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柩车很快就到达了新野县来府,当建武帝见到姑母时面带痛苦表情声称没有照顾好表叔。
来夫人并没有难过,反而坚强的说:“你表叔为国家尽忠,得到朝廷的表彰,死得其所。”
然后便让儿子来藵和小叔子来由去布置灵堂,片刻过后棺材前面的灵牌已经摆放好了。
参加吊念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祭拜,正当建武帝准备下跪祭拜之时却被来夫人给拦住了。
并且恳切的说:“陛下身为九五至尊,其身份高贵,哪能祭拜一个臣子,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此事如果让天下老百姓们听说后会有失体统的。”
建武帝听完此话对着满灵堂的人发自肺腑的说:“朕与来歙是表叔侄关系,我华夏民族乃重视忠孝节义,今日这也没有至高无上的天子。”
“更没有君臣之礼,唯独只有亲情可在,我今日若是不祭拜一下长辈的话,日后还谈什么治国,若执意阻拦我祭拜长辈,那是置我于何种境地。”
来夫人见建武帝都这么说了,只好答应了,在场了所有人也没有多说些什么。
于是建武帝下跪连磕三个头,丧事结束后还亲自送葬,把来歙入土为安后走上御撵返回洛阳。
当御撵行驶到皇宫门口时停下来了,建武帝加快步伐向政务殿奔跑而去。
走进殿内立即吩咐宦官取来笔墨御用纸张,一边写一边让宦官磨墨,这封信是给在蜀郡作战的吴汉所写的。
诏书中的内容是:“益州拥有十余万蜀军,千万不可以轻敌对方,倘若你攻下广都的话,便可在此暂时安营扎寨,等到蜀军主动来挑战的时候,任由如何挑衅就是不出城与他们交战就好了。”
“假如蜀军不来挑战的话,大司马便可以转移驻军所在地,朕之所以让大司马这么做,就是让蜀军很难判断我军的行动轨迹,再一个就是,我们很难猜测蜀军已经知道了我军驻扎地。”
“然后他们再密谋方案,好为进攻做准备,朕担心的是这一点,务必要等到蜀军劳其筋骨之时,大司马便可找准时机一起击垮他们。”
这个时候的汉将冯骏围攻江州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此刻蜀将田戎也已经消耗尽了粮食。
冯骏抓住这个机会不费一兵一卒就想把江州城给攻克,接下来准备向城池发起进攻。
此刻的田戎不知所措,因为城中断了粮食,即便是自己能承受的住,那将士们的肚子承受的住吗?
想来想去还是逃跑的方法比较可行,在一些蜀兵们的保护之下准备掩杀出去。
冯骏岂能到嘴边的肥肉不吃,即刻集结全部兵力攻击保护田戎的那些蜀兵。
而且还放出话来:“你们已经被我汉军包围住了,速速放下手中的兵器,也许还能饶你们一命,不要再做无谓的抗争了。”
田戎心想九年前就曾和秦丰一起起兵对抗汉政权,那个时候被打了无路可退也没有想到投降,这个时候更不会投降了,不想越活越倒退。
冯骏见田戎不听劝阻,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往死里打,交战过后就把田戎给生擒了,就想把田戎就地处决。
第58章 天下归于一统()
可是旁边有一名汉兵说要不要把此事禀报给吴盖臧三位任意一名顶头上司,冯骏认为这件事情不用上报给上司。
因为田戎九年前就曾与大汉朝作对,以前是贼寇秦丰的部将,现在又变成了公孙述的部将。
倘若现在不处决自己也很难保证田戎会不会趁此机会逃跑,那样的话必定会生出许多祸端。
即便今日杀了田戎,吴盖臧三位将军也不会怪罪下来的,立刻将田戎的脑袋咔嚓滚落在地。
公元35年,建武十二年春。
吴汉带领着本部人马与蜀将魏党,公孙永战于鱼涪津(今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展开火热的厮杀,兵器和战马阵阵作响,激战过后大败蜀军,接下来带兵进围武阳。
吴汉自言自语道:“上次你们让我兄弟岑彭丧命于此,今日我就拿城池为我兄弟陪葬。”
当公孙述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派自己的女婿史兴率领五人马前去救援。
吴汉与诸位将军商量好作战策略,其实也早就想到蜀军会来,所以就偷偷埋伏在路上。
当蜀将史兴带兵刚来到武阳境内的时候就遭遇了埋伏,结果指挥失当不慎在『乱』军之中身亡。
与此同时,那五千蜀兵也被汉军所灭,大部分蜀郡的州县官吏们知道这个情况后打算都坚持自守。
接下来吴汉和臧宫带领着将士们向广都进发,片刻过后顺利拿下城池,然后再派遣轻骑部队到益州焚毁市桥。
这时武阳以东的几个小县城害怕而投降,这个消息传到益州后大部分蜀将都感到惊恐万分,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背叛的。
公孙述对此事非常气愤懊恼,在生气之余将这些叛军们的家眷全部诛杀,可即便如此,也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你说这些叛军们是不是傻?
临走之前为何不带着家眷一起逃跑,也不想想这是在谁的地盘上,怎么会轻易带走家眷呢?
再一个就是,这样目标太大不便于脱身,这个时候的公孙述得到了一封建武帝写给自己的劝降书。
这封劝降书中写道:“前几年朕就给你下达过多次诏书,并且向你也开始过恩信,请你不要以来歙和岑彭的死而感到自疑,若是你今日亲自前来京师的话则家族无任何损伤,假如你还『迷』『惑』不听劝告那就等于向虎口迈进。”
“到那时候你即便很痛苦,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蜀郡的将帅们都很疲倦,那些吏士们都很期盼回归家乡,不愿意长期屯兵相守,诏书就给你下达这一次,不再给你多说了,还是刚才那句话,你若是亲自前来京师则家族『性』命全保,朕绝不食言。”
此时吴汉接到朝廷下达的诏书后还是按照自己的策略形事,带领着步兵和骑兵两万余人直『逼』公孙述的老巢,行驶到十余里的地方停下了。
并且在此建造后方根据地,然后吩咐副将刘尚率领万余人屯兵于江南,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后建武帝大为吃惊。
即刻写诏书:“朕给你下过许多诏令,可谓是千条万端(这就是此成语的由来)目前的状况为何又『乱』套了,你轻敌深入暂且不说,你怎么又有刘尚分为两个阵营。”
“万一遇到事情紧急的情况,两路部队恐怕很难救援彼此,蜀军若是集结兵力攻打刘尚,他要失败了,你必败无疑,幸亏现在无任何损失,你赶快和刘尚取得联系,然后一起退守广都。”
汉军分为两个阵营的消息传到益州后果不其然,公孙述派部将谢丰和袁吉率领十万余人分为二十个营寨,以此牵制住汉军进入益州境内。
蜀兵一路向吴汉发难,另一路万余人蜀兵前去截杀刘尚,这个举动就是让两路驻扎的汉军不得相救。
当时的场景是吴汉与蜀军相互激战一日,最后处于弱势败下阵来,并且受到蜀将谢丰的围困。
吴汉面对这种情况赶紧召集诸位将领商量道:“本将军与诸位将军一路上克服困难,转战千里,所过之处无不斩获对方『性』命,这次深入敌军的范围之内,而今与刘尚分为二营都被敌军包围。”
“因为地形的原因,两营的危险很难预测,咱们必须潜伏出去江南救援刘尚,然后再合并一起对抗敌军,若是大家今日能团结一心,现在各自为战一定能冲出蜀军的包围圈,如若不按照此方法肯定会全军覆,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大家有没有信心战胜敌人?”
在场的所有人听完这些话全部都行抱拳礼,铿锵有力的说:“诺。”
然后吴汉下令全军将士们在城中厉兵秣马,三日之内闭营不出,并且还在城楼上面以及周围安『插』幡旗,使多处烟火不绝,以此造成生火做饭,巡逻灯火的假象。
就在第三天的夜晚使用金蝉脱壳之计偷偷潜伏出去,悄悄的南下去江南与刘尚合军,这个时候的蜀军看到火光通明,还认为汉军还在营内。
蜀将谢丰告诉将士们明天发起进攻,次日早晨却发现汉军早已不见了踪影,断定肯定是寻找另一支汉军了,于是赶快集结好队伍挥兵南下。
此刻吴汉见蜀军追来了,亲自带兵去迎战,决定采用擒贼先擒王的作战策略,目标直盯的蜀军们的主帅,激战下来把谢丰和袁吉给斩首了。
并且斩获蜀兵五千余人,其后引军退守广都,为了以防万一蜀军会再次来,命令刘尚留下来严阵以待,吴汉随即写信自责刚才没有按照陛下的意思形办事。
建武帝回信道:“你这次退守广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假如双方开战的话公孙述必定不会忽略刘尚先去打你,若是蜀军真要进攻刘尚的话,你便可率领步起兵从广都五十里地赶往救援,记得要一定的适当休息,这样才能打败蜀军。”
然后汉蜀两军在广都和益州之间相互打打停停的厮杀,最终汉军取得八战八捷的胜利,接下来转了直奔益州进发。
当公孙述事先知这个道情况后无奈的询问部将延岑:“延将军,汉军一步步『逼』近应当采取何种办法?”
延岑认真的说:“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死中求生,只能在这里坐着等死,目前这种情况下应该把钱财聚集在一起,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不宜多存。”
公孙述听完这句话明白怎么去办了,立刻散发钱财,很快就组织了一支五千人的敢死队,然后又吩咐延岑到市桥那边树立很多旗帜,并且摆架上旗鼓向汉军发起挑战。
蜀军接下来却暗中派精锐步兵偷袭到汉军后方,由于吴汉没有做好防御措施,结果行驶到市桥旁边就遭遇了前后方两面夹击。
最终导致仓促应战败下阵来,自己骑着马在交战过程中坠落河中,经过努力还是拽着马尾巴上岸的,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