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欲海回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持破惑类(十问十答)
  问:戒淫已属难事,而受持之法,又如是曲尽周详,得毋强人以太难乎?
  答: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儒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释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岂为一人设哉?
  问:君子不迩声色。不迩者,不过淡之之词。若比之毒蛇猛虎,不几拟之太甚乎?
  答:死于蛇虎者,千中希得一二。死于贪欲者,什有八九。由是观之,盖甚于猛虎毒蛇也。
  问:纲常名教之防,莫过于礼。男女有别,非礼勿视,便是戒淫。何必设不净等观,作此污秽之想?
  答:男女之道,人之大欲存焉。欲火动时,勃然难遏,纵刀锯在前,鼎镬随后,犹图侥幸于万一。若独藉往圣微词,令彼一片淫心,冰消雪解,此万万不可得之数也。且夫理之可以劝导世人,助扬王化者,莫如因果之说矣。独至淫心乍发,虽目击现在因果,终不能断其爱根。唯有不净二字,可以绝之。所谓禁得十分,不如淡得一分也,论戒淫者,断以不净观为宗矣。
  问:不净、九想等观,在俗者固当修习。若向最上一着,则正智现前,烦恼自破,何必学此小乘法门?
  答:至道虽无取无舍,入门必有欣有厌。天台大师云:虽则不净初门,能成大事,如海中尸,依之得度。从此获清净智慧,从此生净妙佛国。常观不净,是名净业。昔世尊悬记七种法灭相,其第四条曰:“末世弟子,不乐修不净观。”(详《摩诃摩耶经》)则知深于佛学,乃能修此法门。《大般若经》中,详言死尸、白骨等观,而结云:“是为菩萨大乘相。”则此观岂小乘法门耶?
  问:世间美色,与膨胀死尸,宛然二相,何得彼此同观?
  答:相虽暂异,实非二物。人若夏月猝死,经宿便臭,三四日后,虫出于尸。彼柔姿婉媚,不过现前假相耳。
  问:肉躯污秽,固不待言。若云周身之内,有八十种虫,吾不信也。
  答: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况垢秽之躯乎?若云生人之体,不当有虫,则疮疥、蚤虱,独非虫耶?
  问:《受持篇》中,以居官、居家等,分配治国平天下数条。大段则然矣,其如内有不甚切合者何?
  答:总科条后,原谓多属某事,未尝曰都属某事也。况古人断章取义,止论其大概。曾子释“诚意”,而曰“心广体胖”,不嫌于混杂身心。释“新民”,而引“日新又新”,不嫌其可移“明德”。必欲铢铢较之,则凿矣。
  问:《受持》一篇,功过二字,可以该之。何不分某事为若干功,某事为若干过,使人凛然知戒乎?
  答:功过皆由心造。同一善也,发心大则功亦大,发心小则功亦小。同一恶也,爱心重则过亦重,爱心轻则过亦轻。譬之诸天共器,食有精粗。三兽同河,渡分深浅。安能比而同之,悬而断之乎?
  问:比丘尼中,鱼龙混杂。间有淫荡之女,伪作尼姑,引诱良家妇者。居家杜邪之科,何独遗此?
  答:果其贞节,诱亦不妨。若其可诱,何独尼姑?因千中一见之淫女,遂欲远弃佛法,侮慢出家。是犹为一家失火,禁天下之晨炊矣,智乎不智?
  问:妇人到庵院中,烧香听讲,多被轻狂者留盼。禁其出门,方见治家之正。肃闺者,何独遗此?
  答:信善之女,安坐家中,尽可奉佛。轻于出外,固非所宜。然亦当视乎其年,视乎其地,视乎其人。若果能倾心归佛,将肃闺一十五条,事事遵守,必然度势揆时,举动以正,安有非礼之事哉?于此概行禁之,同于昆冈烈火,则佛法甘露之门,为妇女者,老死不能沾惠,后世女身之报,恐不免耳。(说本《大方广三戒经》)

  胎娠差别类(十二问十二答)
  问:男女未会以前,从无产乳之事。一经配合,便有子女。试问彼投胎者,日在男女之傍,伺其动静乎?抑偶然遇之,蓦尔入胎乎?
  答:业报因缘,不可思议。若业缘当为其子,虽神识在千世界外,此间男女会合,彼处即见光明,一弹指间,乘光入胎。帝释、梵王不能阻,须弥、铁围不能障。
  问:世人一壁之阻,不见不闻,数里之远,猝难驰至。千万国土外,何以纤悉无障?
  答:人所碍者,乃在于形,不在于神。延陵季子曰:“骨肉复归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出《檀弓》)譬如梦中,在千万里外,忽然惊觉,复在床中,在于间壁,亦复如是,不以远近分迟速也。神识投胎,何以异此?
  问:世有夫妇,日在一处,终无子息。为是神识未来乎?抑命数无子乎?
  答:神识不来,即是命数无子。命数无子,神识自然不来。如《增一阿含经》说。经云:若男女共集,识未来投;或识既外投,男女不集,则不成胎。若女人无欲,男子欲盛;或男子无欲,女人欲盛,亦不受胎。又男子无病,女人有病;或女人无病,男子有病,亦不受胎。《法苑珠林》云:若父母福重,子福轻,不得入胎。若父母福轻,子福重,不得入胎。必父母子,三福业等,方得入胎。
  问:苟合所生男女,千中不留其一,是命不当为其子也。不当为其子,便不应投胎。投胎而仍被杀,何以故?
  答:此各偿宿世之债耳。子所偿者躯命,父母所偿者恶名。
  问:富贵男与贫贱女合,或富贵女与贫贱男合,三福大不等矣,何以亦有胎?
  答:托生之子,宿世修福有亏。或但当得富贵父,或但当得富贵母,或父母当得福贵子,或子当得富贵父母,因缘不同,故亦成胎。如《阿难口解十二因缘经》说。经云:子以三因缘生,一者父母先世负子钱,二者子先世负父母钱,三者怨家来作子。
  问:托生者,或投富贵之家,或投贫贱之家,有以异乎?无以异乎?知其富贵贫贱乎?抑不知富贵贫贱乎?
  答:异则有异,知实不知。如《瑜伽论》中说。论云:薄福者,当生下贱家,彼于死时,及入胎时,但闻种种纷乱声,或见入于丛林竹苇中。若福厚者,生尊贵家,彼于尔时,但觉寂静美妙,或闻妙音,或见升宫殿。
  问:男中阴入胎,于母生爱,于父生瞋。女中阴入胎,于父生爱,于母生瞋。理则然矣,所据何在?
  答:据在胎形之向背耳。男胎向母而背父,女胎向父而背母。心既有异,故身亦随之。如《处胎经》说。经云:若是男者,蹲居母腹,右胁而坐,两手掩面,向脊而住。若是女者,蹲居左胁,两手掩面,背脊而住。
  问:男女会合,必藉神识来投,然后成胎。而世多有此处分娩,亲见彼人入室,访之彼人,死期亦在此刻。则十月以前,其人尚在阳世,彼父母会合,更有谁人替之耶?若无中阴,则不能成胎。若有中阴,则中阴定是他人。何以又见彼人入室?
  答:造宅造狱,何必自己监工?规模制度,悉依当人本分。宅狱成而监工即去,胎相成而本识方来,寿虽未尽,生固定然。自感宿生有负之人,为之代其受胎也。
  问:据世俗所传,则入胎在临产之际。而据内典所载,则投胎在十月之前。亦何说之不相符乎?
  答:临产入胎,当是千万中之一耳。非其宿有大福,不当受胞胎之苦,即其父母怀胎时,彼人未当寿尽,直至临产,一处命终,一处托生,或亦有之。譬如官爵,从资格渐升者,其常也。不次擢用者,其变也。
  问:双生者,在母腹中,必有两中阴。其入胎也,出于同时乎?抑不同时乎?
  答:有同时,有不同时。若同时入,则先产者为兄,后产者为弟。若不同时,则先产者为弟,后产者为兄。譬如竹筒纳胡桃,后入者必先出故。(说本《法苑珠林》)
  问:同一孕也,而所生子女,有端正者,有缺坏者。其间或黑或白,种种不同,何故?
  答:一系此儿宿世之故,一系其母今世之故。此儿宿世,若柔和忍辱,装造佛像,亲近沙门,今世自然相好。若宿世遮佛光明,取三宝物,瞋恚斗诤,代他词讼,或讥毁丑貌之人,今世自然丑恶。(说本《业报差别经》及《三戒经》)
  其母今世怀孕之时,若近烟黑之处,胎儿遂黑。居清凉之处,胎儿遂白。习盐灰等味,毛发稀少。习淫欲之事,多患疮癣。若或跳掷,或复负重,支节缺坏。(说本《法苑珠林》)
  问:人有恒言,皆曰父母遗体。敢问孰者是父遗体?孰者是母遗体?
  答:爪齿骨节,髓脑筋脉,凡系坚者,皆父遗体也。颊眼舌喉,心肝脾肾,毛发肠血,凡系柔者,皆母遗体也。(说本《修行道地经》)

  形灭神存类(六问六答)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
  答:身有败坏,性无败坏。譬如五谷,根茎虽枯,其子落地,向春复生。修福生人天,造业归恶道,亦犹是也。贾谊曰:“千变万化,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出《汉书》)魏伯起曰:“三世神识不灭。”(出《魏书》)张子厚曰:“知死之不亡,可与言性。”(出《横渠语录》)生死之名,从肉躯所得,非从心性所得。若谓死后神亡,则伯鲧为熊(事详《史记正义》),如意为犬(出《汉书》),郑人相惊以伯有,彭生报怨于齐襄(俱出《左传》),种种事迹,皆在汉明帝之前。则佛法未传东夏,而轮回之理,已大著于天下矣。断灭之论,可欺愚人,难罔智士。
  问:轮回之理,如所固有,孔子何以不言?
  答:孔子言之详矣。《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知鬼神之情状”。精气者,受生之后也。游魂者,托胎之前也。知其情状,则轮回之理明矣。《中庸》言:“诚者,物之终始。”不言“始终”,见循环无端,非断灭也。惜后儒见未及此耳。
  问:“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不过论其理耳。若谓有后世之说,不几近于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