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ZI日启程赴太原。24日晨,在运城住了3天,备受晋军将领优礼相侍的冯玉祥乘车前往太原,当晚与阎锡山在介休见面,25日一起到了太原。
  冯玉祥一到山西,阎锡山自以为“奇货可居”,遂以冯玉祥为政治资本,暗中同蒋介石谈起交易来,蒋介石明白他的居心,便投其所好,亲赴北平约阎面谈。阎锡山在太原与冯玉祥虚以委蛇,却又偷偷跑以北平与蒋密谈。经一番讨价还价,蒋介石委任阎锡山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阎锡山则答应尽快解决西北军。“协议”达成后,阎锡山回到太原,先是“称病”住了医院,后又退掉了赴日的船票,并寻个借口将冯玉祥骗到五台县建安村软禁起来。
  冯玉祥上了阎锡山的当,当然既怒又急。但他身处晋军之中,只能不露声色,暗地里却在寻找出路,设法拆散蒋、阎联盟。他在建安村里动弹不得,便暗中授意留在陕西主持西北军军务的宋哲元,要他绕开阎锡山,直接与南京政府联系,向蒋介石靠拢。冯的部下们痛恨阎锡山趁火打劫,又苦于冯玉祥被软禁,西北军军饷无法解决。得到冯玉祥的密令后,宋哲元等西北军将领算是找到了一条出路。当时,西北军的将领鹿钟麟在南京政府住军政部长,宋哲元便派参谋长陈琢如赴南京见蒋介石,表示西北军接受中央指挥,要求补给军饷。蒋介石闻言大喜,以为西北军已然不战自降,瓦解冯系不再需要借助晋军了。于是,他委派于右任和贺耀祖到西安宣抚点编西北军,安抚冯军部将,并供应军饷。从此,蒋介石与西北军的关系由对抗缓和,转而成为“亲密”了。
  阎锡山见此情形,深恐蒋、冯联合起来对付晋军。为了摆脱困境,他于中秋之夜亲往建安村,当面向冯玉祥赔罪,并提出联合反蒋的建议。冯玉祥见折散蒋、阎的目的已经实现,遂表示愿与间捐弃前嫌,联手反蒋。经商议,冯玉祥仍住在建安村,居于幕后,以留回旋余地,由西北军将领首先举事,并通电拥戴阎锡山为首领,共同讨蒋,然后再由晋军起而响应。
  1929年10月10日,宋哲元等27名西北军将领,联名发表拥戴冯玉祥、阎锡山,讨伐蒋介石的通电,列举了蒋介石的六大罪状:
  一、“自蒋氏继任主席,滥用威权,包办三全大会,党成一之党,中央成一之中央。假中央集权之名,行专制独裁之实”,“天下为私”。
  二、“自蒋主中枢,政以贿成。政府委员及财政官吏,非其私,即其妻党。狐鼠凭陵,秽闻昭彰。贪污之风,实甚于昔北京政府,以致开国正气,竟被蒋氏一手破坏无余”。
  三、“连岁水旱成灾,遍及全国。仅西北各省灾民数近二千万。哀鸿遍野,奄奄待毙”。蒋氏对非嫡系部队,“常景十余月发一晌,死者无抚恤,伤者无医药,生者无一食。而蒋氏及其左右私党,骄奢淫逸泊享帝王之奉。军民交瘁,漠不关心。自蒋氏到南京。不足三年,前后发行公债四亿二千万元”。“蒋氏用总司令名义支用特别费,每月百余万元。凡此黑暗贪污,即榨取民脂民膏民血”。
  四、“蒋氏狡悍阴整”,“毫无政治道德、权术自民诡谋百出”“行帝王专制之淫威”,使“兄弟骨肉自相残杀。今年湘、鄂、粤。桂川卜滇、黔等省,战祸连绵,蒋氏一实为之涌。”
  五、“蒋氏假借编遣为名,一面令竭力灭缩,一面自己加大招募。两度会议,皆属欺骗阴谋。近更向德国大购军械,暗扩军额。外标和平统一之名,阴行武力统一之实。”
  六、“蒋氏自知多行不义,为国所不谅,乃更异想天开,学拿破仑三世之所为,利用外交问题,转移国的目标”。“此次中东路事件发生愈月。和平交涉,既无把握,武力抵抗更不准备,坐令俄兵出没边境,焚烧城池。边民数百万流离失所,财产损失,以数万万计,丧权辱国,薄海痛心。”
  通电最后宣布:“蒋氏不去,中国必亡”,“即日出发,为国杀贼,万死不恤”。
  宋哲元等的讨蒋通电慷慨激昂,指陈蒋的几条罪状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有一定的号召力。通电发出后,西北军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向河南进军。但是,这一次西北军又上了阎锡山的当。通电讨蒋后,西北军进展很快,连战连捷,但晋军却按兵不动,迟迟不予响应,致使西北军后继乏力,士气大受影响,战局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变化。
  28日,蒋介石以陆海空军司令的名义,发表了《讨冯誓师词》,大骂冯玉祥说:“冯逆反复,好乱成性,勾结暴俄,祸国殃民,既召外侮,又图称兵,内战国本,外失威信,举国同仇,疾首痛心,全军愤激,师出正名,为党讨逆,为国牺牲,党亡与亡,国存与存,身为后死,誓不偷生,义无反顾,勇往急进,军法连坐,敌代同心,内奸不除,国无幸存,叛徒不灭,民难安宁,歼除内奸,固我国本,肃清反叛,安我国民。”
  由于蒋军兵多将广,弹药、粮食充足,而西北军孤军深入,兼以宋哲元和孙良诚因争夺指挥权而发生矛盾,孙良诚意气用事,竟擅自率部脱离战场,导致全线溃乱,全军退回到潼关以内。因此,仅仅一个多月,蒋介石就打败了西北军。冯玉祥第二次反蒋又失败了。所幸这一次冯玉祥身在幕后,从表面上看,蒋介石打败的是宋哲元和孙良诚部下的西北军,并未与冯玉祥发生直接的冲突。因此,西北军战败后,冯玉祥的处境至少没有变得比开战以前更糟糕,蒋介石也不敢逼冯过甚,给他指了两条出路:或者到中央供职,或者出洋考察。
  冯玉祥处境如此,阎锡山的日子也不好过。10月28日,蒋介石把特任阎锡山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命令公布于众。11月5日,阎锡山也喜洋洋地宣布就任此职。然而,就在阎锡山脸上的笑容还没褪去的时候,11月26日蒋介石突然规定:“在中央有职务者不得再兼省职。国府委员应驻京,无公事不能离职。”按照这个规定,阎锡山将不得不离开太原到南京去当官,这实际上等于被蒋介石“削了藩”,等干将晋军拱手送给了蒋介石。接着,蒋介石又派宋子文到平、津两市,把平、津税收尽数归为国有,使盘踞平、津实地的阎锡山从此无税可收,空守着个水中月、镜里花。阎锡山几年来帮蒋介石绞杀其他派系,出力甚多,到头来落得这样的结局,连连吃了蒋介石几个“哑巴亏”。而且,眼看蒋介石将嫡系部队大批北调,明摆着是冲着晋军和冯军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向善于投机钻营的阎锡山也不得不考虑出路问题了。出路只有两个,或者拥蒋,任其宰割,弄个有名无实的闲官当;或者反蒋,拼个鱼死网破。若果然扳倒老蒋,前景自是妙不可言。在两条出路的抉择中,阎锡山还没拿定主意,蒋介石却又来逼他了。1930年1月16日,吴铁诚奉蒋介石委派来到太原,请阎锡山补行副总司令就职仪式。这不是个仪式的问题,而是蒋介石逼间表态的一种形式。阎锡山被挤到绝路上,遂借机发表了反对蒋介石的演说,公开指责蒋介石独裁。并要求蒋介石下台,“在野负责”。蒋介石则一面反唇相讥,一面调兵遣将进行武力威胁,同时授意何应钦提出也叫阎锡山下野。
  蒋、阎的争吵,使冯玉祥看到了转机。他虽被困建安村,但与西北军将领仍保持联系。这一次,冯玉祥重施故伎,密令鹿钟麟派与蒋介石联系,并故意使阎知道。阎锡山果然上当,认为蒋、冯意欲联合对付晋军了。他审时度势,认为冯玉祥反蒋是一向坚决不馁的,现在冯处于逆境,自己若能主动与他修和,共同反蒋,冯玉祥多半会同意,何况他与冯是拜把子兄弟,冯又是个粗放豪爽之,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不怕冯玉祥不尽释前嫌,联手发动新的反蒋战争。于是,阎锡山决定联冯打蒋。他自任首领,请冯玉祥回陕指挥西北军。在冯玉祥临走的前一天,阎锡山又来到了建安村,极其诚恳地对冯玉祥说:
  “大哥来到山西,我没有马上发动反蒋,使大哥受了些委屈,这是我第一件对不起大哥的地方;后来未哲元出兵反蒋,我没有迅速出兵响应,使西北军受到损失,这是我第二件对不起大哥的地方。现在我们商定联合反蒋,大哥马上就要回到潼关,发动军队。如果大哥对我仍不谅解,我就在大哥面前自裁,以明心迹。大哥回去以后,倘若带兵来打我的话,我决不还击一弹。从今以后,晋军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大哥的军队也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一律待遇,决不歧视,我心耿耿,唯天可表。”为了表示诚意,阎锡山当场交给冯玉祥现款50万元、花筒手提机关枪200支面粉2000袋,于 1930年3月9日送冯玉祥回到陕西。
  冯阎结盟后,阎锡山一边积极进行战前部署,一边制造假象,发出“下野”通电。3月10日,西北军将领23发电挽留,并表示愿追随阎锡山奋斗到底。13日和14日,晋军将领和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的将领共计57通电全国,一面历数蒋介石的罪状,要蒋还政于民,一面公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推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推刘骥为总参谋长。
  4月1日,阎锡山在太原宣誓就任总司令,冯玉祥和李宗仁分别就任副总司令。阎锡山就职时发表通电,指斥蒋介石“专制独裁,为所欲为”。以致“党不党矣,政不政矣,国不国矣,民不聊生矣。”
  至此,中原大战爆发。
  4.军事与政治的双重胜利
  1930年4月,蒋介石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名义,编了《讨伐叛党祸国殃民的阎锡山冯玉祥卜书,将《国民政府拿办阎逆锡山令》、《讨伐阎锡山宣传大纲》、《讨伐冯逆宣传大纲》等予以公布。并历数了阎锡山的罪恶:
  “一、假革命之名而攫取权位”;二、“残害同志,劝袁称帝”;三、“假名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