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陛下的精神总算好些了,微臣心里真高兴。”

  “阎承翰。”赵光义边走边叫了一声。“朕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

  “回陛下!违命侯夫人周氏昨天已经搬进了延庆宫。微臣按照陛下的吩咐,已命青杏服侍周氏。”阎承翰最摸赵光义的心思,知道让他办的事就是把李煜的夫人周飞琼安排在后宫之内。他所说的延庆宫,就是花蕊夫人生前居住的那间清雅小殿。

  “别总是周氏周氏的乱叫,朕今天已封她为郑国夫人了。”赵光义嗔了阎承翰一句,接着问:“郑国夫人情绪如何?”

  阎承翰眯起眼睛笑了几声,答道:“周……啊,郑国夫人闹不清延庆宫是什么去处,只是说想见皇上,有话要对皇上说。”

  “嗯,朕这两天有空就去她那里,看她要对朕说什么。”

  说着来到庆云殿,殿里床帐都是簇新的,但并不显得豪华。地上燃着几盆炭火,火光通红。

  “陛下。”阎承翰为赵光义脱下裘氅,低声说道。“李夫人把公主接回来了,她娘儿俩也说要见皇上呢,陛下今天有空吗?”

  李夫人就是赵光义的夫人李氏,她为赵光义生了三个孩子,方才阎承翰说的“公主”,是她的女儿,名叫慧智。虽然已经十三四岁,可与赵光义见面却不多,一直跟着外婆住在洛阳。两个儿子,长子赵元佐,次子元僖,三子宝儿,也就是两三岁时被赵匡胤接到宫中抚养的那个乖孩子。

  “朕要安抚的人那么多,她急什么!”赵光义颇不耐烦地甩了一句。

  李煜居住的院落里冷冷清清,入冬以来,原本有些生气的花草和杨柳梧桐也落尽了叶子,显得分外萧索。这位违命侯在此处已经住了半年多,每天除了看看闲书,望望蓝天,什么事也没有。偌大一个院子,除了两个粗使的婢女和两个守门的老卒以外,再也没有人与他相伴。江南旧臣之中,只有徐铉来看望过他两三次,其他人极少登门。那个该死的张洎,亡国之前口口声声说要与君王同生共死,如今在宋朝当了官儿,早把自己忘到脑后去了。唉!早知道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当初真该收拾了他!

  赵匡胤死了!这多少让他感到一种复仇的快意。前两天,新皇帝赵光义又遣人颁赐诏旨,撤掉了自己身上屈辱的违命侯号,还按照陇西李氏的族望为自己封了郡公,或许这个新皇帝会比赵匡胤更仁慈些?嗨,想这些有什么用,阶下之囚,身上捆一根绳索与捆两根绳索能有多大的区别?在这异国的都城,现在惟一期盼的,就是能与王后周飞琼同居一檐之下,了此残生。他已把这份请求写成奏本,可巧那天张洎破天荒到他这里借银子,便托他将此奏带给赵光义。现在需要的是等待,因为毕竟赵光义还在国丧之中,他毕竟还是新主,此事在自己看来比天还大,但在人家赵光义心里,或许是件太小太小的事,一时顾不上吧。

  他百无聊赖地在楼阁上踱来踱去,望着廊外一幢幢灰瓦朱檐高低错落的建筑,不由想起自己住了三十几年的金陵城。寒风吹在他脸上,像刀子一样锋利,在金陵,何尝有过如此严寒的天气?

  他返身回到空荡荡的屋里,那张朱漆发暗的长案上,放着一卷纸,还有笔墨,这些北方出产的劣质草纸,写上去连墨晕笔锋都显现不出来,当年赵匡胤就拿这样的纸,让他书写自 
 
 
己的忏悔!他曾经一连数日不出门,写了一万个“悔”字交给赵匡胤!那笔笔画画,表露的哪里是什么悔过,不过是宣泄内心的愤恨罢了。

  他颓唐地往案前一坐,用脚把炭盆勾引到自己身前,烘了烘手。凝神之间,眼前仿佛不再是方才那片灰瓦朱檐,而是金陵的琼楼玉宇,玉砌瑶阶!满园的梅花桂子,满殿的瑞兽奇香,那景色,那感受,能让人沉醉其间忘乎一切!他也的的确确沉醉其间忘记过去一切!忽然间,战火硝烟一阵阵扑面而来,他就在这滚滚硝烟中匆匆告别了金陵楼阙,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北方都城!

  他费力地重新睁开眼睛,又想起自己在宋军羁押下与飞琼等嫔妃到宗庙前告别的一幕,那是何等令人心碎的场面!那场面像一枝锋利的戈矛,狠狠地戳着他的身躯,是痛?是恨?是悲?是怨?他不由抓起笔来,蘸饱浓墨。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鬂消磨。

  最是苍黄辞庙日,教坊独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刚放下笔,他已记不得写了些什么。又像观看奇书一样睁大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头到尾看了无数遍。

  “郡公,郡公!”婢女上楼唤他,他竟然没听见。

  “郡公!”婢女走到他身边。“宫里的阎公公来了。”

  “哦?”李煜这才如梦初醒,阎承翰也已走上了楼。

  “郡公今天好兴致!”阎承翰朝李煜薄施一礼,往案上看了看。“早听说郡公最会写诗文。皇上这几天正好有雅兴,命微臣请郡公一块儿去玩赏书画呢。郡公,快穿上衣裳,随微臣走吧!”

  “当真?”李煜猜不透阎承翰是在打趣他还是赵光义真的要见他,灰懒的心一下子活了起来:能见到皇帝,他就有机会请求把周飞琼还给自己了!

  “微臣有几颗脑袋,敢假传圣旨?快走吧!”阎承翰再次催促。

  李煜匆匆忙忙披好那件从金陵带来的裘氅,跟着阎承翰出了苑门,车子一直驶进宫中天章阁前的群玉殿。这是一间不甚宏敞的殿,但收藏着后周以来留下的大量珍玩,以及从蜀中孟昶、南汉刘、江南李煜宫中运载来的许多图籍字画,可谓价值连城。

  殿里暖烘烘的,赵光义早就来到这里,一见李煜,像见了老朋友一样呵呵笑着迎了过来。李煜慌忙还礼,被赵光义一把扶起:

  “郡公,朕知道你是个精于文墨的风流雅士,所以今天宣你过来,就是想请你为朕指点一二,让朕也增添些儒雅之气。”

  “罪臣不敢!”李煜躬身揖道。

  “不要总是罪臣罪臣的嘛,朕不是封你为陇西郡公了吗?”赵光义朗声说着,转身朝殿内慢慢走来,李煜紧随其后,李昉、李穆、徐铉以及阎承翰等人分行于二人左右,不管是真懂的还是不懂的,都认认真真地浏览着字画。

  “郡公,这些钟、王、颜、柳的真迹,件件都是无价之宝啊!”赵光义兴致勃勃地边走边指指点点,又不时扭头朝李煜和李昉问上几句。这些法书名作,莫说李昉,就是李煜,也极少见过。

  赵光义又来到另一面墙前,墙上挂的都是古人画卷。

  “这一件乃是极品中的极品!”赵光义指着一幅《维摩天女像》对李煜说。“郡公,这笔法你一定很熟悉吧?”

  “禀陛下,此乃晋朝名士顾恺之所作。”

  赵光义点了点头:“郡公真是位天生的翰林大学士!朕听说这顾恺之有三绝,是哪三绝呢?”

  李煜唯唯而答:“书绝、画绝、痴绝。”

  “好个顾氏三绝!”赵光义显得十分兴奋。“朕还听说这顾恺之不懂得怎么吃甘蔗。别人吃甘蔗是先吃最甜的蔗根,他偏要从甘蔗梢吃起,惹来众名士一阵嘲笑。顾恺之倒也痴得有趣,竟然反唇相讥,说这叫‘渐入佳境’!”

  身后几个人都笑出声来。

  “朕今天大概也要渐入佳境。”赵光义边说边走到另一幅画前,问李煜:“郡公,这幅《梁武帝翻经图》你也一定不会陌生。”

  李煜稍觉愕然,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都落到他的脸上。

  “陛下,这……这幅画一文不值!”

  “郡公何出此言?”赵光义显出一丝得意之色,又问李昉:“承旨且说说看,此画出自何人手笔?”

  李昉凑近画轴端详片刻,微微摇了摇头:“论笔法嘛,此画绝似顾恺之。可晋朝的顾恺之不可能死而复生来画梁武帝呀!这一定是后人模仿顾氏之作。”

  “讲得精妙!李承旨所说的这个‘后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赵光义说罢,目光直直地落在李煜脸上。

  “罪臣在南国时信手涂鸦,玷辱陛下了!”李煜一时慌乱,不知说什么好。

  赵光义接口说道:“这是什么话?出自郡公之手的东西,哪一件不是神品!朕知道郡公不但精于丹青,字也写得传神。朕今天特地让人备下了笔墨,想让郡公教朕写好两个字,如何?”不等李煜回答,便朝众人挥挥手道:“各位爱卿自去鉴赏,朕要与陇西郡公单独切磋法书之妙。阎承翰,笔墨备好了没有?”

  “陛下,笔墨早伺候好了,就在东厢。”

 
 
 
  这真是个难逢的好机会,身边只剩下赵光义与他并行了,李煜不失时机地低声请求道:

  “陛下,罪臣的内眷……”

  赵光义扭头看了李煜一眼。

  “先帝在世时,已经许诺罪臣,有所悔过之后,便将妻妾还给罪臣,如今……”

  “别急,先看朕写两个字再说,如何?”

  说话间三个人进了东厢。阎承翰将砚盖掀起,赵光义取过笔来,长吁了一口气,在早已铺好的澄心堂纸上写下了两个大字:

  “郑国。”

  他眯缝着眼睛端详了片刻,盯着李煜的脸,说了声:

  “郡公请看!”

  “郑国?”李煜低声嘟哝了一句,言不由衷地应付道。“神妙!”

  “果真神妙?”

  李煜猛然感到赵光义的目光里透射出一片贪婪,渐渐地,他觉得脊背开始发凉。“郑国?赵光义为什么要写这么两个字?郑国?这不是周飞琼的新封号吗?难道……难道……?”他不敢再往下想了!

  赵光义得意地把笔往案上一放,抬起头望着窗外,说道:

  “既然郡公称此为神妙之笔,朕就把它收到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