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面纱(尸棺血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哗啦”,一枚竹签突然从中掉落。

  四十三签。

  握着冰凉的竹签,韩若冰忐忑不安地向老和尚走去。

  老和尚接过竹签,面色微微一变,抬起头看了看韩若冰,一言不发,回身从背后的架子上取出一张纸条。

  韩若冰紧张得几乎窒息。

  “这是签词,你自己看吧。不过……”老和尚一脸凝重,欲言又止。

  韩若冰犹犹豫豫地接过纸条,只见上面写着:

  “譬若金鳞放碧漪;暗遭罗网四边围。
    思量无计翻身出;命到泉关苦独悲。”

  半晌,韩若冰抬起头来,迷惑地问道:“这上面说的是什么意思?”

  老和尚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地说道:“这是一支下下签。”

  “下下签?”韩若冰面色一变。

  老和尚沉重地点了点头:“抽到本签的人,意味着暗遭罗网四边围之命。凡事必须提防歹人陷害。此运起跌不常。且虚、险、惊、改、凶者多。”

  “这么说,我是在劫难逃了?”韩若冰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再次暗淡。

  老和尚摇了摇头:“此签虽是大凶之相,可是经多方面努力,终能出险。惟此历程艰苦异常。无以数计。思量无计翻身出。总之,一句话,身居尘内祸自天来。早须防备免受其灾。”
  。。。。。。。。。。。。。。。。。。。。。。。。。。。。。。。。。。。。。。。。。。。。。。。。。。。。。。。。。。
  注释1:随喜。

  【俗语佛源】

  1.见人做善事或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2.随着自己的欢喜。

  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一个叫「随喜功德」。修行随喜功德,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有著同样的重要功德,我们随喜赞歎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礼拜、念佛、诵经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课。什么是随喜?别人出钱作公益,我多少帮一点忙;别人作了好事,我乐见其成;别人有成就,不起嫉妒的心,随口说些赞歎的好话;别人失意,不幸灾乐祸,随口说些鼓励的话。随口说些好话,随手做些好事,随心帮助他人,都是随喜。随喜有什么功德呢?

  第一、如香遍满堂室:一个人靠化妆、洒香水得来的香气,仅是短暂的、局限的。我们经常养成随喜他人,所散发出来芬芳气质,就会充塞著所处的空间,让你周遭的人都能闻到,亦如你赞美别人地赞美你、欢喜你。

  第二、如炬普照十方:愿意赞美别人、随喜别人,喜欢显扬他人的善美,你的人格道德就会像光亮的火炬。肯随喜他人者,不障碍不为难他人的成就,不讽刺不打击他人的努力,这样的人格是世间的榜样,就如同太阳的光亮普照世间。

  第三、如种一能收百:随喜他人,就像打回力球,你随喜他人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人回头来赞美你、随喜你的功德。就如同我们在山谷中大喊「你好」,四面八方都回声对你喊「你好」。因此,愿意随喜他人功德者,所获得的善性循环,就如同种一而收百。

  第四、如月映现千江:天上的月亮虽只一个,但在地上只要有水之处,不管是江、海、河、湖、溪、井,甚至仅是小小的盆、碗、杯盏,月亮都会映现在其中。我们肯随喜他人,清净品格的映现也如同这清凉月,随处映现,就如千江有水千江月。

  普贤菩萨发随喜功德的愿,佛陀也常常赞美随喜的功德。随喜是最占便宜的修行法门,只要养成帮助他人的性格,随时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是很大的功德了。常人见他人有善喜,忌妒容易随喜难,就是不知随喜有这么大的功德。

第四十六章  求签(2)

  “历经艰苦终能出险?大师,我不怕艰苦,您能否告诉我,究竟要怎样我才能化险为夷?”韩若冰眼中充满乞求。

  那老和尚怜惜地看了她一眼,略一思索道:“办法也不是没有,只是……”

  “没有什么只是,只要想得到的,我都能做得到。我知道,佛家讲的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师,您救救我吧。”韩若冰声如泣血。

  老和尚身子微微一震,目光从韩若冰脸上匆匆移开,轻叹一声后,他缓缓地开了口:“姑娘,办法是有一个,那就是立刻赶去山上的舍身崖,进到观音洞中,把这个系在崖旁滴水观音右手的杨柳枝上。”

  说着,老和尚就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画着古怪图案的符纸,三下两下卷成一个小圆筒,又回身从架子上取下一根红布条,小心翼翼地捆扎在符纸上面。

  当他将绑着红绳的符纸卷交给韩若冰的时候,脸上表情异常凝重,他说:“姑娘,千万记住,进到洞中一定要一次成功,如果符纸不小心落地,或者从红绳中掉出,那么,就算再将它系在杨柳枝上也是徒劳无益了。”

  “我记住了,多谢大师。”韩若冰虔诚地双手接过纸卷,仿佛接过一枚救命的神丹。

  望着韩若冰萧索的背影,老和尚的眼神极其复杂,除了不忍,更多的却是无奈。

  舍身崖位于弥陀山的半山处,弥陀寺上去至少要半小时路程,韩若冰拾级而上,不时用衣袖擦拭鼻尖渗出的细小汗珠。她的身子一向柔弱,加之平日缺乏锻炼,没走多远,她便娇喘微微了。

  她停下脚步,梳理自己急促的呼吸,正当她再度准备攀登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那种感觉来自她的脑后,准确地说,是来源于她的第六感。

  她隐约觉得,身后,好像有人。

  她心里一阵慌乱,猛然间回过头去。她真担心这一回头,就会与一个披头散发戴着血面纱的白衣女鬼面对面。

  然而,什么都没有。身后,山风徐徐。

  韩若冰的心脏“呯呯”乱跳,她连忙收回视线,加快步伐向舍身崖攀登。

  舍身崖并不是一块真正的悬崖绝壁。它位于半山一片翠竹掩映下的观音洞中。观音洞,是一天然古洞。据说,洞中有座不知名的千年古石。石头足有一人高矮,有头有脸,有手有脚,远远望去,活脱脱一个白衣大士“滴水观音”的真身像。但见它,衣袂蹁跹,低眉垂目,左手手托圣水瓶,右手手持杨柳枝,真是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舍身崖就在“石观音”的身畔,是一个三丈深的大裂缝,缝宽一米有余,黑黢黢的,仿佛地面上洞开的一张巨嘴。没人能够说清,究竟是先有“观音石”还是先有“舍身崖”。

  相传,当年弥陀山曾经香火很盛,根本原因就是这个天然形成的神秘“滴水观音”。人们除了烧香礼拜,还有香客为脱离苦海,向往西方极乐世界,从观音石旁的大裂缝纵身跳下丧生,后人就将那悬崖叫舍身崖。更有甚者,又有香客在此以蜡油裹布条缠于手指,燃指敬佛,以求观音菩萨现身。

第四十七章  观音古洞

  后来,此等惨剧愈演愈烈,明朝时就有人在此立了一块“警示碑”,碑文如下:“观音慈悲现身说法是为救危难,岂肯要人舍身燃指。今皈依佛教者,信心虔修善行,自然完满。若舍身燃指,有污禅林,反有罪过。特立此碑,以示劝戒。”

  然而,悲剧仍不时上演。直到有一天,有人传言,白日里见观音洞鬼影幢幢,更有甚者,听到男女哀哭之声。

  至此,观音洞突然绝了人迹,带累整座弥陀山都罕有人踪。

  韩若冰穿过竹林,一抬眼就见到观音洞中那座“石观音”。她心跳骤然加快,紧张和激动让她的手指禁不住微微颤动。

  她将那个符纸卷成的圆筒紧紧握在手里,快走几步,来到“滴水观音”面前。她的双手分别捏住红绳的两端,哆哆嗦嗦地,向观音像右手上的杨柳枝靠拢。

  千万不能掉,千万不能掉。韩若冰心底无数次祷告。然而,就在红绳即将在杨柳枝上合拢的瞬间,她的手机突兀地响了起来。

  “啪嗒”,符纸卷应声落地。韩若冰的心也随之坠入谷底。

  完了,一切都完了。万念俱灰的韩若冰好像突然间痴傻,望着地上的符纸呆呆失神,任凭手机铃声一遍又一遍催命般鸣叫。

  终于,手机铃声消失了,而韩若冰却依然如痴如呆。

  好半天,她才回过神来,弯下腰,她颤抖着拾起地上的符纸。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响亮的音乐声再度响起,而且,这次的铃声似乎乐此不疲,有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韩若冰无奈,只好从衣袋中取出手机。

  志勤?

  韩若冰一见屏幕上跃动的那个熟悉而亲切的名字,顿时悲喜交加。此时此刻,经过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希望直到绝望的痛苦历程,她脆弱得仿佛一片风中的枯叶,她好想找到一个最最亲近的人,找到一个能真心安慰她的人。

  她,手指微颤,按下了接听键。

  “志勤,是你吗?我一直不敢给你打电话……怕吵醒你……”话一出口,她的泪就奔流。

  “喂?若冰,你在哭吗?怎么了?你在哪里?”黄志勤敏感地捕捉到韩若冰失控的情绪,小心地问道。

  韩若冰哽咽两声:“我……我在弥陀山的观音洞。”

  “什么?那么偏僻的地方,你怎么会去那儿?你是一个人吗?”黄志勤的声音有些急促。

  “我,我一时也和你说不清楚……志勤,志勤,我,我现在心很乱,我可能……可能快要死了。”韩若冰断断续续,泪下如雨。

  “若冰,你胡说什么?”黄志勤有些气闷。

  “志勤,我没骗你,算命瞎子和弥陀寺里的老和尚都是这么说的。”韩若冰伤心欲绝。

  “道听途说!马上回来。我去你们学校等你。快点!”黄志勤失去了耐心。

  “好,我听你的,我马……”韩若冰意识到黄志勤的不耐,连忙唯唯答应。

  然而,她的话还未说完,突然,她那异乎灵敏的强烈的第六感又来了。

  洞里,除她之外,好像不知不觉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