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陛下绍承太祖皇帝以仁治国的大政,向天下昭示陛下以仁义为本,乃是至关重要的。当此之时,陛下如果对齐王惩治太严,必会有人散布流言,说陛下骨肉相残,失仁爱之本。陛下试想:齐王骄纵狂悖,而陛下能大度优容,人心岂不都归到了陛下一方?所以臣以为齐王万万不可杀,只象征性地予以贬谪足矣。只要将其罪行昭于天下,齐王便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再无一点势力,百官万民,避之惟恐不及,也就达到了惩恶扬善的目的。至于卢多逊,毕竟有功于朝,一时失足为齐王所惑,臣也建议从轻发落,以收士子之心!臣这么说,自知可能获罪,如果因此而触怒陛下,臣请再回邠州!”赵普说完,偷眼看了看赵光义。

  果然不出所料,赵光义听罢他这番话,不由赞道:

  “想不到丞相如此宽宏大量!朕起用丞相太迟了!”

  赵光义这话是发自内心的,倒不是因为他不恨赵廷美,不想杀卢多逊,而是考虑到这几年除掉了赵德昭、赵德芳,又杀了徐铉,朝廷上下人人自危,如果再杀赵廷美和卢多逊,人心会更加摇荡。打心眼里说,对赵廷美和那个为虎作伥的卢多逊,杀一百次也难解其恨!令赵光义大感惊奇的是:赵普对赵廷美和卢多逊的仇恨应该比自己更深百倍,可他今天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大度?难道真的是人到老来其心自善吗?不管他,既然他如此建议,自己姑且先采纳再说。

  “还有一个潘美,丞相以为何以待之?”

  赵普估计赵光义会怀疑到潘美,所以早几天便派遣飞骑到大名府,一是向他说明赵廷美谋逆之事东窗事发,二是告诉他一定要稳定军心,皇帝并没有想伤害他的意思。潘潾供出赵廷美曾送给潘美一份很厚重的礼物,也就是萼娘深感忧虑的那件金元宝和那柄小金剑,赵普命派去的人一定要把这两件东西保存好,以防必要时用得着它。赵普是个有恩必报的人,他对潘美一直怀有感激之情:后周显德元年,是潘美把他引荐给赵匡胤,才有了他后来的发达;显德六年在河北前线柴荣要杀他,也是潘美给了他一匹快马让他逃到商丘,才捡了一条性命。潘美是个愚忠之徒,当此危急时刻,一定要为他多说好话,算是对他多次帮助自己的一点儿报偿。

  “陛下,潘美是个万万动不得的人!且不说他在军中的威望和对契丹的威慑,单说对太祖皇帝和陛下的赤诚无二,就不能加害于他。赵廷美想拉拢潘美为他所用,一点也不奇怪,可是潘将军根本不予理睬,所以潘潾才骂他不够意思,不识抬举。潘潾的话恰恰证明潘美是个对陛下忠心无二的老臣啊!”

  赵光义边听边点头,他不否认赵普的话有道理,但从情感上来说,他已经对潘美感到不满了:赵德昭拉拢过他,他没有及时禀奏;赵廷美又拉拢他,他还是没有一言奏到自己耳朵里,这究竟是为什么?眼下虽然找不出他多少毛病,但赵光义最明显的感触就是:潘美对赵匡胤的那份感情,要比对自己强烈得多!他在瞧不起我?还是怀疑我夺了赵匡胤的皇位?抑或是埋怨我除掉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现在最有威望的老将,只剩下曹彬和潘美了。打契丹还用得着他,所以暂时不能动他!

  从偏殿出来,赵普刚要出宫,迎面碰见了赵元佐。赵普刚想施礼,却见元佐对他怒目而视,赵普脸一红,想赔个笑脸支吾过去,不想赵元佐立在他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你又到父皇面前害人去了?”赵元佐声色俱厉,两眼喷火。“本王警告你,若是再敢害我赵家人一条性命,叫你三族不得好死!”

  “卫王……”

  “你凭什么叫我卫王?你不配叫我卫王!”赵元佐喝断赵普,凶狠地逼视着他。“你对本王说实话,到底想让父皇如何处置齐王?”

  赵普气得脸色紫涨,又无法发作,憋了口气对元佐说:

  “赵某屈己来救齐王,神明可鉴!卫王若是不相信,就直接去问皇上吧!”





第二十二回 莽大汉痛骂齐王

  沈伦被免除了丞相之职,赵普顺顺当当地成了昭文馆大学士、同平章事,恢复了首辅之职。

  和赵廷美谋反一案相关者,卢多逊案情重大,赵光义召集百官集议,参知政事李昉、刑部崔仁冀等七十四人联名上书,称卢多逊身为宰辅,心怀顾望,诅咒君王,大逆不道,上负国恩,下亏臣节,助纣为虐,阴谋篡逆。请依有司审断,削夺在身官爵,准法诛斩。齐王赵 
 
 
廷美谋逆首恶,亦请与卢多逊同斩,以谢天下。赵光义见到此状,十分高兴,对赵普说道:“这一回朕大有文章可做了!”意思是说百官异口同声请求诛杀二人,我赵光义饶他们不死,一定能大大收拢人心。赵普会心一笑。

  中书舍人李穆,经查实与本案无关,以其长期与卢多逊友善,又为赵廷美草写奏章,责授司封员外郎,居家待罪;开封府判官吕端,因与赵廷美交往甚密,贬为商州司户参军。上面有两个官需要稍加解释。先说李穆这个司封员外郎,不就是尚书省里管封爵的员外吗?怎么给他这么个官,又让他居家待罪呢?原来宋朝前期尚书省名存实亡,这个郎中那个员外郎的,只是个空名而已,根本没什么具体事可管,所以这一贬也不算太轻,等于丢了在朝廷里的职位,只剩下在家反省的份儿了。再说吕端那个商州司户参军,就是陕西商洛山里一个管理百姓户籍土田的官吏,如同当今京城要员贬到商县做个统计民政土地的小官,那还叫官儿吗?

  这一程子赵元佐足足找了赵光义四五趟,极力为赵廷美开脱罪责,最后得知,赵光义无意定赵廷美死罪,这才兴冲冲地来到齐王府。见了赵廷美,先不说话,大叫一声:

  “本王渴坏了,皇叔快给我弄些水来!”

  赵廷美忙命婢女给赵元佐端来茶水,元佐咕咚咕咚一连喝了两大碗,这才抹了抹嘴角,眼里放着光说道:

  “皇叔,把心揣到肚儿里去吧!”

  “什么?有准信儿了?”赵廷美像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一样,惊恐的眼神里透出得救的欣狂。“贤侄快说说,皇上打算怎么处置本王?”

  “只是稍做责罚罢了,连齐王的封号都没有削夺!”元佐得意地告诉赵廷美。

  “啊呀!”赵廷美仰头叫了一声,长长地吁了口气,又见潘氏、张氏也进了门,激动无比地招呼道:“快,快过来,给卫王叩头!快呀!”

  潘氏、张氏慌忙下跪,赵廷美也跪在赵元佐面前,涕泗滂沱地说:

  “多亏卫王极力搭救,卫王!卫王!本王该如何谢你呀……呜呜!”

  赵元佐忙不迭把赵廷美拽了起来,连叫:“婶娘请起,婶娘请起!”好一阵激情澎湃之后,众人才静下来。元佐颇为感慨地说:“赵家不幸,本王义不容辞!皇叔切不要再说什么谢不谢的话,那就生分了。以后的日子里,咱赵家人可得抱成一团,不能任由他人随意伤害!不过皇叔日后做事也要仔细些,无须再与朝臣们过多来往,那些家伙各怀鬼胎,谁是真心围着咱赵家人转的?本王揣测,皇上就是想找卢多逊的碴儿,那卢多逊又把污盆子往皇叔身上扣,让皇叔险些把命都丢了!”

  惊魂方定的赵廷美无言以对,一个劲儿地点头称是。潘氏耐不住了,插嘴问道:

  “卫王,皇上能饶过我的老父吗?能饶过我们的儿女吗?”

  赵元佐脸色阴沉下来,不无遗憾地说:

  “本王哪里顾得上打听这么多人?不过听阎承翰说,贵州防御使德恭依旧为皇侄,不削封号,云阳公主的封号大概是要去掉了。”

  贵州防御使德恭就是赵廷美的长子,云阳公主是赵廷美的长女,已经出嫁。因所嫁右监门将军韩崇业扯到这件案子里,现在也押在刑部大牢,所以公主的封号肯定是要被削夺了。

  “那,那潘潾将军……”潘氏更关心她的父亲。

  “听阎承翰说,要等到五月才能定下来。”

  “五月?”潘氏一听这话,险些昏死过去。你道这是为何?原来古时候处决人犯一年两次,一次是在五月,称为小刑;另一次是在十二月,称为大刑。赵元佐婉言称五月才能定下,实际上等于告诉潘氏:那潘潾无疑是个斩罪了!

  赵元佐离开后,婢女们照例将饭菜摆放在厅里。一家人已经一个来月没好好进食了,今天元佐带来的消息虽然有喜有凶,毕竟先保住了一家老小。至于潘潾,元佐也已答应继续劝说赵光义,所以赵廷美今天情绪放松了许多,吃起饭来也觉出香了。见潘氏还在哭泣,嚷道:

  “快吃快吃,潘大人不会有什么大事!”

  “不是你爹爹,你当然不揪心!”潘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冲赵廷美喊。“我爹还不是为了你早一天风光,如今你有救了,就不管我爹了?黑心贼!”

  “岂有此理!”赵廷美恼怒起来。“本王现在能有什么办法?只有等元佐的消息!”

  正吵嚷间,门吏来到厅前禀道:

  “王爷,门外有个汉子在不住地骂街!”

  “骂谁?”

  门吏直想笑:还能骂谁?赵廷美也感到这话问得没意思,正被潘氏搅得憋了一肚子气没处撒,怒冲冲地跨出厅门,来到院子里。还没走到大门口,便听见一个男人粗野的叫骂声:

  “赵廷美,你也有今天啊!我操你姥姥!老天长眼啊,你也有今天啊……”

  赵廷美被骂得火冒三丈,三步两步走到门外,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壮汉正指着墙跳脚大骂,几个士卒拦都拦不住。那汉子见赵廷美来到门口,又要冲过来和他拼命,士卒们将他死死地抱住。

  “你是何人,敢这么辱骂本王?”

 
 
 
  “赵廷美,睁开你的狗眼看看我是谁?你害得我家破人亡,我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