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通心理学(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会不由自主地注意这一情况。 
产生无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客观刺激 
物本身的特点;第二类是人的主体的状态。前者是产生无意 
注意的主要原因。 
首先,无意注意主要是由周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当周 
围环境中出现了某种新异的刺激物,人就自然地把注意指向 
这种刺激物,并试图认识它。巴甫洛夫说:〃对于我们起作用 
的每一种新刺激物,在我们这方面引起一种相应的运动,以 
便更好地而且更充分地把这个刺激物报告给我们自己。我们 
留意出现的每一个图形,倾听所有发出的声音,用力地嗅闻 
奇异的气味,并且如果一个新的物体接近我们,我们就设法 
去触摸它;一般说来,我们用适当的感受表面,即相应的感 
① 
觉器官,尝试去抓握或攫取每一种新的现象或物体。〃 
刺激物的强度对于引起无意注意具有重大作用。强烈的 
刺激物,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都容易引 
起无意注意。按照条件反射的强度规律,刺激物在一定限度 
①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讲演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年版,第218页。 
 
 
? 120? 
普 通 心 理 学 
内的强度越大,它所引起的兴奋就越强,对这种刺激物也就 
越容易进行分化和形成条件联系。在这里,刺激物的相对强 
度有重要意义。一个强烈的刺激物如果在其它强烈刺激物构 
成的背景上出现,就可能不引起注意;相反,一个不甚强烈 
的刺激物,如果在没有其它刺激物的背景上出现,也可能引 
起注意。例如在喧嚣的地方,甚至很大的声音也不会引起人 
的注意,而在寂静的环境里,即使很小的声音,也会引起人 
的注意。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在引起无意注意上也是有作 
用的。客观刺激物之间的任何一种显著的差别—— 形状、大 
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别,都会引起无意注意。在 
一些大物体中间,很容易把一个小物体区分出来;在一些断 
续的、短促的声音中,很容易把一个长的声音区分出来;一 
个有彩色的物体很容易从无彩色的物体中区分出来;一个外 
国文字在汉字中间会特别引人注意。 
刺激物的变化和新异性也会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当周围 
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在环境中出现了某种新异刺激物的时候, 
人很容易以各种方式去探询这种刺激物。如在熟悉的人或事 
物的外貌上突然有了显著的变化,光线、声音的加强或减弱, 
以及物体的运动等等,都会发生这样的作用。新事物很容易 
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东西 
就不易引起人的注意。 
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的,但是也决定 
于人本身的状态。同样的一些客观事物,由于感知它们的人 
的本身的状态不同,就可能引起一个人的注意而引不起另一 
个人的注意。这首先是由人们的需要、兴趣和对那个事物的 
 
 
普 通 心 理 学 
? 121? 
态度决定的。一切事物,如果它们跟满足需要 (不论是机体 
的、物质的需买或者是精神、文化的需要)有关,如果它们 
跟人的兴趣相符合,如果人对它们抱有积极的、特别是富有 
感情的态度,那么,它们就很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 
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有兴趣的事情吸引着一个 
人的注意。凡是那些与人的生活活动、与当前的任务、与从 
事的工作密切联系着的东西,都是有兴趣的事物,因而便对 
它们集中注意。一个正在研究某一问题的学者,会立刻注意 
到那些为别人注意不到的、然而与问题有关的细节。 
  当然,人们所感觉兴趣的,也并不只是那些与生活中重要事 
件直接联系着的东西。读书,听讲,看戏剧和看电影,这些事情 
不一定是和工作有直接联系的,但也能引起兴趣。能够引起人的 
兴趣的事情需要有下面两个条件。 
第一,它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与已经具有的知识有联系,它 
们的主题不是完全不知道的。例如一个从来没有研究过心理学也 
不大理解生理学的人,就很难对〃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的讲 
演感到兴趣。 
第二,它们必须能够提供某种新知识,就是说,它们必须包 
括尚未理解的某些内容。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的通俗讲演,对 
于一个心理学专家来说,是不会引起兴趣的。因为他对于这个题 
目的内容是完全熟悉的。 
人对比较熟悉的事物,能够提供新知识的东西,特别是能对 
已有的问题作出解答的东西,往往都是有兴趣的。人对那些虽然 
还不知道但是愿意知道的东西,也是有兴趣的。有趣的、引人入 
胜的小说就是在这一原则上构成的。作者在故事过程中,为读者 
留下了许多问题,使读者期待能得到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因而他 
 
 
? 122? 
普 通 心 理 学 
的注意就经常处在紧张状态,要求继续读下去。 
人的心境对无意注意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着什么事物容易引起注意。疲劳或精神健旺的状态也 
对无意注意有重大的影响。一个人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常 
常不能觉察到那些在精神健旺时很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人 
在精神健旺状态下最容易对新鲜事物发生注意,注意也能持 
久。 

二 有 意 注 意 

有意注意或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在 
有意注意时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人要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某 
种事物或完成某种任务。例如青年工人在开始学习机床操作 
的时候,对于操作过程还不熟悉,稍不注意就会出废品或发 
生事故,他要集中注意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容易发生错误的 
地方更要密切地注意,甚至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来使注意指向 
和集中于当前的工作。 
有意注意常常服从于活动的任务。人自觉地提出的任务, 
决定着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要区分出哪些对象和现象,以及它 
们的那些方面、特点和性质,也就是决定着在这种情况下要 
注意些什么。 
人的这种有意地集中和保持注意的能力,是在劳动过程 
中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这种能力,要实现持久与有组织的 
劳动活动是不可能的。在任何一种活动中,无论人是多么爱 
好这种活动,也往往包含一些无兴趣的、引不起注意的作业。 
 
 
普 通 心 理 学 
? 123? 
因此,为了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必须善于把自己的注意有意 
地集中和保持在这些作业上面。一个优秀的工作者,是能始 
终把自己的注意集中于工作对象上的人。 
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在词成为心 
理活动的组成因素的时候产生的,就是说,有意注意是由第 
二信号系统支配的。由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参加,人就能够通 
过词来按照一定的任务确定自己的活动,注意于一定的事物 
或活动。这时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作用,即使在当前 
没有具体事物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够借助于词而实现。 
有意注意的集中和保持,不仅在没有干扰、没有任何无 
关的事物妨碍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时候是可能的,而且即使在 
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是可能的。这些干扰可能是外界的刺激物 
(如分散注意的无关声音和光线等),也可能是机体的某些状 
态(如有病、疲倦等),更可能是一些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等。 
要想克服这些干扰,必须采取一些特别的行动来把注意保持 
在活动任务所要求的事情上。有时必须消除或减少外界无关 
刺激物的影响。例如把分散注意的物品拿开,降低干扰声音 
的强度等等。在工作的时候,为了保持注意,通常应该先把 
一切可能妨碍工作的东西去掉,预先把工作的地方收拾整齐, 
把工作需要的一切物品准备齐全,设置好适当的照明条件,在 
工作的时候保持安静,保持舒适的姿势等等。在已经习惯了 
的工作条件下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这会使人更容易把注意集 
中和保持在所进行的活动上。 
对待事物的兴趣,特别是稳固的兴趣也支配着有意注意, 
但是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兴趣的关系常是间接的。人对于 
 
 
? 124? 
普 通 心 理 学 
活动的直接结果可能没有兴趣,但是对于活动的最后结果有 
兴趣。这种间接的兴趣,即关于结果的兴趣,几乎存在于自 
觉进行的每一件工作中。只根据直接兴趣与无意注意,是不 
可能进行一件长期工作的。由于个别工作阶段的单调、其它 
事物的分心等等,注意不可避免地要减弱。由于工作本身是 
缺乏兴趣的,不能吸引人的,人就必须努力把注意集中在工 
作上。凡是越不感到兴趣的工作,有意注意就越加必要。否 
则,就永远也不能达到那种使人发生兴趣的结果。 
为了保持有意注意,对任务的理解和要完成任务的愿望 
起着重要作用。从工作的任务出发,人就能自觉地去指导自 
己的注意;同时,这种任务也有助于培养他对工作的兴趣。任 
务越重要,对任务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 
强烈,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所必需的一切就越能引起有意注意。 
在完成一定任务的时候,为了保持有意注意,人就必须有计 
划地组织自己的活动,使所做的一切服从于当前的任务。这 
样就能保证最清晰地反映那些与任务有关的对象。有计划地 
组织自己的活动常常要求作出巨大的努力,当多次成功地组 
织活动以后,这种对活动的组织就越容易实现,有意注意也 
就能更顺利地进行。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常常不能截然分开。无意注意可能 
转化为有意注意。例如一个人偶然为某种活动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