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日月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民百姓心中,成为顺应时势的最迫切呐喊。
  一时间,山东两淮的义士好汉接踵投靠,临近海州的齐淮州县纷纷来附,不出三月,圣军总兵力已扩至十万以上,东胜神洲的疆土沿着东部沿海的狭长地带急剧扩张,南抵大江,北近大河。
  宋金两国一个在长江以南手忙脚乱地调兵遣将,严防圣军过江;一个在黄河以北加紧肃清汉人义军,以防与圣军呼应。而疆界远隔的大理、西夏、高丽等国则相继派来使者,与这中原国度新近崛起的第三势力交好,齐天大圣的威名一时无两。
  “杀世间该杀之人,还万民不杀之世!”——这一反草菅人命的封建霸业观、把生命的权利提升到国家高度的政治思想令宋金统治者闻之色变,谈之切骨,在广大的士大夫阶层也引发了思想地震,惶惶终日者有之,击节赞叹者有之,激烈辩论者亦有之。
  总而言之,东胜神洲的建立,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在这样一个时代,第一次提出近似“为全人类而战”的斗争信念,也注定她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异类!这一点,连她的创建者——他都没有预料到。
  宋金方面的探报源源不断地传来,如他所愿,赵构小儿对班师来见的岳飞不仅没有斥责私纵明日之罪,反而褒奖有加,更驳回了岳飞壮心已阑的辞呈,勉令返回鄂州驻地。他备感欣慰,至少大英雄没有像后世评书中描写那样,一入京就被下狱,历史应该在自己手中破开了吧?
  不过另一则尚不明朗的消息令他化喜为忧,兀术在除掉粘罕一系的仅存硕果——谷神之后,又于开封点检粮草,调集兵马,显然在酝酿一次大的行动,而南宋方面亦有不容忽视的线报,赵构的忠实走狗张俊和御前亲信杨沂中两军都在秣兵励马,这敌对两国近乎默契的异动绝非巧合,如果想再次开战的话,赵构怎能忘了最能抗金的岳家军,唯一的解释是对付第三方,而这个第三方,除了宋金共同的敌人——他还会有谁?
  这个局面是他预见到的,宋金既有秦桧与兀术暗中勾结,岂容他这个叛臣贼子坐大,必然会联手将羽翅未丰的东胜神洲扼杀在摇篮里。
  他早有针对的计划,只是尚未准备充分,也来不及准备充分,他当机立断,下令召开建国后的第一次最高军事会议,参加会议者,已不止原先的“六人会”成员,还增加了新晋的圣军新星魏胜等几员年轻将领。
  是时年关将至,北风怒号,一直坚持不建帝殿、不行朝礼的他,就在白虎山下的齐天大圣府,点起火炉,举行不分上下的圆桌会议。
  升为左右丞相的牛文、马绉二人分别介绍了内部的大好形势和外部的险恶局面,然后转向军事讨论。
  升任左右元帅的忽里赤、艾里孙作为军中元老派与以魏胜为首的少壮派展开了激烈交锋,双方各执一词:元老派主张先打过长江,灭了较弱的南宋,再北上伐金;少壮派则主张先过黄河,将较强的金国赶回北地,一统燕齐,回头再收拾赵宋。牛文、马绉当了和事老,提议干脆两线同时出击,看谁先取胜,当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他与楚月凝神倾听,一言不发,南下或北上的策略都有道理,亦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出自金国的元老派自不想先对自己的族国下手,同样,出自赵宋的少壮派也不想先拿自己的祖国开刀。至于两位丞相提议的两线作战,则是绝不可取的,他当然记得一战、二战中的德国是怎么失败的。还有一点,各方都觉得胜利好像唾手可得,这是个大错误!
  也许是发展太快,也许是从未受过重大挫折,他感觉到军中弥漫着盲目乐观的情绪,且不说南宋的岳家军就足够圣军吃一壶的,就是金国的兀术军团也实力犹存,哪一个都不好相与。
  虽说圣军的架构已趋向一支多兵种的全面军队:不仅有骑军、步军、水军,还组建了炮军,但是扩军太快,难免鱼龙混杂,战士融合时间太短,各军配合亦显生疏,一旦上了战场,能产生多大的战力尚是疑问。尽管他组建了这时代第一支真正意义的炮军,全部装备火龙出水,但经过这些年各种战场的磨练,他对这原始火器的作用也有了清醒的认识,用于攻城、守城当能发挥不可小看的作用,但在野战当中,除非对手摆的是密集阵形,若面对岳家军那样的散骑战术,炮军的作用几可忽略,就像后世的第一代火枪手根本无法抵御骑兵、散兵的冲击一样。
  最重要的是,刚刚建国、根基未稳的东胜神洲根本经不起常规的消耗战,他取胜的唯一法宝还是出奇制胜,经过这些年的战争熏陶,他已然成长为这时代独步天下的奇兵大师。
  不过他此次奇兵的灵感却来源于后世一个最狂妄的战争魔头,即便那个魔头在战略上犯了致命失误,不过其首创的战术确实前无古人,那就是——闪电战!
  与在座众人的出发点都不同,他的出发点是无法道于人知的,因为他轰轰烈烈的这一场大干,竟然只是为了自幼的一个梦想,只是为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大英雄岳飞!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个自私的人!
  他站起来,在小娇妻的默默支持下,开口发言了…… | 
 
 
 
  
第九十四章世界大战
 
  大宋绍兴十一年·大金皇统元年,春,正月十六,一个清冷的凌晨,橘红色的朝霞映红了白霜覆盖的大地,一阵密集的马蹄声和响铃声惊醒了沉睡中的楚州城——当年的赵立战死之地——如今的南宋淮东战区大本营,接到探报的主帅韩世忠夫妇匆匆披挂上城,守城的宋军已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韩世忠用百战仅余的双手四指按在城垛上,只见无数全副青蓝盔甲的铁骑如浪潮般地绕过楚州城,往西南而去,看旗号,正是造反的东胜神洲圣军,粗略估计,足有两万余骑。韩世忠与梁红玉相顾骇然,不约而同想,幸亏官家一再诏令重兵持守,不可轻动,若依己性,将仅三万兵力的淮东军再分兵讨逆,只怕要弑羽而归。不过明日逆贼主力既出,缘何不先攻下楚州,难道不怕海州老巢空虚遭袭么?
  时光拉回到年前的那次最高军事会议,他双手挥舞:“何谓闪击战,其一:集中优势军力,不宣而战,闪电速行,避免消耗,跳过敌坚守之城池,直插敌要害软肋……”
  正月十八,圣军南下的骑兵主力在韩世忠快马急报朝廷之前,突然出现在淮南西路,南宋在淮西战区布有张俊军八万、杨沂中军三万、刘锜部二万,总兵力为各大战区之首,由张俊节制,却因其无能反而成为最薄弱的一线。
  同日,刚建国数月的东胜神洲发出讨宋檄文,历数赵构小儿之罪:“……为人,奴屈北族,忘父兄之仇不报。为君,偏安江南,弃中原国土不顾……乃家之罪人,国之罪人,史之罪人……东胜神洲,重归华夏一体,造万民之福,复汉唐盛世,教八方来朝……”
  牛文、马绉精心打造的这道檄文,既令圣军师出有名,又妙在以爱国立场反君,以华夏意识醒民,更直揭赵构伤疤,戳其痛处。此文一出,两淮、燕齐百姓无不叫好,就连江南大宋臣民也暗暗称道。
  翌日,韩世忠主动出击,分军两万直逼海州,他早防了这围魏救赵的一招,更为避免陷于两头作战的险境,定下北守南攻之策,留下足够的步军和炮军,由楚月与艾里孙指挥,不惧宋金来攻,韩世忠军顿兵海州城下,连攻不克,无奈退兵。
  南下圣军充分利用宋军行动缓慢的特点,战法一反常规,飘忽异常,忽急忽缓,忽进忽退,在淮西大地上将三支宋军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不相协同。
  闪电战确实是最适合圣军的战术,跟这时代的其他军人相比,圣军战士除了纪律严明、战斗力高,还经过了不杀战术和游击战术的洗礼,具备了应变各种复杂或突发局面的单兵能力和团队默契。而闪电战作为一种速战速决的先进战术,并不以消灭敌人肉体为目的,又兼具了游击战的优点,同时避免了游击战会产生的副作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特别是平民伤亡。
  圣军摆出打过长江的姿态,令赵构小儿张皇失措,每逢这等关头,其首先想到的自然还是岳飞,于是一道道金牌手诏直发鄂州,对岳飞满口美言盛赞,要求岳家军紧急驰援淮西,岳飞受命,亲率八千背嵬骑军前驱。赵构小儿还不放心,又令韩世忠军西进策应。他创造了这时代的一个战术奇迹,仅以两万骑军,就牵制了宋军两大战场三大战区的三大主力。
  时光闪回,他唾星乱飞:“闪击战其二:运动作战,保持局部绝对优势,切割敌作战整体,打乱敌指挥部署,使敌陷于混乱之局……”
  一向防内甚于防外的赵构小儿在东胜神洲创立之日起就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然而当时忙于收尾北伐抽不出身,待到与金达成默契,准备联手收拾他时,却被他先下手为强,打了一个时间差。
  两淮大地烽烟四起,兀术见形势有变,亦出兵九万,直扑淮西,固然有与宋军夹击圣军之意,亦有浑水摸鱼之心。张俊与杨沂中被圣军一直避实就虚的行动迷惑,欲独揽大功,以“粮乏”为由婉拒岳家军入淮,主力尽出,寻歼背腹受敌的圣军。
  二月十八日,南下圣军在巢县西北的柘皋镇现身,科买粮草,似给养不济,需作逗留。宋金两军得到探报,迅速自两面向柘皋镇运动,当地百姓纷闻逃离。素来怯战的张俊未临战场,委派原刘光世手下的大将王德为前沿指挥。兀术亦未上阵,由韩常暂领金军。眼看中原三大势力即将发生破天荒的激烈碰撞,上演一出三角大战的好戏,圣军却突然消失了,像空气一样消失了,只留下失去预期对手的宋金两军遥遥对峙。
  本来宋金两军分别得到上面授意,避免与对方发生接触,就在迟疑之际,一部不明旗号的宋军忽然向金军发动攻击,几乎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