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证道歌浅释-安祥禅--佛法-禅宗-新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八八年三月为《中华禅学季刊》创刊而作
  宗门流传的《证道歌》,原列永嘉大师禅宗集,后经学者考证,认为应该是荷泽神会大师的作品才对。依据它的文词和风格,我赞成后者。
  既名《证道歌》,它的基本性质和含意,应该是明心见性证悟菩提大道者的正见发抒和心态、境界的叙述,并为免后学解行谬误,慈悲标示出解脱的道路,其珍贵可以想见。有志参学宗门禅者,自应奉为圭臬、南针,庶以直心行直道,直行到家,省却迂曲,岂不快哉?
  浮浅之见,怎敢诠释圣言量?既然不堪怂恿,也只好依浅见作解释了。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穷溯到理未萌、事未生、世界未成的万有本源时,当下顿断无明,还得本心,证入不二法门,融入“一真法界”,所学、所知、所疑……涣然冰释,当下全体发露,岂有妄想可除?真理可求?既无一理寓于心,亦无一事萦于怀,岂不是个闲道人?
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尽管方便门中,不舍一法,然而“实际理地”却是不受一尘。况且“一真法界”绝诸相对,宁有无明的不变实体可得?一旦证悟本来面目,不但根尘情识皆是佛性,即此如幻不实的色身,当体就是法身。“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是为实性。”若离色身,别觅法身,大悖不二法门。
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佛法,唯“觉”能了;既已觉悟法性,则法身只是生命的真实、永恒的存在,全体是自己,除了原本的一切生命的共同属性—— 原本心态之外,别无一物可得,故曰“众生本来是佛”。当你回溯到一切生命的源头时,你便亲见佛性了。
  说到“无一物”,这是大须着眼的。六祖大师一句“本来无一物”,承受了五祖的衣钵,可见这才是彻见法界实相的正见。
  来自生命本源的生命的根本属性,当体是佛,不假修持,一如荷泽大师所说:“无念灵知,不从缘有。”纵使起惑、受染,也只不过是“圣主蒙尘”,佛性不失;若能去其“原无”,便可彰显“本有”,能恢复本来面目,便是“旧佛新成”。
五阴浮云空去来 三毒水泡虚出没
  那色、受、想、行、识五种障盖本明的阴霾,原本不有,当体是空,只不过像浮云暂掩日光而已。由五阴派生的贪、嗔、痴毒,就像缘生缘灭的水上泡沫一样,虽“有”不“实”,于本源自性上,了不可得。
证实相 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
  彻见宇宙真相,顿断无始无明时,当下融入大圆觉海,亲证唯我独尊、自觉自在、“不与万法为侣”的圣境,曰人、曰法,了不可得。前尘往事,豁如梦觉,无间地狱,顿成净土。
若将妄语诳众生 自招拔舌尘沙劫
  大师慈悲,唯恐浅见生疑不信,发此重誓说:“我若以虚假的言语欺骗众生,等于自招无量劫数拔舌地狱的恶报。”
顿觉了 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
  禅宗是“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的圆顿法门。所以只要完成生命的觉醒,让心恢复到未起惑、造业、受染之前的本来面目,使“如”其本“来”,便证悟了如来禅,便圆具了六度万行的河沙功德。
梦里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执著“五阴所积的前尘缘影”、“境由能境,能由境能”的表层意识为自我,就免不了要沦于死生轮回、浮沉六道的梦魇。一旦生命觉醒,明见佛性,顿除无明,复得本来面目,灼见“三千及大千,如海一沤发”,更有何物?
无罪福 无损益 寂灭性中莫问觅
  修功积德,为恶造罪,只因不觉,故尔妄作;一旦生命觉醒,全归幻灭。沤生沤灭,除了错觉,实无增减、损益,海市蜃楼,岂是真实?当人复得“诸行寂、诸幻息”、“常乐我净”的佛性时,便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身心世界尚不可得,问什么罪与福?觅什么损和益?
比来尘镜未曾磨 今日分明须剖析
  以前就像被尘埃覆盖了的宝镜,本有的光明不能显露;如今既然垢净光现,鉴照分明,就须要解剖分析,非弄清楚不可了。
谁无念 谁无生 若实无生无不生 唤取机关木人问 求佛施功早晚成
  谁能于内不起思念?对外不生感受?果真若能的话,那一切没有生命的,也同活的人一样了。让机器人去修道看,看它什么时候能成佛?其实对见性——具有正见和正受的人来说,念即无念,生即无生,不是念外求无念,生外求无生,只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已。到家的人只管安住实际理地,享受本地风光,优游涵泳安祥里,谁有闲工夫管他有念无念、有生无生。若是抑念求无念,那是沉空守寂的二乘;自闭求无生,乃是灰心灭智的外道,都与无上解脱道不相应。
放四大 莫把捉 寂灭性中随饮啄 诸行无常一切空 即是如来大圆觉
  放松那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肉体,以免心为形役。只活在“生灭灭已”的安祥自在里,随缘尽分地饿了吃饭、渴了饮水就够了。彻底明见万生万物无一不是从空里来(来实无来),又往空里去(去岂有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由空所现,当体是空的实相,就是“如”其本“来”生命的圆满觉醒,也就是佛的大圆觉了。
决定说 表真乘 有人不肯任情征 直截根源佛所印 摘叶寻枝我不能
  斩钉截铁地这样说,无他,旨在彰显最上一乘的真实法门而已。却有些焦芽败种、根器不逮之人不肯信受,以私心卜度圣智,对明心见性的法门妄加评谤,任意攻讦。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如来者,心态如其本来之谓。穷溯到万法的根源,便能洞烛法界的实相,这是佛所印可的。若是著相言法,无异摘叶寻枝,舍本逐末,那就是你们的事了。
摩尼珠 人不识 如来藏里亲收得
  能满足众生最高愿望的如意宝珠,虽然无人识货,但它确实是收藏在如其本来的妙明真心里的。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颗圆光色非色
  真空为体,能显妙有之用;六根神应,全彰空体;体用不二,故名“圆通”。
  自性光明圆满,非色非空,不生不灭。
净五眼 得五力 唯证乃知难可测
  见性后,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立得清净、圆具;所谓“触目菩提”,入眼无非佛性,入眼尽是自己,由此证得五种金刚力:
  一、信力—— 永信自性是佛,坚固不疑。
  二、进力—— 于一切法,不离自性。
  三、念力—— 唯念自性,常住自觉。
  四、定力—— 自性本不动摇,秒秒保持安祥。
  五、慧力—— 自性之用,心如圆镜。
  似这般妙难思议的殊胜净功德,唯有亲证才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绝对不是靠着常识就能猜测得到的。
镜里看形见不难 水中捉月争拈得
  见性之人,以平等离执之心,显“用心若镜”之用,如同明镜高悬,无物不鉴。小根智障之徒,用前尘缘影的表层意识,妄自测度佛智,恰似水中捉月,将见徒劳。纵使是有缘得大德指示,也免不了会执指为月。
常独行 常独步 达者同游涅槃路
  “明见本心,彻证佛性,到达实际理地,常享本地风光”的禅者,我法二执已断,理事二障已除,虽行闹市熙攘之中,也如入无人之境,有若独行、独步一样,自在潇洒地行走着心无起灭的涅槃大道。
调古神清风自高 貌悴骨刚人不顾
  不离本源乃“调古”,不近权势则“风高”。世俗以貌取人,如果面色憔悴、个性耿直,纵使是达者开士,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多看你一眼了。
穷释子 口称贫 实是身贫道不贫
  自东晋慧远法师以后,出家人从佛姓释。古时僧人以托钵为生,口称贫僧,实在说,一个出家而又修行到家的人,一切都是他自己,堪称其富无比,何贫之有?更何况还拥有“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大乘以为车……游于八正路……深心为华鬘,富有七宝财……”(见《维摩诘经》)。故曰“身贫道不贫”。
贫则身常披缕褐 道则心藏无价珍
  贫穷固然不难从身穿破烂短袄上看得出来,然而说到“道”,则确有自性的无价珍宝蕴藏心中。
无价珍 用无尽 利物应机终不吝
  自性这无价珍宝,具足无量、无限功德妙用,是个无尽无竭的“无尽藏”,无暗不破的“无尽灯”。不论是利益有情,或接引有缘,永远都不虞匮乏,不会吝惜。
三身四智体中圆
  六祖能大师答智通之问:“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关于转识成智,依法相宗说,是转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名虽有八,体唯佛性,着力处端在于“转处不留情”。若能抛却情识的粘滞、认同,纵使是种种事业同时兴起,纷繁事务一时现前,也不会影响到内心的安祥,就“繁兴永处那伽定”了。
八解六通心地印
  见性成佛后,八识融归佛性,皆得解脱,四智的妙用应机则显,故曰“八解”。“六通”就是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等六种神通。尽管“神通”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