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盾还是由于她心向陛下而产生。
兰妃可以接受胡亥和其他的人共同去打猎,但是和方雪,让她心中怒火确实熊熊燃烧。
于是在那一个夜晚过去之后,胡亥离开兰妃宫殿的时候,双腿都有些发软,并且答应了兰妃,也要带她去猎场,共同打猎一次。
第261章 胡亥的谋划()
这次胡亥生出来的念头是想去咸阳之外走一走,看一看,也可以算是为他的御驾亲征打一个基础,也不能别人说是哪就是哪,他自己总得认认路。
他心中的一个执念就是如果当上了皇帝之后,都没有能够来一次御驾亲征,岂不是太遗憾。
可惜的是,之前他的这种想法对很多人透露过,得到的都是劝阻的答案,没有人愿意让他这个皇帝冒险。
可以说他现在,终于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有很多人确实已经开始为他的安危着想。
他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平赵高,提拔胡永念,降低赋税,派出大军平叛,他做的事情着实不少,这些尽管,很多的功劳都被安在了胡永念和那些将军的身上,但是或多或少,总有他的功劳在其中。
如今能够知道他的能力,正确评估他的贡献的人,全天下也不超过五个,但是即使把他的贡献削去九成,依旧也能够让一些人开始真心的为他着想。
有一些人开始意识到,如果他死了,将会引起多么大的动乱,其实在如今这种他还没有一个儿子诞生的情况下。
如今天下的局面,王离那边尽管看起来依旧没能够对项羽造成太大实质性的伤害,但其实已经拖延的项羽军队只能在那六个郡中辗转腾挪,无法再继续进行前进的脚步。
同样,胡亥相信李玄霸既然决定出手,无论现在的刘邦手下有多少能人,他都必败无疑。
当李玄霸决定出手的时候,他的胜率就已经有九成以上,再加上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次刘邦能不能逃得性命都很难说。
当然在胡亥的估计一下,最擅长逃命的刘邦逃得一条性命还是没什么问题,李玄霸再这么厉害,想要把这种很可能身上具备真龙气运的人,通过一次战争就给剿灭,也是十分困难的。
与那些修道者不同,胡亥认为,如今天下具备真龙气运的可能只有他和刘邦。
他甚至并不知道有修道者的这个体系存在,他只知道在曾经的历史当中,只有他和刘邦当过皇帝,哪怕是项羽也没有当过皇帝,只不过是自封霸王。
但是尽管刘邦最终当上了皇帝,项羽没有,胡亥至今依旧认为自己最大的对手是项羽,并不是刘邦,因为刘邦如果受到和项羽一样的关注,他的所有行为都完成不了。
这一次,有李玄霸那里出兵,胡亥认为自己还是很有可能收到捷报,如果刘邦那里被打的元气大伤,他就可以集中天下的力量先来对付项羽。
项羽的确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他对王离的信心也确实不足,他从来都没有掩饰过这一点。
这从他只建议王离打游击,甚至连打游击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后,是否要进行大规模的对战都没有说,就可以看得出来,胡亥一点也不希望王离太早的与项羽进行大规模的作战。
等到先搞定刘邦那一边,李玄霸那里至少能够调出五万人手,估计蒙智那边的征兵应该也已经完成,按照胡亥如今的调查,蒙智很有可能也能够征集到五万以上的士兵。
到时候李玄霸这里发兵五万,蒙智那里发兵五万,加上王离的十万军队,如果有可能的话,再调集章邯的二十万军队,以四十万大军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
胡亥倒想看看,项羽的军队究竟能不能够敌得过这四十万大军的合力,如果这样一来,加上他的御驾亲征,都依旧败给了项羽,那他赶快回到咸阳宫,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带出来跑了得了,隐居到深山之中,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也不错。
但是在此之前,必须保证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取得胜利,不努力就认输,可不是胡亥的性格。
项羽最大的弱点其实就是他手下的精兵数量不够多,那些后来才依附到他手下的乌合之众,他敢用吗?
如果项羽真的敢为了让他手下的士兵数量增多,把这些人也加入他的手下,胡亥指不定怎么样偷着乐呢,毕竟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一块板子。
王离和胡亥的想法一定不同,所以王离只要看到机会,一定是想要和项羽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所以胡亥希望李玄霸那边的战争能够早点结束。
现在的王离还有着耐心按照自己的指示进行,但是,时间拖得越久,他心中恐怕就会越着急。
王离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情,胡亥其实能够理解,换作是自己,如果在爷爷和父亲都取得极大的成就之后,自己也获得了机会,必然也会去努力一把,但是关键的是现在是输不起的局面。
假如现在天下已经平定,只是有一些小打小闹,王离想要干什么,胡亥都会准许,但现在关键的是,一旦王离也继续失败,章邯和王离两员大将相继失败之下,这种消息传回朝野,都会造成极大的震动。
到时候就会是人心惶惶的局面,哪怕之后,胡亥再怎么的劝慰,谋求稳定人心,但是在连续两次的失败之后,都会有一些人的心会变。
失败一次,还可以说是偶然大意,但是连续失败两次,是否会有些人认为大秦的气数已尽?
尤其是项羽是楚国人,楚国的号召力本来就很强,到时候借着连续两次大胜的机会,他未必不能把天下的起义军都召集起来,组成一个大联盟,那个时候才会是最危险的局面。
胡亥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之所以把顾鲲鹏这样一个能人派给年纪轻轻的蒙智,也是胡亥有些着急,希望蒙智那边也能尽早形成建制,可以加入到这种比较大的战争当中。
同他手下的密探探查的结果当中,他已经知道了,蒙智曾经重创项羽手下的龙且军,也有过以少胜多的战绩,他可以相信蒙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统帅,但是蒙智还需要在大规模的战争中证明自己。
胡亥决定就给他这样一个机会,让他去面对项羽,胡亥知道单纯人数方面的优势,对于项羽来说,并不是太难对付。
当初章邯的军队当中,人数也接近了四十万,只不过是由于战术素养太低,败给了项羽。
但是李玄霸和蒙智的手下,可不是什么杂牌军,李玄霸在击败刘邦之后,他的军队必然也能有一定的信心,哪怕李玄霸拒绝统帅,从他那抽调五万人,换他人统帅也是可以的。
天下看起来缺兵少将,但是假如兵都有了,解决军队统帅的问题要更加简单一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如果备齐了米,去寻找一个巧妇,还是会更加容易一点。
第262章 直觉()
但是现在胡亥对于各方的局面,也无法做出任何改变,他希望怎么样,他不希望怎么样,局面都还是会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现在即使下一条命令,告诉王离,一定要避免大部队的正面遭遇,但假如发现了机会,王离还是要和项羽打上一场,不会把他的这种命令当回事儿。
当然如果自己有了这句话,他打败之后自己是可以追责的,但是如果王离真的败了,那几乎代表着项羽可以一马平川的冲杀过来,他再去追究谁的责任又有什么作用?
假如王离也输了之后,章邯的二十万囤积在函谷关前面的军队,能否起到阻拦项羽的作用,胡亥心中也没有信心。
胡亥这次决定,去咸阳之外走一走,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就要有所规划。
但他这次的确不想再带太多人,大张旗鼓,同时他又希望,自己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这其实是有些矛盾的要求,但是并不是不可以实现,想要实现这个,有几点就必须要做到。
第一点就是保密,他这次出行一定要保密,让尽可能少的人知道他已经走出咸阳宫,甚至走出咸阳。即使想要对他抱有什么目的,也一定要掌握他的行踪,才有可能实现,如果别人根本不知道他要去哪,要干什么,所有针对他的举动,也就无法形成了。
这个时候告病休息,就是最好的方法,接下来的时间内不上朝,也不允许任何人前来探望。当然,这其中还有几个人,是要负责变成托儿,给其他大人传达他还在宫中的假象。
第二点自然就是精兵,不想大张旗鼓,也就是不能好好当当上百人一起出行,那样太引人注目。人数少了,又想获得同样的保护力度,自然就需要精兵,一定要用精锐中的精锐来负责保卫工作。
就比如说他身边假如能有上四个李元方这样的高手负责保护,他任何一次出行都用不到太多人了。可惜的是,至今为止也只有一个李元方,满打满算的话,也许才能加上一个方雪。
但是在皇宫之内,方雪对自己的态度还算可以,如果把她带出宫中,这个本来就抱有特殊目的的女子,是否会起什么其他的心思,胡亥也不敢保证。
除了对自己的好感度达到80点以上的小太监贾青,哪有一个人他可以完全信任。
第三点,自然便是后手,那种皇帝出宫之后,结果被李代桃僵,回不来的闹剧,他可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他自从执政以来,触及到那么多新老贵族的利益,有没有人希望他消失,肯定是有的。
那些人恐怕正苦于没有机会,如果被他们发现这个好机会,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所以胡亥必须做好后手,保证自己即使出去之后,以后的回来也不会遇到任何障碍,并且自己哪怕离开的时间长上一些,所有事情也都必须正常运转。
这一段时间,他恐怕不得不放权给一些人了,当然,他绝对不会让小内阁体会到当家作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