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域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李明派出的东、西路大军已经无法再往前行了,东路大军按照李明的吩咐已经攻打到距离千叶城一百公里的地方,在那里,人困马乏的他们暂时驻扎了下来,然后通过无线电向李明汇报情况,等待着下一步的指示。而西路大军则长驱直入,越过中州攻入了目前已经宣布独立、但同李明关系很好的幽州。 
  幽州处于大唐的最西边,地域广阔,山林密布,是一个地形上不利于大部队行动的山区,在这个地方,李明的骑兵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使得他们在第一天就差点被幽州的敌军所包围,所幸王文和冷痕都非常有经验,两人分别带领两支大军从西侧突围而出,凭借着骑兵的机动力在有限的空间频繁的穿插,将敌军冲得七零八落,落败的敌军很快逃入深山之中,再也不见踪迹,看见眼前险峻的山峰、茂密的丛林和狭窄的山路,王文和冷痕没敢轻举妄动只有在原地驻守,休整待命。 
  得到这个情况的李明立即召集了蒙荫边关的所有将领,向他们出示了来自两路部队的报告,然后借着这个机会在蒙荫边关开始征召军队,在短短三天时间内,边关大军增加了十五万之多,随后,李明在除掉了几个反对的将领之后将二十万蒙荫边关的精兵派进了明扬城。 
  在十五天之后,蒙荫边关的十五万大军和李明东、西路的二十多万大军正式整合完毕,所有的原蒙荫边关士兵都被打乱编制插进了李明的部队中,而所有蒙荫边关的将领都罢免了官职,在士兵的押送下被押送去了碧泉岛。整合完毕的两路部队根据李明的命令,在东边千叶城外留守了十万精兵,西边幽州边境留守了五万大军,其余的部队则按照区域分别驻扎在中州各个战略要地,等大部队回到明扬城时,就只剩下五万部队了。 
  在东西路大军分别驻守中州之际,李明在蒙阴边关的第二步改革便正式开始了,一个月前就已经接到李明命令的高韦在两湖地区抽调了百名经验丰富的官员昼夜兼程赶到了蒙荫边关,然后便被李明安插到了各个重要部门,在熟悉工作之后,这些人将成为蒙荫边关十六城的重要管理者。 
  至此,李明耗时三个多月、出动三十五万大军的远征行动正式结束了,在付出了十多万精兵的伤亡之后,他顺利的接管了中州、择州合蒙荫边关三个地区,自己在这三个地区的总兵力也增加到了七十万,让他一跃而成为大唐最强大的一个势力。 
 
 
 
  
 ~第二百六十八章 奔波~
 
  黎明,万籁寂静。天上的繁星在天际一片鱼肚白的映照下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一缕火红的朝阳在天际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 
  盛夏的骄阳一跳出地平线,整个天地间便立即陷入了酷热之中,转眼间,鸟儿醒了,虫儿唱了,风儿也起来了,夹杂着热浪的风吹拂到每个早起的人脸上,却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一丝凉意。 
  就在这样一个清晨,李明的大军却正在忙碌着准备启程了。 
  李明这次出征意外的取得了蒙阴边关的控制权,使他的行程暂时耽搁了两个月,为了巩固住来之不易的成功,李明放弃了已经定好的林家庄增援计划,转而把精力放到了蒙阴边关和中州的控制上,知道所有新任的官员都熟悉了自己的岗位,他才将原有的官员全部隔职关押。这样,整个蒙阴边关和中州城的大部都已经成了李明的囊中之物。 
  在军事上,由于在中州和蒙阴边关的大军已经扩大到了七十万,虽说战斗力有所下降,但是相信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那些新加入的士兵很快就会变成合格的战士。通过留守碧泉岛的圣手王传来的消息,李明知道留下的那五十多万预备役部队经过统帅部和那些军校毕业的军官的训练,目前已经形成了不小的战斗力,这就让李明能够放心的将大部分的部队留守在中州,以防止李皎的趁机反攻。 
  李明这次带来的三十五万大军是当初他的所有家当。为了打通明杨城,他可以说是倾巢而出了。经过三个月的艰苦战斗,使部队增加到七十万之多。这个结果就是李明都未曾预料到。眼前这么多的士兵,势必不能按照以前的编制来分配了。因此,在经过了半个月的讨论后,李明部队新的编制方案出台了。 
  这次李明将所有的部队分成了四个军团,每个军团由三个军和三个加强师组成,共计兵员三十万人。曹豹、王文、卓君豪和冷痕毫无意外的出任了四个军团的司令员。曹豹的第一军团留守蒙阴边关,卓君豪的第三军团放手中州地区。泽洲地区由于根本没有象样的城市,所以李明仅仅是从第一军团中抽调了三个师驻守那里。同时,由于当前同西门虎的关系,李明并不担心大周的大军会攻击自己。因此,曹豹的第一军团实际上都是由原来驻守在江、湖两洲的预备役部队组成。为了锻炼这些原来的预备役部队,李明讲他们从江湖两洲的地方调到了遥远的蒙阴边关,以期待他们能够及早成为自己的主力部队。 
  这次李明部队的调任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作。单单将三十万大军从江、湖两州调到蒙阴边关就需要耗费巨大地财力物力。不过为了以后的发展,这个损失还是值得的。 
  在安排好一切之后,李明终于下令开拔了,由于蒙阴边关的三十万驻军需要江、湖两州的士兵到达之后才能换防,所以李明这次随行的就仅有十万大军和八万白种人的士兵了。 
  早在出兵前夕,李明就已经安排好了后勤部队,除了运送战争物资之外就是修筑道路了。这条道路是连通江州和蒙阴边关的一条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所以李明给出的要求很高。五十万后勤人员除去一部分运送粮草油品外,其余的大部分人都用在铺设道路上了。同时,他们还从江州和中州两地抽调了上百万的百姓协助修路,而这两三年来李明工厂里聚集下来的沥青、矿渣和水晶矿、铁矿中的那些碎石头,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同时,沿途的连山地区也能提供丰富的石材。在这短短的五个月时间里,一条初具规模的、可以允许一辆卡车通行的公路就横贯在中州、泽州的腹地了。从泽州码头上一直通到了明杨城下。 
  而那二百辆卡车,则早已经加上了碧泉岛自己炼制的汽油。虽说李明的炼油厂生产的燃油大部分都达不到汽油的标准,而且油品中的杂质更是非常多。但是李明这次带来了不少检验设备,其中就包括油品鉴定的检验设备和药品。因此经过他的精挑细选,一批油品被挑选出来倒进了汽车的油箱。好在国产卡车也不是特别娇贵,汽油的燃值虽然达不到标准,不过还是能够驱动汽车前行的。 
  大军出发前的准备折腾了半天,将近中午时才浩浩荡荡的从明杨城下的大营中开出。负责留守的曹豹、卓君豪等军官以及黄三、马林戚等行政官员纷纷在道路两旁同李明一一握手道别。目送着李明的大部队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 
  由于有了平坦的公路,李明部队的行军速度并不慢。二十天的时间,他们就翻过了连山,越过了三环城地区,通过沼泽密布的泽州,来到了位于泽州中部的岚江码头。 
  此时的岚江码头早已经被改造成为一个有十个船坞的大型码头。为了迎接李明大部队的回归,此时码头上已经排满了大大小小的战船,水路运输部长王涛早就在码头上翘首以待,看到李明部队当先开路的游骑兵,命令所有人员做好靠岸准备。 
  运送李明部队的船队在岚江上顺风飞驰了四天四夜,终于进入了宽阔的半山湖。看着眼前豁然开朗的湖面,李明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丝亲切感。半山湖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随着这段时间他越来越忙,离开这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每次回到这里,都让他产生一种非常亲切和安全的感觉。 
  碧泉岛码头上此时是彩旗飘扬、鞭炮齐响、密集的锣鼓声和众人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这次李明回岛是最风光的了,全岛的居民几乎倾巢而出。在码头上、道路边组成了一片人的海洋,宽阔的碧泉岛中央大道两边。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群。大家脸上都露出欢畅的笑容,高声的呼喊着李明的名字。这种场面,几乎让李明怀疑是不是到了当年文化大革命时代了。 
  热闹非凡的欢迎仪式进行了多半天,李明心中虽心急如焚,但还是不得不装模作样的坐在事先搭建好的高台上接受众官员的见面以及民众的献礼,闹得李明几次都想冲着圣手王发火。这种华而不实、消耗时间的表面文章实在是推广不得,否则会让各级官员争相效仿的。那时候,恐怕再要禁止就很困难了。 
  好在李明的军官一个个都训练有素,在李明接受众人膜拜的时候,他们就指挥舰队改道另外一个码头,有序的将李明的二百辆卡车和十多万部队卸下船只。碧泉岛上鼎沸的声音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 
  临近傍晚,碧泉岛码头上的欢迎仪式才算结束,满心不快的李明辞别了众官员和依然在欢呼的百姓,在亲卫队员的护卫下匆匆的回到了拥月山庄。 
  拥月山庄中,张瑶和蔓儿早已经在泉边的凉亭中备好酒菜,但却直到傍晚才等到李明回来。本来两人都是满肚子的不快,但是在看到李明的一刹那,这种不快却都转化成了滋味不明的泪水。不约而同的,两个人一起扑入了他的怀抱。 
  体会着温香满怀的感觉,李明暂时忘却了刚才的不快。张瑶自不多说,对于蔓儿能够放下矜持主动投入他的怀抱,李明还是非常感动的。 
  一夜无话,李明过完了缠绵的一晚之后,第二天中午匆匆的下山了。这一次,他将张瑶、蔓儿和众官员召集在一起,商讨下一步的计划。李明已经决定,回来之后就马上带领亲卫队员和庄崖前去增援林家庄。因此,张瑶和蔓儿必须继续代理领导工作。在临走之前,他必须将一些紧要的事情交代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