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沙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金精山吴王疑薨〓〓临湘城毛后殇夫
汉帝亲征匈奴,太子孱弱年少,朝中重大诏令都是萧何为辅,由吕后帮助太子执行。吴芮接到出征闽地的朝廷诏令,立刻便明白是怎样一回事了。但是,在这样微妙的时候,吴芮是不可能也没有借口可以违抗的!这位史上有名的吕氏皇后是个私心极重的人,就在韩信被降王为侯的时候,吕后很想让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周吕侯吕泽得到楚王这个令人垂涎的宝座。这个女人不但私心重,而且善于玩弄权术,特意向几个地位重要的王侯大臣吹风放言,要他们帮忙推荐吕泽,吴芮当时也曾得到吕后暗示。刘邦与吕后确实是一对绝配,他在处理韩信事件的时候着实费了一番心思,还特别召见吴芮道:“吴地乃古之建国也,前者韩信兼有其地,今后朕欲裂楚为二,吴地尚无人选,其议何者?”吴芮当时立刻想起了张良的提醒,但他对吕氏外戚向来没有好感,便不假思索地答道:“臣以为当封陛下亲近兄弟子侄。”——尽管刘邦封刘贾为荆王的事并不是吴芮的主意,但他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建议封给吕泽,不过这样一个顺手之劳吴芮都不肯卖面子,吕后从此便对他不满,处处想着与长沙国为难。这次刘邦钦点吴芮带兵平叛,吕后还是不太放心,与大臣商议之后又派跟随刘邦多年的心腹偏将利苍前去“协助”,以示朝廷对东南越地的重视。利苍乃是江夏郡人氏,出生在汉水南岸,对百越地形、民风十分了解。年近不惑的利苍为人十分圆通,但又不是怕事之人,处事言谈尤其周到,深得刘邦和吕后的欢心,特别是文臣武将纷纷数功邀赏的时候,他从来不显露半点不安之心,以他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出生入死追随刘邦多年的功劳,确实是派去督军顺带监视吴芮的最好人选。军令如山,推辞就等于反叛——尽管此时吴芮体力已经衰减许多,他还是依照朝廷的意思,召集故将旧卒,整顿兵马准备出征。出征前夜,吴芮与毛萍在书房话别:“明日我便要冒寒出征,昨夜梦中与父母相会,见他们泪雨涟涟,心中总觉不安,恐怕这一去有些风险,倘若有甚不测,你定好生保重。”说罢顺手递过一张锦帛,上面是他亲笔录写的《上邪》。毛萍向来不问政事,她从没有见过丈夫这么失落的表情,惊得手足无措:“陛下何出此言?想是太过多心。”吴芮正待回答,梨妃抱着小吴质匆匆奔了进来:“陛下明日出征必定早起,质儿年幼恐不能送行,臣妾带质儿来祝陛下一路顺风,只盼早日凯旋归来。”她这番话说得匆忙突兀,说罢竟已泣不成声。毛萍听吴芮的言辞听得伤感,见一向贤淑的梨妃如此失态,不禁脱口问道:“梨妹如何这般伤心?”梨妃不好意思地施礼道:“方才妾正要安排质儿就寝,突闻院外寒鸟聒噪,只觉心乱如麻,请陛下和王后恕罪。”吴芮早已收敛凄容,莞尔一笑道:“什么鸟那般放肆,竟敢吵扰我儿安睡,待孤王遣将拿来治罪!”妻妾二人都被丈夫幽默风趣的话逗笑了。吴芮的目光在破涕为笑的梨妃脸上落了片刻,转身对毛萍道:“臣儿为人忠厚,性情与爱妻相似,诸事须得多向前辈老臣求教;郢儿成亲已有经年,若菊芋再无所出,当劝其纳妾传嗣;阳儿早与闽粤王驺公之女定亲,此去平定动乱回来便要准备婚事;元儿小小年纪退居祖地,幸得柘兄乘嫂照料,倒还放心得下;唯独质儿年幼,尚不知人事,待他长大成人之后,要教众兄好生爱护。”毛萍听他这话又是一阵心惊,连忙岔开话题道:“陛下万福之人,待凯旋回师之后当面训教岂不更好?不如早些休息,免得误了行程。”说罢上前收拾笔墨。梨妃毕竟妇人心性,听吴芮说完善待吴质的交代,心中没来由地一阵轻松,这才抱着小吴质低声告退。毛萍依旧在收拾书案,将书简笔墨一一规整妥当,又将吴芮最喜爱的清泉砚顺手拿起来放在案角上,谁知她只是轻轻一放,那坚若金石的砚台竟悄无声息地裂成了两半。毛萍顿时面色煞白,只觉得眼前一阵晕眩,险些趔趄一步。吴芮察觉妻子的异样,急忙问道:“爱妻如何这般面色,快宣医官前来诊脉。”聪慧善良的毛萍实在不忍心让丈夫再添惆怅,掩饰地笑了笑:“陛下无须惊慌,似乎染上了些许风寒,明日煎些汤药发发汗便好了。”说罢顺手将破裂的砚台塞入卷牍中间。
寒风呼号,滴水成冰,天色阴沉得仿佛要塌下来一般。吴芮依旧按照自己行军打仗的老习惯,命已经升任长沙国都尉的南武织分统水军顺江而下,自己则与利苍一同率陆军开始了漫漫征途。大军冒着地冻天寒,跋山涉水来到赣南虔州虔化县境内,此地有一奇山名叫金精山,山中景色十分绮丽,四下峭壁丹崖林立,石峰多呈金黄、赤红之色,幽深的鸣泉洞府比比皆是,即使是在隆冬季节,背风处依旧草绿如茵、野花遍地。吴芮与利苍在此之前虽然同为汉帝臣子,毕竟地位悬殊摆在那里,因此不过是点头之交。但利苍也算是个忠义之士,加上为人处事十分圆通,与吴芮倒也还谈得来。前面便是梅江,过江之后行不过百里便是闽中地界,但江面已结薄冰,暂时无法渡水过去。面对如此一片恍如仙境的神奇山林,加上吴芮一路风寒体虚,大军在金精山下安营扎寨,准备先在此整顿军容,等江上薄冰厚实起来再履冰登岸。大军驻扎数日,等到梅江冰封到可以过江时,吴芮却再也不能纵马疆场、仁治地方了。一代忠义豪杰、两度王治百越,长沙王吴芮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寒冷季节,逝于排名道家七十二福地第三十五位的金精山下,时年四十一春秋。可巧的是,与吴芮同甘共苦二十余年的妻子、汉初一代才女毛萍,与吴芮经历了秦汉之际那么特殊的历史时期,在随征亲兵尚未回到临湘报丧之时,在临湘王府后宫无疾而终,时年四十三春秋。吴芮的死讯传到洛阳,刘邦的悲伤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刘邦对异姓诸侯不放心,吴芮的忠心却始终堪称表率,他的贤义事迹和显赫功勋更是千古难得。〖HS2〗〖JZ〗*〓*〓*〓*〓*〓*〓*〓*〓*〓*〓*〓*〓*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二月末,寒风呼号,淫雨绵绵,远远望去,一派千山凝肃、万木萧条。在无数全身缟素的士兵护卫下,一代忠王吴芮的榇椁在冽风中缓缓停放在临湘城东门外。千里归湘间,经过无数村寨城邑时,最以知恩图报的为傲的越地官绅百姓们,一路香案祭仪不断,护卫的士卒们都记不清陪落了多少泪水——如今就要进行第一次正式祭祀——郊祭。长沙王英年而逝的丧报早在半月前以快马分别传递长安和临湘。长安远在数千里之外,朝庭诏旨、谥号、及派何人前来主持祭典尚无消息,而此前的长沙王府早已哀声咽咽、幡帜如云了。此时的临湘城万人空巷——自五日前王府树起第二个高耸入云的招魂幡时起,长沙王逝于平乱途中的噩耗就已传遍全城,由时间上推算,王爷与王后竟是同日先后归天——人们在慨叹与惋惜、怀念与崇敬、感恩与悲怆中,不约而同赶赴东门,去迎祭这位在他们心目中已然为神的王爷。太子吴臣身着斩榱,率众兄弟及文武百官在瑟瑟寒风中已经躬伫多时,他手上捧着的不是父王的忠魂主位,也不是朝庭印绶,而是随快马送来的父王临终手书,那块一尺见方的素帛上,是用他最熟悉的字迹书写的八个大字——修身克已,忠君惜民。痴呆间,当弟弟吴郢示意他父王榇椁已至时,这个平日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太子立时昏厥仆地……三天后,朝庭遣主祭官陆贾奉诏驰至临湘,宣高帝御敕:王起武事,行持文节,谥其曰文,嗣传子臣!三十天后,吴芮榇椁于临湘城北郊大葬礼成!三个月后,吴芮长子、王太子吴臣正式继承长沙王位,临湘城百姓自发为吴芮所建吴王庙奠基开工,历时三年建成了一个宽六十余丈的恢弘庙宇,从此享受后世万代的敬仰和祭祀。五年后,前楚王、淮阴侯韩信诛,灭族;梁王彭越烹,灭族;淮南王英布斩,灭族;至此,汉初分封的八大异姓王已灭其七,唯有长沙国依然在遥远的南陲拱屏汉室!汉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吴芮四世孙、第五代长沙王吴著病逝,因无嗣位传,吴氏长沙国除。。。。。。。。。。
后记
关于吴芮的死因,《汉书&;#8226;异姓诸侯王表》记载只有数言:“高祖五年二月巳末,王吴芮薨。”有一个人也许能提供一些权威线索,那就是后来的长沙国丞相利苍——遗憾的是,关于利苍为长沙国丞相之前的大半生,史书记载几乎为零——于是,为后世数朝景仰的一代忠王之死,从此成为疑案。正史上的记载是否疏漏已无可考证,民间野史倒是敷衍出多种传说,究竟事实真相如何,恐怕只能留待那些留存千年的古代文物来为大家讲述。
〖HT5H〗传说一:出家为僧说。〖HT5F〗吴芮因为避免刘邦对异姓诸侯的追疑,借金精山仙名,剃发为僧名“了尘”和尚,后收了一些徒弟,在英山县的英山尖上造起了“文殊寺”,终生为其女婿英布诵经、超度。但是这个说法的可信程度极低,因为秦汉之际佛教尚未传入中国,况且当时有刘邦派遣的督军利苍随行。虽然今天的英山依旧有传说中的吴芮墓存在,但也不足为信,因为古人害怕死后被人盗墓,尤其是声明显赫之人,往往四处建立衣冠疑冢。据《江西通志》卷一○九载,鄱阳县为吴芮建有一座庙:“吴文王庙在鄱阳毛家巷,祀汉长沙王吴芮,祠在州治内,宋知饶州范仲淹迁治西。”《长沙府志》记载:“在北门外祀汉长沙王吴芮。今此门外大道旁菜园内有极小之庙即其地”。传说吴王墓高22米,墓旁立一祀庙,叫吴王庙。长沙王庙内立有“番君”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