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建下来,一座玉清昭应宫的花费,至少顶上给契丹五六年的岁贡!为了加紧施工,丁谓又规定所有役人昼夜轮工,别的不说,单这灯烛之费要添 
 
 
加多少?

  张齐贤回到京师,重返参政之位。王旦拐弯抹角儿地把他的苦衷说了一遍,张齐贤听出如今朝廷乃是王钦若、丁谓二人主政,蛊惑着皇上大兴土木、举行封禅。为了把事情弄个清楚,张齐贤亲自到景龙门外的玉清昭应宫工地查勘,只见工地绵延无尽,满眼黄尘,数不清的役夫在那里紧张地劳作,其间还不时传出监工们的斥骂声和吆喝声。他打马朝北面的主宫驰去,这座庞大的建筑主体刚刚完工,不少匠人正在精心打磨着廊柱,正门上方的金匾已经悬挂好了,“玉清昭应宫”五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个工师模样的人见张齐贤在宫前伫立,走过来问道:

  “小人眼拙,不知大人是哪一衙的老爷?”

  “参知政事张齐贤!”张齐贤干干脆脆地答道。

  工师听罢,连忙深拱道:“不知张大人莅临,望张大人恕罪!”

  “这不是你的罪!”张齐贤的话开始不好听了,指着那块金匾问道:“匾上的字用了多少金箔?价值白银几何?”

  “这……”工师面带难色地瞅了瞅张齐贤,憋屈了半天,才回答道:“这匾上的字不是金箔贴的,是,是鎏金铸就的……”

  “什么?鎏金铸的?”张齐贤吓了一大跳。“这得多少金子啊!”

  “回张大人,此匾共用鎏金一十四斤八两六钱。”

  “整个宫里这样的匾额还有几块?”

  “回张大人,据小人所知,大概还有两块。”工师如实回答。

  “两块?那就是说还需要将近三十斤鎏金?”张齐贤瞪起两眼直逼工师。“你知道一两鎏金值多少银子?多少铜钱?多少担米?”

  工师被训得有些发懵,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对答。

  “谁指使你这么干的?”

  “是,是三司使丁大人。”

  张齐贤怒不可遏,噌地跳上马,在马屁股上狠狠抽了两鞭,一径朝三司衙门奔去。守卫门卒认得张齐贤,见他面色不悦,也不敢拦。张齐贤把马缰摔给了士卒,大踏步进了主厅。丁谓正和几个远道而来的转运使交谈,一见张齐贤到,立即拱手笑迎:

  “张参政来到敝衙,蓬荜生辉呀!”

  张齐贤率意地回了个礼,来到丁谓公案旁坐下,直到丁谓把那几个转运使打发走,才开门见山地问道:

  “玉清昭应宫好大的排场啊,听说丁大人在主持工役,大兴土木,把成筐的金子往那上面浇?”

  丁谓笑容可掬地给张齐贤递上一盏茶,回道:

  “张大人太抬举下官了,丁某一介计使,不过是奉旨监修而已。怎么,张大人视察过了?”

  “张某刚刚去了一趟。早就听说这玉清昭应宫的排场比皇宫还大,张某不信,今日一见,惊得差点儿回不来了!”

  “张大人真会说笑话!”丁谓很得体地把气氛缓和下来,眼珠转了两转,摆出一副十分无奈的样子,接着说道:“张大人有所不知,玉清昭应宫建得如此华丽,下官这个掌管钱财的人能无动于衷一点儿也不心疼?可是王钦若大人撺掇着皇上,非要把这座宫建成个惊世骇俗的不朽之作,说若不如此,不足以答谢上天之赐。张大人有所不知,如今虽然是王旦大人当着宰相,可真正的权力都握在王钦若手里。张参政刚才指责下官大兴土木,把成筐的金子往玉清昭应宫里浇,此话说得痛快淋漓,下官钦敬之至!只是这件事连王旦丞相都不敢阻拦,下官有多大胆量,敢贸然顶撞?下官真是无可奈何呀!”

  丁谓说的是实话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原来此人最初附会王钦若和刘采苹,力主封禅之议。事毕之后,他才发现皇上是如此地好哄骗,凭王钦若那么点儿小聪明,出了那么个鬼点子,就能骑在王旦的脖子上,对皇上任意摆布,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更让他不平的是:王钦若对他丁谓也总是颐指气使,俨然他现在就是朝廷的主宰,而自己倒像是他的小兄弟儿!对张齐贤,丁谓是有所领教的,此人敢说敢做,是个和李沆、寇准差不多的愣头青。如今他反对修建玉清昭应宫,这正是可以利用的大好机会呀,何不把这个不是拍在王钦若身上,让张齐贤有多大气只管往王钦若身上撒,自己坐山观虎斗:张齐贤若能把王钦若打败轰走,剩下能跟赵恒和刘采苹耍心眼儿的,就只剩下丁某了,王旦、陈尧叟、张齐贤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张齐贤若是败了,那势必和王钦若两败俱伤,谁也不好受,而自己则养精蓄锐,到那时可以揪着张齐贤的头发撞王钦若的脑袋,也可以揪着王钦若的头发撞张齐贤的脑袋,该有多痛快?

  张齐贤是个直性子人,听丁谓这么一说,深信不疑,好意对丁谓说道:“丁大人,张某见你是个精明干练的人,所以劝你几句:什么突降天书,什么封祭泰山,都是子虚乌有的事。为这些荒唐之举大兴土木,耗费民脂民膏,张某实在感到痛心疾首。王钦若一味胡来,丁大人可要适可而止,把握住分寸,不要跟着他走得太远,还是把银子用在富国强兵上为上策!”

  丁谓应声答道:“张大人这席话真像一把利剑,刺痛下官的心!下官明知这件事徒劳无 
 
 
益,怎奈权臣执意如此,下官岂敢不从?下官人微言轻啊!张大人,下官听说封祭的事还远远没有结束,近来皇上又打算到河东去祭祀汾阴后土呢!”

  “啊?”张齐贤吃惊不小。“祭汾阴?这又得糟蹋多少银子啊!”

  丁谓偷眼瞅见张齐贤已经气红了脸,心中暗自得意。他估计用不了多久,张齐贤就会跳出来,到那时他张齐贤和王钦若之间,必会有一个要倒霉了!丁谓猜得一点儿都没错。没过几天,张齐贤进宫求见赵恒。来到偏殿时,刚升为副都知的掌印太监雷允恭告诉他说:

  “皇上携刘皇后、杨懿妃和周怀政、蓝继宗等人到明德楼去了,张大人稍候着吧!”

  赵恒到明德楼干什么去了呢?原来他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带着李静婵往泰山上爬,爬呀爬呀,忽听得李静婵在他身后叫了一声:“不好了,奴婢的玉钗掉到山底下了!”赵恒一着急,醒了。这么简单的一个梦,用得着赵恒动心吗?其实赵恒动心是有道理的:民间传说,女人怀孕坠钗,就意味着孩子即将诞生了。掉在地上的玉钗如果折为两截,意味着生女子;如果完好无损,就意味着生男儿。李静婵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刘皇后说,离临盆也没几天了。她早叮嘱过侍奉的婢女和接生的稳婆仔细看护好李静婵,不可有一点儿疏忽大意。就在这个当口儿赵恒做了这么个梦,他当然有所牵挂,一大早儿便让刘采苹把李静婵平日里戴的那支碧玉簪取下,带人到明德楼实际去测一测。

  临近明德楼,赵恒命蓝继宗、周怀政先带几个小太监伺候在楼下,自己则与刘采苹等人登上楼头。刘采苹取出玉簪递给赵恒,说道:

  “陛下,还要等时辰吗?”

  赵恒接过玉钗道:“朕只是来测一测天意,与时辰无关。”他把玉钗拿在手里反反复复地摩弄了半天,又问:“皇后,你预感此钗落地会不会折断?”

  刘采苹对赵恒的心思再明白不过,当即答道:

  “臣妾断定此钗完好无损!”

  赵恒眼里闪出一丝喜悦:“那就借皇后的吉言了!”说罢走到楼前,将握钗的手轻轻松开,那只玉钗从楼头坠落下去,众人定睛看时,只见玉钗刚好掉在两砖中间缝隙处,跳了两跳,定在地上。

  “陛下,玉钗没有折呀!”杨莺莺惊叫起来

  “皇天有眼,保佑陛下降诞龙子!”刘采苹满带祝福地说了一句。

  赵恒俯身往楼下看,伺候在那里的蓝继宗和周怀政几乎同时仰头奏报:

  “陛下,玉钗完好无损!”

  “不要动,待朕亲自去看!”为了证实这次关键的卜测,赵恒朝楼下大喊了一声,转身下楼,急匆匆来到玉钗坠处,见玉钗果然完完整整!他把钗拾起来,两眼一闭,默默祈祷道:“皇天啊,赵恒虔心祈祷,也该有所回报了!上天如此眷顾,赵恒定要再祭后土,以保我大宋绵延万代,永远昌盛!”

  刘采苹、杨懿妃等先后跟到赵恒身边。见赵恒激动无比的样子,刘采苹道:

  “陛下见证神意就在这几天了,回宫去吧!”

  “皇后,朕这一回如果真得皇子,一定要倍加呵护,万万不可再有闪失!”

  “陛下放心吧,臣妾早就想好了。一旦龙子降生,臣妾和杨妃同心协力,不错眼珠地把他呵护好,绝不会再有意外!”刘采苹边走边答道。

  一行人回到宫中,还没进大庆殿,雷允恭便跑过来禀奏:

  “陛下,张齐贤大人等候多时了!”

  赵恒对刘采苹道:“皇后带人先回宫,朕去去就来。”说罢,径往前殿而去。张齐贤在殿门外溜达了足足有半个多时辰,见赵恒终于回来了,拱手问候:

  “陛下辛苦了!”

  赵恒没停步,边走边招呼张齐贤进殿。张齐贤见赵恒一脸喜色,暗想:趁皇上高兴进谏,兴许皇上不至于恼怒,于是奏道:

  “陛下,臣今天来只为一件事,万望陛下能听进臣的话。澶渊讲和,天下无事,陛下本该体恤民隐,大兴农业,可陛下却把这天下无事的功劳归到昊天泰岳神灵身上,臣以为甚无谓也。天道无言,这是古圣人讲过的话,怎么过了几千年,陛下还相信这一套呢?天下安宁,乃是陛下圣明所致啊!还有那座玉清昭应宫,陛下竟然以上千间房室供奉一道所谓的天书,上千间的房室又涂饰金银,甚至以鎏金铸字,雕梁画栋,极尽奢靡,臣见了之后无比痛心。愿陛下以生民为意,停止修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