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0瑜伽菩萨戒本之心理与伦理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思神力,不生信解 (anaadhimucyamaano),憎背毁谤 (pavadate):「不能引义,不 
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如是毁谤,或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闻甚深最甚深处,心不信解。菩萨尔时应强信受, 
应无谄曲 (a‘sa。thena),应如是学:「我为非善,盲无慧目,于如来眼,随所宣说, 
于诸如来密意语言而生诽谤。」菩萨如是自处无知,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 
随观见。如是正行,无所违犯。虽无信解,然不诽谤。 
  〔第三十、爱恚赞毁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 (s'aami。sa) 心,有瞋恚 
(pratigha) 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无违犯者,'*1' (1)若为摧伏诸恶外道,(2)若为住持如来圣教,'*2' (3)若欲方 
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3' (4)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已净信者倍复增长。 
  〔第三一、不听正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议决议,憍慢所制,怀嫌恨 (aaghaata) 
 心,怀恚恼 (pratigha) 心,而不往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而不往听,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1' (1)若不觉知,'*2'(2)若有疾病,(3)若无气力,'*3' (4)若知倒 
说,'*4'(5)若为护彼说法者心,'*5' (6)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 
'*6' (7)若已多闻,具足闻持,其闻积集,'*7' (8)若欲无间于境住心,(9)若勤引发 
菩萨胜定,'*8' (10)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 
心令定,不往听者,皆无违犯。 
  〔第三二、轻毁法师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思轻毁 (avamaanayati),不深恭敬 
(asatkaroti),嗤笑调弄,但依于文,不依于义,'29'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 
犯。 
  〔第三三、不为助伴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应作事,怀嫌恨(aaghaata)心,怀恚恼 
(pratigha)心,不为助伴——谓于能办所应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正说事业加 
行,或于掌护所有财宝,或于和好乖离诤讼,或于吉会,或于福业,不为助伴,是名有 
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助伴,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1'(1)若有疹疾,(2)若无气力,'*2' (3)若了知彼自能成办,(4)若 
知求者自有依怙,'*3' (5)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4' (6)若欲方便调彼伏 
彼,广说如前,'*5'(7)若先许余为作助伴,'*6' (8)若转请他有力者助,'*7' (9)若 
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8' (10)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 
'*9' (11)若为将护多有情意,'*10' (12)若护僧制,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第三四、不往事病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 (aaghaata) 心,怀恚恼 
(pratigha) 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1'(1)若自有病;(2)若无气力;'*2'(3)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 
事;'*3' (4)若知病者有依有怙;'*4' (5)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5' (6)若 
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6' (7)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8)若欲护持所修 
善品令无间缺;'*7' (9)若自 
… 
'29'《伽论》卷45 (大30,539a7ff。)「云何菩萨修正四依?(1)谓诸菩萨,为求义故, 
从他听法,不为求世,藻饰文词,菩萨求义不为求文,而听法时,虽遇常流言音说法, 
但依于义,恭敬听受。 (2)又诸菩萨,如实了知闇说大说,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 
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若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补特伽罗。如是 
菩萨以理为依,补特伽罗非所依故,于真实义,心不动摇,于正法中,他缘匪夺。(3) 
又诸菩萨于如来所,深殖正信,深殖清净,一向澄清净,唯依如来了义经典,非不了 
义。了义经典为所依故,于佛所说法毘奈耶不可引夺。何以故?以佛所说不了义经,依 
种种门辩本性义,犹未决定,尚生疑惑,非了义故。若诸菩萨于了义经不决定者,于佛 
所说法毘奈耶犹可引夺。(4)又诸菩萨于真证智,见为真实,非于闻思,但识法义,非 
真证智,是诸菩萨如实了知,修所成智,所应知者,非唯闻思所成诸识,所能了达。如 
实知已,闻如来说,最极甚深,所有法义,终不诽毁,是名菩萨修正四依。」 
  
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8' (10)若先 
许余为作供事。 
  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第三五、非理不为说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 
(aaghaata) 心,怀恚恼 (pratigha) 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 
是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宣说,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1' (1)若自无知,(2)若无气力,'*2' (3)若转请他有力者说,'*3' 
 (4)若即彼人自有智力,'*4' (5)若彼有余善友摄受,'*5' (6)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 
说如前,'*6' (7)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 
(8)若复知彼性弊龙悷,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第三六、有恩不报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先有恩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怀嫌恨 
(aaghaata) 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30'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现酬报,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1' (1)勤加功用,无力无能,不获酬报,'*2' (2)若欲方便调彼伏 
彼,广说如前,'*3' (3)若欲报恩而彼不受,皆无违犯。 
  〔第三七、患难不慰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堕在丧失财宝、眷属、禄位、难处,多生 
愁恼,怀嫌恨 (aaghaata) 心,不往开解,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开解,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应知如前于他事业不为助伴。 
  ﹝第三八、希求不给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饮食等资生众具,见有求者来正悕求饮食等事,怀 
嫌恨 (aaghaata) 心,怀恚恼 (pratigha) 心,而不给施,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 
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能施与,非染违犯。 
… 
'30'《伽论》卷46列出五种现酬报恩人的相状:「一者,安处有情令学己德;二者,方 
便安处令学他德;三者,无依、无怙、有贫,随力随能作依怙等;四者,劝令供养诸佛 
如来;五者,令于如来所说正法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大30,546a…13ff。) 
  
  无违犯者,'*1' (1)若现无有可施财物,'*2' (2)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 
'31''*3' (3)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4' (4)若来求者,王所匪宜,将护王 
意,'*5' (5)若护僧制,而不惠施,皆无违犯。 
  ﹝第三九、不如法摄众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32' 徒众,怀嫌恨 (aaghaata) 心,而不随时 
无倒教授,无倒教诫,'33' 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 
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违 
越,是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诫,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1' (1)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2' (2)若护僧制,'*3' (3) 
若有疹疾, (4)若无气力,不任加行,'*4' (5)若转请余有势力者,'*5' (6)若知徒众 
世所共知,有大福德, 
… 
'31'《伽论》卷39(大30,505c1ff。)「。。。。是诸菩萨,以其种种内外施物,于诸众生, 
或有施与,或不施与。云何施与?云何不施?谓诸菩萨,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 
生,唯令安乐,不作利益,或复于彼不作安乐,不作利益,便不施与。若知种种内外施 
物,于彼众生,定作利益,不定安乐,或复于彼定作利益,定作安乐,即便施与。如是 
略说菩提应施、不应施已。次当广辩。。。。」 
'32'《伽论》卷48 (大48,563b28ff。)「于一切住菩萨行中,当知菩萨略有六种,于诸 
有情无倒摄受,何等为六,一者顿普摄受,二者增上摄受,三者摄取摄受,四者长时摄 
受,五者知摄受,六者最后摄受。」 
'33'《伽论》卷38详列八种教授,如先了知众生之心,之后,应机示现种种法门令其趋 
入,并为说对治常、断二边之中道行,令众生舍诸增上慢等:「云何教授?当知教授略 
有八种:。。。。于教授时先当审谛寻思其心,如实了知寻思。如实了知心已,寻思其根。 
如实了知寻思,如实了知根已,寻思意乐。如实了知寻思,如实知意乐已,寻思随眠。 
如实了知寻思,如实知随眠已,如其所应随其所宜,示现种种所趣入门,令其趣入。。。。 
令趣入已,为说能治常边邪执,处中之行。为说能治断边邪执,处中之行。令其除舍未 
作谓作,未得谓得,未触谓触,未证谓证,诸增上慢。」(大30,504b1ff。) 
  同卷亦详言遮止、开许、谏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