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通心理学(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与统一的 
关系的一个指标。 

三 情绪、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既是在有机体的 
种族发生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西 
方心理学著作常常把无限纷繁的情绪和情感概称为感情(Af 
fection),这样,感情的概念就包括了心理学中使用的情感和 
情绪两个方面。 
情绪和情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标示感情这种复杂的心理 
现象的。要想把它们作严格的区分是困难的,可以从不同的 
侧面对二者加以说明。 
b 
① 
① 
B.B.Wolman,Handbook of General Psychology,p.750. 
 
 
普 通 心 理 学 
? 731? 
情绪通常是在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 
况下产生的,例如,由于饮食的需求而引起满意或不满意的 
情绪,由于危险情景引起的恐惧,和搏斗相联系的忿怒等。因 
此,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但是,人的情绪在本质上与动 
物的情绪有所不同。即使人类最简单的情绪,在它产生和起 
作用的时候,都受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文化教养 
的影响和制约。由于这个原因,人在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活 
动中,那些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这些需要相联系的事物,在 
人的反映中都带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色彩。例如难闻的气味能 
引起厌恶的情调,素雅整洁的房间使人产生恬静舒适的心情。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决 
定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态度,对于这些受社会关系所制约 
的态度的反映,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情感。例如集体感,荣誉 
感,责任感,羞耻心,求知欲等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 
所形成的高级情感,它们具有社会历史性,有时还可能带有 
阶级的烙印。 
由于情感大都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的性质常常 
与稳定的社会事件的内容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情感这一概 
念较多地用于表达情感的内容,它一般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 
深刻性。而情绪,则常用于感情的表现形式方面,它具有较 
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因此,当谈到狂热的欣喜、强 
烈的愤怒或持续的忧郁等的时候,常常用情绪这一术语来表 
示;而对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艺术感受之类的体验, 
则用情感这一术语来表达。 
可是实际上,无论情感或情绪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 732? 
普 通 心 理 学 
因此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一方面人的具有稳定的社会内容 
的高级情感,也可能以鲜明的、暴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 
为一种情绪。例如保卫边疆的战士,在敌人进攻面前,爱国 
主义的感情会暴发为强烈的怒火。又如1976年1月11日傍 
晚,在长安大道上,等待周总理灵车经过的千百万人,冒着 
寒风,流着热泪,悼念周总理的无限悲恸浸蚀着人们的肺腑, 
表达着人们由衷的哀忱。这些深邃的体验,既是中国人民对 
祖国、对领袖的高尚的深沉的情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表现 
形式,表现为激烈的情绪。另一方面,那些与人的生物需要 
相联系的情绪,都能由赋予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 
形式。上甘岭战役中,在极度缺水的条件下,一杯水在战士 
手中辗转传递,没有人沾一下自己的嘴唇。这个著名的事例 
之所以感人,就是由于人们高度的道德和觉悟,压倒了那些 
基本的天然需要,表现了真正的高尚的情操。以上的几个例 
子说明,情绪和情感是可以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 
但是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人类体现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 
人的社会性本质之中的。 

四 情绪的两极性 

情绪具有两极性。它首先表现为情绪的肯定的和否定的 
对立性质。如满意和不满意、愉快和悲伤、爱和憎等等。在 
每一对相反的情绪中间存在着许多程度上的差别,表现为情 
绪的多样化形式。构成肯定或否定这种两极的情绪,并不绝 
对互相排斥。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一件事物对人的意义也可 
以是多方面的,因此,处于两极的对立情绪可以在同一事件 
 
 
普 通 心 理 学 
? 733? 
中同时或相继出现。例如为崇高事业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亲 
人,既体验着对烈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爱国主义的荣誉感,又 
深深感受着失去亲人的悲伤。革命者的坚韧性正表现在这样 
的体验中。 
情绪的两极性可以表现为积极的或增力的,和消极的或 
减力的。积极的、增力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如愉 
快的情绪驱使人积极地行动;消极的、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 
人的活动能力,如悲伤引起的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在 
不同的情况下或不同的人,同一些情绪可能既具有积极的性 
质又具有消极的性质。例如恐惧易于引起行动的抑制,减弱 
人的精力,但也可能驱使人动员他的精力向危险情景进行斗 
争。 
情绪的两极性还可以表现为紧张和轻松 (紧张的解除), 
这样的两极性常常在人的活动的紧要关头,或人所处的情景 
的最有意义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来。例如考试或比赛前的紧张 
情绪,和这样的处于关键时刻的活动过去以后出现的紧张的 
解除和轻松的体验,能代表这种两极性。紧张决定于环境情 
景的影响的行动、任务的性质,如客观情景所赋予的对人的 
需要的急迫性、重要性等;也决定于人的心理状态,如活动 
的准备状态,注意的集中,脑力活动的紧张性等。一般来说, 
紧张与活动的积极状态相联系,它引起人的应激活动,有时 
候过度的紧张也可能引起抑制,引起行动的瓦解和精神的疲 
惫。 
情绪的两极性还可以表现为激动和平静。激动的情绪表 
现为强烈的、短暂的然而是爆发式的体验,如激愤、狂喜、绝 
 
 
? 734? 
普 通 心 理 学 
望。激情的产生往往与人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起重要作用 
的事件的出现有关,同时又出乎原来的意料,违反原来的愿 
望和意向,并且超出了意志的控制之外。与短暂而强烈的激 
情相对立的是平静的情绪,人在多数情景下是处在安静的情 
绪状态之中的,在这样的场合,人能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 
最后,情绪的两极性还可以表现在强度上,即从弱到强 
的两极状态。许多类别的情绪都可以有强—— 弱的等级变化, 
如从微弱的不安到强烈的激动,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暴 
怒,从担心到恐惧等等。情绪的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 
卷入的趋向越大。情绪的强度决定于引起情绪的事件对人的 
意义以及个人的既定目的和动机是否能够实现和达到。 
以上从情绪的两极性的分类中归纳了情绪的某些表现形 
式上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从不同的侧面,又从每一侧面的两 
极形式加以归类的。这些从不同侧面归纳出来的情绪的表现 
形式,往往成为人们度量情绪的尺度。即情绪的强度,情绪 
的紧张度,情绪的激动程度,情绪的快感程度,情绪的复杂 
程度等。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 

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情绪和情感也是脑的机能。在情 
绪活动中所发生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是与神经系统的多 
种水平的机能联系着的。关于情绪的生理机制有许多研究,现 
择其主要的分述于下。 
 
 
普 通 心 理 学 
? 735? 
一 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与情绪 
人们早就发现,情绪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的。 
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的主要机 
能是支配有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生殖等内部器官的活 
动,调节内脏、平滑肌和腺体的功能。它与这些器官在解剖 
和生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保证有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植 
物性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之下进行活动,它起源于下 
丘脑,它的神经联系从下丘脑下行到脊髓,在脊髓的一些部 
位离开脊髓,通过植物性神经节达到各内脏器官。 
  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它们 
共同控制内脏器官(心脏、血管、胃肠、肾等),外部腺体(唾腺、 
泪腺、汗腺等),以及内分泌腺(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的活 
动。 
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从下丘脑经中脑、延脑而到脊髓, 
在交感干神经节交换神经元之后,分别达到各内脏器官。它所带 
来的神经兴奋普遍影响很多器官,引起普遍的神经兴奋和广泛的 
效应,因此它的作用在于普遍的发放,如引起瞳孔放大,心率增 
加,血压升高,血液从内脏输送到四肢,这些反应以整体的形式 
为有机体的应急活动作准备。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从下丘脑经中脑、延脑到达脊 
髓,而后沿着单个神经元达到内脏器官,因此它只能引起特定的 
反射活动。副交感系统的机能作用与交感系统是相对立的,二者 
互相起颉颃作用。例如,通过交感系统引起瞳孔放大、心率增加, 
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而冠状动脉舒张,消化道蠕动减弱,括约肌 
 
 
? 736? 
普 通 心 理 学 
收缩,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糖浓度升高等;副交感系统则表现 
为瞳孔缩小,心率减低,内脏血管舒张,胃肠蠕动增强,括约肌 
弛缓,刺激胰岛素分泌使血糖降低等。交感系统使身体准备应急, 
副交感系统使之恢复到正常,两种神经的作用对立统一,相反相 
成,以保证内脏和整个机体的正常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