分都持观望态度,等着溧阳城其他官员大部分人的动静,总之进展不是怎么顺利!”
“现在可有捐赠之银?”待听到三皇子李继民的话之后,这皇帝李贽黑着脸问道。
“禀父皇,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人捐出银两。”三皇子在皇帝李贽的';逼';问之下,也只得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