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核心会议蒋经国也参加了。8月,“政治行动委员会”正式在台北圆山成立,蒋经国被蒋介石指定为委员会的总负责人,并立即听取毛人凤的保密局前期在大陆的“潜伏计划”、“应变措施”及台湾的“保安防谍”工作。
  蒋介石是靠特工起家的,所以他有意让蒋经国也从特工方面起家,以此为基础,全面接班。
  之后,蒋介石又飞重庆,妄图最后一搏。12月底,在彻底绝望之后,又飞回台湾。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发表“复职文告”,恢复“总统”职权,并开始对党政军各部门整肃,同时命令蒋经国全面控制特务机关,树立权威。
  以后,蒋介石又公开成立“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指挥国民党政、军、警、宪、特各个机构,但蒋同时又不放心,又将原来的“政治行动委员会”改名为‘“总统府资料室”,原空军司令周至柔任主任,但周只不过挂名而已,实际由蒋经国负全责。周至柔也很清楚蒋的用意,除了一年一度工作检讨会上,象征露面而外,其余事情概不过问,统由蒋经国大权独揽。
  不久,蒋介石正式任命蒋经国为“总统府资料室”主任。不久,又在蒋介石的帮助下,接管“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掌握由军统班底组成的“国防部保密局”、由原中统班底组成的“内务部”调查局,以及“国防部特种军事情报室”、宪兵司令部、警备、警察等情报机构的权力。这样,在蒋介石的帮助下,“总统府资料室“成了台湾所有国民党特工情报机构的总领导机构,蒋经国已成了所有特工情报机构的总负责人,蒋经国等于控制了台湾的各个特务情报机关。
  起初,为加强控制,蒋经国规定所有机构搜集到的情报一率送“资料室”处理。为便于指挥,蒋经国又将这些机构的工作范围大致划分:保密局以大陆情报收集和建立情报网为主,“内政部调查局”以岛内社会调查、防止经济犯罪、贪污、漏税为主;其它机构以岛内“防共”与“防暴”为主。
  蒋经国因受蒋介石影响,也非常重视特工的特殊力量。对于特务机构稳定和巩固统治的作用看的十分清楚。但过去他基本没有领导、指挥过特务机构,原来的系统各自为政,也不便于领导。因此他主持情报工作以后,为了更好的发挥特务机构的重要作用,便打乱以前特务机构的固定系统,建立以他为核心的新的特工系统。
  蒋介石在负责全面整肃党、政、军机构的同时,命令蒋经国负责整顿清理特工情报机构。
  不久,蒋经国便初见成效,建立了特工系统的新格局,基本恢复了特工系统在国民党溃败后失去的一些功能。蒋经国初步成立了以“国防部保密局”、“内务部调查局”、保安司令部、宪警、台湾警务处、“国防部政治部”、“国防部二厅”等七大特工系统。
  这其中,保密局很受蒋介石的重视。这与毛人凤与蒋经国私交很好有关。因此,对大陆的特工活动,主要依靠保密局去行动。
  在保密局撤到台湾以后,毛人凤继续参预破坏“中共台湾省工委”的活动,逮捕了“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等人并予以枪决,受到蒋氏父子的赞许。对新生的新中国,毛人凤也奉蒋氏父子之命,多次搞破坏活动。
  1950年,保密局特务在香港炸毁“泽生”号商船。
  1949年12月,又密谋炸毁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前往苏联为斯大林祝寿的专列,但因在北京的潜伏特务被我破获而未得逞。负责炸毁专列的“保密局东北技术纵队”也悉被逮捕。
  保密局还密谋过“萤火虫”行动,主要行动是暗杀中共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党政军领导人和社会名流陈毅、朱学范、荣毅仁、张承宗等人。在华南密谋暗杀叶剑英等广州市领导,但其杀手都被我捕获,无一成功。
  1955年,保密局又密谋暗杀周恩来,炸毁“克什米尔公主号”专机,因周恩来临时改道幸免于难。
  同年,保密局利用周恩来出席亚非国家首脑会议之机,训练警犬,妄图利用狗携带炸弹暗杀周恩来。因中国和印尼两国有关方面严加防范,终未得逞。这条狗熟悉周恩来的气味,保密局在毛人凤死后仍保留这条狗。
  1955年3月1日,“国防部保密局”改为“国防部情报局”,专门负责对大陆的破坏活动。由于毛人凤向蒋氏父子建议,原中统对中共搞破坏的特工组织,包括原设港、澳和大陆从事特务活动的人和组织,全部移交给“国防部情报局”。
  中统由“内政部”调查局改为“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只专门从事台湾岛内“保安防谍”;“国防部保密局”的秘密保防组织也移交给“司法行政部”调查局。从此职责划清,蒋经国领导特工活动也加快了效率。
  但蒋介石此时仍不放心,怕老特务们妨碍蒋经国对特工机构的领导,据说郑介民后来受蒋猜忌,因吃了蒋介石送的一块西瓜而一命呜呼。唐纵一直小心谨慎,后来又调任国民党中央党部代理书记长,一直相安无事。1955年,毛人凤患肝癌住院,宋美龄受蒋介石委托探望,后送美国治疗,医治无效回到台湾死去。毛人凤生前推荐张炎元接任情报局长,张炎元也是军统早期骨干,经蒋介石同意,继毛人凤为“国防部”情报局局长。
  1960年,张炎元调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二组主任,由叶‘翔之接任情报局长,叶翔之也是军统老人,在戴笠手下曾任行动部门负责人。叶翔之的一件大杰作就是暗杀江南,当时曾鼓动世界。
  中统特工系统在大陆未解放以前,已不受用于蒋介石。蒋介石一直认为中统不得力,主要领导人不务正业。所以一怒之下撤去徐恩曾“本兼各职,永不录用”,继任者叶秀峰还不如徐恩曾。
  蒋介石后曾与陈立夫发生矛盾,因选票问题导致蒋的大怒。
  蒋介石到台湾后,为蒋经国出山,开始排挤元老派人物。对陈氏兄弟的态度也发生变化。而国民党内三青团派系(为蒋经国掌握)、陈诚派系和毛人凤军统局派等对陈立夫群起攻之。就连“C·C”系派内部,也对陈立夫表示不满。
  1949年5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举行校庆,有人当着陈立夫的面指责:“由于C·C集团上层顽固腐败,把国事党务弄得一败涂地,臭名昭彰,遭到人民的唾弃”。弄得陈立夫下不了台。蒋介石赴台后,暗示失败由陈氏兄弟承担责任,陈立夫被迫赴美闲居。临行前,宋美龄送他一本《圣经》说:“你在政治上负这么大责任,现在一下子冷落下来,会感到很难适应。这里送你一本《圣经》,你带到美国念念,会在心灵上得到不少慰藉”。陈感到无限凄凉,望着墙上的蒋介石像回答说:“夫人,那活着的上帝都不信任我,我还想得到耶稣的信任吗!?”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于7月26日宣布改造国民党,成立“中央改造委员会”。原来的中执会、中监会被撤销,改以25人组成的中央评议会所替代。原来在国民党中常委和党务上握有大权的陈氏兄弟被彻底抛弃,评议委员、中央改造委员均无陈立夫。虽然有陈果夫,但陈果夫实已卧床不起,所以只是虚名而已。
  蒋经国的三青团派系和陈诚的派系双面夹攻,也在彻底扫清C·C势力。蒋介石的意图很明显了:就是要赶陈立夫下台,为“太子”上台扫清阻力。
  蒋经国对于陈立夫原领导的中统特工机构,也一再加以改造。大陆解放后,中统在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都潜伏组织,尤其港、澳、台地区更为强大。蒋介石、蒋经国觉得应限制中统活动。中统在抗战结束后改为“内政部”调查局,后又改为“司法行政部”调查局。蒋介石以划清界限、提高效率为名,主张限制中统的权限。毛人凤也多次建议对中统实行削权。
  蒋经国便采纳毛人风的建议,并按蒋介石的指示,命令中统原来所有反共业务、组织、人员一律移交军统的“国防部”情报局。而中统的“司法行政部”调查局负责台湾地区的“保安防谍”业务,专门对内。
  这一方面体现了多年来中统与军统的斗争划上了个句号,以毛人凤为代表的军统局派系取得胜利,并大大加强实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蒋介石、蒋经国对陈立夫派系包括属于他领导过的中统组织的排挤。
  中统原来专以镇压、破坏共产党为业务专长,这项业务全部移交给军统系,表明中统也从此彻底走向了末路,彻底结束它作为一个特工组织的从发达走向衰亡的过程。
  中统、军统均是蒋介石赖以发家的重要支柱。但为了使“太子”从容登基,蒋介石也不惜另起炉灶,大加改造、排斥,这一点证明蒋介石对特工机构的控制简直到了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地步。
  总的来看,军统、中统的历史到此成了一曲“海岛余音”。蒋氏父子所领导的特工活动,对外在屡次受到中国共产党挫败之后,“配合反攻大陆”的高调越来越弱,基本上偏安一隅,再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蒋介石一手培植的特务王国从聚到散,随着蒋氏父子的相继死去,终于成为历史上翻过去的一页。
  第十四章 王朝末路
  1.难得的和平橄榄枝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柏林与他的情妇一起自杀,当天下午,苏联红军占领了德国国会大厦。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至此,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1945年5月,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雪峰山展开会战,相继收复了福州、南宁、桂林,在中国国民党军队防守的正面战场上,日寇已经开始呈现大溃败的迹象。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华北、华中和华南敌后广大区域内,对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当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