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史通俗演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好在城中尚无要事,待杨某出去救应。”弈山道:“不,不必。昨日闽中到有水勇,已由祁督遣调往援。此刻城中吃紧,全仗诸公保护,千万不要离城。”

    正议论间,探报四方炮台,又被英人夺去,杨芳着急道:“怎么如此迅速?(杨芳都着急起来,我知这位弈将军,恐怕连话都说不出了。)四方炮台一失,敌兵据高临下,全城军民,如坐阱中,奈何奈何?”弈山道:“这、这、这全仗杨、杨果勇侯,出、出力保全。”杨芳不暇答应,急率军士登城固守。布置才毕,城北的火箭炮弹,已陆续射来。杨芳亲至城北督防,兀坐危楼,当着箭弹,终日不退。老天恰也怜他忠心,镇日里大雨倾盆,把英人射来的火器,沾湿不燃。城中人心,稍稍镇定。

    看官!你道英人何故这么强?粤兵何故这么弱?小子细查中外掌故,方知英领事义律,虽是求抚,暗中却屡向本国调兵。水军统帅伯麦,早到中国,经过好几次战仗,上文统已叙明;陆军统帅加至义律,亦到粤多日;这时候复来了陆军司令官卧乌古,带了好几千雄兵,来粤助阵,所以英兵越来得厉害。这边粤中将弁,因海口已失,心中早已惶惧;弈山又是个纸糊将军,(名目新鲜。)并不敢出去督战。大帅安坐省城,将弁还肯尽力么?因此英兵进一步,粤兵退一步;英兵越进得猛,粤兵越退得远。炮台失了好几个,兵船军械夺去无数,将弁恰是一个不伤。(应为将弁贺喜。)弈山住在围城中,既不敢战,又不敢逃,只好虚心下气,向属员问计。(苦极!)还是广州知府余保纯,献了一个救急的妙法子。无非是“议和讲款”四字。当由余保纯出去议款,经了无数口舌,复由美利坚商人,居中调停,定了四条款子,开列如下:

    第一条广东允于烟价外,先偿英国兵费六百万圆,限五日内付清。

    第二条将军及外省兵,退屯城外六十里。

    第三条割让香港问题,待后再商。

    第四条英舰退出虎门。

    余保纯回报弈山,弈山唯唯听命。遂搜括藩运两库,得了四百万圆,还差两百万圆,由粤海关凑足缴付英人。一面又下令出城,退屯六十里外的小金山。杨芳敢怒而不敢言,只请留城弹压。弈山也没有工夫管他,径自出去。隆文随着出城,心中也愤恚万分。到了小金山,隆文生起病来,竟尔逝世。小子叙到此处,也叹息不置,随笔成一七绝道:

    主和主战两无谋,庸帅何能建远猷?

    城下乞盟太自馁,西江难濯粤中羞。

    和议已定,英人曾否退兵?且待下回再详。

    去了一个琦善,又来了一个弈山。清宣宗专信满人,以致专诸帅,多属庸驽。虽以老成历炼之杨芳,屡建奇绩,氵存膺侯爵,至此发言建议,犹不能邀宣宗之信用;彼关天培辈,宁尚值宸衷一顾?忠愤者徒自捐躯,狡黠者专图幸免,边事之坏,自在意中,观琦善之被逮,为之一快;继任者为一弈山,又为之一叹;关天培等之殉难,为之一恸;杨芳、怡良会奏之被斥,尤为之一惜。至城下乞盟,愿允四款,更不禁涕泪交垂矣!书中自成波澜,阅者心目中,应亦辘轳不置。

第54章 效尸谏宰相轻生失重镇将帅殉节() 
却说英国兵舰,自收到兵费后,总算拔出口,慢慢儿的退去,从佛山镇取道泥城,经萧关、三元里。三元里人民,因英人沿途肆掠,愤愤不平,遂纠众拦截,竖起平英团旗帜,把英兵围住。英兵终日冲突,不能出围,统帅伯麦亦受伤。义律亟遣汉奸混出围场,遣书余保纯求救。保纯亟率兵往解,翼义律等出围,始得脱去。弈山不敢实奏,捏称:“焚击英船,大挫凶锋,义律穷蹙乞抚,只求照旧通商,永不售卖鸦片,惟追交商欠六百万圆。当由臣等与他议约,令他退出虎门外面。”道光帝高居九重,只道弈山是亲信老臣,不至捏饰,当下准奏,谁知他是一片鬼话。(杨芳奏请抚议,并不要六百万偿银,反加申斥;弈山饰词上奏,将赔偿兵费之款,捏称追交商欠,是改重从轻,而偿银总是确实,乃反准奏不驳,谓非重满轻汉而何?)

    朝中只恼了一个大学士王鼎,上了一道奏章,说:“抚议万不可恃,将军弈山,其偿银媚外罪,较琦善尤重。”这篇奏牍,好似朝阳鸣凤,曲高和寡,哪里能回动圣听?况王鼎是山西蒲城人氏,并非皇帝老子戚族,恁你口吐莲花,总是不肯相信。当时留中不发,后来细问内监,方知道光帝览了奏牍,倒也有点动容。经权相穆彰阿袒护弈山,不说弈山有罪,反说弈山有功,因此把奏章搁起不提。王中堂得此消息,已自愤恨;适廷议追论林则徐罪状,谪戍伊犁;协办大学士汤金钊,因保荐林则徐材可重用,亦遭严谴,连降四级。王中堂料是穆彰阿暗中唆使,气得满腹膨胀,随即嘱咐家人,愿效史鱼尸谏。草了遗疏数千言,历述穆彰阿欺君误国,不亟治罪,大局无安日,海疆无宁岁。结尾有“臣请先死,以谢穆彰阿”等语。遗疏写毕,读了一遍,便叹道:“奸贼若除,我死亦瞑目了。”当下将遗疏恭陈案上,并用另纸一条,留嘱家人,饬他明日拜发。随望北谢恩,悬梁自荆(其迹似迂,其心无愧。)

    这一死传到王大臣耳中,很是惊异。穆彰阿是个多心人,料得王中堂无病而逝,必有缘故。然而凭空悬想,总不能摸着头脑。搔头挖耳的想了一会,暗道:“有了有了!”忙饬家仆去召一个谋士。谋士非别,乃是户部主事军机章京聂云。聂云一到,穆彰阿嘱他探听王中堂死事。聂云与王中堂儿子王伉,向来熟识,此番受穆彰阿嘱托,遂借吊丧为名,当夜前去侦察。行过吊礼,由王家仆役引入客厅。聂云遂私问王中堂死状,王仆遂一五一十,告诉聂云,并说出遗疏大略。聂云道:“我与你家大少爷,素来莫逆,你去取出遗疏,令我一瞧!”王仆道:“现在少爷忙得很,不便通报。”聂云道:“你不必通报少爷,你私下去取了出来,我一瞧过,便好归还。”王仆尚是为难,聂云允给他千金。俗语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不过盗取一张文牍,稍费手脚,坐得千金,哪里有做不到的道理?王仆去了片刻,即将遗疏取来。聂云一瞧,吓得瞠目伸舌,便向王仆道:“这篇遗疏,亏得未上,若上了这一疏,贵东人要惹大祸了。王仆知识有限,也吃了一惊”。聂云道:“我既允你千金,这遗疏由我取去,另换一张方好。”当下不及告辞,匆匆径去。王仆随到聂寓,由聂云取出笔墨,另写数行,假作王鼎遗疏,付与王仆,复检出银票千两,作为赠资。王仆称谢而去。

    聂云忙把遗疏,转呈穆彰阿。穆彰阿瞧了一遍,说道:“险极险极!这事幸亏有你,你是拔贡出身,还好应试,将来我总设法谢你一个状元。”(双手瞒天,无事不可为,区区状元,值得什么。)聂云欢喜异常,把千金都不提起,直到后来为穆彰阿所闻,方照数给还。待至礼部试期,穆彰阿不忘前言,替他暗通关节。(总算信实。)偏同考官中有个山西人,本充御史,得了聂云试卷,竟藏好箧中,上了锁,绝不提起。到填榜时候,主司房考,不得聂卷,相顾错愕。还是御史自说:“某夕阅卷,不戒于火,有一卷为火所烬,想来便是聂卷。榜发后,当自议请处了。”(好好一个状元,被这侍御送棹,应为聂扼腕。)嗣后御史自请处分,解职回籍。这位权势赫弈的穆中堂,倒也没法害他。只一手提拔聂云,历任至太常侍卿,这是后话慢表。

    且说弈山与英人议和,单就广东一省,议定休兵息战,此外全不相关。清廷只道是和议已定,可以没事,令江浙各省裁兵节饷。不意英人仍不肯罢兵,一面率军舰退出虎门,经营香港,规复广东贸易,一面复思借战胜余威,率军北进。适伯麦调印度战舰至粤,遂与义律等决议北犯,途次遇着飓风,撞破坐船。弈山、祁等,张皇入告,说:“英舰漂没无数,浮尸蔽海。”道光帝还疑是海神有灵,饬颁藏香,令祁敬谢祷天。(可笑!)

    英政府令大使璞鼎查,代义律职,海军少将巴尔克,代伯麦职,义律、伯麦回国。璞鼎查、巴尔克,会同卧乌古,带领军舰九艘,汽船四艘,运送船二十三艘,于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游弋闽海,进犯厦门。此时邓廷桢已得罪革职,与林则徐同戍伊犁,闽、浙总督换了颜伯焘。这位颜制台,颇热心拒外,到任后方督修战备,奈朝旨反令他裁兵节饷,只好缓缓布置。忽闻英兵入犯,急驰至厦门防御;甫到厦门,英舰已闯入鼓浪屿口。颜制台急饬兵开炮,接连炮响,轰沉英国火轮船五艘。英舰反蜂拥齐进,弹刃如雨点般打来。他的炮弹,不是望空乱发,只并力攻一炮台。一台破,再攻一台。厦门口岸,本有炮台三座,起初颜制台防他分攻,也派兵分守,谁知他却一座一座的攻打,这座被毁,那座早已震动。兼且炮台统用砖石砌成,未叠沙垣,弹丸飞至,不是击坍,便是击破。自辰至酉,炮台多半毁坏。

    英兵用小船驳到岸边,分路登岸。官军不能抵御,水陆皆溃。金门镇总兵江继芸,身中炮弹,落水溺死;副将凌志,署淮口都司王世俊,水师把总纪国庆、杨肇基、季启明等,各力战而亡。英兵据了炮台,反将炮台上面的大炮,移转向北,对着厦门官署轰击,房屋七洞八穿,兴泉永道刘曜春,同知顾效忠,皆遁走。颜制台也只得退守同安。

    英兵乘势劫掠,厦民大愤,推陈姓为首,聚集五百人,抗英五千众。英兵用大炮,厦民用抬枪,打了一仗,英兵死了百人,厦民只死三人。因此英兵不敢久驻,仍退泊鼓浪屿。越数日,又进攻厦门,副将林大椿,游击王定国,又被击毙。还亏提督普陀保,总兵那丹珠,督兵力御,击沉英舰一艘,方扬长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