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草演义+中药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就把这里叫作“马王庙”。以后,人们纷纷效仿此举,凡是黄骠马去过的地方,都盖起“马王庙”。久而久之,有些地方的村名,也依之而称。
又过了若干年,众弟子们均已学有所成,各地需要就医者,日益增多。特别是炎帝执掌国政以来,四海安宁,国富民强,人口大幅度增加,更需要医药以保护民生。药王便将众弟子分别送往原籍,为保障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由于药王跨虎行医,行程迅速,所以不管路途多远,路径如何难行,都能在病人需要时及时赶到。然而,每次见到药王,民众们总是热情挽留,大小酋长们总要隆重迎接、招待、饯行,有时在一地常常为此而逗留不少时日。更有不少人以得瞻药王尊容为幸,常常围住他闲话家长里短。为避免这一切繁文缛节,也为了暗中稽查各位弟子的学业和医德医风,药王从此云游天下,或易装束,或以药粉易容,或假名某人等,幻化成樵子、渔翁、农人,在各地游历。这样更便于发现病人,给予及时救治;对一些缺医少药地域,更能物色人才,重点启悟点化。由于药王深得九宫八卦之学,又精研天道五运六气,加之骑虎行速之优势,常能准确地预测出某年某地的疾病流行情况。他及时指点分赴各地的弟子,同时专心救治各类病人。据传在桂阳地方,有地名称为西汉者,时有医人苏耽即受过药王指点。 
苏耽幼年丧父,与老母相依为命。他刻苦攻读,勤奋钻研,对医药殊多见地。他给人治病,不分贵贱,不计报酬,唯以救人为务。所治疾病,疗效卓著,因而声名大噪。他不图虚荣,不慕豪贵,一直居于乡间,耕作以奉老母,治病以救平民,读书以慰心神。这一年,天下大旱,地裂草枯,百姓生活十分艰辛,唯以草根树皮度日。那时的南方,很少打井,仅以池塘贮水。由于久旱无雨,虽然较大的池塘尚有一定存水,但因用的人多,又且洗、食混用,使塘水日少一日,日脏一日。苏耽家中,祖先掘有一井,周围栽种着几株老橘树,人称之为“橘井”。井底很深,直通山泉。苏耽常让人们来他家打水,但当时人们对井水、塘水的利弊认识不足,因此只有少数邻居来他家取水。时逢大旱,塘水渐少,又逢痢疾流行,不多时便蔓延开来。人们惊恐异常,束手无策。苏耽虽尽力诊治,但也杯水车薪,难以济事。在挨家挨户地探看病况时,他无意中发现,凡饮用塘水之家,都患痢疾;而饮用橘井水者,却无一人患病。他由此推想到此病与水源相关。现在痢疾肆虐,苏耽颇感棘手。他反复分析着、思索着,但终无良策。他无可奈何地长叹道:“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第六十三回 
橘井飘香千秋照 杏林春暖万古传 

正当苏耽冥思苦想之际,门外急匆匆地走进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只见他形体虽然清瘦,但容光焕发,精神矍烁,操着一口北方口音道:“塘水脏,井水洁,病从口入。若要病痊,橘井灵泉。” 
苏耽听老人谈吐,一语中的,知为高人点化,赶紧施礼让坐。老人也不客气,便滔滔不绝地就痢疾病因病机、诊治方法,和盘托出。苏耽万分激动,再度施礼,并请问老人高姓大名。老者挥挥手道:“闲云野鹤,名姓并不重要。极紧要者,需井水再加别药,方能控制疫痢流行。”说着从背箱内取出两物道:“此二品,乃治痢良药。”苏耽一见,说道:“先生,这味是扁符,杀虫药;那味是野丈人,治积聚药。不知何以用治痢疾?”老者点头道:“正是。但世人只知其各一功效,忘却其他效能。”苏耽再次稽首道:“请先生不吝赐教。”老者笑道:扁符本名贯众,野丈人本名白头翁。其中:
贯众味苦微寒,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又名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据老夫应用,此药可概括为:
贯众苦寒入肝脾,蛲绦钩虫均能驱,
清热解毒瘟疫痢,止崩治疮痒也医。” 
苏耽听了,欣喜倍甚,乃道:“那么白头翁又有何特殊疗效?”老者道:“白头翁,味苦温,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据老夫临证所见,可概括为:
入胃大肠白头翁,清热解毒苦寒品,
凉血治痢除后重,湿热毒痢痛呻吟。”
老者说毕,又把二药拿起道:“据老夫近日观察,所患之病,尽为湿热疫痢。故此顺便采来,供你使用。你可将二味各取一半,投入你家井中,一昼夜后,打取井水分送各位病人,让滚开后服。若病重者,除送井水外,病人另加白头翁及贯众各五钱,橘叶一片,同井水煎服。”苏耽万分感激,正想再问什么,只见老者又从背箱内取出桦皮书三卷,送给苏耽道:“久闻苏先生勤学精研,特赠医书三卷,以资参考。老夫尚有他事,就此告辞!”说完一阵风地迅速远去。等苏耽追出门外,老者早已杳然。
按照老者嘱咐,病人饮用橘井泉水后,很快痊愈,痢疾大流行迅速得到控制,人们非常感激苏耽,称他为 
 “仙医”。也很感激橘井,认为这是活命的灵泉。因此后人把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者,誉为“橘井飘香”。当苏耽把此次治病经过告诉众人,并出示三书后,人们认定,这就是药王所为。
类似指导苏耽治痢的事例,传言甚多。如苍梧人董奉,行医于三吴,为人治病,分文不取。他受药王启示,在其园中种植一棵杏树。数年后,杏树茂盛成林,枝头红杏累累。他建一间“草仓”于杏林之中,对人言说: 
 “凡买杏者,不必付钱,只要以谷物换杏即可。”如此一来,每年董奉换来的谷物堆积满仓,他又用这些谷物救济贫民。人们很感激他,把他的住地称为“南杏林”,并送匾“杏林春暖”,来称颂其医德医术和医风。
药王精深的医术、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传遍神州,誉贯千古。他永远健康而长寿,无论何时何地,总能在人们最痛苦、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有人曾推测,后世岐伯、伊尹、仲景、彭祖、华佗、孙真人等,皆药王幻化所为。而传言药王曾以勃海越人之名,号为扁鹊,过邯郸,闻得人们重视妇人,即为带下医,是为妇科创始;过雒阳,听知人们尊重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开五官科及耳鼻喉科之先河;入咸阳,闻言当地人殊爱孩童,即为小儿医,是后世儿科的开山。凡此种种,或实系药王所为,或系人们对药王之钟爱拥戴,加以附会。总而言之,药王大医精诚的精神,永放光辉,千秋万代,遍映寰宇。
药王驾虎行医、济世活人、妙手回春、誉满杏林等故事,经塞北太医分馆馆丞、柴园园主柴旺,利用整整一个冬季,作了详细讲述。炎帝神农为之惊心动魄,他虽早已听得药王的传说,但一来断断续续,只是部分片段;二来又因国事繁忙,当时并未经意。而现今国人急需医药,说到药王,自然极欲以知其详。因此,当听到柴旺讲述将要告一段落时,炎帝接口道:“有关药王事迹,尤其是杏林春暖、橘井飘香、为虎治病等,本王过去亦曾有所耳闻。据园主所言,药王目今尚在人世,但不知近期可有消息?其成名弟子各在何方?”

第六十四回 
药王庙炎帝树碑 宝塔前神农聘贤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杏林美岱,冰消雪化,那松柏更加挺拔,杏林更加美艳,桃李更加秀丽。
炎帝在柴旺及众贤士陪同下,或讲今论古,或谈医理药性,或帮助往返南北调剂药材的药工装卸药品。而更多的时间,则用于完善太医馆塞北分馆的设施。就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期间,炎帝物为分馆题笺对联。上联是“华夏国术扬国威”,下联是“杏林绝技治绝症”,横额为“太医馆塞北分馆”。在喜庆的气氛中,炎帝参拜了药王居。对药王的外居室、庭院参观景仰后,炎帝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当即吟诗道:
“花香鸟语永世春,绿水青山育贤能,
甘霖堂前琴书润,甜风榻畔翰墨馨。
安邦勤修救炎世,定国精研济苍生,
 驾虎悬壶遍神州,杏林橘井暖乾坤。” 
柴旺及众贤士闻听,齐声鼓掌喝彩。炎帝笑笑道:“只闻柴园主讲述黄骠马与马王庙故事,但尚未参拜马王庙。趁今日春暖花开,何不一往?”众人尽皆赞同。
马王庙位于四圪蛋东侧,水泉沟的半山腰。那里松柏参天,绿茵铺地。炎帝对泥塑黄骠马行礼后,向四处张望。只见水泉山凸兀挺立,一山独峻。四周郁郁葱葱,祥云缭绕。东、北、西三面各有几座山峰,相互环抱,似壮士守护。正南方明晃晃的黄河流水,宛如飞舞的彩带,为这巍峨雄壮的山岳歌舞。炎帝率众人来到水泉山顶。此处在山下望之,甚觉山峰尖峭;但上得山来,却见山顶上竟是一处宽广的平台。炎帝四周察看一番后,见中间堆有不少或长或方的大小石块,因问道:“此石似为人工修磨,不知作何用项?”柴旺道:“回大王,村民及远近乡亲,早就反复提议,拟在这里建立一所药王祠堂或宝塔,但总因图形未定,故未建成。”炎帝当即抚掌道: 
 “本王上得山来,测看地形地势,就有设立纪念药王建筑的构想,岂知竟不谋而合。请传本王之意,在这山顶正中,建立一座塔型庙宇,称为‘药王塔’或‘药王庙’。”随从众人一听,齐声欢呼。这消息一经传出,四处的能工巧匠很快赶来,大家或出谋献策,或画图拿方案,经炎帝审定后,立即开工。炎帝也不下山, 
一应饮食均由柴旺吩咐,按时送上山来。在炎帝亲自指挥下,一座石基、石墙、铜围的圆型塔式庙宇建成。即将竣工之际,忽然从山下上来一帮人,他们或舁或抬、或扛或背着大小不等的口袋,而且人人白土染身,如刚从白面仓中出来一般。为首的人给炎帝施礼后道:“大王,我等众人,来自托城。我们那里,特产‘白土’,用此土抹墙抹屋,光白晶莹,又耐风耐雨。因听建造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