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将军,你是将军,不能如此蛮干!”小校急得竟训斥起来,看着还嵌在李汉琼手上的那截断箭,急得直跺脚:“这叫我等如何向皇上交待!”

  “你过来!”李汉琼咬着牙招呼小校。“把我的手攥死!”

  “将军要干什么?”小校死死攥住李汉琼的手问道。

  “把箭弄出来!”李汉琼头上开始淌汗。“反正是他娘的疼,就让它疼一下吧!”说着,右手捏紧那截断箭柄,一咬牙,死命往下一戳,只听得“啊呀呀”一声大叫,箭头从他手心里穿了出来,李汉琼毫不迟疑,薅住箭头又一用力,把半截箭拽了出来,顷刻间满手鲜血淋漓!

  “快来人!”小校大叫。“快给李将军包扎!”

  “将军,这里太危险,还是回阵前去吧!”看着士卒给李汉琼包扎好,小校拖住李汉琼苦苦哀求道。

  “嗯,好多了,不那么疼了!”李汉琼嘿嘿笑了一声,站起身来。“也好,回去就回去!”

  他退到阵前,命士卒们一齐往城头放箭。

  “李将军,还疼吗?”小校不时以身护翼着李汉琼。

  “不疼那是木头!”李汉琼堵了小校一句,又往前跑了几步,朝云梯密集处大喊道:“跟上去!都跟上去!”

  一个个头顶洞子的士卒迅速地往梯子上攀爬,城上的箭镞和石块密密地压下,士卒们的呼喊声,夹杂着受伤之后的惨叫声震荡四野,整个战场笼罩在一片血腥之中。

  “狗日的刘继元,究竟造了多少箭?还没用完!”李汉琼骂骂咧咧地叫着,急得乱转。一扭身,却见赵德昭骑着马正朝他奔跑过来。“郡王,小心乱箭!”

  “李将军!”赵德昭在李汉琼面前跳下马,看到李汉琼手上包着布,惊叫一声问道:“将军受伤了?”

  “郡王怎么跑到战场上来了?这里不是你待的地方,快回去!”李汉琼焦急地朝德昭喊道。

 
 
 
  “李将军,宋偓怎么还没赶到太原?”

  几枝乱箭劈劈扑扑地落在李汉琼和赵德昭前面不远处,李汉琼本能地把德昭护在身后。德昭趔趄了几步,又问:“宋偓现在到底在哪儿?”

  李汉琼拉着赵德昭往后退:“郡王,现在正在攻城,不是问这话的时候。郡王千万要耐心呀。我李汉琼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说话算数,郡王且回吧!”

  赵德昭凝眉望了望李汉琼,又望着城墙上下激战的场面,无言地站在那里。李汉琼刚要再说,又一个小校急匆匆跑了过来:“报李将军,皇上前来督战了!”

  李汉琼顺着小校手指的方向看去,果见一队人马正朝他这边奔来,隔得虽远,但一眼就能认出,跑在前头的两个人,一个是赵光义,另一个是钱俶。赵德昭听说赵光义到此,急忙对李汉琼说:

  “李将军,本王回去了!”

  此时大队人马已越来越近,天气又晴朗,李汉琼怕这当口儿德昭策马离去,反而引起赵光义的怀疑,于是一把按住德昭的肩头,说道:

  “不要回去,末将随郡王速去迎驾!”

  “这……”赵德昭显出一脸的为难。

  “别这了那了!郡王,天下本无事,何不快去迎驾?”李汉琼拉了德昭一把,示意他不必慌乱。说话间,赵光义、钱俶等来到阵前。赵光义朝列在后面的李汉琼部卒招手慰劳,随后调转马头,赵德昭、李汉琼迎了过去。

  “叩见陛下!”

  赵光义跳下马,径直朝二人走过来,见赵德昭也在,有点意外地问了句:“你怎么会在这里?”

  赵德昭应声答道:“臣侄来为李将军助阵!”

  赵光义颇显勉强地笑了笑,扭过头对身边的钱俶说:“淮海王看大宋的王侯将相如何?可以称作同仇敌忾吧?”

  “令人钦敬之至!”钱俶躬身言道。

  赵光义不再理德昭,专心听李汉琼为他讲述战况,边听边点头。李汉琼说完,赵光义轻轻抚了抚他的伤臂,说道:

  “朕本该让你这个伤号退下去,可又不得不把你留在前线指挥你的将士,朕已经看准了:太原城必然从你这里首先攻破,你会建下征讨河东的第一大功!只要城池一破,朕要奖赏的第一个人就是你!”

  “谢陛下!”李汉琼铿锵答道。

  “朕看今天又可以收兵了,李将军以为如何?”

  “末将打算一鼓作气攻破城池!”

  赵光义说道:“如此坚城,不是一鼓作气就能拿下来的,你也别全信《左传》里的那个曹刿!潘美将军有个长围策略,攻一天,歇一天。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城要一块一块地敲,朕还不急,你急什么?”

  “陛下这话会不会让李将军泄气?”赵德昭接了一句。他本想调侃一句,不料赵光义斜了他一眼,不冷不热地说道:

  “你跑到这里为李将军助战,这不是在逼迫李将军速速送死吗?”

  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李汉琼、赵德昭乃至钱俶诸人都无法猜到,不过看赵光义的脸色,赵德昭心里罩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李汉琼连忙打哈哈:

  “末将心比陛下急,郡王心比末将还急!”

  “凡事欲速则不达,谁忘了这句话谁就会失败!”赵光义说着扭转身,朝自己的马走去,直到上了马,才朝李汉琼扬扬手臂:“收兵吧!”说罢,与钱俶等率兵而去。

  大队走远,赵德昭凑近李汉琼,低声问道:

  “皇上觉察出什么了?”

  “没有的事,皇上是来督末将攻城的!”

  此后数日,宋军果然时战时停,守城的汉军被拖得疲惫不堪。眼看着城中的武器越用越少,刘继元下令:凡拾得宋军射上来的箭镞,官府以每镞十钱购买。一时间,城中老少纷纷走出家门,四处寻找箭头。这一招果然有效,不消两天,汉军回收了数万枝箭,有些箭杆已经折损,经过修整,仍能使用。刘继元又命百姓在城里寻找砖石往城堞上搬运。因为可以挣钱,有的百姓甚至把土地庙、水神庙都拆了,一筐一筐往城上面挑运。怎奈宋军反复攻打,箭石又用得差不多了,这使刘继元越发焦躁不安。据杨业说,太原城堞已经没有一处是完整的了。宋军的石炮轮番轰射,城墙受损也十分严重。刘继元问杨业还有何策,杨业只说了一句:“大不了是个死!”这话让刘继元不寒而栗。

  他感到灭顶之灾即将来临,在宫中走来走去,一直走了半个时辰。宫中伺候的校卒都低着头,一脸的麻木。他走到一个亲校面前,憋了半天,才说出来:

  “备马!”

  “是!”军校答应着跑出去。刘继元像屁股上着了火,等不得军校牵马过来,便大步随军校走到宫外,迫不及待地跨上马。

  “国主稍候,小人去叫卫队!”军校抓住刘继元的马缰说道。

  “快去快去!”刘继元连声催促。

  在卫队的扈从下,刘继元直奔枢密使马峰府第而来。马峰将刘继元迎进门,还没等刘继元坐定,便跪地泣道:“国主此时能到臣这里来,臣死而无憾了!”

  “不必说这样的话!”刘继元道。马峰此话意味深长,听起来是在表示效忠,实则在埋怨刘继元:为什么早不听我马峰苦口相劝?为什么非要走到山穷水尽才返回来找我马峰商量?

  “马枢密,你看这局面还能撑多久?”直到昨天,刘继元还心存一点点侥幸,一是杨业既有必死的决心,撑下去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杨业在,太原城就会在。二是根据以往数次与 
 
 
周、宋的战争,每到节骨眼儿上,宋人便挺不住撤军了,这使他有点儿相信天不绝汉。不过今天变了,他看到这一次宋人的决心甚大,契丹的援军又迟迟不到,心里越来越毛,才来找马峰。他明知道马峰只会劝他投降,如今来找他,分明是准备采纳马峰的建议了。

  “撑下去?”马峰听到这话有些生气,忍不住说道:“像杨业那样撑到毙命当然可以。可是国主想一想:杨业是臣,臣为君死,天经地义;国主是君,难道国主这个君如今倒要为杨业那个臣去死吗?”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刘继元,而且让他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马峰说得不错,如今真正坚持要战的人越来越少,杨业已经快疯了,前些天杀了缒城降宋的蔚进,还用刀点着朝臣的鼻子吼叫说,谁敢再言投降,他手里的钢刀绝不认人!自己这个国主,如今除了言战之外,已经无法与他对话,更糟的是他杨业总是举着一杆“宁死社稷不降宋贼”的大旗,谁还敢再与他相抗?

  “你的意思是开门投降?”

  “国主如果早定此计,何必要让那么多士卒死于宋人炮石箭镞之下?”马峰涕泗滂沱地说。“现在是国主最后下决心的时候了。一旦城破,就算是把双手举到天上去,宋人也不会饶过国主了!”

  刘继元何尝不知道投降和被擒的区别,可现在重兵都握在杨业手里,自己就是下一百道命令,也敌不过杨业一句话。

  他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叹道:“怎么劝服杨业呀?”

  连出城投降都成了问题!刘继元的想法不无道理,此事若弄得不好,恐怕还没出城,反倒自相残杀起来。不过马峰转了个念头,对刘继元说道:

  “如今只有硬闯了!国主不用怕,以臣的观察,守城的校卒们未必个个真心恋战,不过是迫于杨业的威严不敢不战罢了。为国主计,臣豁出这条老命,直接到城门劝说将卒放国主出城。臣这里还有几个禁兵,如果有变,臣强行将城门打开,放国主出城!”

  “那可不行!”刘继元当即否定。“贸然出城,宋军不知底细,如何对他们说得清楚?”

  马峰早有准备,接口言道:“只要国主有此意,这些事皆可由臣来安排。臣替国主草拟一封降书,差人先行送达宋营,此事不难。为万全计,国主今日就不要再回宫了,就在臣这里耐心等待,夜深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