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草分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姚澜;朝代:清;公元1644…1911年
     
     序
     考《汉书*艺文志》,分医经与经方而二之。而隋书经籍志则统以医方。乃读其论,则均有味乎
谚所谓有疾弗治。适得中医云云盖诚见夫医或失宜,热以益热,寒以增寒,转伤于内,与其授权于庸
医,固不若听命于造物,以不治治。然瞑眩瘳疾载在书,医师率属,十全为上,亦着于周官,安得废
医,夫亦曰审之而已。《神农本草》,《汉志》未登,肇见之《隋书》,嗣而《唐书》新旧,而《宋
史》悉录之,即国朝《四库全书》,采医家言至九十七种,言本草者亦十余种。在神农初,药分三品,
共三百六十种。迨雷公桐君,增其族类,广其主治,而书益着,而医经资之达其用,而经方之名,因
以立。所以由汉而隋,史氏遂统以医方称也。且夫医书之存于今者,亦仅矣。夫《针经》、《素问》,
古所谓《黄帝内经》也,次若《难乃与针灸家所共援,以察荣卫部位脏腑脉法、经络穴。是史论医经,
所谓原人、血脉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慎度所施。而后之人,有因以畅其说者,如《金
匮要略》、《伤寒论》,及《病源候》,及三因五运六气等论,皆医经之遗也。余则各本草,乃史论
经方,所谓本草木之寒温,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因气感之宜,以通蔽解结。而后之人,有因以
善制造者,如《千金》、《百一》、《和剂局方》,及《全生》、《卫生奇疾》等方,皆经方之类也。
即至意见有偏,门户各立,有若河间易州金华,或主泻火,主滋阴,莫不各先研经图后,依于本草而
讲修治。然则经图及本草,其医之始事欤。今诸医经,既难率购,而《四库》所录诸本草,坊间亦少
刊布。即所市有《本草备要》从新各编,又绝不及经图,徒掇拾破碎,未易会通而酌其宜。山阴友人
姚建霞茂才来省,其兄清如于靖安署,示予以本草分经一编。编中略采录诸经脉图,具列诸药总目,
再析列通行分行,不循经络各类中,各以补和攻散寒热,自为其类。不务详核,而尚简当,甚便检阅。
熟审之,依论为方,当不至益热增寒,而疾可瘳,十全可几。惜板毁于兵,无从复购。因为正其次序,
复付手民公诸世,增名为《本草分经》审治。审之者谁?阅此者事也。编着者谁?实建霞同堂曾王父
讳澜号云广文先生也,而名以和尚,则以晚年寡发,故又冠以维摩。维摩诘?盖深入法门,明了众生,
能断众生病者,想诸经图其究之精矣。乃若本草,实医之始事也,是编之着。不过如药王药上王子,
尝世界草木金石,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是冷是热有毒无毒。如《严经》所云,尔维摩
学佛,服行无量功德,当不仅以是编。狎视之,维摩有知,其将亦点首乎。黄梅梅雨田。
      
原叙 
本草之作,肇自神农,厥后代有传书,至纲目而大备。然卷帙浩繁,艰于记诵。于是肤浅者,流率以
药性赋为宗旨,挂一漏百,贻害无穷。迨备要从新诸书行于世,而后本草之功用复着,顾其体例,则
仍以草木虫鱼,分门而比类。读者但识其性味主治,而于所入之经络,每多忽之,此所以有诛伐无过
之讥,而难于收针芥相投之效也。吾友山阴姚君,名澜字云,申韩高手也。由明经需次广文,余筮仕
之江,即延之宾馆,论交垂三十年间。遇微病君为治之,则信手拈来,药止数味,而效如桴鼓。询以
岐黄,曰∶〃吾非知医,但知某药入某经耳。〃庚子之春,余摄篆越郡,得姚君所辑《本草分经》抄
本。公余之暇,披览一过。盖以经络为纲,以药品为目,俾阅者豁然于某味为某经之药,不致乱投杂
进,其有裨于医术不浅哉。爰急为付梓,以广其传。姚吾素善病,中年须发尽脱,因自号维摩和尚,
今已逾花甲,而精力不衰,殆即按经服药之明效欤。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 

     一、编内先列内景经络诸图,以资考镜,且使病患自觉何处为患,即可知为何经之病,宜用何经
     一、十二经次序∶始于手太阴肺,次手阳明大肠,次足阳明胃,次足太阴脾,次手少阴心,次手
太阳小肠,次足太阳膀胱,次足少阴肾,次手厥阴心包,次手少阳三焦,次足少阳胆,终于足厥阴肝。
是编不依次开列者,亦因便于翻阅故也。
     一、是编以经络为纲,药品为目。势不能于一经之内汇草木虫鱼之全,故总目全载药品,又于每
一、凡一药而兼入数经者,均于总目每味之下注明。至其性味功用,则止于第一经之一味内一、药有
不循经络者,另列杂品一门。凡总目不下注某经,或通行者,皆杂品也。凡一经汇一经之药,从其同
也。而其功用则各不同,故又分列补和攻散寒热六者,使之亦从其同。庶令阅者,依类取用,较为便
捷。 
一、药品多有一物数名者,若分载各味之下,则散而杂稽,兹将同名诸品,汇列一卷,以便 
一、药性有畏恶反忌,读本草者,不可不知。然古方多有兼用者,若泥于其性而不知变通,转多窒滞。
是当广阅古方,以求其义,不必存胶柱之见也。故编内不备载畏恶反忌之文。 
一、是编所载药名,及其字体,概从时俗。如薏苡仁作米仁,恶实作牛蒡子,又作姜,石    ;不妨
从俗,而在初学则便于查阅也。 
内景经络图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左右共四十二穴)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共四十穴)
     足阳明胃经(左右共九十穴)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共四十六穴)
     足少阳胆经(左右共八十六穴)
     手厥阴心包经(左右共十八穴)
     足厥阴肝经(左右共二十八穴)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共三十八穴)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
     手少阴心经(左右共十八穴)
     足少阴肾经(左右共五十四穴)
     奇经任脉(二十四穴)
     奇经督脉(二十八穴)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补)人参 
甘温微苦,大补肺中元气,其性主气,凡脏腑之有气者皆能补之。生阴血亦泻虚火,凡服参不投者服
山楂可解,一补气一破气也。按∶老山真参近时绝少,惟行条参其性味与人参虽同而力极薄,出关东,
不论大小,但须全糙白皮为上,半糙者次之,若皮色微黄虽糙难辨红熟者多伪,不可用。修条力甚薄,
而其性横行手臂,指臂无力者服之有效。参须与修条相同,其力尤薄。参芦能涌吐痰涎,虚者用之以
代瓜蒂,然亦能补气,未见其尽吐也。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高丽参:气味略似人参,而性较温。初服似有力,数日后便不觉矣。野者不可得,种者愈大愈
佳。东洋参野者皮白,状类西洋参而色香味无异人参,性则微凉,近皆种者,形似人参而性温,闻种
时皆用硫黄故也。若以之代党参,较为轻清,非可代人参也。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黄精:甘平,补气血而润安五脏,益脾胃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除风湿。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大枣:甘温,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脾病患宜食之。
加入补剂与姜并行,能发脾胃升腾之气。风疾痰疾俱非所宜。红枣功用相仿,而力稍逊。南枣不入药。
生枣甘辛,多食生寒热。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面:甘温,补虚养气,助五脏浓肠胃,北产陈麦良,新麦热,南产壅气助湿热。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鹿肉 
甘温,补中强五脏,通脉益气力。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羊肉 
甘热,属火,补虚劳益气力,开胃壮阳道,能发痼疾及疮。羊结成羊腹中者,治反胃。羊角明目杀虫。
生羊血治血晕,解一切毒。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鳝鱼 
甘大温,补五脏,去风湿,能走经络。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淡菜 
甘咸温,补五脏益阳事,治虚劳消气。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人乳 
甘咸,纯阴无定性,润五脏补血液,清烦热理噎膈,利肠。有孕之乳为忌乳,最有毒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人气 
治下元虚冷,日令童男女以时隔衣进气脐中,甚良。或身体骨节痹痛,令人更互呵熨,久久经络通透。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紫河车 
甘咸温,大补气血而补阴之功尤为极重,治一切虚劳损极,大有奇效,且根气所钟必达元海。病由膀
胱虚者用之尤宜。清水洗至净白,用铅壶隔汤煮极烂,连汁入药。或煮略熟文火焙干用,有胎毒者伤
人,须以银器试之。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和)甘草 
味甘,通行十二经,解百药毒,生用气平,补脾胃、泻心火、而生肺金;炙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
表寒。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峻剂则缓急,入润剂则养血,能协和诸药,
使之不争。头涌吐,消上部肿毒。梢达茎中。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香附 
辛香微苦微甘,通行十二经八脉气分,调一切,气能引血药至气分而生血,解六郁利三焦消积调经,
乃治标之品,损气耗血。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连翘 
见心和。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