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愣严经通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曰: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诸说无生法忍八地乃得,今于三渐次中已证无生,而五十五位从此建立,则回异余经;故后结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所谓以果地觉为本因心,是为真修之要也!足知诸位如涉海履空,无阶级中之阶级耳!岂可以渐次地位而拟之哉?

 

上总明依三渐次为返妄归真之本竟。

 

次别明元依一心三观之相渐断无明为转凡成圣之因,分三:初世间差别因,分三:初由中道妙观摄假入真证空如来藏,分三:初干慧地: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圆明蓥十方界,干有其慧,【谓空有其慧,无力断惑】名干慧地,欲习初干,【但干欲流,未干无明流】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议曰:此下明进趣因位也!华严明因有二种:地前三贤名差别因、地上名平等因。天台判三贤为外凡,四加行为内凡,地上名圣位,信前为观行位,十信为相似位,十住已后为分真位。谛观此经总不如是,回异诸说。以上文云:违其现业即获无生法忍;又云: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始从观行以干慧心即名圣位,又何外凡、内凡之可分哉?此在圣心所履境界,固非妄识可知,然就圣言比量,明文自有昭著,以理为准庶可依通耳!是善男子:即上修三渐次之行人也!由违现业,尘既不缘,根无所偶,故得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此结上三渐次之功行也!

 

前二决定义云:欲取菩提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以此经宗真修,专以断淫为本,故因地先审发业、润生二种无明为所断之惑,故今证果之初约观行心,先断此二种无明为发轫初步;其根境不偶则发业不生,不复续生则润生永绝,此二不生即真无生忍也!无生忍:即真不生灭心也!故此证果专以不生灭心断此二种无明,是以果觉为我因心,故从干慧即名圣位,不比他经分破分证之说也!执心虚明:是伏二种无明不起也!已离欲染无烦恼障,故纯是智慧。以入流亡所,一根返源,六根解脱无复隔碍,故慧性圆明蓥十方界。此但观慧圆明,未见真理,故干有其慧,名干慧地。但干欲习,无明全在,故未得与如来法流水接。此观行初心单约断欲,故立此位,诸经所无。

 

二十信: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议曰:此约观行增进初心立十信位也!此十信位即在干慧观心中入,以中道直观八识,渐渐研穷,故曰:即以此心中中流入;正如除结当心也!逆流而入,入之既深则心精发化,故云:圆妙开敷;此乃自心发悟,如莲华开,真心忽现。大论云:性戒清净,犹如妙华开敷,发生自他善因果故。即从所悟重发观慧,故曰:从真妙圆重发真妙。是则的信自心本无生灭,故曰:妙信常住。此则一切生灭妄想永不现行,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故曰:灭尽无余。唯一精真湛不摇处,故曰:中道纯真。名信心住:谓能安住信心也!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议曰:此第二信!由此妄想灭尽,纯真信心圆明精了,故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此以初信圆成,七识不行,故舍身受身一切欲爱习气皆现在前。此见惑已尽,思惑渐断,故能忆念不忘,名念心住。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议曰:此第三信!进断思惑,故妙圆纯真。由真精观智销镕爱习,变习成智,故曰:通一精明;此正二乘涅槃!是则习销智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妙理,以尽闻不住,故名精进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分破无明】名慧心住。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定慧并运】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议曰:此第四信!以习气既销,故心精现前。二惑已除,故纯是智慧。名慧心住:此已观智圆明。故第五信即执持此智明遍照本体湛然,照寂双流,则寂妙常凝,名定心住。第六信位由智得定,定久发光则慧性圆明。定慧并运,故明性深入。智能会理,故唯进无退,名不退心。一向判位当七信为不退,断见思惑,得六根清净;今于三信已断见思,六根圆通,而六信得不退者;彼约先断见思以及尘沙,后及无明;今经发觉初心三渐次中,即以中道径破根本无明,任运粗垢先落,如澄浊水,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单约中道观智,故回别诸位,不可概论也!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议曰:此第七信!前虽有进无退,尚有进趣猛利之相;至此七信进趣功纯,定慧两全,故曰:心进安然保持不失。见思缘影已尽,仗中道观分破无明,法身渐显,故与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也!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议曰:此第八信!由前观智增明,保持既久,心光发晖,妙契法身,故曰: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理智融通,故如镜交光,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议曰:此第九信!以微密观照返照心源,顿契寂灭清净心体,故曰: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自然任运而入,不假作为,故曰:安住无为。以凭观照之力,一念失照即堕无明,故名戒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议曰:此第十信!前虽不失犹未纯熟,常防其失,故未自在;至此功用已纯,故曰:住戒自在。游历性空,随愿断惑,名愿心住。按此信位虽列十名,实是观行成就,圆成一心,以中道纯真,故非相似比也!向后三贤只以此一心研穷三观次第而入,故为差别因也!十住乃以中道妙观摄假入真,以显本觉出缠,证空如来藏。

 

三十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议曰:此十住位!谓以观行研穷,开发本觉常住真心;所谓尽闻不住,以无住为住,故得住名。华严每位约观行有入、住、出三相,总蹑前位以为胜进,然后进入后位,故此文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是以三渐次及干慧地为真方便,为入;发此十种信心,为住;但十种心历别未圆,至十信满心寂照双流,融成一味,使十心涉入,无次第相,圆成一心,名发心住,为出;是以十信观行胜进功圆,总成初住一位也!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故曰:心精发晖。以此心初显,故云:发心住。其无始无明须渐次研穷深入,所谓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故向后四十四心由是而立也!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议曰:此第二住!以中道观圆照自心,故曰:心中发明。所观理境了然现于观智心中,故如净琉璃内现精金。即以前微妙观智游履此心,净治无明,故曰: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治字平声呼]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议曰:此第三住!由前治地以智照理,理随智现,故曰:心地涉知。境智历然,故曰:俱得明了。智照既明,理境亦大,尽十方际成一真境,故曰:游履十方。理智冥符,不落空有,空不能留,有不能碍,故曰:得无留碍。心心无间,名修行住。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议曰:此第四住!由修行位以中道妙智观中道妙理,心境不异,故曰:行与佛同。初以智熏真如,而真如渐显亦返熏智,智得所如,故曰:受佛气分。念念证真,故曰:如中阴身自求父母。始、本暗合,故曰:阴信冥通。融会藏性,故曰:入如来种。以本觉种子令彼观智新熏发生,名生贵住。以般若尊重,特以贵名。以智摄理,故如入胎。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议曰:此五、六、七、八四位通约住胎之相以明观智之功也!以始觉观照含育本觉,故曰:亲奉觉胤。观行已成,故曰:如胎已成。名方便具足住:方便即观智也!谓非观智本觉不显,乃由方便而具足者。理智不二,心境一如,故曰: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理智冥合,理随智增,有进无退,名不退住。本觉圆满,一念顿证,故曰: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具体而微,名童真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议曰:此第九、十二位约出胎之相以明观智也!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故曰:形成出胎,名法王子住。始、本合一,名究竟觉;由华严位位成佛,故如王子长成堪绍觉位,名灌顶住。轮王授太子位,取四大海水以灌其顶,名为授职,是为真子;觉位亦然,故称灌顶。

 

上前十住位以中道妙观观三谛理,任运先证空如来藏竟。

 

二由中道妙观带真涉假证不空如来藏[十行]: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自觉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