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伯家有现成的肥猪,从何早生的鸡舍里捉了红冠公鸡,三伯去临庄买了一头公羊,等到一切都准备齐全了,二伯一家人也从尤集赶到了。家中所有的男人都出席了,竟然请动了族长领头。
族长似乎比何有保还要高兴,说这事振兴何家这一族的大事情。
也难怪他们喜悦,何树生已经等于一只脚跨入了仕途,将来风光无限。安秀也很欢喜,却不能去参与祭祀的盛大场面。
虽然安秀每个月都见到她们,但是女眷们则很久没有见到安秀了,微微围坐在一起,说些闲话。安秀这次归家,带来的是大消息,所以大家手头的活儿再忙,也停了下来,招呼她。
一家子女眷坐在大伯家的堂屋里。许氏带了大猫小猫过来,说是借借堂叔的福气,此刻自己手里一个,唐氏手里一个;王家雀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恬着肚子;王家燕与李氏很开心,却刻意不说孩子的事情,何凤凑在王家燕的膝下吃果脯;何娟拉着安秀的胳膊,把头压在她的肩头,姑嫂俩非常亲热。
安秀正想问,怎么何江生去尤集没有顺便接何玉儿回来,家中如此喜事,她也抽不出空不成?
李氏似乎知道她的心思,忙笑道:“秀,刚刚你江哥哥去接我们,顺便去霍府报信了。怕一会子就送玉儿回来呢。”
安秀一听,正中心思,忙夸何江生细心。
众人又问安秀在县城的生活如何,安秀只说很好,也一个个询问她们的情况。似乎大家都过得不过。
想到这些,安秀很是欣慰,一家人在她异能的带动下,似乎都有很好的发展,如今算是庄子里的富户了。
听说何江生还买了上百亩水田,都佃了出去。许氏的话风里,透出羡慕,却较着劲儿,大致是想赶上何江生家。
王家燕心中微苦,能挣钱又能如何,会生孩子才是本事。如今这么久过去了,她一直没有法子怀孕,上次被她娘家大伯踢掉了孩子,好像落下了病根。当时大夫怎么说的,她不太清楚,是安秀在外面抓药的。
想到这里,王家燕觉得自己必须跟安秀谈一谈这件事,她很想知道当初大夫的原话是什么,她到底有没有落下病根,比如…不能生子等等。
祭祖准备繁琐,过程复杂,大约半个时辰才完成。等到一切的仪式都结束了,已经快申时末,回县城肯定要走夜路,安秀让何树生休息一晚再走。
何树生想了想,笑道:“我还是回去吧,明日去看看明应兄的情况如何,中了第几名,好聚齐几个友人,大家热闹一番。越往后拖,大家该说我拿大了,谁叫我是头名呢?”
安秀想,仕途上的结交,不是应该君子之交淡如水么?但是何树生既然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想阻挠。
正要套上马车回去,众人送行,跟何树生说些客气话时,听到马车轱辘的声音,三辆马车滚滚而来。
众人一看,都认得是霍府的马车,顿时知道是何玉儿回来了,喜上眉梢。最最欢喜的,还是何有保与何树生。
第一辆马车停在大伯家门口,下来两个丫鬟,眉目清俊,穿着鲜艳;最后面的马车里,下来两个老妈子,同样的体面打扮,扶住两个丫鬟的手下车。赶车的小厮们立在一旁,丫鬟老妈子围在第二辆马车前,齐声道请姑娘下车,何玉儿才缓缓从马车里钻出来。
众人只觉得眼前一亮,这哪里还是当初跟在安秀身后的农家小姑娘,分明像是生养在大户的大小姐。头面繁琐华丽,衣裳更加繁杂,样式庄户人连见都没有见过。
可能是常年不见日光,何玉儿的肌肤养得雪儿透明,微微带着一丝红润,好似九天玄女下凡尘。众人一时间敛声屏气,不敢喧哗。
何玉儿一下马车,规矩地按照霍家的礼节,给叔伯父兄行礼,众人虽然瞧着新鲜,却不敢怠慢,受了何玉儿的礼。
礼毕,何玉儿才走到何有保与何树生的面前,噗通一声跪在何有保与何树生面前,眼泪流了下来:“爹,哥哥,玉儿不孝,没有跟前伺候…”
这是最最普通的应酬话,何玉儿却是发自真心,何有保与何树生也不胜唏嘘,忙说玉儿快起来,父子二人被何玉儿一哭,长期的思念浮起,眼角也湿润了。
跟着何玉儿的丫鬟老妈子都来劝,叫姑娘别哭,小心身子。
瞧着这架势,哪里有半分自由?安秀的心隐隐抽痛,只希望何树生明年能一举殿试榜上有名,去了功名,可以与霍府抗衡,把何玉儿接回来,过些自在的日子。
何玉儿给父兄行完礼,又要给安秀下跪。
安秀一把接住,心疼道:“好了好了,膝盖都跪酸了,嫂子这里的就免了”心中却非常难受。不说女子膝下有黄金,安秀只是希望,何玉儿能像她,像何娟,像王家燕,是个自由自在的女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嫁自己喜欢的男人。
如今,她却成了霍府的金丝雀,回头想想,似乎是自己的无能为力,把何玉儿推到了霍府里。要是何树生早日封官进爵,要是自己财力富可敌国,霍家凭什么霸占她的小姑子?
何玉儿回来了,何树生连夜回县城的打算也取消了,难得一家人团聚。
晚上的时候,在大伯家中吃饭,何有保与大伯二伯三伯商议明日大办流水席的事情,安秀则跟着大婶二婶,安排好霍府的丫鬟小厮及老妈子。怕他们住不惯乡间的宅院,安秀特意给他们每人包了红包,意图堵住他们抱怨的嘴巴
大婶问他们住在哪里,安秀还说不用麻烦,他们带了被褥,回去打地铺即可。
晚上回到自己的宅子里,家中除了床一无所有,却一尘不染。徐婶子隔三差五帮安秀通风,拭擦干净。
何树生中了解元,何有保回来祭祖的事情,徐婶子也听说了,下午的时候就把家中最好的被子抱了过来,给他们铺上,烧了热水以备晚上用。
安秀觉得很温馨。
“我早就说过,咱们家树生好福气,看来一点儿都不假”徐婶子呵呵笑道,又说了好些个客气话,才回去。
晚上的时候,还是住原来的房间。何有保住一间,安秀何树生何玉儿三人挤一间。先四个人凑在安秀的房间里说些话。
丫鬟老妈子不在跟前,何玉儿恢复了小孩子的稚气,虽然她已经十一岁了,但是仍跟小时候一样可爱,笑起来咯咯的,非常清甜。
“玉儿,在霍府里,大家对你好不好?”何有保忍不住关切问道,心里很不舒服,对霍府强行霸占何玉儿感到不悦,但是有对霍府肯教养何玉儿心生感激。
做父母的,心情总是复杂的。既希望自己的儿女永远不要离开自己,一辈子承欢膝下;又希望儿女们又更好的前途,去追寻自己的发展。何有保对何玉儿现在的处境,就是这种心情。
希望借着霍府的光,何玉儿将来能摆脱农家的运命,嫁到好人家去做少奶奶,又不想她整年整月不在自己身边。
“爹,我在府上很好。大家都喜欢我,老夫人最喜欢我了,样样离不得我”何玉儿呵呵笑道。想起了什么,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拿出一大叠银票给安秀,“秀姐姐,老夫人听说我哥哥考中了解元,这二千两银票给哥哥上京用的。老太太还说,霍家长房在京都,长房的老爷是兵部侍郎,叫哥哥一去就去拜访他,以后让他提携哥哥,这里有一封书信,是二老爷写的,哥哥你拿着。”
安秀斟酌再三,最终道:“玉儿,书信你哥哥收下了,银票你拿回去吧,咱们家也不缺银子”
何玉儿却喜滋滋地往安秀怀里钻,像个小孩子一样撒娇:“秀姐姐,咱们家的银子留着给爹买好吃的,这个银票给哥哥上京买好吃的,两不耽误嘛”
安秀不幸落马,忍不住笑了。
在何树生的眼里,何玉儿依旧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把这封书信非常珍贵地收好,又问了她很多的事情。在霍府吃住如何,用度如何等等。
安秀觉得他在问废话,看何玉儿的穿戴与出门的排场,绝对不会差的。
关切来去关切去的,何有保后半夜才去睡觉。何树生打地铺,安秀与何玉儿谁在床上。
“秀姐姐,咱们家的县城买的宅子,我还没有去看过。等过段日子得了空,一定求老夫人让我去看看。”何玉儿一直搂着安秀的胳膊,突然感叹道,“秀姐姐,咱们家的宅子有多大啊?”
安秀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头发,笑道:“比咱们这个院子要小一些。”
何玉儿点点头,半晌又道:“秀姐姐,老夫人说,要是我哥哥能考中进士,就给封个好官位,最好是咱们宁南的知州,五品官位,是最好的。既能照顾咱们家,也能帮衬一把霍家。秀姐姐,你说好不好?”
安秀不太懂官场之事,怎么派官的她不太明白。只是听说,倘若真的中了一甲进士,前三名的人都要留在京都,进翰林院什么的,短期内不可能外派。安秀想问何玉儿,只怕她也不懂,只是道:“要是这样就最好了”
说着说着,安秀又问起了霍三,不晓得他最近如何了。
何玉儿咯咯笑道:“三哥是个富贵闲人,家里的事情一把撒,平常逛逛酒楼,在家就读书写字,吟诗作画。后来老夫人怕我目不识丁,让三哥教我一些字,他就拿着顶针当棒槌,整**我学习琴棋书画。我挨不过他,只得苦学,那段日子可都累惨了。跟老夫人哭诉,老夫人反而说他管得对,女子理应满腹才华。”
安秀笑了笑。
“秀姐姐,书上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何还要学习短文识字,我又不去考功名”何玉儿呵呵笑道。
何树生插嘴道:“玉儿,书上的才子佳人,那些小姐们都是才华横溢,毫不逊色男人。”
安秀一听这话,顿时故意语气一冷,冲何树生道:“树生,等你中了状元,我替你寻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佳人,你们就凑成一段佳话吧”
何树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忙坐起身子:“秀,我没有这个意思。咱们就事论事而已,你怎么东拉西扯?”
何玉儿却呵呵笑道:“秀姐姐,我刚刚才子佳人都说戏文里的,你以前不是要我哥哥娶公主么?”
何树生一听这话,头更大了,顿时急得面红耳赤:“玉儿,你别搀和了”
瞧他这较真的模样,安秀与何玉儿把头埋在被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