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佐也隐隐感到母亲是因为不想见宋氏才怄了口气,加上他此前东一耳朵西一耳朵听别人说起父皇只尊旧后不立新后的事,猜想母亲的病也必是由此而起,不由冒起火来,扭头搜寻方才传话的那个小太监。宫里面已经没有太监,他三步两步跨出门外,朝低头伺候着的几个太监厉声问道:

  “刚才是哪个传的话?”

  传话的那个小太监畏畏缩缩地往前迈了一步,回道:

  “是奴才。回殿下,皇后已经回去了。”

  一听他还一口一个“皇后”地叫,赵元佐更来气了,恶狠狠地朝小太监吼了一声:

  “你敢再说一遍?”

  小太监吓得腿都发了软,又实在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声调也变了:

  “皇,皇后她已……已经走了。”

  “什么皇后?”赵元佐的声音十分凄厉。

  小太监惶恐地偷瞅了赵元佐一眼,结结巴巴地说:“宋……皇后……”他扑地想跪,还没跪倒,被元佐劈胸揪起,另一只手使足了劲,“啪”地一声,狠命抽了小太监一巴掌,口里还骂:

  “谁他娘的是皇后?”

  小太监被打得头昏眼花,刚想辩解,“啪啪啪”又是几巴掌。赵元佐打得痛快了,看了看眼珠直朝上翻的小太监,猛地一搡,推门进宫。

  偏殿里,曹彬和柴禹锡束手站在赵光义旁侧。赵光义一脸盛气,但看得出他还在克制着冲动的情绪。

  “曹枢密呀曹枢密,朕一向认为你办事滴水不漏,怎么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来?”

  赵光义说的是实话。他嘴上骂的是曹彬,心里却很清楚:如果没有弟弟赵廷美的指派,曹彬绝不会上赶着提拔一个潘潾当什么副指挥使,他心里真正恼恨的是赵廷美,而不是曹彬和柴禹锡。不管怎么说,委任文书是曹彬签发的,当然只能拿他说事。

  “臣知罪!”曹彬一副诚恳的态度。“请陛下重重责罚!”

  “当然要罚!”赵光义应声说道。“朕要降你的官!否则臣下个个独断专行,朝廷岂不大乱了?”

  一听说要降曹彬的官,柴禹锡连忙辩解:

  “陛下,曹枢密并非独断专行,他是与宋偓、潘美两位将军商议后才定下的,臣当时也赞成了此事。陛下要罚,就要罚得公正。”

  “原来如此啊!朕想你曹枢密也不至于这么糊涂,你呀你,明明知道是错事,也要让它错得灵巧,错得兜得住底!”赵光义半是揶揄半是赞赏。“好吧,本来朕要降你曹枢密三官,既然找到几个替你背黑锅的家伙,那就每人降一官,一并薄罚了。”

  “谢陛下袒护!”曹彬朝赵光义拱手谢恩。

  柴禹锡接口奏辩:“那宋偓将军呢?”

  “宋将军已经受了很大的委屈,免责!”赵光义脱口而出。“怎么?不服吗?”

  “禀陛下,臣的确有些不服。”柴禹锡说道。“要说受委屈,曹枢密是最先受委屈的人!”

  “此话怎讲?”

  “是齐王派人给曹枢密授意,曹枢密出于不得已,又不想让陛下为难,才身当其咎的啊!如果一定要责,臣请陛下责臣一人!”

  赵光义何尝不知道此中奥妙,既然柴禹锡把话捅破,他心里就更瞧不起自己这个弟弟,他只懂得做此等蝇营狗苟之事,丢人现眼,能有什么大出息!他刚想再说话,阎承翰从殿门外跑进来:

  “陛下陛下,不好了,李夫人她,她薨逝了!”





第五回 李煜情急出宝物

  李夫人权殡已经不少日子,赵元佐的情绪一直时好时坏,对那个冷心肠的父皇也更加气恼:自从母夫人患病之后,他不但不常来看望宽慰,反而与她越来越疏远,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直到母夫人临终,他都没去见上一面,听母夫人和他道声别。在赵元佐看来,这位父皇做人太没情意,远比不上小皇叔廷美。早在先皇帝崩逝之前,廷美就时常带他出去游猎玩耍,他觉得廷美与自己的关系,比父皇与他亲密得多。不过先皇帝辞世后,廷美一直没有招呼自己,或许是当了开封府尹,公务太忙了?他心里十分憋闷,想找廷 
 
 
美去说说话,于是唤过侍卫,命他速到齐王府通报。

  夏天的白昼显得很长,侍卫回来时,天色刚刚灰暗下来:

  “殿下,齐王正在府上候着呢。”

  赵元佐“嗯”了一声,吩咐道:“备马!还有,把那坛瓮头春也带上,本王今天要和齐王痛痛快快地饮酒!”

  赵廷美这里早备好了筵席。听说赵元佐到,他迎出府门,把元佐领进了摆好菜肴的偏厅。天色微曛,灯烛已经点上了。

  “卫王今天好兴致,带这么多酒来,莫不是要看本王一个笑话?”赵廷美边说边让元佐入席。

  元佐让廷美先坐,说道:“又不是在朝廷上,皇叔还称什么卫王不卫王的,岂不是太外气了?唉,小侄正是因为没有好兴致,才到皇叔这里浇浇愁呢!”

  侍女把二人的酒盏斟满,赵廷美首先端起酒来:

  “贤侄,来!干上一杯!”

  赵元佐连忙举盏与廷美碰了碰,说了声“先干为敬”,一扬脖,咚咚几口把酒饮尽。赵廷美放下酒盏,又为他满满斟了一杯,叹道:

  “贤侄真爽快!”

  三五巡后,赵元佐的脸开始泛起红来。赵廷美开口问道:

  “贤侄正在少年得志的年龄,又没有公务缠身,会有什么烦心事啊?”

  赵元佐直勾勾地盯着赵廷美,半晌,突然说道:

  “皇叔,你知道我母亲是怎么死的吗?”

  “嫂夫人不是病了很久吗?”

  “不对!”赵元佐干干脆脆地说。“我母亲生生是被父皇气死的!”

  “贤侄千万不可胡说!”赵廷美连忙朝元佐摆手。元佐也不理他,反倒滔滔不绝地发起牢骚来:

  “先是那个叫桃儿的小妖精,仗着父皇宠爱她,时不时对我母亲出言不逊,母亲都忍让了。父皇即了大位以后,我母亲本想立了皇后,以法度约束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嫔妃,没想到这个封了夫人,那个封了才人,提不起来的什么女人都封了婕妤,可偏偏不说册立皇后的事。不立后也罢了,又生出个不着边际的主意,保留宋氏的皇后之位,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真不知道父皇是怎么想的!”

  赵廷美很快揣摩透了元佐的心思,心里暗自得意:新皇帝登基不久,先别说宾服四夷,自家的怨气先冒出来了!见赵元佐情绪激动,他索性借机再给他顶顶火,做出同情之态叹了口气,说道:

  “是啊,贤侄心里的苦处,本府能不明白?其实本府也有些不顺心的事,你婶娘正憋得难受呢!”

  “皇叔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枢密院的曹彬大人见你婶娘的父亲做事干练,提拔他做了禁军西厢的副指挥使,听说是和潘美、宋偓、柴禹锡等人议过了的。不承想宋偓那个老家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到皇上面前告了潘潾大人一状,咱这皇上听风就是雨,竟然把潘潾大人的副指挥使给免了,叫我这个做女婿的还有什么面子啊!”赵廷美早就憋着一肚子气,总算觅到了撒气的对象。“先皇帝驾崩,宋氏跟咱们赵家就没了关系,可是皇帝非要胳臂肘儿往外拐,不护着自家人,反倒护着外姓人!”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投机。赵元佐原本只想在赵廷美这里发泄发泄就算了,不想赵廷美一个劲儿把话头往深处扯。“他宋偓会告我们的状,我们就不能去告他?我说贤侄,咱们不能光靠‘赵’这个字吃饭,也得攒成一股劲儿,才有力量,你说是不是?”

  赵元佐已喝得差不多了,但头脑还算清醒,问了句:“怎么个告法?”

  “宋偓交结军帅,打击皇族,这还不够吗?”

  “交结军帅?谁呀?曹彬?潘美?这可都是大宋朝的忠臣啊!”赵元佐迟疑地摇了摇头。“皇叔用不着动这么大火气,依侄儿看,宋偓也未必有什么野心,待侄儿有机会教训他几句,让他不要再张狂就是了!”

  雨从天没亮就开始下,一直下到后晌。李煜在这所清静的小楼里感到非常寂寞,他一会儿走到廊前看看雨水击打梧桐和柳树,击打园圃里的花草,一会儿又觉得昏昏沉沉,回到榻上躺一会儿,想睡又睡不着,只好又回到廊前,百无聊赖地数着被雨打落在地上的花瓣。好不容易盼得雨停了,他踏着石阶来到院里,在小池塘的沿边停住脚步,呆呆地看着池里游来游去的几尾红鲤鱼。

  一道阳光从浓黑的云缝里直射下来,他不觉抬头西望,这束阳光很强烈,晃得他睁不开眼,便又垂下头来。鱼儿翻跳激起的层层涟漪闪着一道道的金光,使他突然感到心里轻快了许多,他甚至觉得雨后的斜阳应该是一种吉兆,说不定一会儿会有什么好消息飞进门来。此前他也无数次这么期盼过,但什么都没有发生。

  守门的老仆来到他面前,瓮声瓮气地说道:

  “郡公,有位姓张的客人求见。”

  “姓张?叫什么名字?”李煜心头一喜,因为长时期门可罗雀,今天终于有人来了!

 
 
 
  “忘了。”老仆摸了摸后脑勺。

  “快请他进来呀!”

  随着老仆把门打开,李煜的目光与来人相对而视,原来是他!一个多么熟悉的陌生人啊,他来干什么?

  来人乃是李煜在江南时的第一谋臣张洎,入宋后一直担任着刑部侍郎。

  “原来是张大人!”李煜的话说不清是甜还是酸。

  张洎拱手行礼,笑容满面:“张某来迟,今天特带来一些宣纸,算是给郡公赔罪了!”说着,与李煜并行进到楼厅里坐定。“郡公大概怪罪张某了吧?唉,入人之朝,身不由己啊!”

  李煜不动声色地瞅着这位不速之客,不由得忆起在金陵时的幕幕情景。父王李璟对他十分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