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史纪事本末 作者:[清]谷应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者俱夺俸,五品以下者杖之。于是编修王相等一百八十余人各杖有差,王相与王思、裴绍宗、毛玉、胡琼、张曰韬、杨淮、胡琏、张灿、申良、臧应奎、牟瑜、余祯、安玺、殷承叙、李可登等十有七人俱病创,先后卒。
  恭穆献皇帝主至自安陆,帝迎于阙内,奉谒奉先、奉慈二殿。已乃奉于观德殿,上册宝,尊号曰「皇考恭穆献皇帝」,不复言「本生」。是日,复趣席书来京。南京祭酒崔铣以灾异陈言:「议礼一事,或摈斥,或下狱,非圣朝美事。」上不悦,令致仕。而陈洸先为给事中,言事忤旨,出为按察司佥事。至是,上言曰:「陛下察几致决,毅然去『本生』二字,有人心者,咸谓始全父子之恩,无不感泣。乞罢乔宇、夏良胜以息邪说,复史道、于桂、曹嘉以作正气。」帝悦,复以洸为给事中。逮系修撰杨慎,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刘济、安盘、张汉卿,御史张原、王时柯于诏狱,复扑之。谪杨慎、王元正、刘济戌边。何孟春调南京工部。毛纪罢。
  南宁伯毛良上言:「杨廷和要定策功,沮挠大礼,使陛下失天伦之正,废追崇之典。」千户聂能迁、百户陈纪、教谕王价、录事钱子威,各论奏议礼差谬,更正得宜。俱留中不报。
  八月,席书至京。以孝宗考名未正,悉发诸议留中者,命礼部集议。郑岳、徐文华仍力言:「孝宗祝享、昭圣册宝,尊奉已久,不宜轻改。」帝切责之。胡世宁时居忧里中,亦上言与璁等合。帝嘉之。
  九月,改称孝宗敬皇帝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初集议时,汪伟、郑岳、徐文华等犹与璁等力辨可否,武定侯郭勋遽曰:「祖训如是,古礼如是,璁等言当。《书》曰:『人臣事君,当将顺其美。』」于是书、萼、璁及献夫会公鹤龄、侯勋、鸾等六十有四人上言:「三代之法,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人无二本。孝宗伯也,宜称曰皇伯考。昭圣伯母也,宜称曰皇伯母。献皇帝主,别立祢室,不入太庙。尊尊亲亲,两不悖矣。」议上,从之。乃改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为皇伯母。祭告天地宗庙,布诏天下。安陆松陵,帝既改名显陵等诸陵矣。及大礼既定,百户随全请改迁显陵。下工部议。尚书赵璜等上言:「太祖不迁皇陵,太宗不迁孝陵,愿以为法。」帝命礼臣会多官集议,尚书席书等会公、侯、九卿诸廷臣上言:「乞治全罪。」帝曰:「先陵远在安陆,朕瞻仰哀切,其再议之。」书与璁、萼等复上言:「举大事当顺人心。今多官皆曰:『帝魄不可轻动,地灵不可轻泄。』臣等敢不尽言。」帝乃罢议,命显陵祭如七陵。
  十二月,评事韦商臣上言:「臣以廷平庶狱为职。臣自今年七月授官以来,见以大礼伏阙,触犯圣怒,大臣改任者,何孟春一人;编戍者,学士丰熙等八人;决杖死者,编修王思等十有七人;以忤使臣而逮系者,副使刘秉鉴、知府罗玉等若干人;以织造抗使臣逮系者,布政使马卿、知府查仲道等若干人;以失仪下狱者,御史叶奇、主事蔡干等五人;以京堂官为所属讦奏下狱者,御史任洛、副使任忠等二人。此皆国家大狱,上干天象,下骇民俗,所关甚巨者也。臣不敢爱死,惟陛下大奋明断,将诸臣录复其官,及其子孙,庶不失钦恤之意。」疏入,调外。巡抚江西都御史陈洪谟亦言之,留中不报。
  四年(乙酉,一五二五)春三月,诏修《献皇帝实录》。
  夏四月,光禄寺丞何渊请立世室,崇祀皇考于太庙。帝命礼部集议,尚书席书等上议:「《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周以文、武有大功德,乃立世室与后稷庙,皆百世不迁。我太祖立四亲庙,德祖居北,后改同堂异室。议祧则以太祖拟文世室,太宗拟武世室。今献皇帝以藩王追崇帝号,何渊乃欲比之太祖、太宗,立世室于太庙,甚无据。」不报。张璁、桂萼俱言不可。璁曰:「臣与廷臣抗论之初,即曰:『当改为献皇帝,立庙京师。』又曰:『别立祢庙,不干正统。』此非臣一人之私,天下万世之公议也。今渊乃以献皇帝为自出之帝,比周文、武,不经甚矣。上干九庙之威监,下骇四海之人心,臣不敢不为皇上言之。昔汉哀帝尊定陶共王为共皇,立庙京师,比孝元帝,至今非之。今渊请入献皇帝于太庙,不知序于武宗之上与?武宗之下与?昔人谓孝子之心无穷,分则有限。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为不孝。别立祢庙,礼之得为者也。此臣昧死劝皇上为之;入于太庙,礼之不得为者也。此臣昧死劝皇上勿为。」席书会群臣复上议争之。大学士费宏、石瑶、贾咏,尚书廖纪、秦金及九卿、台谏官,各上疏力争,俱不报。璁、萼乃谓书曰:「观德殿规制未备,宜圣心未慊也。须别立庙,不干太庙。尊尊亲亲,并行不悖。」书等遂上议:「宜于皇城内择地,别立祢庙,不与太庙并列,祭用次日。尊尊亲亲,庶为两全。」从之。
  六月,作世庙。初,席书上《庙议》有曰:「亲尽之期,与孝庙同。」帝问其故,书对曰:「我朝德祖比后稷,太祖、太宗比文、武,皆百世不迁。懿祖以下,随世而祧。献皇帝与孝宗同世,亲尽同祧。」帝曰:「别庙不与祖宗序列,他日奉祧,藏于何所?何以伸朕世享之情?其再议之。」书上言:「宜藏主寝殿,岁暮出祭,如太庙议。」帝曰:「皇考生朕一人,入继大统。今特立庙,世世不迁,伸朕孝思。」乃命工部相地,于太庙左环碧殿旁立庙。前殿后寝,一如太庙,而微杀其制。路由阙左门入。已而命定庙名曰世庙。礼科给事中杨言等上疏,乞罢世室,略曰:「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臣,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干天下大统,无一可者。」不听。
  十二月,席书上《大礼集议》,帝命颁赐藩府及中外群臣,仍令各省刊布以传。
  五年(丙戌,一五二六)夏六月,《献皇帝实录》成。
  秋七月,帝以观德殿在奉慈殿后,地势迫隘,欲改建于奉先殿左。工部尚书赵璜言:「移观德殿于奉先殿左,必与奉慈殿对峙。孝肃太皇太后,献皇帝之祖母,孝惠皇太后,又圣母也。庙出其左,恐神灵有所不安。」席书亦言:「世庙之建,民劳踰年。今甫告成,力亦当节。」帝复谕大学士费宏等曰:「迁观德殿与奉慈殿无预,卿等勿蹈前日之误。」宏等乃乞敕礼、工二部卜日营度,给事中张嵩、卫道,御史郭希愈、陈察等各上言:「灾异非常,乞仍旧以宽民力。」不报。
  丁丑,世庙成,帝自观德殿奉献皇帝主于世庙。复自武英殿迎献皇帝神位于观德殿。礼成,群臣表贺,撰《世庙乐章》。
  九月,帝奉章圣皇太后谒见世庙。先是,帝谕辅臣曰:「圣母欲谒世庙,卿谓何如?」费宏、杨一清曰:「国初礼制,皇后谒太庙。永乐时,改谒奉先殿,无至太庙者。」帝以问璁、萼,对曰:「唐《开元礼》有皇后庙见之仪。国初,皇后谒太庙,内外命妇陪侍。永乐止谒奉先。皆当时礼官失考,非祖制也。皇太后中宫,宜先见太庙,以补前礼之阙;次谒世庙,以成今礼之全。」宏、一清曰:「璁、萼所引《开元礼》,不可为法。国初礼文未定,二臣欲复庙见,是彰祖宗之阙也,不可。」席书、刘龙曰:「高皇帝准古庙见礼,为大婚册后之制,未及施行。复定册后,止谒奉先殿。璁、萼所引,俱大婚礼。今世庙告成,是大祭礼,不可附会。章圣皇太后宜于奉主之后,祗谒观德殿,则祖宗法守之益坚矣。」璁、萼曰:「周天子宗庙之祭,王服衮冕而入,立东序;后服副祎而入,立西序。九献各四拜,是天子与后共承宗庙也。皇上毅然举行,以复古礼,未为不可。」因自具仪以上,席书等不能难。大学士石瑶上言:「祖宗家法,凡后妃入宫,未有无故复出者。太庙尊严,乃天子对越之所,非时享祫祭,亦未轻出入,而况后妃乎?汉、唐之季,事不师古,女祸时作,其患不可胜言,可不虑哉!」帝怒,切责之。席书等乃上请「圣母谒庙,必得上同行,以主斯礼」。从之。
  礼部议:「祭世庙用太庙次日。」太常寺谓:「时享太庙及观德殿,先三日斋戒,先一日视牲。今祭用次日,则斋戒、视牲日各不同。且岁暮之际,难于次日举行。」礼部复请「岁暮权与太庙同日」。帝曰:「俱用同日次第举行。」
  六年(丁亥,一五二七)春正月,谕修《典礼全书》。张璁纂《要略》二卷以进,上言:「此礼之失,非今日,自汉、宋诸臣争之;故皇上之改,改汉、宋诸君也;臣等之争,争汉、宋诸臣也。昔唐有《开元礼》,宋有《开宝礼》,所载皆仪文制度而已。今宜如《通鉴凡例》,以年月日为纲。事关大礼者必书,备载圣裁。乃辑为《要略》以献。」帝命付史馆纂述。
  费宏等定议世庙乐舞,止用文舞随堂。何渊上言:「世庙乐舞未备。」下礼部集议,侍郎刘龙等议:「宜仍旧。」帝谕辅臣再议,大学士杨一清、贾咏、翟銮上言:「汉高帝以武功定天下,故奏武德文治舞。惠、文二帝不尚武功,故止用文治昭德。世庙止用文舞,亦此意也,不为缺典。」张璁独上言:「《王制》有曰:『祭用生者。』皇上身为天子,尊献皇为天子父,宜以天子礼乐祀之,缺一不可。且天子八佾,为人六十有四;诸侯六佾,为人三十有六。国朝太庙文武佾各八,计百有二十八人。王国宗庙,文武佾各六,计七十有二人。献皇在藩时,固用七十有二人,今乃六十有四,可乎?以天子父不得享天子礼乐,何以式四方、法万世?」帝从之。
  七年(戊子,一五二八)夏六月,《明伦大典》成,加张璁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追夺议礼诸臣官,敕曰:「大学士杨廷和谬主《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