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居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官员,让他们向皇上写折呈奏,自己再来行使拟票权批准这一建言。高拱在任时,之所以能呼风唤雨独揽朝局,就在于他既得宠于皇上,又有一大批门生故旧为之效劳。张居正久居内阁,焉能不知个中奥秘?他虽然痛恨朋党,私下里又不得不承认,如此体制之下,没有朋党必然一事无成。因此他给自己定了两条原则:用术存正气,结党不营私。基于这一点,多年来他也用心结纳同志,培植势力

。上任首辅两个多月以来,他仿佛经历了漫长的二十年。说严重一点,他每天都处在焦灼、希望、感奋与痛苦中。但作为一个韬光养晦多年的人,他并没有被这暂时的困境所吓倒,就在童立本上吊之后,他感到形势有可能发生转变。经过深思熟虑,他向全国各地发出二十多封急信,收信人全都是他的门生故旧。他向他们密授机宜,教他们如何向皇上写折进言。现在摆在他桌上的这九道奏折,就是其中的第一批。皇上既然悉数发来内阁拟票,其态度不言自明。想到这一层,张居正不禁双眸炯然,脑海里顿时升腾起一个壮丽的憧憬:万历新政就要开始了!

于是,在极度的兴奋中,他提笔拟票。

给施琅奏折的拟票是:



国朝创设法司与厂卫,职责各有定制,着该衙门听了,诏如议行。

给谢柬之《陈时弊疏》的票拟是:

这道疏切中时弊,着各部院大臣看了,详议报来,不得延误。

给光禄寺丞罗先吉呈疏的票拟是:器皿偷盗昧没之事,屡有发生,这都是孟冲任上事。所言器皿,应悉数归还。今后遇着这等事,俱附写验入,尚膳监并各宫值日太监照数发出,如有损少,听提督太监参奏。

刚拟了这三道票,张居正搁笔,才说闭目养一会儿神,忽听得有人敲门。

“谁?”

“是我。”

姚旷推门而入。

“揭帖送进去了?”

“送了。”姚旷一脸紧张之色,畏葸说道,“首辅大人,出大事了。”

“何事?”

“羊尾巴胡同烧起了大火。”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大半天。风助火势越烧越猛,亏得京师大营派了数百兵士赶来扑救,才把火势控制住,薄暮时分完全熄灭。据初步统计,这场大火烧死官员五人,围观及住户民众二十四人,烧毁民房一百八十七间,踩伤烧伤的人数以百计。其中十几个伤势重者,也是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童立本的棺材以及坐在木圈椅上的柴儿,俱被烧成一堆黑炭。他的苍头老郑在混乱中被踩死,侍妾桂儿被烧得体无完肤,躺在床上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羊尾巴胡同变成了火葬场,生前懵懂愚钝,死后受人利用的童立本,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三十个人为他陪葬

。

大火烧得正盛时,张居正亲临现场察看火势,并就救火事宜及善后处置作了一番紧张安排。

直等到灰飞烟灭一片狼藉,被烧得衣不遮体毛发俱焦的官员一个个被抬走,他才登轿离开。

回来路上,他思虑着这件惨案究竟如何发生,应怎样调查事发真相,处理善后事宜。同时他又暗自庆幸,这场大火倒是帮了大忙。他现在可以放手去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而不必顾忌各种浮言詈议。想想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他不禁摇头苦笑,心中忖道:“还是古人说得对,多行不义必自毙,唯苍天不可欺也。”

一回到家,张居正就派人去找王篆。待他吃罢晚饭来到书房,堂役就进来禀报王篆已到,张居正吩咐传他来书房会见。

刚落坐,王篆就迫不及待地说:“首辅,今天的这场大火,真是天遂人意。”

张居正尽管心有同感,但仍把脸色一沉,说道:“一场烈火烧死这么多无辜,你身为大臣,怎么还能幸灾乐祸?”

王篆本想拍马屁,却没料到招来申斥,好在他脸皮厚,竟嘿嘿地干笑着掩饰尴尬。

“外头都有何舆情?”张居正又问。

王篆回答:“手下人的访单都还没有送上来,卑职来之前已经吩咐,一有密报,直接送来这里。”

王篆手下有一帮便衣耳目,专门察访京师各色人等动静,虽不及冯保掌握的东厂权势大,眼线广,却也让京师官绅大户感到莫大威胁。冯保的东厂本是直接为皇上服务,盖因皇上小,

张居正实际上总摄朝纲,再加上与冯保打得火热,所以,本来只有皇上一人才能览阅的东厂访单密札,冯保也会送一份给他。正因为控制了两条暗线,京城百官的一举一动都在张居正的掌握之中。

王篆接着说:“这场大火把参加公祭的官员们都吓蒙了。死的、伤的不说,侥幸逃出来的,

也都成了惊弓之鸟。”

“魏学曾呢?”

“他烧得伤势不轻,听说他一连从火堆抢出了六个人,烟熏火燎晕倒过去,兵士用水把他浇醒了。他仍不肯走,坚持要和兵士们一起救火。他胡子烧光了,脸上尽是大水泡。”

“魏学曾这个人,与王希烈不可同日而语。”张居正心中很是欣赏魏学曾这股子敢作敢为的英雄侠气。

“杨博、葛守礼等,都称赞魏学曾是一条汉子。”王篆随话搭话。

“魏学曾现在何处?”

“在家里,杨博老找来太医给他疗伤。不过,听说他家门口,已经有了一队锦衣卫。”

“啊?”张居正大吃一惊。

锦衣卫同东厂一样,也是直接归皇上掌管。既然锦衣卫已出动,就证明皇上已知道此事,他

猜想皇上一定是听了冯保的话要严惩肇事者了。于是又问:

“王希烈呢?”

“他的伤势不重,但听说他得了惊吓症,在家又哭又笑。”

“他家门口有锦衣卫吗?”

“有,”王篆眨眨眼睛,讨好地说,“首辅,锦衣卫出动,皇上圣意已是十分明朗。”

“唔,”张居正点点头,深思着说,“今天这场火,发得有些蹊跷,果真是触怒天意?”、

“京城秋燥,连狗鼻子都干得流血。何况那些布扎纸糊的冥器,溅上一个火星子,立刻就有燎原之势。”

“究竟是何原因发火,介东,你务必调查清楚。”

“是。”

两人正说话时,司阍又报外头有人要见王篆。王篆出去片刻回来,激动得脸色通红,嚷道:

“首辅,王希烈死了。”

“怎么死的?”张居正惊问。

“悬梁自尽,这是卑职手下人刚刚得到的消息,”王篆轻蔑地说,“这个脓包,一看锦衣卫封了门,就知道自己罪责难逃,与其送进三法司谳狱问罪,倒不如自我了结。”

张居正答道:“自作孽,不可活。介东,关于这场火灾始末情由,你连夜写一个折子,明天

一早送来内阁,转奏皇上。”

“卑职遵命。”

王篆欠身回答。按理说他应起身告辞,但他磨磨蹭蹭就是不挪步。

“你还有事吗?”张居正问。

“有。”王篆伸头朝门外看了看,压低声音说,“昨天,我去了一趟积香庐。”

“啊?”张居正这才记起在积香庐里养病的玉娘,忙问道,“玉娘现在怎样了?”

“她的眼睛可以模模糊糊地看点东西了。”

“很好,”张居正眼前浮现出玉娘美丽的倩影,一种温情油然而生,他叮嘱道,“还得加紧

治疗,争取早日康复。《诗经》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玉娘虽有巧笑,但盼盼美目

还得假以时日啊。”

“首辅说得是,”王篆随声附和,又道,“玉娘让卑职带信,她想见你。”

“是吗?”张居正微微一笑,“等忙过了这阵子再说吧,你转告她,这些时要静心养病。”

“是。”

王篆准备退下,张居正又喊住他,问道:“介东,听说蒋二旺关在刑部大牢,一天到晚喊冤枉。你说,应如何处置他?”

王篆早就知道张居正已铁定了心惩处贪墨。蒋二旺是一个突破口,紧接着是杨用成,后面不知道还要牵出多大一串呢。他虽内心深处同情蒋二旺,但此刻却狠着心说:

“他喊什么冤枉?两个空额吃了五年,这是铁证如山的事。他虽然是卑职属下,但卑职不护短,建议首辅给他严惩。”

“好一个介东,秉公为国,不徇私情,这才是循吏!”张居正称赞了一句,接着说,“上次我已讲过,你做得好,就给你升官。我说到做到,这次京察,两京官员调动较大,我准备向皇上推荐你去扬州担任操江御史,你意下如何?”

操江御史管理漕运,与同样开府扬州的江淮盐运使都是最令人眼热的衙门。操江御史三品衔,这样王篆不但官升一级,还得到了一个肥差。他虽然心中狂喜不己,嘴里却说道:

“卑职在京城,旦夕都能得到首辅指教,这一下去得远了,岂不空落得慌?”

“这岂是大丈夫说的话,没出息!”

张居正善意地骂了一句,挥挥手让王篆退下。他起身走到书案前,打开搁在案上的一个卷宗,取出一张纸来,上面写了二十几个人名,都是两京各衙门三品以上大臣——他准备向皇上

建议提拔或降黜的人。此刻,他又浏览一遍:

刑部右侍郎曹金改任陕西巡抚

礼部左侍郎王希烈改任南京国子监监事

吏部左侍郎魏学曾改任四川巡抚

礼部右侍郎毕昭改任山西巡抚

都察院右都御史蒋孔苏改任江西监察御史

兵部右侍郎粟承禄改任南京户部右侍郎

刑部左侍郎刘一儒改任吏部左侍郎

户部右侍郎陈瓒改任左侍郎

户部左侍郎郭朝宾总督天下仓场

南京户部右侍郎李晋改任云南巡抚

湖南按察使李义河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

江西巡抚潘季驯升任工部左侍郎

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