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珠楼主_兵书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摩勒见狄遁正与庄、阮二老、查氏弟兄等密议,笑答:“你和明弟的事虽不尽知,也听司空叔露过一点口风。你那芙蓉坪仇人,我更早有耳闻。你弟兄暂时本有难言之隐,我向不喜盘根问底,不说也好。我受命自天,最喜扶弱锄强,义之所在,不计安危,只是穷凶极恶之徒,任多厉害,决不放过,也不受人欺侮。如非葛师命我往寻一人,必须寻到,方才我已跟了同行,不辞而别了。”
  查牤偏头问道:“令师先走了么?”黑摩勒答道:“葛师把秃贼提到外面,先把口禁解去,问他藏宝玉匣何在。秃贼受苦不过,心胆已寒,只求速死,平日凶横之气全都去净,有问必答,毫不倔强。果不出葛师所料,他知娲皇至宝垂涎人多,因其素性狂做,而又忌刻,虽受老贼利用,心却不忿,又恐风声传出,早晚于他不利,意欲嫁祸于人。事有凑巧,他在三年前得到一面小青铜镜,看出不是寻常,可惜不知用法,装人玉匣,大小正好合适,便将宝珠取出,吸藏肚脐之内,把铜镜放在匣内,还向老贼换了好些珍宝。一面向外宣扬,说娲皇至宝虽然可贵,自家孤身一人,仇敌又多,惟恐因此惹祸,已用重价售与老贼等语,葛师虽料秃贼嫁祸东吴之计未必如此简单,无如秃贼受伤大重,人已不支。我虽痛恨恶贼,似此惨状却真看不下去,便给了他一个痛快,把尸首扔在山涧里面。葛师说他要和老贼见面,相机行事,途中还有一个约会必须先行,无暇回来,令我转告诸老前辈,峡中地势虽极隐秘,只把地道入口一封,外人便难飞渡;庄老前辈为唐家新开这条出口却不大好,看是深藏夹壁崖缝之中,外面并有草树遮掩,实则并无用处,稍为心细眼亮的人一望而知。老贼手下人才甚多,以后务要格外留意才好。”
  庄恒笑道:“令师此言不差。我原为孤儿复仇时机将至,峡中人间乐土,多少年来向无凶杀之事,不愿使受血污,又想事既闹明,唐家母子必要迁去,不会久留,特地开此一洞,专备擒到外贼刑杀之用。方才我追令师时,忽被太夷先生唤住谈了几句,才知将来朱家复仇,全仗兵书峡作大本营。不特遗孤不会迁走,并有多人陆续到来,到时连那多年静修的诸位长老也要出手。自来因果相循,物极必反,苦痛悲愁之中,往往含有许多生机;难关一过,安然坐享安乐舒适之中,反倒隐伏着未来隐患,祸变突生,立即不可收拾,大难之来,任你智力多高,防御多密,全无用处。盛极则衰,势所必至,故惟助人者始能自助。此问自从先辈避难移居以来近二百年,以前入山开辟草创,均是前人心力所萃,后人坐亭其成,仗着天时地利,法良意美,终岁安乐,历时已久。我们居安思危,早具戒心,何况峡中共只有限盆地,平日不纳外人,并非全是自私,一半也是情势所迫,出于不已。近年经我和各位老弟兄常时商计,外人虽进不来,自己人丁却年有增加。照此下去,峡中生产决不够用,如不早为之计,不有外患,也有内忧。想起昔年先人原是避乱来此,发现此问崇山四围,沃土中藏,初来人又不多,足可自给,由此安居下来,与世隔绝。那年开读先人遗训,已曾料到未来之事,说后世子孙虽照山规,无论何人均须自耕自食,计口授田,一切物产均归公有,依时分配,给用为止,便有奇材异能之士,以其智力所得,取之于外,不是侵及公产,超越众人,或是素性勤俭,节衣缩食,积蓄下来,也只及身而止,不得妄遗子孙,养成依赖懒惰以及自私豪侈风气,从无不劳而获之事。毕竟先人缔造艰辛,得天独厚,又为地势所限,一旦人丁增多,峡中地利己全开发,生之者寡,食之者众,一任设想多么周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却峡中这片盆地,又无可垦之土,须在危机未归以前,及早设法按照先人遗训,仍用人弃我取、人不往我往之法,分出一半人来,另寻肥沃荒土,斩草除茅,分耕合作,空身立业,好在峡中耕猎之具新陈代谢,年有存余。到时只消去往远近山野之间,觅那可供开辟之地,去时井还带足衣粮,不消一年,便有成效。由此推衍下去,不特土广人多,永无尽时,更可使一班无业穷苦之民闻风而起,专寻无人耕种的荒山野地,集众开垦。年时一久,不特增加国家人民财富,使千万饥寒足食丰衣,单那各地名山风景之区,也必增加好些美观,添上许多游屐。否则,只顾自家安乐享受,由少壮至于老死,除以智力自给外,庸庸一生,毫无作为。人生数十年光阴,一混即去,与草木虫豸同腐,有什意思?先人原有康济时艰之至言,只为遭时不遇,连经丧乱,年已迟暮,志事不应,为环境所迫,才率家人暂时人山避乱,由此安居下来,独善其身并非本怀,务望后世子孙,仰体先人推己及人的遗志,过了乱时,不等人丁众多,先自分人开发,把富国裕民之计,寓于寻常耕作之中,先使自身有了立足安身之基,然后潜移默化,推己及人。世无饿夫,焉有乱民?只管不曾遭逢时会,身秉国钧,为民福利,到底也要救助不少穷苦人民。而这十几家子孙,数百人丁,先就自给自足,没有一个不劳而获的情民匪徒,这等做法看去甚缓,但是过上一年有一年的成效。人生有尽,国运无终,只要官家不来剥削作梗,风气所开,互相效法,当政者再稍提倡奖勉,利之所在,宛如万流归海。人民潜力至大,切身利益,无须官家督促,自然奔赴,不出十年,必有大成。况我国家土广民众,地利无穷,可作为的事正多。稍具毅力气量的有志之士,便不当政,照样也能做出许多事业。为了人情喜逸恶劳,安土不愿重迁,本山可耕地少,势须去往远处开辟。虽然先人立有好些法规,耕读并重,务使明理,一切重在身体力行,不尚多言,仍自因循下来。我们为首十余长老,每读遗训,必生惭恨,外人多当我们是些与世无争的自了汉,其实不然。前些年,早就暗中分人出山查看准备,打算遵照先人遗训试办一回。只为官贪吏污,到处土豪恶霸盘踞横行,峡中居人,十九终身不曾出峡一步。这里风景明丽,气候温和,四时如春,过冷过热的边荒之区,沃土虽多,恐非所宜。他们第一次分人出山开垦,近城市的恐为贪官恶人所欺,因而生事;如使置身蛮荒邪寒之区,多受瘴气酷暑、狂风大雪与毒蛇猛兽之险,就能忍苦奋斗,也有伤亡,易使后去的人畏难却步。故此第一次定要寻一风物良美,和这里差不多的好地方,一面自耕,一面招人同垦,循序渐进,随时倡导;我们再同分头主持照护,拼耗二十年心力,比先人所拟加上一倍,必有成功之望。以我们近年查看所得,只芙蓉坪左近山中,到处都是沃土森林,更有不少药材矿产,后谷一带,经过朱氏父子多年经营开辟,更无庸说。可惜老贼只知奴役佃人,穷奢极欲,以为前主人准备光复故物的多年厚藏,一百世也用不完,除却兴建园林房舍外,连昔年寓兵于农的大片肥田,均被填平了一小半。佃户旧人多是朱家子弟兵,除却屈于凶威假意降顺的,还能在他暴力监压严防之下苟延残喘,余者不被惨杀,也必逃亡。当年准备起事作根基的三千子弟兵,至多剩下十之一二,又都老大,只管怀念遗孤、人心未死,已不似昔年那么英勇,怀有远志了。老贼阴险忌刻,决不容人在他时腋之间居住耕种。本想等他恶满自毙再去,恰巧遗孤母子来投,正好助人自助,一举两便。我昨日已和诸长老公议,除不相干的外人暂时仍禁入境外,只与唐氏母子有关的人来此,任凭居住出入便了。我知此老人中之龙,智计绝伦,轻易不出见人,今日竟为此事亲身寻我,可知事关重大,必有远计。另外还有些话不宜先说,只知令葛师此去芙蓉坪,未必尽如人意。你们今夜明早均要起身,路上均要小心而已。”
  狄遁接口笑道:“我和庄、阮二兄原是至交,峡中十六位长老。也有四位相识。近日在此小住,便奉家叔梁公之命,为护两家遗孤,并代划策而来。这些世外高人,寻常决难一遇,诸位贤侄何妨多留两日,由我与阮老兄先容,同往拜见如何?”黑、江二人,一个奉有师命,又惦记芙蓉坪之行,意欲随后赶去;一个知道母亲、姊姊踪迹已泄,仇敌正想暗算,叔母往接未归,心中愁虑,恨不能当时迎去。闻言江明首答:“家母尚在途中,小侄不大放心,少时便要迎上前去。好在三叔暂时不走,小侄又寄居在此,等家母家姊到后一同拜见,也是一样。”狄遁还未开口,阮成象插口道:“你去无妨。万一途中有事,你来时大夷先生所赐铜符不可忘却。黑贤侄过了明日再走如何?”
  黑摩勒已知峡中诸老多是师门至交,庄恒也是一位前辈异人,连忙躬身答道:“葛师行时,原防贼党生事,令弟子暂留两日,候到江伯母来再走,狄三叔既肯暂留,又有诸老前辈在此,多小侄一人并无用处。葛师又令伯母到后,速往武夷,为他代寻一人,事未明言,关系却大,行时还给了半个金钱以作凭信。那人乃葛师好友,性情古怪,不见生人,最难寻到;走得越快越好,偏又要等江伯母来再去,难得狄三叔在此,弟子只好先走一步,改日再专程来此拜见诸老前辈了。”狄遁闻言似想劝阻,刚一开口,被阮、庄二人止住,朝查牤看了一眼,同声笑道:“天下事勉强无用,令师之言本有用意,既想先走,索性此时起身倒好。”
  黑摩勒随口应了,因铁牛武功尚差,欲令留下,事完再带他。铁牛不舍师父,苦求同行。查牤笑道:“你带这样好徒弟,还怕遇敌累赘么?”黑摩勒一则好胜,又见铁牛恋师意诚,只得答应。江明立起告辞,童兴也要同去。查牤道:“你两人并不同路,童贤侄令师日内要来,何必都走?”童兴因知唐氏兄妹也要一同迎母,想和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