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亚若是当时的专员公署里唱戏唱得好的几位女士之一,她的京戏功底虽不能与科班出身的名伶们相双,但一出《玉堂春》也常常令人击手称赞。据说,蒋经国的夫人方良还时常向亚若请教,亚若也一度认真地当过蒋方良的京剧家庭教师。
  章亚若以她的多才多艺博得了蒋经国的青睐,尤其以她的温柔聪慧、善解人意一步步占领了蒋经国的感情世界。蒋经国沉醉于亚若的柔情之中,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捧给这位温婉可人的佳丽。他将自己世袭珍藏、从来不曾示人的留苏日记手稿交给亚若阅览,让自己的心上人步入他昔日的苦难世界,分尝他所经历过的人生百味。当蒋经国的生母不幸遇难后,他又将毛夫人生前最喜爱的一床绣有鸳鸯图案的丝质被面送给章亚若。其用心之良苦,是令章亚若为之心醉的。
  蒋、章之间的恋情迅速发展,超越了师生界线和上下级的界线,两人以“慧风”、“慧云”的呢称取代了彼此的呼名唤姓。不久,爱情的种子发了芽,章亚若怀上了蒋家的后代。至此,蒋、章恋情完全公开,专员公署上上下下到处传扬,以至远在重庆的蒋方良及蒋介石夫妇也得到了这一“喜讯”。蒋方良以夫人之尊,自然不依不饶,曾去找宋美龄哭诉,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醋海波涛”。蒋介石闻讯后,虽然没对儿子严加训斥毕竟儿子肖父,这小蒋的风流较之老蒋的风流还差得远呢但也发了一封密电,限蒋经国立即处理此事。
  老蒋令小蒋限期处理这桩风流公案,实在也是为小蒋的前程考虑。毕竟蒋经国与章亚若的关系无名无份,若是传扬开去,势必授蒋经国的政敌以口实。蒋经国在赣南推行新政,树敌过多,积怨不浅,若是因此事被政敌们抓住把柄,势必直接累及蒋经国的形象与政治前程。蒋经国接到父训之后,也早想通了这一节,他考虑到章亚若在此次风流案中最容易成为受攻击的目标,甚至连她的安全都成问题。于是,他决定将章亚若送到环境相对安定的大后方去待产。
  章亚若对此时分手极不情愿,怎奈蒋经国苦口婆心一番规劝,遂勉强答应了。1941年底,蒋经国假座张万顺酒店设宴为章亚若饯行,陪席的有章亚若在青干班的结拜兄弟王升、倪豪、桂辉等,此外还有桂辉的哥哥、亚若在专员公署的同事桂昌宗。
  据桂昌宗回忆,当时同席者是否都明白此次宴会的目的,他不太了解,但他和妹妹桂辉是完全知情的。因为早在1941年89月间,亚若即来找桂昌宗,告知已怀有专员后代的秘密,并央求昌宗尽快找到其妹桂辉,请桂辉陪她一起到桂林去待产。亚若还透露;公署里有刻意拉关系的人主动表示愿意同行,但亚若怕这些人靠不住,均未予同意。
  桂辉接到哥哥的电话后,立即回到赣州,准备陪亚若同赴桂林。
  蒋经国让亚若到桂林生产,除了考虑桂林天然岩洞较多,躲避日军空袭较为方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尚未沦入日军铁蹄之下的地区中,只有省立桂林医院的设备最好,水平最高,对亚若母子的安全能有保障。可惜造化弄人,章亚若恰恰就是在这“有保障”的地方魂归天国的。
  章亚若一行到了桂林后,由广西民政厅长邱昌渭出面,代她们租下了狸狮路的一幢房。在章亚若隐居桂林待产期间,蒋经国多次以“公事出差”为由,到桂林去探望。章亚若生下一对双胞胎后,他更来得勤了,为了力求保密,蒋经国还曾利用化妆手法改变容颜,以掩饰自己的身份。
  章亚若的双生子是早产,比预产期提前了大约两个月左右。据章亚若的妹妹章亚梅回忆说,1942年春节后的一天,她从赣州专程赶到桂林,一到狸狮路,即听说姐姐已住进医院,于是章亚梅立即赶往医院,照料产后的三姐。章亚梅说:“两个小侄儿一出世,就被送进了保温箱中。”
  章亚梅称蒋经国为“阿哥”,此后一直延用这个称呼。章亚梅还清楚地记得,当三姐亚若出院时,蒋经国专程来到桂林,在狸狮路等待着亚若母子三人回家。当时,亚若还叮嘱妹妹不要告诉“阿哥”哪个孩子是老大,说是让他猜一猜。这“阿哥”居然经住了“考验”,他满面笑容地仔细端详了两个儿子之后,立即毫无差错地指出了谁大谁小。亚若开心极了,她觉得蒋经国是真心喜爱这一对双生子。
  章亚梅当时一边开玩笑地指着婴儿的小脑瓜说:“看你这两个儿子,又瘦又小,像小猫咪一样!”“猫咪?”蒋经国笑了起来,他低头对怀中的两个儿子喊道:“大猫!小猫!”
  从此,蒋(章)孝严、孝慈两兄弟的乳名就唤作“大毛、小毛”。
  这一对双胞胎兄弟满月时,蒋经国又一次赶到桂林,这次他还带来了两兄弟的学名:孝严、孝慈。蒋经国不仅依从蒋家第三代的“孝”字为双生子命名,而且告诉亚若,虽然没有正式的婚姻,但儿子仍应姓蒋。据章孝严于90年代撰文回忆,直到他们兄弟俩的生母章亚若去世后,这对小兄弟交由外婆周锦华照管,为了安全起见,到他们3岁多人托儿所前,才改为章姓,而且这改姓之举是在争得了蒋经国的同意后施行的。据说,当时达成的协议是:一旦形势安定后,再将孝严与孝慈兄弟俩的姓氏还原的。
  章亚若生子后,章亚梅及桂辉一直在她身边照护。章亚若死前的几个月时间中,蒋经国频频来探望,表现了他对章亚若及两个儿子的一往情深。桂辉回忆说:有一次大伙在门外纳凉,章亚若双手环抱着两个儿子,无限神往地述说着他们长大后的各种计划与安排,脸上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然而直到这时,章亚若在蒋家的地位与身份问题一直未能明朗化,亚若对两个儿子的名份问题尤其关心,她开始趁蒋经国来桂林的机会,用柔情和泪水催促他了。她要尽早使两人的关系合法化,以保证儿子们的地位的合法化。她不肯长期躲在“妾身不明”的阴影中。
  也就是这一时期,蒋经国的政敌们开始频繁向老蒋告状,经国在私生活和官场上承受着空前巨大的压力。
  就在这时,1942年8月的一天,章亚若突然死亡。章亚梅和桂辉在这突然的变故面前茫然无措,至感困惑。
  她们全都记得,章亚若去世的前一天,还活蹦乱跳,浑身充满了活力。头一天的傍晚,她应邀赴了一场晚宴,至深夜回家后,感觉腹痛难忍,第二天早上进入医院治疗,却从此一去不复返,死在了医院里。
  章亚梅和桂辉都认为,章亚若并非自然死亡,她们怀疑她是遭人谋害致死的。
  章亚梅说,章亚若去世的前一天下午,桂辉来了,两人聊了一会儿天,章亚若告诉亚梅,说她要去朋友家赴宴,嘱咐章亚梅照看好大毛和小毛,然后就走了。
  直到夜很深了,章亚梅才听见三姊章亚若回家的声音。她从房里走出来,一看吓了一跳。章亚若面色苍白且东摇西晃,连说话都非常困难,她勉强挣扎着走进房屋,躺在床上,脸上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大姊和章亚梅急忙找急救的药品,要章亚若服用。
  折腾了一夜后,第二天清晨,章亚若又痛得双手抽筋,紧抓着床单。章亚梅忙前忙后地照料双胞胎,不记得章亚若是怎么被送往医院的。
  桂辉证实,章亚若是在外出赴宴归家后,才开始上吐下泄的。那天,桂辉并没随同赴宴。
  桂辉还说,章亚若去医院是她陪着去的,并且以电话通知了当时来桂林出差的哥哥昌宗。
  那天上午,桂辉在医院的走廊上等着,大约10点或11点的时候,突然听说章亚若在医生打针后病情恶化,而陪在章亚若身边的昌宗听医生吩咐去街上买医疗要用的冰块,不到半小时,章亚若就死了。
  桂辉怀疑给亚若打针的医生有问题。她满怀恐惧地和哥哥一起回到狸狮路,由于章亚梅年纪小,怕她受到惊吓,因此没把医院的事告诉她。
  桂辉和昌宗二人,从那天起,就无时无刻也为自己的安危担心,他们远离赣州和桂林,数十年来,一直在恐惧中度日,桂昌德之所以改名桂辉,主要也是因为这件事。她说,曾经听说当年那位在桂林医院给章亚若打针的医生试图打听她的下落,有寻她灭口的意思。直到数年前,桂辉得到那位医生去世的消息,才放了心。
  那天上午陪着章亚若在病床旁的桂昌宗有更明确的记忆。他说,接到妹妹的消息,赶到医院时,章亚若已完全恢复了。她躺在床上,见到桂昌宗,还请他坐下谈天。
  桂昌宗还记得,章亚若说着说着提到她的“地位”未定,禁不住神色悲伤,满眼泪痕。
  一会儿,一位姓王的医生拿着针筒来了,先试着注射章亚若的右胳膊,没插进血管,然后绕过病床,替她在左手臂打了一针。
  亚若用手揉着胳膊上被针扎过的地方,看着医生跨出病房门没几秒钟,突然一声尖叫:“哎呀!不好了!”她对着桂昌宗大喊,说自己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随即昏迷过去。
  桂昌宗当时吓呆了,她跑出去赶忙找医生,护士听到他的呼喊都来了,一时间房里人声嘈杂一片混乱。有位医生说要使用冰块,吩咐桂昌宗去买。
  桂昌宗在街头转了二三十分钟,好容易买了一袋冰块,赶紧回到医院,只见床边都是人,他踮起脚也看不见床上的章亚若。正着急的时候,他早先熟识的省立医院院长走到身边,给了他一张病危通知单,他还记得,单子上写得是“血中毒”。
  院长没做进一步解释,桂昌宗也慌了手脚,几分钟后,人群散去,医生宣布急救无效,章亚若已死,尸体要送太平间冰存。
  之后的一个下午,都是在混乱中度过,当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后,桂昌宗兄妹及章亚若的大姐懋兰都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谋杀。
  章亚若的死,根据桂氏兄妹与章亚梅的推断,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