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通心理学(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我国儿童的对比联想比较丰富。对比联想使人容易看到 
事物的对立面,对于认识和分析事物有重要的作用。 
(四)关系联想。由于事物的他种联系而形成的联想,可 
通称为关系联想。例如:部分与整体或种属关系的联想,如 
由文具想到钢笔,或由钢笔想到文具;因果关系联想,如由 
 
 
? 526? 
普 通 心 理 学 
寒冷想到冰雪,或由冰雪想到寒冷,等等。事物间的联系是 
多种多样的,反映事物种种联系的关系联想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件事物总是和许多事物联系着,因而可能引起的联想 
是很多的,对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究竟首先引起什么联想, 
是受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是联系的强度;一方面是 
人的定向、兴趣等。联系的强度又决定于:(一)刺激的强度。 
如提到节日夜晚,可能想起焰火,因为那种美丽的景象是一 
种强烈的刺激。(二)联系的次数。事物间的联系是经常重复 
的,常易彼此引起联想。如我们常把农业建设中的机械化和 
水利化相并提,因而提到机械化时可能就想到水利化。(三) 
联系形成的时间。新近形成的联系,常占优势。对一件事物 
的感知或回忆常可引起和它新近形成联系的事物的联想。例 
如提到小说,常会想起最近读过的一本小说。最初或最早形 
成的联系,也有时占优势。 
活动任务对于联想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潜藏等待的猎人, 
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起关于猎物的联想,这是由于定向的作用。 
兴趣、情绪状态等,也可以使一类事物的联想较其它事物的 
联想处于优势。例如提起森林,植物学家可能引起关于林中 
各类植物的联想,动物学家则可能想到林中可能有的各种动 
物。对于同一个问题,一个人在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常易想 
到它的积极方面,在处于低沉情绪状态时,常易想到它的困 
难、不利的方面。 
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思惟中经常通过联 
想,想到有关的资料、原则,提供解决问题的可能。利用联 
想可以探索人的心理状态,所以在心理学中,特别在儿童心 
 
 
普 通 心 理 学 
? 527? 
理学和病理心理学中,广泛地采用自由联想 (对于作为刺激 
的事物说出首先想到的事物)和控制联想(按一定的规则,如 
同义、相反、部分和整体等,进行联想)作为研究的方法。 
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所以在识记时形成联想,也 
就可以帮助回忆。例如当一个新同志被介绍给我们的时候,如 
果把他的姓名和面容、举止特点、工作任务等联系起来,以 
后看到他或提起有关的工作任务等,就比较容易想起那位同 
志的姓名来。尽量多形成联想和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效果 
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第四节 认  知 

一 认 知 过 程 

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知道 
它是从前感知过的,称为认知或再认;在这里,认知是和知 
觉同时发生的。对曾经有过的想法再度想起的时候,知道它 
是从前想过的,也是认知;在这里,认知是和思惟同时发生 
的。对某种事物产生的情绪,再度发生的时候,知道它是从 
前体验过的,也是认知;在这里,认知是和情绪同时发生的。 
因此认知总是和其它心理活动同时进行的。 
对不同的事物,认知产生的速度和确定的程度可能是很 
不同的。对于熟悉的事物,立刻就可以认出来,并且确信它 
是经常遇到的某种确定的事物。对于不熟悉的事物,认知就 
不那么简单了。不能立刻认出它来,在获得一些线索之后,知 
道它可能是从前遇到过的事物,但是还不能确定。这时就要 
 
 
? 528? 
普 通 心 理 学 
反复思索,尽力回忆以前遇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和当时当地 
的情景,并且和目前的事物及情景对照,分析两者的异同,考 
虑是否为同一事物等等。例如遇到一个人,好象见过,又好 
象没有见过,这时就要回忆以前见过的有关的人,他的相貌、 
年龄和其它特点,当时遇到的情景等,把他和当前的人对照, 
分析、推断是不是同一个人,最后得出结论。从这里可以看 
出,认知有时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可能包括着 
回忆和比较、推论等思惟活动过程。 
对事物认知的速度和确定的程度。主要决定于记忆巩固 
的程度和当前事物及其环境条件与以前感知过的有关事物及 
其环境条件相同的程度。对熟悉事物的认知很快,也确信无 
疑,是由于对它已形成巩固的联系。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如 
果事物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难以再认。即使事物本身 
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出现,它和环境条 
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也可能使认知发生困难。例如对一个 
曾见一面又许久不见的人,如果在相同的环境中相遇,比较 
容易认知;如果环境条件和第一次见面时大不相同,就难以 
认出来。 
认知事物总是依靠各种线索的。线索是事物的部分、特 
点等。在经验中事物的各部分、特点之间或事物特点与环境 
条件之间形成联系,一部分的出现可以唤起对其它部分的记 
忆,前者就可称为线索。如认知一个人,叫出他的姓名来,是 
依靠记忆中他的姓名和他的面貌、举止、声调,乃至职务等 
形成的联系,那末,面貌、举止等就是认知一个人的线索。这 
些线索如果有了变化,或是寻找不到,认知就发生困难。例 
 
 
普 通 心 理 学 
? 529? 
如,若看不清一个人的面貌举止,听不到他的声调等,就难 
以认知他。对越是熟悉的事物,认知时所需要的线索就越少 
或越简化。例如对于不熟识的人,必须看清面貌,了解其它 
情况,才能确认;对于很熟悉的人,只要一听说话的声调,或 
远远看见走路的姿势,就可以辨认出来。 
对于认知的线索,有时明确地意识到,有时意识不到。例 
如遇到熟识的人,立刻认得出,至于如何认知的,往往是没 
有想到的。在认知发生困难的时候,就要努力去寻找线索,恢 
复过去形成的联系。例如遇到一个人,似曾相识,但认不出 
他是谁,那末注意他的面貌、举止、声调特点、他的工作任 
务以及在当前场合出席的理由,回忆过去可能和他相遇的场 
合,等等,就可能使过去形成的联系恢复起来,从而认知这 
个人。 

二 认知中的错误 

认知有完全的和不完全的。完全的认知是对当前的事物 
有全面的认知,知道它是什么,以前在什么情况经验过。不 
完全的认知是对当前的事物仅有〃熟悉之感〃,只知道是从前 
经验过的,却不清楚它是什么;或者只知道当前的事物是什 
么,却不记得是否从前经验过。完全的认知是既了解当前事 
物又确切知道以前经验过,如果只知道一方面就是不完全的 
认知,一方面也不知道,就是完全没有认知了。 
前面说过,认知要靠对象及其环境条件和过去经验形成 
的联系,也要靠线索引起与恢复这些联系。如果找不到线索, 
有关的联系不能恢复,不可能认知对象。如果线索错了,认 
 
 
? 620? 
普 通 心 理 学 
知也要发生错误。例如对一个从前的熟人见面时不认识了,是 
由于他的面貌、姓名等在经验中的联系消失或被抑制了。把 
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当作老朋友,是由于他的某些特点和旧友 
的相似,把它和旧友的姓名等联系起来了。 
认知的错误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联系的消失或 
受抑制而不能认知,另一方面是由于联系的泛化而认错对象。 
不能认知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许多曾经会过的人再 
见面时不认识了,许多学习过的字再看到时不认识了,这是 
由于当时的联系不够巩固又缺乏复习所致。严重的不能认知 
是在病理情况下发生的。如因脑振荡受伤的人或某些精神病 
如麻痹性痴呆患者,对某一时间阶段以前发生的一切事物或 
某一类事物完全不能认知,这称为不识症。 
认错对象也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如认错字、认错人等。 
有时对明确知道以前没有经验过的事物,也有一种〃熟悉之 
感〃,好象从前经验过似的。对人对物都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例如有时到了一个新地方,明知从前没有来过,但看来有些 
熟悉,好象从前来过似的。这种现象叫做〃似曾相识〃。如果 
仅有一种熟悉之感,并不由此肯定确实从前经历过,还是正 
常的现象。如果从前没有经历过,由于感到熟悉,也就确认 
以前经历过了,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那就是病态的似曾相 
识症了。有些精神病,有时就有这种现象。 

三 记忆的其它指标 

除了回忆和认知以外,记忆还可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重 
新学习的情况就是其中之一。例如从前学习过一篇文章,曾 
 
 
普 通 心 理 学 
? 621? 
达到成诵。由于未曾复习,现在只能回忆其中少数字句甚至 
完全不能回忆了。是否还记得一些呢,或记得多少呢?把文 
章拿来重新学习,达到能背诵为止。如果原来学习时读了20 
遍才能背诵,重学时只读12遍就能背诵了。重学时比第一次 
学习时少用了8遍,也就是节省40%的诵读次数。这40%就 
可以看作记忆的效果,或者可以说在重学前还保持着40%的 
记忆。为了便于作数量上的计算和比较,在记忆的研究中常 
以重学时节省的诵读次数或时间作为记忆的指标。 
以前的学习经验对于以后学习有关的东西常有积极的或 
消极的影响。例如学过一种外文之后,对学习同一语系的另 
一种外文常有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