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妓院救出那些被拐女子。当然他们并不马上回码头。而是等孙露和杨魁假装救走那些女子引走妓院的护卫后。再在指定地点回合李老疤,用事先准备好的马车将那些女子送到码头。
  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计划都进行的很成功。但却在收尾时发生了个小小的意外。那就是那些妓院护卫比孙露他们熟路。没多久就抄小路包围了孙露他们。只见40几护卫围成半圆型将孙露他们十来人围在了一个死胡同。
  “那里来不要命的家伙,敢在你太岁爷爷的头上动土。有种的就快快出来受死。”说话的正是白天的那个恶汉。
  “你就是铁拳洪勇?”杨魁上前一步问到。
  “正是你爷爷,怎么怕了吧。”那男人嚣张的回答到。后面的喽罗也跟着起哄起来。
  “听说你的拳头就很重。”
  “这儿的人都知道没人挨得了我一拳。”
  “你的拳头也很快。”
  “当然。”
  “那我来挨你这一拳。”杨魁不动声色道。
  “哼,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到时候可别后悔。”说着一个直拳打出来,重重的击中了杨魁的胸口。
  杨魁并没有动,他只用手轻轻的拍了拍胸口就像是掸掉灰尘一样。“你的拳不够快,也不够狠。还有…”
  没等杨魁说完洪勇的第二拳已经打出。“呵嚓”一声这次断的不是杨魁的肋骨而是洪勇的鼻梁。铁拳洪勇痛得整个人都像虾米般缩成了一团,痛得满地打滚。“还有就是以后出拳打人别打胸口,要打脸知道吗。”杨魁说完斜眼扫了一下剩下的那些喽罗。“哐”的一下不知是谁第一个丢下了刀。其他的人也跟着丢下了刀丢下了洪勇拼了命向后逃去。
  就这样解决了最后的麻烦。孙露他们顺利的返回到了船上。在回去的路上孙露悄悄的问杨魁:“杨师傅,你打架经常打人脸吗?”
  “这个啊,对付像洪勇这样的人我就打脸。因为这种人本来就不要脸。”
  “呵呵,对,对。这些人本来就不要脸。”听着杨魁打诨般的回答。孙露不禁开怀大笑起来。没想到这个平时板着脸的杨师傅还是有点幽默细胞的。
  当田三娘看见到被解救回来的姐妹们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群人在劫后余生之后不禁抱成一团痛哭起来。在周围人的一再劝慰之下她们终于止住了哭泣。田三娘和她的姐妹们将孙露当成了救命恩人,再生父母。跪下来谢了又谢,拜了又拜。孙露连忙扶起了她们,并说这次她们能得救并不是孙露一个人所能办到的。还要感谢杨魁、李虎他们。
  在安排这些女子吃过饭后。孙露拿出了银子,按每人一百两发给了她们。并保证会送她们回苏州。田三娘她们接过银子后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当下发誓要跟随孙露他们。她们大多已经家破人亡。不少人为了这次的工作或送或买掉了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家可归了。再说现在回去,没有工作又是孤身女子,保不定会再次被人拐骗。孙露一想觉得也对,以后到了根据地她还要大力发展轻工业呢。这些人可是难得的人才啊。便同意了她们的要求,并给予她们相应的股份。于是包括田三娘她们在内的21个织工也加入了这次的“南下大军”。此时,谁都没想过这21个被拐骗的妇女会成为今后中国纺织行业的奠基人。
  虽然孙露上岸前三令五申的告戒不要惹是生非。但没想到最后“惹是生非”的倒是自己。为了不夜长梦多,于是在茫茫夜色之中映着秦淮河冲天火光四艘船缓缓的驶出了码头。


第一章 第十节 大海我来啦!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逶迤南去,直迄杭州全长3500余里。早在春秋末叶,吴王夫差为北伐齐国,与晋国争霸中原,自扬州至淮安,开河筑堤名邗沟,引长江之水北汇淮河,用来运输粮米。后经历代王朝的苦心经营。特别是在隋炀帝杨广为游幸江南的目的而劳民伤财的努力下终于使这条人工运河成为了中国的黄金水道。这次,在和忠叔商量后大家决定避开外海的风浪,而改走较为安全的京杭大运河。再从杭州转海船出海经海路到广东。不过听忠叔介绍由于黄河横溢,屡次决口,使运河漕运受害。朝廷于万历二十九年,开凿加河,由济宁至董沟,避开黄河之险,险运河旧道于微山湖东侧,再汇于黄河故道。对此措施孙露并不抱什么希望。封建王朝只知治标,不知治本。治理水患是一个系统而又漫长的工作。就是在21世纪这仍是让高层决策者们头疼的问题。
  当然现在孙露还没到为这个问题烦恼时候。这两天孙露一直在考虑改进纺纱机的事。原来孙露发现到广东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船上又没什么事干。于是琢磨着将自己以前学过知识慢慢的回忆出来看看有什么能在船上研究的。想了半天,孙露发现大多数发明在船上研究都太危险了只有珍尼纺纱机还可以在船上研究研究。(总不成在船上研究火药吧。)
  于是孙露带着刘家兄弟向田三娘她们讨教起纺纱机来。原来这个时代的纺纱机还都是木制手摇式的纺纱机。当然也有水力带动水转大纺车。但不知为何并没有普遍使用。纺锤是水平转动的一次只能纺一根纱。孙露在听完田三娘她们的介绍后结合自己记忆中珍尼纺纱机的原理建议她们可否试试将几具并排的纺锤垂直同时转动,这样一来不是可以同时纺几根纱了吗。田三娘听了孙露的建议后觉得很新奇。还没有人想过将纺锤垂直转动的呢。不过纺锤能垂直转动吗?面对大家的疑问,孙露让刘家兄弟按田三娘的描述做了个简单的纺纱机。在纺纱机转动时,故意放倒它。只见纺锤由水平状态变为直立后,却依然转动不停。大家都兴奋的叫了起来。人就是这样往往因为习惯性思维而忽视本来就常见的现象。许多发明就是从打破习惯性思维开始的。在实验成功之后,大家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之下刘家兄弟几天前做出了第一台能同时转8个纺锤的实验机。但是试了几次发现纺出的纱不够牢固。于是田三娘她们又在一起和刘家兄弟讨论了几次。想找出方法来改进纺纱机。这两天孙露也在搜肠刮肚的回想是否有解决方法。但是孙露沮丧的发现在这方面的知识自己远比不上刘家兄弟和田三娘他们。就在孙露唉声叹气时,刘逢庆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只见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到:“孙…孙姐儿,那…那纺纱机成了!”
  “真的?好小子真有你们的。”听到这消息孙露兴奋的拍着刘逢庆的肩膀。
  “是啊,田大姐她们正在船舱里纺纱呢。”
  “走,我们去看看。”说着孙露就拉起了刘逢庆直奔船舱走去。
  此时船舱里已经挤满了好奇的人们。大家都对眼前这个呼呼直转的纺车啧啧称奇。这里除了田三娘她们之外不少妇女也是纺纱能手。但纺了一辈子的纱从未见过象这种能同时纺12根纱的纺车。况且现在纺出纱又均匀又牢固。经过改良后纺纱机由4根木腿组成,机下有转轴,机上有滑轨,带有12个竖立纺锤。按照刘家兄弟所说还可以加几个纺锤。而原本手摇的纺纱机也被刘家兄弟该装成了脚踏式的了。刘家兄弟想将这纺纱机命名为“孙氏纺纱机”。但被孙露拒绝了。孙露表示她只是开了个头,其他的工作都是大家合力完成的。于是在孙露的坚持下新的纺纱机被命名为“苏女纺车”来纪念田三娘她们对此的贡献。看着田三娘她们眉飞色舞的纺着纱。大家都跨刘家兄弟是鲁班再世。不过刘家兄弟却谦虚的说主意是孙露出的,中间过程中许多问题是田三娘她们解决的自己只是照她们所说的去做罢了。刘逢庆还信誓旦旦的表示下次一定要自己想出个东西做出来。对于这俩兄弟的表现孙露很满意。发明家就是要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志气。只会照着别人的主意做东西的人就算他的技术再高那充其量也只是个优秀的工匠。当下孙露便给刘家兄弟下达了另一个任务,要他们结合田三娘她们所说的水转大纺车和现在“苏女纺车”制造出更高效率的大型纺纱机来。这样一来到了广东就可以在根据地使用了。刘家兄弟信心十足的接下了这个任务。不过末了孙露对他俩提醒道:“你们两个小鬼可别光顾着琢磨这玩意。课也要来上啊。这次你们也了解了把。要发明一样东西就要有足够知识。知识面不广是很难制造出伟大的发明的。”面对孙露的告戒俩兄弟当下表示一定好好学习总有一天要造出轰动世界的东西。听了刘家兄弟的豪言壮语孙露咋了咋舌头心想:轰动世界的东西?你们俩不会是想发明原子弹吧。
  纺纱机的改良成功很大程度的鼓舞了孙露的信心。看来在这个世界搞以后的东西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有时只要给个方向或给个提醒凭我们祖先的智慧也是能搞出后世那些大发明的。纺纱机的改良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孙露可以开拓棉布贸易了。后世英国人对印度的洋布贸易就是资本主义开拓封建国家市场的典型;因为机器织布成本低廉;导致印度土布失去市场;而洋布则一举打开局面。这个贸易利润相对较低;但十分稳定;是英国印度公司的一大财源。不过从先前田三娘介绍的情况来看,国内市场特别是中原地区的市场由于时局动荡、苛捐杂税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况且面对那些黑心贪官的层层盘剥,孙露并没信心能在短时间里占领国内市场。如果内销不行的话,那就出口吧。想到出口,孙露在心里大致列举了一下现在可以出口的几个国家:一、阿三,学习后世英国人的战略方针。可是现在要去印度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那儿现在可是荷兰人的天下。二、荷兰倒爷,荷兰人可是现在这个世界头号倒爷。这个“海上的马车夫”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毛皮、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等,大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