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历史分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中山为何要取“中华民国”为国号呢?1916年7月,孙中山在上海作 

题为 《中华民国之意义》的演讲时说:“诸君知中华民国之意义乎?何以不 

曰 ‘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 

余年之结果而得之者。”孙中山认为,共和国体乃是当时盛行于欧美的代议 

政体,其意义不够积极。他要进一步实施直接民权,以建设一个“20世纪的 

共和国”,因而定名为“民国”。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日的由来 



     1911年4月27日黄昏,革命党人黄兴在广州率部发难,一举攻入清政 

府的两广总督署,与敌人展开巷战,起义虽失败,却震撼全国,唤醒了人民, 

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参加这次起义的人牺牲很多,后来收殓了72 

具尸体,埋葬在黄花岗。1918年,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捐资在黄花岗修建烈 

士墓。为了纪念他们,每年举行纪念活动。为便于记忆,就以公历3月29 

日代替原来的农历三月廿九日(即公历4月27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 

民政府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坐落 

在广州市先烈路,由墓园、纪功坊和自由神像组成。 



                           “二七”纪念日的由来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召开京汉铁路工人 

总工会成立大会,军阀吴佩孚派兵捣毁会场。工会遂决定2月4日举行总罢 

工。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命令其部下萧耀南等人对郑州、 

江岸、长辛店等地的工人进行血腥镇压。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 

产党员林祥谦、湖北工团联合会和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等 

数十人惨遭杀害,千余工人被开除,造成“二七惨案”。罢工直到2月9日 

才结束。这是中国工人第一次有组织地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斗争的伟大运 

动。 

     为了纪念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 

年都在2月7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五卅”运动纪念日的由来 



     1925年2—4月,上海、青岛等地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5月15 

日,上海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激起全市人民的愤 

怒。30日,上海学生2000余人到公共租界示威,万余群众涌到老闸巡捕房 


… Page 14…

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当场枪杀11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五 

卅惨案”。6月1日,全市罢工、罢课、罢市,7日,组成工商学联合会统一 

战线组织,反帝斗争进入高潮。中国共产党和上海总工会后来决定改变罢工 

策略,提出在解决工人某些经济要求和地方性政治要求的条件下逐渐复工, 

 “五卅”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 

序幕。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的由来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关东军借口南满铁路发生爆炸,突 

然炮击沈阳,造成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1月,东北三省全 

境沦陷。为了不忘国耻,中国定9月18日为“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 

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 

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从1920 

年8月起,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上海、北京、武汉、 

济南、长沙、广州等地和法国、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及侨民中,先后建立了共 

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 

路106号(卢湾区兴业路76号)开始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选派的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 

等13人,代表全国57名党员。共产国际曾派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进行到 

第四天,由于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大会决定改变开会地点,最后一天, 

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只游船继续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 

纲。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机关,陈独秀担任总书记。 

     1941年,党中央正式定“七一”为党的生日,并从这一年开始进行隆重 

的纪念活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由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 

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最早的名称,是中国社 

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建立党的早期组 

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8月, 

由上海最先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北京、广州、长沙、武汉等地,也 

相继建立了团组织。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广州举行。1925年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 

会,决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5年11月后,共青团改造成为广泛的抗日救国的青年群众组织,相 


… Page 15…

继出现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名称的青年 

组织。1949年1月,党中央发布了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1949 

年4月,正式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 

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即团的八大)决定将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并沿用至今。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由来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革命少年儿童组织。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在武汉、广州市及广东、湖南、湖北、 

江西等省,建立了劳动童子团的组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又在革命 

根据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儿童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建立了儿童团 

和少年先锋队。 

    新中国成立后,党委托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建立并领导全国统一的少 

年儿童组织。团中央于1949年10月13日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 

决议。1953年6月,团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决议,把中国少年儿 

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中国同盟会的由来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0世纪初,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革命团体相 

继建立,组成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经成熟。1905年7月,孙中山从 

欧洲到日本,会晤黄兴,倡议革命小团体联合起来,建立革命联盟组织,黄 

兴表示同意。7月30日,在东京召开了筹备会议。会议讨论决定以兴中会、 

华兴会为基础,联络部分光复会成员,成立新团体中国同盟会。 

    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正式召开了成立大会。 



                           中国国民党的由来 



     中国国民党是孙中山创立的政党。前身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华革 

命党。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华侨中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 

团体——兴中会。兴中会即是洗雪国耻、振兴中华的意思。1905年8月20 

日,在孙中山领导下,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在日本东京共同组成中国同 

盟会。该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统一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中国近代史上 

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1912年,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 

进会、国民公党等党派合并组成国民党。 

     为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孙中山于1913年发动反袁运动。失 

败后,于1914年7月召集在日本东京的部分国民党员组成中华革命党。1917 

年3月,该党总部发出通告,准备改用中国国民党名称。1919年10月10日, 

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4月,该党在广东建立中华 

民国政府。1924年1月20日—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 

中山主持下在广州召开。 


… Page 16…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由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 

战线中的民主党派之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坚持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懈 

的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赞同中国共产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拥护国共第二次合作,反对国民党当局“消极 

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于1943年开始筹建国民党民主派组织——三民主 

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和中国国民党主促进会,积极开展抗日民主活动。 

抗战胜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